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造纸行业的繁荣发展,间接推动了宋朝书籍和文化的传播

造纸行业的繁荣发展,间接推动了宋朝书籍和文化的传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5 更新时间:2024/1/19 7:46:24

很多人都不了解“洛阳纸贵”一张纸能贵到哪里去?这就不得不提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的发展历程。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来讲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会晚于西汉初年,1933年,考古专家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发现了西汉古纸,年代不会晚于公元前49年。

东汉元兴元年(105年)槽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的原料也仅仅只是树皮、麻头、渔网,但是制造工艺相对来说复杂了一点,加上工艺简陋,制造出来的纸十分粗糙,根本不便于书写,直到三国时期,竹简雕刻都还是主流。

魏晋时期,开始用桑树、藤皮造纸,纸张已经便于书写,魏晋南北朝也出现像羲之这样的大书法家。

王羲之出生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琅邪王氏,纵观宋代以前的大书法家,有几个不是出生名门,这也没办法,笔墨纸砚太贵了,只有家世背景较好的人才消耗的起。

唐代纸张业进入了发展期,两宋纸业步入了辉煌期。

两宋时期造纸多用细密竹条,打出浆的浓度相当高,匀出来的纸也非常细密,先后出现布头笺、澄心堂纸、小竹纸,还有一种极为特殊的藏经纸。

在这些纸张当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澄心堂纸,这种纸在南唐时期就已经问世了,南唐后主李煜就视这种纸为“纸中之王”,对它也是推崇备至。

李煜在《文房四说》中评价:今世不复作精品。

李煜一句话奠定了澄心堂纸的地位,被视为御用之物的澄心堂纸,价格方面也挺贵的,宋代诗人王令说:有钱莫买金,但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

到了宋代、明朝,澄心堂纸依旧昂贵,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得到了一页澄心堂纸,十分感慨的说:此纸不敢书。

纸张当中最受欢迎的还是小竹纸,一来价格不贵,二来纸张细腻便于书写,文人雅士偏爱小竹纸。

纸张业影响了宋朝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出现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宋朝在成都设了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担任监官住持发现交子,为了防止有人伪造交子,不仅制定的苛刻的法律,更是在防伪上面下了一番苦功。

在文化方面,更有显著的成就,其典型代表就是宋词。唐宋八大家,宋人就占了六家,词在宋朝步入的巅峰期。

同时在宋朝皇帝重文轻武的政策下,传统经学也进入了“宋学”新阶段,产生了新儒学,理学,宋人更加注重读书、读书风气的发展,又推动了书院制度,这一时期有关于学术上面的成就,都到达了一个新高。

造纸业的发展推动了古文运动,而古文运动又免不了要跟文字打交道,光是靠抄录已经满足不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因此就出现了活字印刷。

传统的刻书适用于一些儒家经典,只需要刻上一版,就能一直印刷下去,但是儒、道、佛方面的书籍始终不是一成不变,如果想要加入一些新的知识点,又必须重新雕版,这也是刻书行业的一大弊端。

毕昇就发明了活字印刷,这种活字印刷,这种是采用了单个字单个字的拼凑印刷,这样一来只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字,在拼凑起来,就能大规模的印刷了,剩下了很多时间。

这种印刷方式颇受宗教欢迎,宋朝的佛道徒文化水准层次不齐,光靠抄录会出现很多错字,活字印刷只需要僧人一个个挑选字体就行了,在往上一印就成了。

1965年温州白象塔发现的《佛说观无量寿经》就是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年~1103年)的活字本,这本书的出现,也是毕昇活字印刷术最好的见证。

宋朝若是抛开军事方面,它在文学、科学、宗教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臻于极盛的状态,民国大师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更多文章

  • 落魄的赵匡胤,投靠王彦超却被打发走,成为皇帝后如何处置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彦超被判3年,王彦超的照片,赵匡胤投奔王彦超结局

    赵匡胤就是从低谷走到巅峰的开国皇帝之一,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他也曾经落魄到走投无路,需要向人求助的地步。而当时被他求助的对象正是其后来的臣子王彦超,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但他在赵匡胤的人生中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了皇帝就能复仇?落魄时期的赵匡胤曾经想要投靠王彦超,以此来度过自己的艰难时期

  • 洪武年间最大腐败案,朱元璋狠心杀掉几万人,但一个创新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最残暴的事件,朱元璋杀得最冤的人,杀功臣是朱元璋最大的污点

    三代赤贫的朱元璋称帝后,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朱元璋认为,元朝之所以灭亡,与元朝官员腐朽地统治有着直关系,因此朱元璋制定了极为苛刻的贪官惩处办法。比如各地县衙们都有皮场庙,这里是将贪官剥皮实草的地方。凡是官员贪污60两以上,将会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敕法以峻型,诛一以警百”。然而,即便如此残酷

