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秦国作为七大诸侯国之一,它地理位置偏僻,综合实力在七大国家之间并不突出,看过“芈月传”的小伙伴对芈姝出嫁到秦国的场景并不陌生。
楚国国力雄厚、财力斐然,芈姝费尽周折才到达物质匮乏的秦国。但原本并不起眼的秦国是如何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反超其他六国的?看到秦国的这些兵器,或许你的内心就有了答案。
[var1]
秦国的这些兵器本不应该出现在那个时代,但它却以超前的姿态为秦兵所用,这些兵器是什么、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
一、秦弩的势不可挡
秦军曾叱咤六国,除了他们的强健体魄外,还得益于他们的战斗力,这种战斗力来源于他们的武器:秦弩。
“弩者,怒也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也。”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秦军的威武霸气,它的声势不容小觑,反观它的整个设计就能略知一二。
[var1]
秦弩的威力远远超过弓箭,战国时期,齐、韩、魏三国在战场上均使用过弩,尤其是魏国,更是制造名弩之地。秦国在看到了弩的张力后,派人特意前去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此提升改进,实行“机械化生产”。
动植结合:相关专家通过在秦俑坑中的遗迹发现了多种不同的弩,虽然时隔千年,但这些弩在出土后依然能够灵活如初,这种技艺在当时极为难得,其他国家的弩在风雨侵之中早已腐烂消亡,但秦朝的青铜弩机却依然强劲。
秦弩并非个人设计,它是由国家统一监督制造,弩长为130厘米到145厘米,其弩芯使用桑木,弓干由皮条缠绕,这样的设计充分运用了动物弹力和植物弹力,其先进理念令人叹服。
[var1]
瞄准装置:秦弩贴臂设计有瞄准装置,这套装置由望山、悬刀、牛组成,是一套极为精密的青铜装置,望山是秦弩上的瞄准装置,通过望山可以精确判断敌人的所处位置。
悬刀是发射开关,类似于现在狙击枪的“扳机”,扣动“悬刀”就能发射弩箭;牛是连接“牙”和“悬刀”的枢纽,是最为精巧的物件。
这种精密设计运用了机械学,它的发射过程令人叹为观止:先上弦,弩手准备拉弦抵御望山,瞄准敌人后,松手发射,不仅可以减少发射的震动和冲击力,还极大提高了命中率。相对于没有瞄准装置的弩,秦弩这算是一马领先的装置。
[var1]
背负样式:秦弩属于背负式发射,它不像传统的三个人性化的设计,悬刀四周可以避免伤人的竹片、木臂下方的凹槽、全国统一的零件,这些设计像极了现代社会的玩具枪,其精密机械理论在秦朝时就已拥有,岂能不令人叹服。
按照正常的额发展,这样的设计模式应该是近代社会才可能出现,秦朝不仅在弩的生产上开启了“工业化”模式,在其设计上也运用物理学,如此强有力的输出,想不赢都难。
二、秦剑的领先技艺
接着就是秦剑,秦朝的剑有三大特点!
[var1]
①:特点就是“细长”,秦青铜长剑锋利坚韧,长度在95厘米之间,其他诸侯国的长剑也就只有55厘米左右,这远比其他剑长出30厘米,这样的长剑可以防身,在敌人还没有近身时就已经将敌击灭。
剑长并不是它的特色,剑利才是它的特点,青铜在商周时期较为盛行,发展到战国时期,铁兵器在其他六国较为盛行,但秦国铁矿资源稀少,想要用铁做兵器实在是奢侈至极,仅有的铁矿资源完全不够一半秦军的武器制造。
铜兵器完全比不上铁兵器,为了避免这个情况,秦朝想了一个使得“铜制长剑”都能削铁如泥的办法。
[var1]
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1937年被德国的先进工艺,德国人为他们自己率先发明了这种先进工艺,所以申请了专利、殊不知,春秋战国时期对秦国就已经掌握了铬盐氧化的处理方法。
使用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够使剑身光滑如初,也能防止氧化,秦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出土时依然锋利无比,这种铸剑方式领先世界上千年。
也难怪秦军持有长剑进行弩手防护时,众人都忌惮不已,这如果被长剑刺到,那简直就是白送性命。
[var1]
②:特点就是它的“形态记忆合金”,这种设计在现代社会都是一大奇迹,谁也不会想到它竟然会在秦剑身上发生,相关工作人员在秦始皇兵马俑无意间看到一把又薄又尖的剑时,尝试将其弯曲,他们发现这把长剑,即使弯曲也不会断裂。
在确保不会损坏文物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尝试将其弯曲为45度,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长剑没有断裂,反而在一瞬间恢复原状。
这把剑被称为“形态记忆合金剑”,符合了当代冶金学家对冶金长剑的所有想象,影视剧中那些将剑弯曲,瞬间复原的场景真实上演。
[var1]
在场所有人员不由得万分感慨:现代工艺都未必能达到如此境界,两千年前就有了合金技术,厉害了。
③:特点“神奇配方”。铜制铁剑并不是只有加入锡才能够锋利无比,这种锡的配比需要极为精确,锡或者铜的不和谐都会令剑过软或者过硬。
相关工作人员经过研究发现:秦剑的“铜锡配比“是恰到好处的比例,这种配比让秦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完美无缺。
[var1]
含铬保护层、含锡长剑身,这样的长剑想不锋利都难。但关于锡、铬元素是只有现代社会才有的金属元素。
三、弩剑的完美结合
秦弩和秦剑的铸造技艺虽然领先世界,但它们也是在相互配合中才得以将威力发挥到极致,“强弩在前,锬戈在后”是秦军常有的攻守方式,坚不可摧的防御、极为猛烈的进攻,秦军的作战可谓叱咤一时。
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传统武器,这种领先世界的武器岂能不有摧枯拉朽的威力。秦军既有极为稳固的防守,也有勇猛无匹的进攻,他们在多年的方阵训练中练就了默契配合的能力。
[var1]
兵器是秦军统一六国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秦军士气以及秦军管理,“军功爵位制”让秦军上下一心吗,渴望战争,不惧死亡。
反观他们的崛起史,他们不仅有六国没有的士气,也有着六国没有的团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秦弩和秦剑都带有极大的人性化,统治者考虑战士的辛劳,战士效忠统治者的仁政,秦国想不兴都是难事。
[var1]
结语
古人的勤劳和智慧无可限量,在“科技落后、物质匮乏”的年代,秦朝工匠都能够制造出领先千年的精锐兵器,由此可见他们的智慧程度。秦弩、秦剑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再次彰显了老祖宗的智慧。
在中国这片充满文化沉淀的热土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发掘,而秦朝统一六国的国之气魄,也是其它六国没有的,像曾经的大国楚国、齐国实力碾压秦国,但秦国能够超越他们的根源就是因为创新、突破。
秦国统一六国的事实也在诠释一个道理:任何安于现状的国家,只会被时代抛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