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历史中,吴三桂的名声还是很响亮的,但是口碑方面确实不咋地。虽然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但要是将他的人生轨迹放到现在,那你肯定会怀疑他是开挂了。
怎么说他也是朝中大臣,武能上场杀敌,文能朝堂争辩,可就是这么一个狠角色,为什么带着自己爱人陈圆圆去见算命先生时,却无法看透先生所写诗中的真理?坊间传闻陈圆圆看透了诗句的真意,为何却没有向吴三桂说明?
看着上司投降,降敌之心不断跳动
要说这吴三桂怎么个厉害法,首先是武力值方面,他出生于军人世家,家里人在边疆个个都是狠角色。吴三桂从小耳濡目染,只要他想,什么军事训练之类的项目,他都可以参加,再加上人家是将领的孩子,必然要好好照顾。
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他练就一身好武艺,善于骑马射箭,从小熟读兵书,可谓是文体两开花。长大之后就很顺利的进入到了军队体制内,走后门走的名正言顺的,但有一说一,他确实有这个能力,毕竟人家也是通过科考的方式中举进入的,但我个人觉得,这也有他家里人的帮助。
吴三桂父亲什么人?祖大寿妹妹的男人,在明朝军中体制内,喊得上号的角色,朝野内部也有势力。当时关宁铁骑镇守北境,实力极为雄厚,女真人虽然多次来到北境骚扰,甚至想要一举突破边关,但是关宁铁骑丝毫不让,死死的将敌人堵在门外。
对于当时的明朝而言,吴三桂绝对算得上是守国功臣,在边关他已经做到了当时能够做到的一切,可是后方却一直在搞朝堂权利斗争,这一来二去,内耗极大,兵粮都被斗没了。
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当时作为明朝高级将领,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拼杀,就算是被包围了,依然带着战士浴血奋战了1年多的时间,真正让祖大寿投降的,不是敌人的强大,而是己方兵粮的断供。前线奋战,补给迟迟未来,这是摆明抛弃自己的意思。自己手下这么多将士总不能跟着自己一起死吧,回又回不去,那么只能投降了。
舅舅祖大寿是投降了,但他自己依然还是明朝的将领,地位还不低,在边疆有掌军实权。他也很清楚,军队后方的那群官员也就那样了, 要不然自己也投降算了,老这么耗着也没意思。
自从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吴三桂就开始消极怠工,上班摸鱼拿工资,这才是理想的工作状态。然而京中突然传来急报,清军奇迹一般的绕开了整个关宁防线,随后直接冲到了京城腹地,吴三桂需要带兵前去支援,消极怠工的他,会快马加鞭的冲到京中,维护国家安全嘛?
慢悠悠的救援,反倒升职了
正所谓军中者,军令不可不从,吴三桂确实从了,但就是效率方面不是很可观。大明看上去真的要亡了,何必那么拼命?慢悠悠的往回赶就可以了。
当吴三桂赶到京中的时候,仗都打完了,但是大明朝内部已经出现了动摇的情况,用千疮百孔来形容绝不为过。崇祯皇帝很无奈,他内心也知道吴三桂的行动是有些拖沓的,可是当时的大明朝除了吴三桂之外,几乎没有靠得住的武将了。
为了能够让吴三桂为自己卖命,崇祯给到他一把尚方宝剑,证明自己对他的信任,希望他之后可以完成工作绩效,守护国家安康。可以说这时候的吴三桂是处于明朝的权力巅峰,也就在这个时候心爱的陈圆圆陪伴他出街,遇到了那位传说中的算命先生。
四行诗句,道尽人生,陈圆圆看透却不说破
天门之上一张口,相逢青猿裹尸收!青猿啼毕若不死,马嘶双声万世留!这是算命先生留给吴三桂的四句诗,吴三桂固然聪明,但是作为局内人,内心本身就在入清和守明之间不断跳动,思绪万千之下,他竟难看懂这句诗词的意思。
然而身边的陈圆圆却看得非常清楚,天门至上一张口,讲的就是一个吴字,也就是吴三桂本人。相逢青猿裹尸收,青猿代表的就是猴子,十二生肖中的一个,而在1644年,也就是第二年就是猴年,裹尸的意思就再明了不过了,也许这个尸体就是吴三桂本人,要不然就是吴三桂身边的人。
青猿啼毕若不死,意思就是猴年如果有幸没有死去的话,马嘶双声万世留,一个马上两个口,也就是骂字,将会留下万世骂名。整体的意思就是,猴年不是吴三桂死,就是吴三桂身边有人会死,如果死了那之后就不会有什么故事了,但如果不死,吴三桂还是会留下骂名,总之不会有一个好结局。
陈圆圆看透之后内心非常惆怅,毕竟吴三桂虽然人格复杂,但是再怎么说也是自己心爱的男人。她知道不论如何自己的男人都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自己只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多陪伴他,至于这四句诗的含义,她没有和吴三桂说。
古人云命数天注定,既然是悲剧,为何还要现在说出来让他心烦,这位先生算的不准也说不定。不过从结果上看,这位算命先生的业务水平确实厉害,做生意配得上童叟无欺这四个字!
预言应验,千古骂名和悲伤结局都全了
仅仅在之后的第二年,因吴三桂在战场上无法抵挡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导致崇祯面对追杀选择吊死,虽然有些窝囊,但也配得上天子守国门这五个字,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封建王朝落幕。
李自成刚开始皇帝做的不错,但是随后开始沉迷享乐,百姓苦不堪言,吴三桂一气之下直接打开了山海关口,让清军顺利的进入到京中腹地,李自成集团瞬间被攻破,而吴三桂也因为投降,成为了清朝的武将,还因为消灭义军立功成为清平王。
然而在他62岁时,因为不满削藩,决定起兵对付康熙,但是当时的清朝底子深厚,他的反抗成为了人生中最后的余光。因为他对明朝和清朝的双重不忠,后人将其形容为反叛者的典型,从而留下了万世骂名。
算命先生的话完美应验,若是他拼死抵抗,护卫明朝,那等来的就是沙场裹尸的结果,若是他选择投降,最终还是会变成一个“反贼”,这是一个注定的悲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