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武林高手为什么不敢上战场?明朝武学宗师用生命给出了答案!

古代武林高手为什么不敢上战场?明朝武学宗师用生命给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263 更新时间:2024/1/2 5:30:16

长久以来,武侠小说给我们一大错觉,那些武林高手跟古代将军一样,应该个个长得威风凛凛、英姿飒爽,他们一旦从军,很容易凭借高超的武艺轻松成为大将军,他们纵横驰骋于万军之中取上将头颅,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让人倾慕向往不已,但从古代著名将军画像来看,如项羽韩信关羽张飞、许诸、尉迟恭、秦叔宝、岳飞、铁木真等名将,他们竟然长得都是膀大腰圆、五大三粗,与我们印象中的武林高手形象相差甚远!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涌现出一批批威名赫赫的武学宗师,如王征南、白玉峰、张松溪、吴殳、程宗鞧、项元池等,给中华武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除了戚继光、俞大猷等少数武将外,敢于从戎上战场的武林高手似乎寥寥无几。很多武学宗师生平资料有限,我们不妨从明末著名武学宗师石敬岩的经历一探端倪,看看这些古代武术家们为什么不敢轻易上战场?

石敬岩是江苏常熟人,他出身极为贫苦,却胸怀大志,想在武学造诣上成就一番大事业。于是,石敬岩走遍大江南北,遍访名师,通过勤学苦练,终成一代武学宗师,他刀剑棍枪皆娴熟,尤擅长枪,在明朝诸多枪法名家中独树一帜,被称为石家枪,在当时影响极大。

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石敬岩学成后,没有像很多武师那样开宗立派收徒,而是希望通过一身好武艺博一个封妻荫子的富贵前程。初入军伍,石敬岩凭借不凡身手,立下不少军功。只可惜石敬岩生性耿直,不附权贵,又无靠山,加上当时朝廷军队风气败坏,他始终怀才不遇,没有出头机会。

崇祯八年,正当年迈的石敬岩决心退隐江湖之时,一场意外事件却让石敬岩再度走上战场。原来北方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大举率兵南下,在凤阳焚烧明朝祖陵,一时朝野震动,朝廷急忙从各地调兵围剿。苏州卫指挥使包文达素闻石敬岩武艺高超,便托人通过石敬岩的几个徒弟出面邀请石敬岩再度出山,为朝廷效力,并承诺一旦击退农民军,将大大提携!

石敬岩很快就被说动了,决定最后上一次战场,毕竟富贵险中求嘛!然而情况却大大不妙,包文达轻敌冒进,导致全军身陷险境。石敬岩果然英雄了得,他大发神威,单枪匹马杀入万军之中,长枪所指,所向披靡,尽管最后战马被杀,长枪折断,仍然抽刀力战不退,让敌军不敢近前。

张献忠见石敬岩勇武,难以降服,不忍浪费士兵性命,便命令弓兵上前伺候,顷刻间,一代武学宗师便被轻松射成刺猬,万箭穿身而亡!石敬岩的经历告诉我们:古代战场绝乱军厮杀与高手切磋完全是两回事,任凭你武功盖世,天下无双,遇到漫天箭雨也无济于事,战场上两军对抗,拼的是士气、装备和军阵,个人武力值再高,在战场上毫无优势可言,这也是古代大侠们不愿从戎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死得太容易!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发表不同意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想除掉沈万三,问桌上猪蹄叫什么,为了保命他回答了3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人被称为富可敌国。这样的人不是世家大族,必然会招致皇帝的猜忌。沈万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生于元朝死于明朝,是个经商奇才。他非常懂得经营之道,沈家据说有着明朝一半的财富。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招朱元璋的眼呢?对于沈万三这样的一个名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他也是有所耳闻的。明朝建国初期

  • 朱元璋亲手开创此项制度,将大明拖入毁灭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设置引锦衣卫。“卫”是明朝军队的编制名称,一“卫”可有五千六百人。锦衣卫是内廷亲军,皇帝的私人卫队,直接受命于皇帝,不隶属于都督府。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北镇抚司专治诏狱。锦衣卫的本职工作是守卫值宿,保护皇帝的安全。朱元璋就是利用锦衣卫,大杀功臣。把胡惟墉党、蓝玉党杀干净,他终于

  •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只是请将领吃顿饭就收回兵权了吗?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太祖解除兵权,宋太祖收回兵权的原因,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导致了什么

