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齐国与楚国的关系,多次被秦国利用,联盟时貌合神离

战国七雄,齐国与楚国的关系,多次被秦国利用,联盟时貌合神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86 更新时间:2024/2/5 21:34:54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逐鹿天下,每个诸侯国都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合纵连横以增强自己的实力,笔者在前几篇文章中,分别讨论了春秋时期第一霸主齐国,与三晋的关系,与秦国、燕国的关系,本篇文章我们继续分析齐国与第三大强国楚国之间的关系。

齐国与楚国的关系比较复杂,在战国初期,齐国先强大起来,在周边进行兼并战争,而楚国改革并不彻底,吴起改革半途而废,造成楚国大而不强的局面,楚国地处于蛮夷之地,与中原主流文化脱节,在战国初期比较落后,楚国与邻国齐国、秦国都采取和平共处外交策略,齐楚两国军事外交行动并不多。

[var1]

战国中期,齐国与秦国两强对峙,双方势均力敌,都想拉拢疆域横跨东西的楚国。而楚国基于战略地缘优势,长期把战略方向定位在东方,向东发展,问鼎中原,因而楚国对秦国采取防御策略,直到楚怀王失去,秦国占领了魏国十五座县城,楚国才意识到秦国的威胁。在苏秦的组织下,楚国联合齐国等六国伐秦,但是关键时刻楚国并没有出兵,导致六国伐秦失败。直到秦国吞并巴蜀时,楚国才真正改变战略思路,与齐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

[var1]

当齐楚联盟时,秦国以商於六百里之地诱惑楚国,成功瓦解齐楚联盟,楚国背齐合秦,惹怒齐王,齐王联合韩国、魏国共同伐楚,后楚国被秦国所救。当楚国与秦国又翻脸时,楚国派太子到齐国为质,又要与齐国交好,并要齐国出面与秦国讲和。

[var1]

当秦国扣留楚怀王时,齐国趁机扣留太子,要挟楚国割让淮北之地,这是齐国对燕国之后,又一次趁火打劫,齐国放了太子后,孟尝君率领三国联军夺取楚国淮北之地。

总之,在战国中期,楚国夹于齐国、秦国两个大国之间,要么联秦,要么联齐,当齐国夺取淮北之地后,楚国与齐国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楚国经常遭受齐国、秦国的打击,其对外政策变得犹豫不决,齐楚两国也多有冲突,即使后来偶有联合也是貌合神离。

战国后期,齐国吞并宋国后,惹怒其他诸侯国,最终燕国、楚国、秦国和三晋组成的联军,在乐毅的带领下攻齐,楚国在伐齐战争中,派出偏军收复了被齐国侵占的淮北之地。

[var1]

总述,齐国的对外策略是失败的,几次趁火打劫得罪了燕国和楚国,与周边国家魏国、韩国、赵国也互有战争,特别是对于秦国,几次失去战略性的失误,没有抓住时机削弱秦国,反而被秦国利用,使秦国更加强大,由此可知,齐国的对外战略是十分失败的,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参考文献:《战国策》、《左传》等

更多文章

  • 蜀中孔子:刘备入川,他劝刘璋投降,邓艾灭蜀,他劝刘禅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邓艾,刘备刘璋益州之战始末,刘禅和刘璋的关系

    [var1]谯周出生在东汉末年蜀地的一个书香门第,这时已然一副“王非王,侯非侯”的乱世景象,幼年家贫丧父,学业并没有耽误,各式经书典籍均有涉猎,颇晓天文,后世称他是“仅次诸葛亮星象师”。近代气象学家考究诸葛亮借东风,用一系列密密麻麻的真实数据说明“借东风”的可行性。谯周是三国时期的蜀地大儒,人誉“蜀

  • 此人堪比''五虎上将'' ,却离开刘备,在魏国被大材小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堪比是什么意思,堪比西施貂蝉的女人,一女子说她容颜堪比西施貂蝉

    我们对三国的故事并不陌生,今天就说说刘备的手下。据了解,刘备的前半生过的是碌碌无为,居无定所,有才能却也没有伯乐赏识,但他却很有眼光,重用贤人,后来收纳了不少人才,这些人对他也是忠心耿耿。但也还是有人选择中途离开,其中一个人叫田豫。[var1]据说当时田豫深受刘备器重,胜过赵云,他本人智勇过,可以说

