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比武则天和慈禧还“厉害”,逼疯皇帝,并将皇帝的妃子赐给乞丐

她比武则天和慈禧还“厉害”,逼疯皇帝,并将皇帝的妃子赐给乞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61 更新时间:2024/2/13 2:29:23

虽然女子倍受压迫,但也有例外,就比如王公贵族家的千金大小姐以及皇帝的妃子、女儿等等,身份地位自然会高贵一些,所以在历史上也有一些比较强权而又出名的女性,就比如唐朝时期的武则天,以及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等等。

除了像武则天以及慈禧太后这种广为人知的,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这些女性也在封建王朝社会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和身份地位,甚至有这样一位皇后,她比武则天和慈禧还要凶狠。逼疯皇帝不说,还将皇帝的妃子赐给乞丐,这个女子是谁呢?又是怎样的强横呢?

对于古时社会,可以说自文明确立以来,基本上都是男权社会,也正是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慢慢的也烦生出男尊女卑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强烈,直至后来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变革,最后成就了后来男尊女卑的思想。

男尊女卑思想明确确立的时期应该要数宋朝以后,而确立这种男尊女卑思想的这个人,大家也都熟知,这个人就是儒学大师,也是被称为仅次于孔孟的朱子朱熹,他使男尊女卑思想,正式成为一种文化思想主流,并且确立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一系列限制女性权利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

也自从这种思想主流在社会上被人们广泛接受后,女子的地位也随之越来越低下,嫁夫随夫,夫死从子的观念也深深刻入了封建时期女子的思想之中,甚至夫死都不能改嫁,还要为其守寡一生,这样的思想放在现在来说,简直就是泯灭人性,没有公平和自由可言。

虽然这种社会思想深入人心,但不乏也有例外,就比如大唐时期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成为皇帝也使女性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其次就是众所周知的慈禧太后了,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女性权利比较突出的两位了。

其实除了她俩,还有一些并没有被大众广泛知晓的女子,其中就有这样一位女子,贵为皇后,却逼疯皇帝,甚至将皇帝的妃子赐给乞丐,她的凶狠远比武则天和慈禧,但是却很少有人知晓她的存在,她就是宋朝时期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

李凤娘是宋朝时期节度使李道的女儿,因为他的父亲身为节度,使履历功绩,所以也十分深得当时的皇帝宋高宗的信任,这也为她的女儿后来成为太子妃以及最后成为皇后奠定了良好的家世基础。

而李凤娘之所以能够成为太子妃以及后来的皇后还得得益于一个人,这个人是一名道士名为皇甫坦,因为这个道士曾经治好了韦太后的眼疾,所以宋高宗对他也很是信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凤娘的父亲李道碰到了皇甫坦,于是便邀请他来到家中,给自己的三个女儿看看面相。

皇甫坦也是应邀而来,于是便为这三个女子看其面相,看过大女儿和三女儿的面相,皇甫坦并没有看出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两个女子将来也是平庸而过,但是当他看到李道的二女儿李凤娘时,不由得十分惊奇,此女子面向大富大贵将来必成气候,于是皇甫坦预言她可能成为妃子,甚至是皇后。

在这之后,宋高宗一直想给自己的孙子宋光宗找一个合适的太子妃,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人选,而这时皇甫坦站了出来,向宋高宗推荐了李道的二女儿也就是李凤娘,并向宋高宗说这个女子有富贵之相,十分符合成为太子妃甚至是皇后的人选,而宋高宗也是信任他便听从了他的意见,让宋光宗娶李凤娘,李凤娘也因此成为了太子妃,后来宋光宗继位,她也就成了皇后。

成为皇后的李凤娘也开始原形毕露,虽有富贵之相却没有端正的品行和道德,据传闻,李凤娘虽然相貌出众,但却喜欢颠倒黑白,而且心地险恶,性格凶狠,甚至在后来为宋光宗生了儿子之后,身份和地位得到了巩固,也变得愈加的霸道和凶戾。