    北宋刚刚立国时,禁军势力十分大,这让禁军首领出身、后通过兵变称帝的赵匡胤倍感不安,深怕手下将领学他黄袍加身,再夺了赵家江山。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要想办法将禁军兵权收回到自己手里。于是赵匡胤特地举办了一场酒宴,宴请石守信等禁军将领。赵匡胤名义上是想邀请大家一块喝酒吃饭,拉拉家常,实际上是想趁此机

  • 为何李世民反叛李渊能成功,朱棣儿子的反叛却不行?只因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能逼李渊让位朱棣为何不行,李世民当皇帝后是怎么对待李渊,朱棣和李世民谁的功绩最好

    朱高煦从小就性格凶悍,行为颇为轻浮。朱棣起兵时,朱高煦跟随其出征,并作为先锋,而世子朱高炽则留守北平。在靖难之役中,朱棣曾多次面临危难的局面,都是在朱高煦的帮助之下,方能转危为安。朱棣也因此非常喜欢朱高煦,经常暗示朱高煦说世子朱高炽经常生病,以后会把皇位传给他。朱高煦也因此自负骄狂。朱棣登基继位之后

  • 赵匡胤的救命恩人,躲过了杯酒释兵权,没躲过谗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是如何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的功劳与过错

    要说起感恩这事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人,就是朱元璋,打仗时曾经有一个手下豁出性命救了他,他当上皇帝后为那个人的母亲安排好了以后的生活。但要是对待会威胁到自己的人,就不一样了。明朝著名商人沈万三和朱元璋识于微时,并且曾经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可明朝建国后,朱元璋却对他处处提防,怕他财富过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其

  • 宋江为什么不是揭竿而起把皇帝拉下马,而是选择被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是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才招安的,宋江为什么会被招安,宋江招安是九天玄女的旨意吗

    首先,《水浒传》中的英雄们并不愿意与朝廷作对。《水浒传》中有108位英雄不假,但是这108位英雄有多少真的愿意与朝廷做对?秦明?呼延灼?杨志?朱仝?还是林冲,武松,卢俊义?遍寻这些好汉,几乎没有一人愿意反抗朝廷的。他们之所义聚集梁山,不是他们愿意,而是不如此就不能够生存。当朝廷答应放过他们,给他们一

  • 为什么朱棣选择残疾长子为太子?为什么不选战功卓著的次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朱棣选择残疾长子为太子,历史上朱棣死后传位给谁了,朱棣晚年真的要改立太子吗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拿下皇权后,天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初朱棣想把位子留给作战勇敢很像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熙的,但为什么后来还是选了身为残疾的朱高炽呢?朱棣喜欢朱高熙是因为他是能征惯战的勇将,在靖难之役中,战功卓著。不但如此,朱高熙还多次救过朱棣的性命,朱棣得救后非常感慨的说: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

  • 同样是削藩,为何汉景帝抗打,朱允炆却连叔叔都打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自打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开始,为了奖励那些曾经跟随自己,对自己有功的人,或者自己的兄弟,按照功劳大小,亲疏远近,他把天下平分给了这些人,这些藩王,都管理着一定的土地,对于土地上的人口,经济,政治,军事,他们有独立的管理权限。从刘邦的角度出发,这样做既可以帮自己稳定天下,又可以获得各路藩王的支持,可是他却

  • 他本是岳飞手下的小兵,因为指挥一场精彩的海战,成为世界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岳飞真人照片,岳飞带兵打仗有多勇猛,岳飞手下的五大名将

    李宝,今山东菏泽人,出身不高,父辈是个普通的农民,但他胆子大,也有谋略,人送外号''泼李三''。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李宝为了保卫家园,召集了一些有志之士一起抗金。但这样一支没经过专业训练的军队自然不是金军的对手,很快就溃不成军。不甘心就此失败的李宝南下投至岳飞麾下,之后,李宝又跟着韩世忠一起

  • 南宋一直被金国压着打,岳飞却提出要直捣黄龙,真有可能实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此后朱仙镇会战、大破金兀术时,岳飞还曾对部下说,要“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誓要将北伐进行到底。按照他当年的战略构想:从襄阳六郡出兵,由南向北,逐次推进,收复开封,然后渡河收复河北失地,最后便可直捣黄龙。当然,这种构想最终是没能成为现实的。但如果没有宋高宗、秦桧的阻挠,岳飞的梦想有可能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