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何是最弱小的一个?两次强大的机会都被错过了

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何是最弱小的一个?两次强大的机会都被错过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36 更新时间:2024/1/15 19:55:12

那么韩国为啥那么弱小呢?如此弱小的韩国,又怎么能称得上是战国七雄之一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历史遗留问题的。

[var1]

一、三家分晋的时候,韩国本来就没有被公平对待。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不管是强大的齐国,还是有虎狼之称的秦国,在碰到晋国的时候,都要张口喊一声大哥!为啥?因为晋国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晋景公时期,韩氏一族的领袖人物叫韩厥,这个时候的韩厥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大臣,跟赵氏一族和魏氏一族完全不好比。

赵家和魏家都是晋国赫赫有名的卿大夫家族,他们手握重兵,而且封地甚多。仅次于当时最有权势的智家。而韩厥这边跟他们比起来,那地位和实力可就弱小太多了。

那么为啥后来三家分晋的时候,大家还愿意带着韩氏一族玩呢?最早的原因是韩厥这个人为官很出色,他对赵家有厚恩。

[var1]

赵家被灭族时,韩厥站出来说了公道话,并且保住了赵氏孤儿赵武,等到赵武恢复家业的时候,自然是对韩厥感恩戴德。韩氏一族也因此而逐渐走上正轨,逐渐成为了晋国六大部落之一。

等到三家分晋的时候,智伯瑶打算灭了不愿意交出封地的赵氏,并且拉上了魏氏和韩氏两族的人,结果赵魏韩三家合伙,一起把智伯瑶给灭了,共同瓜分了智伯瑶的土地。

当时的韩康子,虽然也是六卿之一,但是实力还是比不上赵襄子魏桓子,因此在瓜分地盘的时候,也是分到胜利成果最少的一个。

此后赵魏韩三家相继得到了天下的认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诸侯国,周天子也万般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不过韩国是这三家里地盘最小实力最弱的一个,毕竟发展的时间没有其他两家长。

[var1]

二、申不害变法并没有彻底改变韩国的命运。

韩国建国的时候,其实实力就很一般,因为所占据的综合资源实在是太少了,不管是地盘还是人口,都比不上赵国和魏国。

当然了韩国自己也有吞并其他国家的时候,最早他们建都在河南禹州,后来吞并了郑国以后,将国都迁徙到了新郑。

这个时候的韩国一度有富强起来的样子,在灭亡郑国以后,韩昭侯立刻用申不害主持变法,让他担任韩相长达15年时间。

我们会发现,战国时期的几个诸侯国,但凡强大过的几个诸侯国,全部都是经历过变法的。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

因此韩国要想在战国七雄中拥有一席之地,自然也是要变法的。韩昭侯时期,申不害的变法,长达15年之久。

[var1]

申不害变法主要是为了推行法治和术治,加强君主专制,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也是限制贵族们的特权。因此申不害变法时期,韩国是比较强盛的。

可问题也出在这里,申不害去世以后,韩国的后代贵族们,并没有继续坚持变法的原则,所以说申不害的变法其实是失败的。

韩昭侯没能坚持变法,以至于后来秦国大军兵犯宜阳,使得上党地区成为一块飞地。韩昭侯本人被活活气死,从此以后韩国便一蹶不振了。

相对来说,秦国的变法就比较彻底,秦孝公时期,坚持商鞅变法。等到商鞅被杀了以后,秦国的国君秦惠文王并没有停止变法,而是继续坚持变法成果,因此秦国才能长久强大。

很多人说君王英明与否,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不大,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封建时代,君主集权,君王的任何一个决定,都能够改变国家的走向,这就是秦国和韩国有着不同结果的重要原因。

[var1]

三、周围都是大国,韩国没有发展空间。

燕国被称为弱燕,但是燕国此前的模样大家或许还不知道。在击败东胡之前,燕国那也是个弹丸小国。可是燕国聪明,他知道向南发展没有空间,毕竟南方的赵魏齐都是他惹不起的,于是拼命向北发展,所以也获得了不少地盘。

秦国本来也比较瘦小,尤其是5万魏武卒击败了50万秦军,将其逼到了华山以西的狭窄地区时,秦国几乎面临亡国之危难。可是他们先后灭了义渠,夺取了蜀地,逐渐也扩充了地盘,后来还收回了河西之地。

再看看韩国,那是相当憋屈的,西边是秦国,不敢惹。东边是魏国,也不敢惹,北边是赵国,还是不敢惹。南边是楚国,依旧不敢惹。

你说韩国想要拓宽土地,应该找谁去要呢?压根就没有任何办法。除非他掌握超一流的军事科技,否则压根就无法碾压周围几个大国。

所以说韩国伸展不开身子,只能一个劲儿地在内部瞎捣鼓,闭门造车能搞出啥好东西呢?此外韩国内部搞来搞去,唯一变法图强的机会也给放弃了,不衰败才怪。

[var1]

总结:韩国的衰弱,分为三个方面的原因。

韩国的衰弱,首先是历史原因,当初灭了智伯瑶的时候,赵魏韩三家分赃不均,韩国是最没有地位的一个,所以分的自然也最少。

其次就是韩国的变法实在是不够彻底,申不害虽然努力了15年,使得周围诸侯国没有收拾韩国,可是申不害一死,韩国就没有继续坚持变法了。

最后是韩国周围全都是大国,被这些强大的诸侯所环抱,韩国压根就没有发展的机会,所以只能憋屈地等着人家来灭了自己。

因此可以说,韩国的灭亡,那是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的。他们没有足够的兵马,也没有足够的粮草,城池也少得可怜,三郡之一的上党郡还成了秦赵之间争夺的肉。最终秦始皇选择第一个灭了韩国,也算是小试牛刀了。

