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周岁婴儿抓周,那幼年雍正抓到的是什么?为什么康熙又惊又怕?

满周岁婴儿抓周,那幼年雍正抓到的是什么?为什么康熙又惊又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73 更新时间:2024/1/25 7:18:48

这大胆揭露秘密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

只有大胆揭秘,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当然揭秘更能让后来人透明而全面地通晓历史的另一面,从而更好地发展由过去的历史演变而来的今天。

一部中国古代史,几乎说就是皇帝们掌握话语权的历史,所以蒙思想学者梁启超在这样说中国的史书:“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所以揭开封建社会的帝王们的隐秘也就是揭开了历史最为主要的隐秘。

百年之前,还留有余音的号称大清国的皇帝们,在世界东方这块饱经沧桑却依然富有活力的土地上演绎出一部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王朝。

而清朝那些皇帝们的历史会让后人更彻底地明白大清国这一残酷、剥削以致腐朽没落而被赶下历史舞台的封建丑恶王朝的全过程。

掀开大清国皇帝们的神秘“盖头”,我们的记忆如同现在最为流行的清宫剧般很自然也很真切地映射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统治国家的皇帝们的音容笑貌——或高大,或虚伪,或谐趣,或狡诈,或阴毒,或狂妄;或清廉节俭,或腐败糜奢,或自勉励志,或纵情声色,或专横跋扈,或夜郎自大,或昏庸无能,等等。

抓周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个比较大众化的风俗,这个风俗起源于汉魏晋时期,当婴孩儿刚满周岁的时候,将一些代表性比较强的物件放在婴孩儿面前,任由婴孩儿抓取。

婴孩儿喜欢哪个物件就抓哪个物件,大人们根据婴孩儿第一下抓取到的物品,推测这名婴孩儿以后从事的职业和以后的成就。

这种风俗传承上千年,到现在依然甚是流行,成为婴孩儿满周岁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

虽然说抓周的本意是为了吉祥如意,愿景婴孩儿茁壮成长,前途无限,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谶纬学一向比较盛行,抓周也成为了一种预测未来的预示征兆。

每个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抓取到好的物品,从而有个美满幸福的未来。

于是抓周的性质就开始变味了,从祝愿美好变成一种喜忧参半的预测,古代封建社会很多家长见识短浅,封建思想浓厚,导致抓周这个小活动变成影响婴孩儿一生命运的悲剧。

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贾宝玉就是因为抓周抓取到珍珠钗环这个女人装饰品被他父亲贾政所厌恶,并认定贾宝玉以后只会在女儿堆里厮混,没有什么大的出息。

再加上贾宝玉奶奶贾母和母亲王夫人的无限溺爱,贾宝玉一直都生活在妇女、女儿众多的深庭后院中,导致贾宝玉极其厌恶经史学问,不重视科举,反而行为举止越来越女儿化,长期与女儿们嬉戏打闹,导致贾宝玉更精通胭脂水粉、梳妆打扮和撒娇唱和。

贾宝玉抓取珍珠钗环影响到了贾家家长的判断,贾家家长又潜移默化中默认这种预测,最终使得贾宝玉变成一个纨绔公子哥。

而在清朝历史上,四皇子胤禛抓周也让康熙皇帝大吃一惊。

因为康熙皇帝的子嗣众多,但是清朝皇帝子嗣的夭折率也特别高,所以康熙皇帝也无奈的选择抓周这种寓意美好的活动。

每次皇子满周岁的时候,康熙皇帝就让人摆上众多物件,让自己儿子来抓取。

然而四皇子胤禛抓周的时候,却只对毛笔产生兴趣,胤禛急急忙忙的抓着毛笔,在空中舞动。

起初大家都认为胤禛只是喜欢毛笔,随手在动一动而已,都向康熙皇帝祝贺,认为大清国以后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学问家或大书法家,但是康熙皇帝看出自己这位儿子舞动着毛笔,仿佛在写什么字一般。

为此康熙皇帝特地命小宦官去准备好笔墨纸砚,然后把刚满周岁的四皇子胤禛放在纸上。随后胤禛一笔一划的写了一个字,康熙皇帝仔细观看以后,震惊的发现这个字居然很像“敕”字。