  • 桑丘之战,商鞅变法后秦国与齐国首次正面交锋,结果出乎预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秦国崛起,商鞅变法时秦国的现状,桑丘之战秦国损失兵力

    [var1]齐国最早是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的封邑,自西周传至战国,享国八百余年,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齐国百姓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其后“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使齐国由地薄民寡的一个小国一跃而成为经济富庶、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到齐桓公时,齐国已经非常强大,成为春秋

  •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为何没有人敢和朱标抢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是怎样死的,朱标与朱元璋的小说,朱标朱元璋搞笑对话

    第一朱标乃是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嫡长子,嫡长子这个身份,是不可逾越的。在古代,这是汉人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至于庶子,基本上是与皇位无缘的。在封建社会看来是一种成熟的继承制度,它对稳定社会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朱元璋遵守礼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别的孩子想争,即使能力在出众,也得不到支持。第二皇帝朱元璋

  • 1598年,明朝最后一位能压制努尔哈赤的名将死了,清八旗再无顾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打努尔哈赤的名将,明朝军队为什么打不过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与明朝有什么样的关系

    年,万历皇帝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尽起11万明军,令杨镐为主帅,北伐后金。制不住麾下各将的杨镐居然想出了“分进合击,四路会攻”的战略,让其各自为战。努尔哈赤则只回应了一句话“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将四路明军各个击破,后金以少胜多,取得大胜。这场在萨尔浒进行的大战,对于明朝的打击是致命的

  •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为何只被封为末等伯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为什么只给刘伯温伯爵,朱元璋封刘伯温什么爵位,朱元璋封刘伯温了吗

    而洪武三年这一批获封的公侯伯爵应该是含金量最高的,毕竟国朝初立,这时候获封,是朝廷对过去大家浴血奋战功绩的一个总结。洪武三年封了6公爵。28个侯爵,2个伯爵,刘伯温侥幸上车,赶上了末班车。后来朱元璋又封了22个侯爵,2个伯爵,建文帝时,因为抵抗朱棣有功,建文帝又封了两个侯爵,越巂侯俞渊,澲城侯李坚。

  • 古代武林高手为什么不敢上战场?明朝武学宗师用生命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十大武林高手,古人武功到底多厉害,中国古代最厉害的武林高手

    长久以来,武侠小说给我们一大错觉,那些武林高手跟古代将军一样,应该个个长得威风凛凛、英姿飒爽,他们一旦从军,很容易凭借高超的武艺轻松成为大将军,他们纵横驰骋于万军之中取上将头颅,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让人倾慕向往不已,但从古代著名将军画像来看,如项羽、韩信、关羽、张飞、许诸、尉迟恭、秦叔宝、岳飞、铁木真

  • 朱元璋想除掉沈万三,问桌上猪蹄叫什么,为了保命他回答了3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人被称为富可敌国。这样的人不是世家大族,必然会招致皇帝的猜忌。沈万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生于元朝死于明朝,是个经商奇才。他非常懂得经营之道,沈家据说有着明朝一半的财富。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招朱元璋的眼呢?对于沈万三这样的一个名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他也是有所耳闻的。明朝建国初期

  • 朱元璋亲手开创此项制度,将大明拖入毁灭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设置引锦衣卫。“卫”是明朝军队的编制名称,一“卫”可有五千六百人。锦衣卫是内廷亲军,皇帝的私人卫队,直接受命于皇帝,不隶属于都督府。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北镇抚司专治诏狱。锦衣卫的本职工作是守卫值宿,保护皇帝的安全。朱元璋就是利用锦衣卫,大杀功臣。把胡惟墉党、蓝玉党杀干净,他终于

  •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只是请将领吃顿饭就收回兵权了吗?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太祖解除兵权,宋太祖收回兵权的原因,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导致了什么

    北宋刚刚立国时,禁军势力十分大,这让禁军首领出身、后通过兵变称帝的赵匡胤倍感不安,深怕手下将领学他黄袍加身,再夺了赵家江山。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要想办法将禁军兵权收回到自己手里。于是赵匡胤特地举办了一场酒宴,宴请石守信等禁军将领。赵匡胤名义上是想邀请大家一块喝酒吃饭,拉拉家常,实际上是想趁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