参考资料:《史记》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国虽败,选择和魏楚两国同盟,终让秦国吃了个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长平,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之战赵国真没机会么

    长平之战在我国五千多年的人类文明上发生最早、规模最大的异常国家歼灭战役。赵国名将赵括和秦国名将白起的一场精彩的较量。秦国名将白起,他一眼就能看出赵括急于求胜的心态,针对这个特点白起特地假装败退让对方深入自己做好埋伏的阵地,最后进行围剿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全场战役一气呵成并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就让赵军成

  • 鬼谷子四大门徒,结局为何各不相同?苏秦、庞涓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鬼谷子考察孙膑与庞涓的故事,鬼谷子和庞涓什么关系,鬼谷子和庞涓的徒弟们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四个人中,就有两个人是不得善终,一个人被君主抛弃,唯独孙膑落得了一个安享晚年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var1]一、我们先看看这四位都是什么下场。1、苏秦和张仪,在《史记》中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现在很多人抓着《战国策》不放,表示苏秦和张仪,那是不同时代的人。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毕竟

  •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段氏齐国,为何只存在了6年?段末波:我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胡十六国历史详解,五胡十六国的建立与灭亡,五胡十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

    鲜卑壮大以后,内部派系也相当多。总体来说有这么几个分支:慕容氏鲜卑,段氏鲜卑,宇文氏鲜卑,拓跋氏鲜卑,乞伏氏鲜卑等。慕容氏鲜卑,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吐谷浑等6个政权。宇文氏鲜卑,建立了北周王朝。拓跋氏鲜卑,建立了北魏、西魏、东魏、代国、南凉等5个政权。乞伏氏鲜卑,建立了西秦政权。五胡

  • 长平之战过后,秦军损失20万,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抗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之战秦军兵力,长平之战秦军和赵军人数,长平之战秦军为什么能包围赵军

    虽说秦国最终获胜,可自身实力也受到了极大损失。秦昭襄王为了这一战,将国中但凡能上战场的男人,都派上了战场。如果拿不下赵国邯郸,那这一战的战损,其实秦国找不回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把受伤的秦国揍一顿呢?[var1]一、五国团结过么?想象的确很美好。其余这五国分别是魏国、韩国、燕国

  • 荆轲刺秦王,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只因目的是“劫持”而非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轲刺杀秦王为什么没成功,荆轲为何要刺杀秦王,荆轲是怎么刺杀秦王的

    秦王嬴政还未统一天下前,在咸阳宫廷就发生了一起的行刺事件,这件事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议论。话说当日燕国的太子丹命荆轲作为赴秦使者前往秦国对秦王做一场刺杀行动,不仅没有成功将嬴政杀死,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场行刺最终还是一失败告终。[var1]那么作为使者理论上应该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荆轲还会失败呢?

  • 三星堆重大发掘中,这4件文物印证了古蜀国,《山海经》所言不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星堆考古的重大发现,三星堆考古主要成果,三星堆考古目前出土了多少件文物

    [var1]我们来看第一件文物:青铜神树。这件文物的外观特点十分明显,这棵树是纯青铜打造的,上下分成了3层。每层有3只神鸟,一共有9只神鸟。但是最顶部有明显断裂的痕迹,所以据推测,最顶部应该还有1只神鸟,期待进一步的挖掘工作。这就验证了“一日居上枝,九日居下枝”的神奇现象。在《山海经》中,有这样的一

  • 战国七雄打几百年仗,为何诸葛亮总是缺粮?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真实战绩,诸葛亮在战国的水平,诸葛亮在战国时期做了什么

    [var1]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战略家,诸葛亮真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存在。但每次北伐,诸葛亮屡次断戟,原因总是在粮草供应上。许多人感到困惑。诸葛亮在战斗中占上风,但他总是因物资匮乏而撤退。然而,战国的七个国已经战斗了几百年,没有出现过粮食短缺的情况。[var1]据史料记载,蜀国实行军事优先制,每六

  •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最大的圣人,也是最大的罪人”,这句话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自孔子被拜为至圣先师之后,其一直以“圣人”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然而在一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之称,并作为封建礼教代表的孔子却成为知识分子口诛笔伐的对象。而那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更是竖起了“打倒孔子”、“打倒孔家店”的思想旗帜。[var1]然而新世纪之初,孔子热潮又突然席

  • 白起和李牧究竟谁强?从战术运用来看,李牧更胜一筹,但国力悬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跟李牧打过吗,李牧对战白起结果如何,李牧白起简介

    李牧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没有称号,不过他是赵国末期最优秀的军事统帅,曾经组织过两次对匈奴的围歼,两次对秦国的打击,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可惜白起和李牧之间是有时间差的,白起死了以后,李牧才逐渐出名,所以这两位名将在历史上是没有真正交过手的。如果非要比一下,他们俩做个比较还是比关公战秦琼好比得多。虽然不

  • 吴起夺取了秦国河西之地后,如果再接再厉,是否可以灭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起为什么不灭秦国,吴起为啥去秦国,吴起灭秦国的真相

    因此这个时候的魏国,完全可以称之为是战国时期最强诸侯国。吴起变法,给魏国训练了5万魏武卒。他利用这些人马,将秦国摁在地上摩擦了很多年。尤其是河西之战时,吴起带着5万魏武卒,将秦国河西500里的土地都给拿下了。将秦国这一票马仔都给赶进了函谷关,几十年不敢探出头看看。[var1]一、吴起的离开,成为了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