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穆公怎样用五张羊皮从楚国换来相国百里奚?五位国君又是如何错过这位奇才的

秦穆公怎样用五张羊皮从楚国换来相国百里奚?五位国君又是如何错过这位奇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159 更新时间:2023/12/10 4:22:26

[var1]

百里奚国人,应该是个没落的贵族后裔。这个出身给他带来两个财富——一是学识,二是游走天下的通行证。

别听某些人瞎扯说百里奚是贫苦百姓,这个说法靠不住。周朝是等级社会,平民是没资格读书的,更不可能随意周游列国。百里奚的游宦生涯,则很明显地透露出他没落贵族身份的痕迹。

早年百里奚曾经去齐国求仕,可惜他始终没遇上伯乐,以至于把自己混成了乞丐。幸亏一个叫蹇叔的人收留了他,才不至于让他饿死。

40岁那年终于幸福来敲门,一个大人物给了他一个深情的媚眼——公孙无知

[var1]

这位公孙无知是齐襄公和齐桓公的堂兄弟,这伙计自幼受到大伯齐僖公的偏爱,结果胆子被撑大了。襄公十二年,公孙无知勾结内官弑杀了齐襄公,并自立为国君。

不清楚公孙无知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百里奚的大名,于是他向百里奚发出了邀约函。

可以想象,在死亡线上挣扎过,如今已经是中年大叔的百里奚该是多么的兴奋。可蹇叔却给了百里大叔当头一棒:“眉眼有毒,求职需谨慎。”百里奚左思右想,还是接受了蹇叔的建议,忍痛给自己追逐了四十年的理想按下了暂停键。

结果第二年蹇叔的话就得到验证了,公孙无知真的无知,轻松就被一个大臣干掉了,他的亲信们被砍得人头滚滚。

百里大叔摸摸脑袋一缩脖子,算了,换个地方碰碰运气吧。这一次他来到了天子脚下的都城雒邑,在那里他又趴窝了整整十年。

周惠王二年,50岁的百里奚再次收到录取通知书,新上任的周天子姬颓冲他妩媚一笑。百里大爷立刻心旌摇曳,连夜收拾铺盖卷,却再次被蹇叔一把拉住:“官帽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果然,两年后姬颓和他的五位心腹大夫一起被人干掉了。

转眼百里奚到了退休的年龄,天下有几个人能经得起这么煎熬?于是什么理想、抱负全TM滚一边,百里爷爷决定现实一点:只要有人跟我对视一眼我就抱大腿。

[var1]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虞国国君在茫茫人海中多看了百里爷爷一眼。这一眼百里爷爷读懂了,它没有公孙无知的深情,也没有姬颓的炙热,那是一种施舍的眼神。但老百里已经没力气再等了,于是他不顾蹇叔的阻拦,义无反顾地上了花轿。

大概正是这种执着,让百里爷爷越活越硬朗,居然在虞国吃了十来年的公粮还舍不得放手。转眼百里爷爷70岁了,这一年发生了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假道伐虢”事件。

虞国国君贪图晋献公的财宝,居然不顾唇亡齿寒的道理,同意晋军穿过虞国国境去灭虢国。百里爷爷坚决反对:“你想找死我还想多吃几年公粮呢!”

[var1]

怎奈百里奚只是个打工仔,做不了虞国的主,于是虞国跟虢国一起亡了,百里爷爷从金领阶层一下子变成了“没领阶级”——奴隶。

晋献公眼瞎,放着一颗夜明珠他却将它当溜溜送给了秦国。

那一年,晋献公将女儿嫁给秦穆公,百里爷爷被当作废料,随陪嫁团踏上了前往秦国的路途。百里奚走一路生气一路,越想越不服气,越想骨头越硬,谁也没想到,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居然半路逃跑了。

这一跑就跑到了南边的楚国,估计百里奚是这么想的:北面风水不好,南边风景正妙。

[var1]

果然,楚成王大喜过望:“人才呐,听说先生放牧技术一流,那啥,寡人的牛羊都交给你了。”于是百里爷爷成了老羊倌。

按说楚成王那也是一等一的国君,偏偏跟晋献公一样犯了眼疾,把百里爷爷的心搞得哇凉哇凉的。

再说秦穆公那边,新娘的队伍一到他却不忙着掀盖头,而是亲切地挨个接见奴隶:“咦?怎么少了一个,那个废柴老头百里奚呢?什么?跑楚国去了?快派人去找老熊谈判,要多少钱都成,不行再割几座城。”

[var1]

一旁的大臣发话了:“君上啊,你这么一弄岂不是提醒老熊‘百里奚是奇才’嘛,倒不如就这么跟他说,这个老奴隶私自逃跑,我们国君愿意用五张羊皮换回他,以接受应有的处罚。”

果然,楚成王被迷惑住了:“虽说俺跟老赢老是掐架,但绅士风度还是要讲的,行,就按他说的办。”

于是百里爷爷跑到楚国浪游一番,又被押送回了秦国。

这一路上百里爷爷想了好多种死法。倒霉的人见过,没见过俺这么倒霉的,真是老天不长眼!