“敕”字在古代属于一个特别的字,象征意义很强的一个字,因为这个字在古代封建王朝基本只有皇帝谋划军政大事,进行批阅奏章,同意某项政策,专门使用的一个字。

自己这位儿子抓周后写出来的字,让康熙皇帝又惊又怕,因为当时康熙皇帝为了纪念从小青梅竹马又难产而死的皇后,已经立了二皇子胤礽为太子。

为此,胤禛抓周写的“敕”字,那就属于大逆不道,多疑的康熙皇帝第一个想法就是怀疑可能是其他人教胤禛写这个字,但是把胤禛和其生母所有身边的人都查了一遍,却发现根本没有人识字,而且胤禛才刚满周岁,年纪太小,就算教他习字练字,也不一定会记得怎么写,如果记得,那么肯定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来教,那么在人数众多的宫廷内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这样基本可以排除胤禛写的字是身边人教的嫌疑。

为此康熙皇帝对自己这位儿子是又惊又怕,以后对待胤禛也是比较冷淡的。

胤禛抓周后写的字,被传出去了,有一些人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天子继承者,当今的太子立错了,特别在九龙夺嫡的时期。

但是自古以来,立嫡立贤,没有因为抓周而废立太子的制度,再加上康熙皇帝正当壮年,在位时间还长,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然后未来的事往往难以预料。

当时胤禛位居第四,是四皇子,而且是庶出皇子。所以太子储位怎么都轮不到他。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太子胤礽的肆意妄为,越来越让康熙皇帝觉得胤礽不适合做太子,为此两立两废太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两度废立的太子。

其实也怪不得太子胤礽,谁知道康熙皇帝统治中国长达60年之久,而胤礽的太子之位一当就是几十年,旁边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兄弟们,是个人就受不了,所以太子胤礽早就有了异心,走上了不归路。

而太子的舅舅又是大权在握的重臣索额图,到了康熙晚年,康熙皇帝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独揽大权的老臣重臣越来越疑心重,也越来越针对,所以最终太子胤礽被冠以结党营私的罪名被康熙皇帝废黜。

太子之位空悬,众多皇子蠢蠢欲动,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后的赢家居然是四皇子胤禛。

因为胤禛一向沉默寡言,在众多皇子中存在感比较低,再加上不管是生母还是父亲康熙皇帝都不怎么喜爱他,导致很多朝臣认为,胤禛根本不可能成功,而且早期的胤禛也是这样做的,早期的他根本就没有夺嫡的资本。

但是到了康熙晚年,储位的争夺让康熙皇帝心力憔悴,而胤禛抓周的神奇表现,也无形中为其在康熙皇帝的印象中加分,加上四皇子胤禛和其他皇子醉心于朝堂斗争不一样,他喜欢埋头苦干,踏实干活,故而四皇子胤禛在储位争夺中逐渐占据了优势,最终在赢得了胜利,成为康熙皇帝的继承者,大清国的下一任皇帝。

更多文章

  • 天京之战:太平军早已人心涣散,25万太平军都打不过3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平军攻破天京,湘军攻破天京后有多惨无人道,湘军攻破天京时的情况

    可就是这样一场实力绝对碾压的战争,最后居然以惨败而且将领李秀成被俘的结局而结束,实在是让人有些想不通,为何明明李秀成拥有绝对的优势,最后还会输给曾国荃呢?人心涣散,战争未开始就注定结局事实上此时的太平军,早已经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了,根本就经不起任何残酷的打击,早在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军就算是彻底人心涣

  • 清朝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也相当硬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的护照图片,清朝中国护照上都有什么,清朝时期的护照长什么样

    鼎盛时期的大清王朝有多厉害呢?已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庶、文化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大帝国,最大的疆土面积竟然达到了1380多万平方公里!奠定了今天国土面积的基础。这样的领土面积,在历史上唯有元朝可以较量。自明朝发布海禁政令后,清朝就吸取前代的教训,沿用优秀的,去其糟粕的,取长补

  • 清朝一青楼女与卖油郎一见钟情,成亲后发现公爹是常客,差点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真正的晚清青楼女子,青楼头牌和富家少爷一见钟情,青楼女子一见钟情

