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失败是因为以赵括轻兵冒险出击,被秦军围困,赵军断绝粮食四十余天,赵括突围战死。秦国主帅白起为绝后患,屠杀赵军降卒,并执意借机灭赵。只是历史觉得秦赵两国历史太精彩了,想要赵国多呆会历史的舞台。
大家都知道,白起赢了长平之战之前是用了反间计就是在秦赵对峙的关键时候,赵国把老将廉颇换成了夸夸其谈的赵括。
那么赵国被秦国打败之后,突然清醒了,这一招,秦国可以用,那么我赵国就不能用么?
秦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之后,白起,这个杀神却没有收手的打算!
白起不顾秦军在长平死亡近半的状况,要求秦君动员国力作最后一搏,一鼓作气攻下赵都邯郸。如果机会一旦错失,白起就绝不再做无谓争取。
白起是个战略家,可是赵国在战国时代是可以与秦国一较高低的强国,自然也有高手。
就是在这个时候,赵国的大臣们想出了一个极为有效的解决办法:你用反间计将了我一军,害我前线换将,那么我也要用反间计来搞你的前线主将!
于是,赵国便派人去找秦国国相——范雎。
说客苏代带着珍宝去见范雎,谈话的中心思想就一个,一旦白起带兵灭了赵国,范相国的相位怕是就难保了!
范雎是个明白人,他一听,这事也对啊!
于是,他很快跑到秦王面前一通撺掇,硬生生把白起和部队给招了回来。
所以,秦国打败赵国用了反间计,赵国也学了这招反过来对付白起!
[var1]
秦王听了他相国的耳边风,自然也中了赵国的反间计,于是,秦国没有借机灭赵,反而拿了赵国割让的土地之后罢兵。
战机稍纵即逝,罢兵当年的九月,秦王不甘心,他想通了,还是要灭赵!
于是,秦国重新发兵攻打邯郸。白起当时生病,秦王就任命王陵为主将。王陵进攻邯郸不利,秦军将士多有死伤。这时白起已经病愈,秦王就想白起前往代替王陵。
但是,白起已经不愿意了!
白起认为,这个时候打赵国已经打不赢了!
白起当初执意灭赵,后来又不愿意灭赵?
可能更多的是白起对这个邻近的对手太了解了!
赵国的战力真的很强!
长平之战一打完,就在邯郸把秦军打得血流成河: “秦军围邯郸八、九月,亡五校,死伤者众而弗下。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秦数不利”《战国策》。
那时的邯郸,以多剑客、死士闻名,这群亡命之性下手狠毒“上斩颈领,下决肝肺”。秦国伤亡很大!
赵孝成王八年,“使三千死士击秦军,秦却三十里”。坚持到魏、楚救兵赶到一起大破秦军,再俘秦军二万。
紧接着,秦国报复,秦将军摎攻赵,一口气夺走赵国二十余县,杀俘赵兵九万,此役距长平仅过去三年。
你以为赵国这下真玩了?
不是!
次年赵国便满血复活了,派大将乐乘、庆舍反攻大秦,大破秦人信梁之军,收复太原。
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之后,赵国居然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虎狼之秦!
这还不算,真正更厉害的是, 赵与虎狼之秦苦苦搏斗时,又腹背受敌:燕国以倾国之兵碾了过来!这时,燕国号称六十万大军、2000辆兵车。
赵国这个时候没有怂!
不服就干!
赵国拉出20多万大兵迎战,燕兵主力被歼。
赵兵反攻,穷追不舍,所向披靡,廉颇以五万精锐长驱五百里,直抵燕都,燕王大骇,慌忙割五城求和。
如此强悍的赵国,怎能不让白起暗叫一声侥幸?
所以,白起执意要长平之战后,趁你病,要你命!因为赵国太强!
但是,战机失去之后,白起不再愿意攻赵,也是同样的原因,因为赵国太能打了!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