[var1]

谁知道老天笑眯眯地摸了一下百里爷爷:小伙子,你的好运来了。于是天上落叶缤纷,大地回春,百里老爷爷以七十多岁的高龄一飞冲天,当上了秦国的大夫。

因为百里奚的价值五张黑羊皮,所以后人又称他为“五羖大夫”。

百里奚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这么大的名气,这段传奇经历其实只是调味品,他的价值在于:他是秦国历史上仅次于商鞅的关键性人物。

百里奚到底做了什么呢?又该如何评价他的成功呢?

如果读史书就显得很乏味了,史书说百里奚推行德政,身先士卒,深得百姓的爱戴,由此把秦国推向了强盛。

[var1]

这种评述就像个脸谱,寡味得很,用在我身上也不算违和。总结一下,百里奚的功绩有如下几点:

  • 其一、军事上开疆拓土,将割裂的西戎诸国兼并于秦帝国之下
  • 秦国原本是西戎的一个小国,周边诸戎林立,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秦国的发展。秦国的志向在中原,他们曾经多次尝试跨过黄河跟晋国打斗,但终因实力不济半途而废。

    在这种状况下,百里奚提出了“东和晋国,西并诸戎”的战略。在他当政期间,一直保持与晋国的友好关系,曾经三次解救晋国的危难,缔造了著名的“秦晋之好”。

    [var1]

    在争取到东边的稳定局面后,秦国大力向西开拓,将国土扩大到今天的甘肃、宁夏,以及巴蜀地区。这个版图奠定了秦国从此拥有一个安定的大后方,和强大的经济支撑实力。

  • 其二、政治上大破大立,将秦国的部落联盟体制升级为封建制
  • 秦国落后于中原诸国主要落后在政治体制上,当中原诸国早已经迈入以宗法制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后,秦国受历史条件的影响,还残留了部落联盟的特征。

    这就导致秦国始终不能形成真正的统一政权,部落之间各自为战,各怀鬼胎,极大地消耗了内部实力。

    [var1]

    百里奚当政期间,采用军事和政治手段双管齐下,先后消灭了几十个部落联盟,并将他们的子民统一纳入秦帝国的封建政体之下。

    百里奚为何得到百姓的爱戴?很简单,这些百姓原来都是部落联盟制下的奴隶,后来都成了拥有土地的自由民。

  • 其三、经济上学习中原,以农耕文明改造秦国落后的游牧文明
  • 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的限制和游牧部落的遗风,秦国很长一段时间保留了游牧文明的生产作业方式,这种生产效率与农耕文明相比差距太大。

    [var1]

    我们知道,生产力是人口繁衍的基础,而人口数量就是古代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落后的游牧文明无法支撑人口的大量繁衍,甚至一场天灾就能消灭数十万人口。

    百里奚身体力行,大力推行土地改革,推广农业技术。后世所谓的“德治”其实就是指农耕文明的治理模式,它相对于游牧文明当然更有“德”,更像“文明人”。

    正是这些改革让秦国一下子跃上了新的台阶,其功绩与商鞅变法同辉。

    既然如此,齐国、虢国、晋国、楚国还有周天子,他们怎么就没意识到百里奚的价值呢?怎么就眼睁睁与这位奇才擦肩而过了呢?

    [var1]

    我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不是这些国君错失百里奚,而是在他们的环境里百里奚就只能是个庸才。

    此话怎讲呢?很简单,百里奚的成功可以归结为一点:将先进的中原文化移植到落后地区。可是齐国、虢国、晋国、楚国和周朝都早就完成了转型,那里到处都是像百里奚一样的人才。打个比方,百里奚在那几个国家就是同级别的选手竞技,而到了秦国他就是博士生跟农民工竞技。

    [var1]

    这才是百里奚困顿一辈子,最后到秦国才发光的最主要原因!

    再补充一句,百里老爷爷像是要弥补早年的蹉跎一样,竟然当政三十多年,一口气活到104岁才心平气和地走了。就凭这一点,不管你服不服,我是服了。

    更多文章

    • 孔子被称为圣人,放现在他的文化水平有博士高吗?说了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被尊称为什么圣人,孔子有什么影响力,孔子为什么有享誉世界的影响力

      [var1] 孔子最开始也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公元前549年,孔子生父叔梁纥病逝,孔子和母亲就被叔梁纥的正妻施氏驱逐,母子二人与孔子的异母兄长孟皮便在至曲阜阙里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此时的孔子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年轻的孔子学习的原因仅仅只是如何重新回到权贵阶级而已。 改变发生在公元前535年时候,鲁国

    • 《大秦赋》中的吕不韦,前期是丞相,后期是相邦,两者区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秦丞相吕不韦,对比下秦朝时的吕不韦,吕不韦对秦朝统一的贡献