    那一年的某个早晨,温铁军和往常一样上街卖油,偶然遇到出门买胭脂的青楼女子薛翠,当时薛翠的随身荷包被一个小偷给偷走了,刚好这一幕被卖油郎温铁军看到了,他立马追了上去,及时抓住那个偷钱包的小偷,抢回了荷包。温铁军虽然相貌比不上那些公子哥,但是身强体壮,身姿挺拔,薛翠等到温铁军抢回来的荷包,不由得对温铁军

  • 1958年,李鸿章的尸骨被挖出,被挂在拖拉机上游街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鸿章尸骨被挖视频,李鸿章死后被人掘墓,历史上李鸿章尸骨

    虽人才辈出,但是历史总是客观的,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选择用更加客观的眼光去一分为二的看待。李鸿章其人在晚清可谓是名臣,他是一个褒贬不一之人,但是只要人们说起来他的劣迹,就一定会提到“辛丑各国合约”的签订。在这次合约的签订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谈判官们可以说是尊严尽失。在会议结束之后,全国人民义愤

  • 吴三桂60多岁了,举事成功也当不了几年皇帝,为何还要折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三桂真实的下场,吴三桂为何不自立为王,吴三桂多少年了

    同年11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正式起兵举事。很多学者认为吴三桂举事是被清朝逼的,因为吴三桂开始举事的时候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这个年纪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已经是很大的退休年纪了。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比我们现代人更短,60几岁已经算得上“日暮西山”了。吴三桂虽然不至于老得走不了路,但是很显然

  • 要是清朝皇室是汉人,中国会不会和日、俄那样,走上近代化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如果清朝是汉人王朝会怎样,清朝的近代化之路,清朝对汉族的态度的影响

    并且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曾经几次进行改革运动,比如洋务运动,比如戊戌变法,比如清末新政等等,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中国周围的两个国家却依靠变法改革走上了近代化,实现了强国之梦。它们就是沙俄和日本。有趣的是他们之所以改革成功,是因为统治阶级是属于同民族。而与清朝相对应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

  • 康熙用了什么心思将皇位传给雍正,雍正又是如何明白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为什么选择雍正继承皇位,雍正为啥把康熙的皇位给雍正了,康熙为什么传皇位给雍正

    在康熙去世的时候,明明他都还没有正式公布继承人的名字,为何雍正会明白康熙打算将皇位传给自己呢?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康熙是否已经为雍正登基做过什么铺垫?九子夺嫡到最后胜负已经很明显事实上九子夺嫡,也就是在开始阶段比较激烈,到了后期结果早已经比较明显,胜负也很清楚了,为何这么说呢?且让我详细分析一番。参

  • 康熙到了孔子墓不愿跪拜,大臣遮住墓碑上一字,康熙即刻就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为孔子题字,康熙皇帝跪拜孔子,康熙皇帝对孔子的评价

    几乎臣民都要跪拜天子,很少有皇帝要出来拜什么人,但孔子是何等人也?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算得上是天下读书人的祖宗,所以孔子在老百姓心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分量。不少要考状元的才子都要去孔子庙去拜拜孔子,希望自己的考试顺利。康熙帝可谓是年轻有为的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年少时就

  • 满清四大家族是哪四大?佟氏家族先支持老八后支持雍正,值得细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佟家怎么衰落的,清朝四大家族排名,满族佟佳氏的历史

    比如清朝时期的四大家族,就是一个很独特的历史发展结果,其中的佟氏家族,曾经被称之为“佟半朝”,足以见得在清朝时期影响多大,可是他们家族有一个很值得细品的事情,那就是在九子夺嫡之中,他们一开始是支持老八的,可是后来却变成支持老四雍正了,其中原因为何?我们细细道来。如果说到清朝大家族,那肯定毫无疑问皇室

  • 清朝格格蓝齐儿原型是谁?康熙真的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死仇噶尔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女儿蓝齐儿原型,蓝齐儿是康熙的儿子吗,蓝齐儿历史原型

    这是因为康熙帝是典型的自私自利的生物,是一位纯粹、地地道道的政客。对于一个纯粹的政客来说,为了政治,一切东西都可以牺牲。当然,除了自己的核心利益除外。对于康熙帝来说,什么是核心利益?那就是皇权。牺牲一位亲生的格格换来自己的皇权的极大巩固,对于康熙帝来说,这个买卖一点不亏。“自古无情是帝王”这才是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