这种女子放在现在来说,就是恶妇加泼妇两者结合的代名词,自她成为皇后,身份地位巩固后,居然在宋高宗宋孝宗面前,谈论太子身边知人的长短是非,这让宋高宗很是厌烦,也明白了这个女子绝非善类,但现在后悔已经为时已晚。

除了这些,李凤娘的嫉妒心还极强,一次一个宫女为宋光宗端来洗手水,宋光宗无意中夸了这个宫女两句,李凤娘便不愿意了,将这个宫女的双手砍下来,甚至还送到了宋高宗面前,一向生性胆小懦弱的宋光宗哪里见得这血腥的一面,当即便被吓出病来了,差点吓疯宋光宗,好几天都没有缓过来。

李凤娘既然敢如此的对待宫女以及对待皇帝,那么其他的妃子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宋光宗有一个宠幸的妃子名为黄贵妃,李凤娘知道她宠幸这个妃子,嫉妒心极强的她,怎么能容忍皇帝宠幸别的女人?

于是在背地里杀了这个贵妃,甚至还将其他两个妃子送给乞丐,之后便告诉宋光宗这些妃子是病死的,而纸里包不住火这件事情不久便被宋光宗知晓真相,性格懦弱的他却不敢有何作为,一时间怒火攻心便一病不起,不久后便撒手人寰。

而这个李凤娘也曾找人为她算卦,说她罪孽深重,寿命不会太长,为了给自己行善积德,获得赎罪,她甚至穿上道袍,装模作样的摆出一副一心向善的模样,可如此罪恶之人,又怎能逃过命运的裁决,于是在她56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也算是恶人有恶报。

一代皇后李凤娘本该母仪天下,相夫教子,辅佐皇帝管理国家大事,却违背仁义道德违背礼法制度,丢失了做人的底线,甚至草菅人命,其凶狠残忍远非常人可及。

这样的女子,真是武则天和慈禧太后都难以比得上,不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有因果,天道有轮回,她终究会为自己所犯下的罪孽付出应有的代价,所以说,行之至善有福报,行之至恶有苦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李自成打明朝,失败百次重起百次,为何被清朝打败后就起不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为什么打不过李自成,李自成和明朝灭亡的关系,李自成是怎么打败明朝的

    因为李自成在清朝遇到的情况,和在明朝遇到的情况是差不多的。明朝的时候,李自成之所以能够多次东山再起,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明朝需要两线作战,既要对付农民起义,又要对付满清入侵。当他们集中兵力把农民起义打压下去以后,就得腾出手来,对付满清的入侵。这也给予了农民起义者喘息的机会。李自成也就抓住了这样的机会

  • 侍卫救了乾隆,问他要什么赏赐,侍卫回答:求赏一个胖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侍卫救了乾隆要什么赏赐,侍卫要乾隆赏胖宫女,乾隆赏赐荔枝叫什么

    有一次,乾隆皇帝去荒山野岭狩猎,一行人设下陷阱活捉牲畜;可是,狼是有灵性的动物,它们早就觉察到人类的行为;等到乾隆上去准备抓获猎物时,反而差点被野狼吞噬;此时,幸亏海兰察及时救驾,才捡回一条命;事后,问他想要什么赏赐,他却说只想要一个胖宫女。一、海兰察是哪位大人物海兰察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位名将,乾隆

  • 左宗棠曾当众呵斥二品总兵“滚出去”,无意间造就了一位书法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左宗棠为什么会骂二品总兵,二品总兵左宗棠,左宗棠怎么评价二品总兵

    受到训斥的官员回家之后,努力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教育,并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其中最为出名的幼子樊增祥,不仅做到了两江总督,而且书法造诣颇深,至今仍然有很多墨宝,流传在民间。不得不让人叹服,左宗棠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小小的师爷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不仅官场腐败,而且帝国主义的侵

