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为何带嘉庆去祭拜9岁夭折的永琏之墓?乾隆是为自己考虑

乾隆为何带嘉庆去祭拜9岁夭折的永琏之墓?乾隆是为自己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92 更新时间:2024/2/3 15:24:43

一个很明显的用意,就是乾隆皇帝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告诉永琰,永琰今天能登上太子之位,都是因为永琏过早去世的缘故。如果永琏活着,就没有永琰什么事了。

乾隆皇帝告诉永琰的这个话,显然是一句大实话。如果永琏活着,肯定不会有永琰什么事。但问题在于,乾隆皇帝告诉永琰这句话,究竟有什么用意呢?要知道,永琏已经死了,连永琏的母亲和弟弟也死了。就算要让永琰感谢,他也没有可以感谢的人。既然没有可感谢的人,乾隆皇帝说这个话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今天咱们要探讨的问题。

确实,如果永琏不死,永琰肯定不可能当太子。永琏是富察氏的长子,虽然是乾隆的次子,但是相当于嫡长子。乾隆皇帝和富察氏的感情是非深厚的。乾隆皇帝在只是一个皇子的时候,就和富察氏走到了一起。而且富察氏对乾隆登上皇位,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永琏是雍正八年出生的,由于乾隆对富察氏非常宠爱,所以乾隆当上皇帝不久,就把永琏用秘密建储的方法立为太子。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永琰什么事儿,因为那时候,永琰的母亲魏佳氏(也就是后来的令妃)都没有嫁给乾隆。而且永琰也比永琏小了30岁,说乾隆皇帝考虑不到永琰的身上,是绝对的事实。

而且当永琏在9岁的时候去世时,乾隆皇帝也没有想过要立其他嫔妃的孩子为太子,他首先考虑的,还是继续立富察氏的儿子为太子。所以接着,他又把一岁多的永琮立为太子,但是永琮仅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夭折了。永琮夭折以后,富察氏伤心过度,也跟着就去世了。

正是因为富察氏生的两个儿子死了,而富察氏也死了,乾隆皇帝才会考虑立其他妃子的儿子为太子。只要富察氏母子三人有一个没死,都考虑不到其他人身上去。因为永琏、永琮两人只要一人活着,他们就把太子当稳了。假如永琏、永琮都死了,只要富察氏活着,她还会继续给乾隆皇帝生儿子。就算她一时没有生下来,乾隆皇帝和她的感情那么深厚,乾隆皇帝也会等到她生儿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乾隆皇帝绝对没有说假话。永琰这个太子之位,确实是捡了便宜。

但是正如前面我们说过的,就算永琰的皇位确实是永琏让给他的,可把这个话告诉永琰,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乾隆皇帝把这个话告诉永琰,意义是很大的。

乾隆皇帝这样做,首先是给永琰敲警钟,告诉他,他就算得到了太子之位,这个太子之位,也未必能够坐得稳当。

乾隆皇帝告诉永琰,他的太子之位坐不稳当,首先是希望永琰有危机感,不能故步自封,不能放松自己,要努力进取,努力变得更优秀。如果他不努力,那么他这个太子,很容易就会被拿下来。毕竟选择他,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也不是从所有选项中选出最优选项。要拿下他,是非常容易的。

显然,作为一个父亲以及太上皇,用这种方式激励自己的孩子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应该说,乾隆皇帝让永琰做这件事,不仅仅只有激励永琰的成分在里面,还有警告永琰的成分在里面。为什么说乾隆皇帝在警告永琰呢?

乾隆皇帝虽然遵守诺言,在当了60年皇帝的时候,就把皇位让出来了。而且那时候,他也已经85岁了。但是实际上,乾隆皇帝是不愿意让出权力的,他还想继续掌控权力。只不过一方面实在太老了,精力不济,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处理朝廷事务。另一方面,乾隆皇帝在晚期的时候,朝廷上下内外交困。尽管乾隆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他实在没有精力,也没有劲头来处理这些事情。所以他必须要有一个人来帮他分担这些工作。他不可能把这些工作完全交给和珅等大臣,要是那样的话,和珅等人可能就篡权夺位了。所以,他必须要着力培养自己的儿子。

但是乾隆皇帝又非常担心,如果把权力交给儿子,那么也就意味着,自己没有权力了。对于皇帝来说,手中没有权力,是让他们非常恐惧的,有时候比死亡还让他恐惧。康熙皇帝当年选胤礽为继承人,后来把胤礽给废了。接着,当大臣们推荐胤禩为继承人的时候,康熙皇帝勃然大怒。后来他甚至一直到死之前,都没有确立继承人。以至于使得胤禛当皇帝,大家心里都不满,觉得胤禛有可能是夺位。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康熙皇帝害怕确立了明确的太子以后,太子会影响他的地位,会夺取他的权力。

乾隆皇帝的想法和康熙皇帝是一样的,他也是不愿意让出权力的。

所以乾隆皇帝要给永琰敲警钟,警告他,自己随时都可以把他的太子之位拿下来。他并没有一劳永逸,也没有坐稳这个位置。

而后来我们看到,乾隆皇帝的这种做法,确实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乾隆皇帝虽然把太子之位给了永琰,甚至很快就把皇位让给永琰,永琰也因此成了嘉庆皇帝。但是嘉庆在当皇帝的时候,什么也不敢做主,一切都听乾隆皇帝的。按照历史记载,甚至乾隆皇帝笑,嘉庆才敢笑;乾隆皇帝发怒,嘉庆才敢发怒。总之,嘉庆皇帝只是当一个旁听生,当一个实习生,一直不敢走上讲台。

由此可见,嘉庆皇帝是听明白了乾隆皇帝的话。乾隆皇帝带着嘉庆去祭拜永琏的陵墓,确实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更多文章