  • 南宋最晚沦陷的地方并非崖山,而是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崖山之后南宋人去哪里了,南宋和崖山的关系,南宋时期的江南小镇

    最终,蒙古军队以少胜多,南宋灭亡,大臣陆秀夫背着年幼的皇帝蹈海,一起殉国的还有10万坚持抗敌到底的宋朝军民。历代史书上说,南宋至此灭亡;不知何故,近年来教科书又把南宋灭亡时间提前到1276年临安行在沦陷之时。其实,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虽然死了,但是南宋有个地方仍有军民坚持打着宋朝旗号抗元,这个地方就是天

  • 明朝许多后妃都来自民间,她们是如何成为皇帝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16位皇帝后妃,明朝皇帝后妃有多少人,明朝后妃制度一个妃位有几人

    不过,这种情况在明朝时期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明太祖朱元璋汲取了历史上外戚乱政的教训,于是做出了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也就是说,只要女子品行端正,就有资格被选为后妃。至于女子的出身门第,则不再作为入选条件。事实上,明朝后来在后妃的选择上,更侧重于清贫之家的女子,以希望借此

  • 明末将领反复投敌叛变,却能得到崇祯夸奖,其墓葬早已被搬到国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末十大叛将,崇祯皇帝墓葬图片,明末将军大部分是被崇祯坑死的

    说起祖大寿本人的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是他外甥的名字,肯定很多人都知道,那便是枭雄吴三桂。换句话说,祖大寿,就是吴三桂的舅舅。事实上,祖大寿本人家中,也是武将云集。他的父亲祖承训,便是其中的代表。祖承训曾经在万历年间,是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官祖仁的次子。当年跟随辽东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南征北

  • 明朝奇女子,被载入史册的女将军,40岁替夫出征,让敌人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十大奇女子,明朝最牛女将照片,明朝女将排名

    中国古代一向的传统是:女人在家相夫教子,伺候好丈夫和公婆就可以了,极少有女人被允许抛头露面,更别提在朝为官了。而明末女将军秦良玉便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位奇女子,而且是唯一被记载进官史的女将。据记载,秦良玉是个名门后代,自由饱读诗书,虽为女辈却能文能武,尤其擅长骑射。而且秦良玉五官精美,英姿飒爽,据说到

  • 九次战役打完,土里的宋江和树上的吴用才明白:蔡京高俅比咱们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用和宋江谁更聪明,宋江与吴用的典型事件,高俅和蔡京哪个权力大

    宋江亲手灌下汤药,要了晁盖的性命;花荣把自己挂在树上,也是替宋江看坟;吴用就会做几首歪诗,那藏头诗写得很打油。梁山也不是没有好汉,如果祢衡敢对鲁智深冷嘲热讽,武松很可能拔出戒刀,“削平了他”。吴用只有小聪明,却偏偏要装大明白,宋江被他忽悠得五迷三道,在更阴险狡诈的蔡京、高俅、童贯面前,吴用那点小伎俩

  • 满清入关,崇祯李自成谁的责任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崇祯十五年的李自成,李自成怎么处理崇祯,崇祯借兵打李自成视频

    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后,彻底站住了脚。到了皇太极一代,已攻守易势,占据战略主动,从未断绝过对明朝的骚扰。而顺治、多尔衮时期,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一片大乱时,趁虚而入,打的还是“为明复仇”的旗号,因此对于“南明”,《清史》中一直未加承认,称作“伪明”,他们标榜自己夺得是李自成“大顺”的天下,而非大明的天

  • 在古代,龙袍是帝王的象征,为何到了宋朝,皇帝全都改穿官服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皇帝龙袍变化,韩国人眼中的宋朝皇帝龙袍,宋朝皇帝服饰及官服

    在先秦时期,因为生产力低下,各国君主都是没有特别的衣物要求的,《礼记》记载:天子着青衣。连天子都穿一件青衣,诸侯王们自然没有理由去追求那些华贵的服饰,到了秦汉时期,因为黑色的衣服是最难渲染的,为了表现的与臣子们不同。秦以及汉初都以黑衣为尊,到了汉文帝时期才抛弃昂贵的黑色服饰,《汉书》记载:汉文帝十五

  • 很少被人们提起的万历首辅申时行,并不是没有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申时行与万历的密信,明朝首辅申时行简历,申时行是万历第几任首辅

    申时行如今再看明朝万历年间的这段历史,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会提到万历皇帝,他的一生如何如何。我们会提到张居正,虽然他刚愎自用,,但是至少还是有所成就的。然而很少有人提到张居正之后的首辅申时行,这位忠厚的长者。申时行在历史中的记录很少,就宛如一张白纸。我想,申时行自己应该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他作为万历年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