  • 乾隆写四万首诗少有人知,慈禧一生只写一首,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慈禧最好的十首诗,慈禧与乾隆,慈禧一生写了多少首诗词

    史学界也一直在讨论,慈禧在清朝覆灭过程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虽然一直有不同意见存在,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她对于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估计有一点是大家不太清楚的,我们现在常用的一句入选了小学课本的诗词居然是出自她之手,这又是段怎样的故事呢?01记得当初上学时,看到历史课本上

  • 康熙最聪明的儿子,手握兵权却不参与党争,活到78岁,受乾隆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史官们挥动笔墨,能为历史写下千秋万载。而我们的人生无论是精彩的,亦或是平淡的,它们都是自己亲自写下的故事。我们常常在历史书籍里听到“帝王家最无情”,再加上书籍故事里的记载,使我们对帝王家历史人物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勾心斗角那里。而能够平安顺利活到老对于皇帝的孩子来说甚至只是一句奢望来概括。生在帝王家当人

  • 清朝被太平军骂为夷狄,无法反驳,曾国藩的一纸檄文扭转败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太平军,曾国藩檄文原文,曾国藩和太平军的战斗

    清朝晚期,国力衰微,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终于在1951年酿成了金田起义。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从广西出发,一路北上抵达武汉后,又顺江东下,攻陷南京,形成了与清廷分庭抗礼之势。然而,清朝立国已经两百年,根基已然形成,为了推翻它,太平天国发出了自己的主张,力图团结全国百姓。不得不说,太平天国早期的那几个核心人

  • 乾隆路边吃瓜,说瓜农的瓜很甜,刚没走多远突然下令:处死瓜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和瓜农的故事,乾隆出巡吃西瓜为何却下令杀瓜农,乾隆处死瓜农是什么梗

    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代君王为了加深与百姓的联系,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大多以君舟民水作为治国理政的警言。而乾隆皇帝,作为大清王朝的第六任继承者,在位六十年间心系百姓,励精图治,使康乾盛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乾隆皇帝虽贵为天子,

  • 雍正时期吏治清明,而他的反腐“绝招”,竟然是给公务员涨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治贪有4大绝招,雍正惩治贪腐的史料记载,雍正的吏治

    反腐倡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国策,一个国家如果腐败成风,那么国家的危机也就会来临。在清朝康熙年间,由于政权不稳,国内很多地方还没收复,清朝康熙皇帝,先是在朝政上稳定了局势,灭掉了鳌拜。朝廷局势平稳之后,又消灭了三番的势力,随后西征漠北消灭准噶尔部。康熙皇帝一生在攻打四方、稳定朝局给清朝打下了

  • 久经沙场的鳌拜,为何被几个少年抓住,其实鳌拜当时并未用全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鳌拜那么忠诚为什么还要杀鳌拜,鳌拜为什么不敢自立,鳌拜是怎么叛变的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说康熙肯定没有埋伏着大内高手,而且就算康熙埋伏着大内高手,这件事在历史上也不会留下这样的记载。毕竟是康熙和索额图的一种安排,康熙只要不说,索额图只要不说,这件事情就没有人知道。很有可能,史官们是根据大家的猜测和议论,然后通过自己的甄别,选出一种最恰当的说法记载下来。只要是最恰当的说

  • 康熙之母:出身高贵,15岁生下康熙,23岁便香消玉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皇帝的生母简介,历史上的康熙的母亲,康熙嫡母和生母

    整个满清王朝的统治时期共出现过三次大一统的全盛局面,那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雍乾”盛世,作为首位将顺治帝留下的良莠不齐的局势缔造为康熙盛世的康熙皇帝被称作是“千古一帝”。康熙皇帝打造的盛世景象的珠玉在前,,为后世的繁华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理来说,皇帝之母贵为母仪天下的“太后”,但正是这位孕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