  • 《红楼梦》里,贾敬究竟影射谁?是清雍正皇帝还是明嘉靖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红楼梦贾敬死的时候是哪一回,贾敬是谁,红楼梦中贾敬是哪年死的

    在红楼梦里,每一个人,都有影射的对象,这个神秘的贾敬,到底影射的是谁呢?很多学者和民间人士都认为,贾敬影射的清世宗雍正皇帝。原因有四点。第一,雍正皇帝的谥号中有个“敬”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第二,雍正当皇帝时,不住皇宫,偏住圆明园。他的这种爱好,跟贾敬有惊人的一

  • 清代官私盐之争:从盐业的发展历程,揭晓清朝私盐泛滥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私盐的有利点在哪,清朝盐商是贩卖私盐吗,清朝私盐多大利润

    盐不仅是常用的调味品,也是人体正常运行所需的重要化学物质,中国使用盐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说文解字》中对盐有如此解释:“天生者为卤,煮成者为盐”,古人将浓缩的海水称之为“卤”,将“卤”煮干就成了常用的食用盐。在考古发掘中,至今为止,我国出土最早的盐大约在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和史书中的记载基本一致,不过中

  • 清朝唯一一个被废皇后,被废时怀有身孕,到蒙古后至死不回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历史上唯一被废的皇后,清朝被废的皇后,清朝唯一被废的皇后回娘家生子

    博尔济吉特·孟古青是蒙古人,但是满蒙联盟,清朝皇帝很多都娶蒙古人作为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侄女。当时和顺治帝是表亲,古人盛行这种婚姻。当时他们可以说是亲上加亲。在多尔衮的主持下,顺治和孟古青成婚。并且封孟古青为皇后。不过顺治帝对这个皇后并不喜欢。孟古青长得

  • 蒙古皇后嫁给仇敌皇太极,自己成为宠妃,儿子当了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太极蒙古妃子,蒙古皇后最后嫁给谁了,皇后和皇太极的关系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被朱元璋所推翻后,元顺帝逃往漠北,继续使用“元”作为国号,史称北元。后来蒙古取消了这个国号,不过蒙古帝国却是长期存在,这也避免了蒙古族如同匈奴、契丹、党项等族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在后金崛起的时候,蒙古帝国的领袖是第35任大汗林丹汗。他并非庸才,而是非常有才干,甚至让人感

  • 清朝漕运水手是怎样的群体?从史料分析,探讨漕运水手犯罪之根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代漕运与元代漕运的区别,评价晚清漕运,清朝漕运体制的变化

    而主要负责漕粮运输的就是漕运水手,这些水手大多都是从运河沿岸的州县中,通过地缘或血缘关系的方式招募的一些游民。整个清代漕运水手人数达到了10多万人,由于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而漕粮运输又路程遥远,风险也大,故而这些水手需要互助互济,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拉帮结派的现象。在李世喻的《青帮早期组织考略》中,认

  • 从康熙活到民国,有图有真相,256岁的李青云,难道真的存在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青云真人照片,清朝有个李青云活了256岁是真的吗,长寿老人李青云图片

    1933年,256岁的李青云与世长辞,据说他先后共娶过24位妻子,有180位后人。按照这个年代推算,李青云应生于1677年,也就是清康熙16年,并先后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直至民国。在我国的坊间传言中,自古不乏长寿之人,传说先秦时期的道家先驱彭祖活了800岁。关于彭

  • 民国绝色佳人陆英:嫁妆排满十条街,16年怀14胎,36岁意外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陆英个人资料,陆英出嫁的故事,民国名媛陆英生下14胎

    婚后她与丈夫夫妻和美、伉俪情深,但是仍然难逃生孩子传宗接代的命运,在与丈夫的16年婚姻中共怀14胎,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在36岁时因为意外不幸离世,美人薄命。一代名媛就此香消玉殒,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陆英灿烂且悲剧的短暂一生。出生名门的大家闺秀陆英出生于名门贵族,是典型的的大家闺秀,其父亲陆静溪是扬

  • 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时期,针对旗人罪犯的刑法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努尔哈赤与八旗制度,清朝皇太极和努尔哈赤的关系,满清八旗和努尔哈赤的关系

    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对旗人犯罪的处罚主要是来源于传统的女真部落的习惯法,皇太极参汉酌金,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司法机构,对罪名和刑罚都加以规范化,使女真部落的习惯法逐渐向成文法,为清朝入关后在刑事方面的法律制度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一、努尔哈赤时期旗人刑罚的特点刑罚具有野蛮性。努尔哈赤统治时期是满族从奴隶制社会

  • 此书法作品一直被质疑,乾隆却不以为然,在上面盖了80多个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书法400幅,乾隆皇帝御笔精品书法,乾隆书法欣赏霸气

    乾隆非常爱好诗歌,留下的诗歌就有四万多首,几乎与《全唐诗》的总数相当,但谁也不会认为乾隆是诗人。但是,他爱好收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物,都要囊括在内。说他是大收藏家,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收藏家,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乾隆在收藏上有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喜欢留下自己的痕迹。特别是在字画上,

  • 乾隆为何废了那拉氏,不是剪发这么简单,此人找到真相被乾隆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乾隆为什么恨那拉皇后,那拉皇后断发之谜,乾隆剪发

    乾隆皇帝一生取了50几位妃子,不过这些妃子大都是与朝廷政权相关的。其中,真正能够入他眼留名后世的恐怕只有他三位皇后了。一,孝贤纯皇后,他的原配妻子,史书记载二人伉俪情深,孝贤纯皇后死后乾隆伤心不已,一生为亡妻作了百首思爱诗。二,皇后那拉氏,她的一生可就有点悲哀了,上位的原因是因为其有母仪天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