      秦惠文王以前,秦国国君都没有封王,表面上叫公,其实就是个伯爵。公侯伯子男,伯爵排第三,哪里有权力设置百官呢?所以说秦惠文王之前,秦国的官职爵位称呼都是比较奇怪的。比如说最高职位左庶长、最高爵位大良造等等。可是到了秦惠文王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因为他自己封王了!没错,秦惠文王是自己封王的,因为周天子不愿

    • 长平之战时,将赵括换成李牧,以此对付白起,是否能够帮赵国取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赵括决战长平,长平之战白起对李牧,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

      赵括的理论水平,那可以说举世无双。当年他老爹赵奢常常跟他辩论战事,每次都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很没有面子有没有?赵奢好歹也是击败过秦军的名将,在儿子面前却成了理论的矮子。不过赵奢一眼就看得出,赵括这小子,不适合带兵。为啥?因为赵括就知道埋头读书,不肯上战场做实战训练,这哪成呢?人家白起虽然读书少,可是实

    • 商鞅遭受不公待遇,后世秦王为何不给他平反?因为他没有价值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面是有名堂的,秦孝公之所以敢放权让商鞅去搞,那是因为秦孝公,本来是有权力的,所以他依旧可以占据最高地位。而秦惠文王刚上台,他什么威信都没有树立,就放手让商鞅去做,岂不是活生生要把自己变成傀儡吗?宁可权力有一个交接的过程,也不能继续让商鞅直接掌权。因此商鞅当时如果没有功成身退的打算,那么他就只有必

    • 庞涓下场凄惨,真的是孙膑在报复吗?或许大家想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庞涓与孙膑是真实的吗,孙膑跟庞涓什么时候死的,春秋战国孙膑与庞涓

      [var1]此后两人便一人在魏国,一人在齐国,而两国又是互相角逐的国家,所以两人也就自然站在了各自的对立面。尽管孙膑已经残疾,但若论起运筹帷幄,依然比庞涓更胜一筹。这点从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就能完美体现。庞涓以为整垮了孙膑,他就能独大,却没想到善恶有报,最终还是中了孙膑设计的圈套,万箭穿心而亡。庞涓的

    • 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何是最弱小的一个?两次强大的机会都被错过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七雄韩国兵力实力,战国韩国有大将吗,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

      那么韩国为啥那么弱小呢?如此弱小的韩国,又怎么能称得上是战国七雄之一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历史遗留问题的。[var1]一、三家分晋的时候,韩国本来就没有被公平对待。晋国是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不管是强大的齐国,还是有虎狼之称的秦国,在碰到晋国的时候,都要张口喊一声大哥!为啥?因为晋国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 长平之战赵国虽败,选择和魏楚两国同盟,终让秦国吃了个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长平,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之战赵国真没机会么

      长平之战在我国五千多年的人类文明上发生最早、规模最大的异常国家歼灭战役。赵国名将赵括和秦国名将白起的一场精彩的较量。秦国名将白起,他一眼就能看出赵括急于求胜的心态,针对这个特点白起特地假装败退让对方深入自己做好埋伏的阵地,最后进行围剿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全场战役一气呵成并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就让赵军成

    • 鬼谷子四大门徒,结局为何各不相同?苏秦、庞涓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鬼谷子考察孙膑与庞涓的故事,鬼谷子和庞涓什么关系,鬼谷子和庞涓的徒弟们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四个人中,就有两个人是不得善终,一个人被君主抛弃,唯独孙膑落得了一个安享晚年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var1]一、我们先看看这四位都是什么下场。1、苏秦和张仪,在《史记》中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现在很多人抓着《战国策》不放,表示苏秦和张仪,那是不同时代的人。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毕竟

    •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段氏齐国,为何只存在了6年?段末波:我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胡十六国历史详解,五胡十六国的建立与灭亡,五胡十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

      鲜卑壮大以后,内部派系也相当多。总体来说有这么几个分支:慕容氏鲜卑,段氏鲜卑,宇文氏鲜卑,拓跋氏鲜卑,乞伏氏鲜卑等。慕容氏鲜卑,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吐谷浑等6个政权。宇文氏鲜卑,建立了北周王朝。拓跋氏鲜卑,建立了北魏、西魏、东魏、代国、南凉等5个政权。乞伏氏鲜卑,建立了西秦政权。五胡

    • 长平之战过后,秦军损失20万,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抗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之战秦军兵力,长平之战秦军和赵军人数,长平之战秦军为什么能包围赵军

      虽说秦国最终获胜,可自身实力也受到了极大损失。秦昭襄王为了这一战,将国中但凡能上战场的男人,都派上了战场。如果拿不下赵国邯郸,那这一战的战损,其实秦国找不回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其他五国不联合起来把受伤的秦国揍一顿呢?[var1]一、五国团结过么?想象的确很美好。其余这五国分别是魏国、韩国、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