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宦官弄权,历代王朝头疼不已,清朝凭什么解决了这一千古难题?

宦官弄权,历代王朝头疼不已,清朝凭什么解决了这一千古难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978 更新时间:2023/12/19 9:51:20

在先秦时期,当时宦官还不非常讲究净身,比如那个伺候秦始皇母亲的嫪毐,居然还生了两个儿子出来,让秦始皇尴尬不行。

江华版嫪毐

这让后来王朝吸取教训,于是从东汉时期开始,皇帝为了避免一系列的麻烦,最主要是维护皇家血统的纯洁性,就规定了宦官必须由阉割过,失去性功能的男人才可以担任。

至于把宦官成为太监,这是后来隋唐时期才有的,等到了清朝,所有的宦官基本上都统称为太监了。

太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按照身份,他们只是伺候皇宫内院皇帝一家人的杂役。也正是这一帮人,在中国历史上却屡屡兴风作浪,甚至参与皇帝的废立。应该说,清朝对太监的管理是最为成功的,即使最“成功”的太监也只不过搜括钱财,政治上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清朝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应该也是吸取历代教训,从制度上做足了功夫。

在关外时期,后金没有内监。“依明宫寝旧制,裁定员额,数止千余。”入关后顺治朝才开始引入内监,依照明朝皇宫制度,引用太监,但有数额限制,只要一千多人。

鉴于历史上内监为患的教训,顺治帝用内监,但对他们警惕性很高,一开始就进行严格限制。

《清史稿·世祖本纪(十年)》记载:

“唐夏商,未用寺人。至周仅具其职,司阍闼洒扫给令而已。秦汉以来,始假事权,加之爵禄。典兵干政,贻祸后代。小忠小信,固结主心;大憝大奸,潜持国柄。宫廷邃密,深居燕间。淆是非以溷贤奸,刺喜怒而张威福。变多中发,权乃下移。历览覆车,可为鉴戒。朕酌古准今,量为设置。级不过四品,非差遣不许擅出皇城。外官有与交结者,发觉一并论死。”

这段记载,描述了太监的发展过程,在周朝才开始用太监,当时叫宦官,也就是打扫卫生的。到了秦汉以后,开始给他们事权,从此太监开始了作威作福,成为各个朝代的大祸。

顺治帝吸取教训,根据需要设置太监数量,级别不能过四品,没有皇帝差遣不允许出皇城,如果发现太监与朝中大臣勾结,一并处死。

到了晚清,就连慈禧非常宠信的安德海也是因为出皇城被丁宝桢抓住把柄,把他杀掉,就连慈禧也没能保住他小命,可见清朝对太监制度规定的严格性。

嚣张的安德海最后还是被处死了

顺治十二年,皇帝在交泰殿特别立了铁牌,告诫内监不许干预政事,窃权纳贿,交结官员,越分奏事,否则凌迟处死。他还规定内监不得廷赐臣宴时沿明制入班行礼。

然而他有疏忽之处:听信内监吴良辅的怂恿设立13衙门: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尚方监、惜薪监、钟鼓监、兵仗监、织补染监。13衙门以宦官为主管,营私舞弊。顺治临死时曾为之后悔。康熙即位后立即撤销了13衙门,并杀吴良辅。可见清朝皇帝的警惕性很高。

顺治在世时就开始减少内监数目,到康熙时下降到700。雍正时忽又增加到2400多人,最多时达3000多名。

乾隆帝为了让自己和他人警惕内监的危害,以秦、赵、高三字为内监之姓。三字组合就是“秦赵高”。此外他又对内监定了11条处分条例。

他对犯罪内监的处罚,非常严厉。

有的遣送到吉林打牲乌拉为奴,有的遣送到黑龙江给官民为奴,有的罚款4~6个月的薪金。他们每月薪金是4~8两。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有个叫高云从的内监,在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74年)泄露朱批机密,乾隆帝立即对他处以磔刑。这个可是一种酷刑。就是割肉离骨,有点类似凌迟。

磔刑

乾隆鼓励大臣严格管理内监。乾隆朝,巡检张若瀛杖责不法内监,乾隆帝给他升了7级。

清朝中叶以前由于严格管理内监,没出什么大乱子。

清朝后期对内监的管理就比较松懈,特别是慈禧太后宠信他们。内监曹进喜历事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在宫中很得意。外省督抚乃至诸王、贝勒逢年过节都要给他送礼。同治、光绪时,慈禧太后宠任内监,让安德海到南方置办龙衣。她对总领内监李莲英更是放纵,以致使他权倾一时。

尽管后期对内监的管理比较松懈,但整个来说,相对于明朝来说管理还是严格的。内监在清朝没出大乱子。

更多文章

  • 弘历吃下雍正赐给的一块白水煮肉,就敲定了继承人,真如此草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死前为什么要照顾弘历,弘历与雍正,弘历在雍正朝没有立为皇储

    因为经历过皇子纷争,雍正帝在择继承人这方面很看重,据说他传位给弘历的时候就用了一个办法,白水煮肥肉,弘历吃下后就被立为了太子,这是怎么一回事?雍正帝44岁继位,选立继承人雍正登基的时候已经有44岁了,这样的年龄放到现代都快当爷爷了,因为年龄大,雍正就想早点立继承人,以防万一。因为自己的经历,雍正废除

  • 和珅儿媳竟是乾隆小女儿,不幸的一生终有幸福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和珅的女儿嫁给谁了,乾隆死后和珅下场,和珅的妻妾及子女

    十格格1775年,乾隆皇帝最小的女儿十格格出生在紫禁城。十格格出生的时候,最为皇阿玛的乾隆已经是六十多岁了,晚年得女,乾隆自然是龙颜大悦。十格格本人也是文才武略,非常优秀。十格格的生母是一个不起眼的嫔。可能是乾隆为了照顾小女儿的出身,也或许是得了十格格太过高兴了,总之,十格格一出生,她的生母汪氏就被

  • 清朝画家罗聘自称能看到鬼,还将鬼画了出来,从乾隆时期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罗聘的群仙祝寿图真迹,罗聘个人资料,罗聘四条屏画

    在古代科技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人们对于这些未知的事物都冠上了神、上帝或者是鬼的名字,认为是这些神或者是鬼负责掌管大自然的神秘和人类的命运。但是又没有一个人见过神或者是鬼长什么样子,神鬼似乎都是活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中,也因此有很多人谈鬼色变,大家对于这样的未知事物的第一反应都是恐惧和害怕。但是我们今天

  • 和珅:“灾民还算人吗”?这次网友不仅没骂他,反而大为赞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珅给灾民撒沙子,和珅评价灾民完整视频,和珅评价灾民图片

    关于这场争论的起因就在于当时燕城的官员将朝廷用来赈灾的十万斤大米给贪污了,用极其廉价的麦麸来代替大米给到受灾的灾民。这种行为在纪晓岚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在他的世界观里麦麸这种东西是用来喂牲口的,既然是用来喂牲口的又怎么能给到灾民食用了。但是这种用大米换麦麸的行为在和珅看来是确实非常正常的一种行为了

  • 洪秀全发布史上最严戒酒令,却被自家兄弟玩文字游戏钻了空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洪秀全临死时有多荒唐,凤凰大视野洪秀全,劝世良言洪秀全

    太平天国的禁酒令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谁喝了酒一律杀头,如果有知情不报的人也一块杀掉,如此简单粗暴的禁酒令可谓是历史上头一遭。太平天国之所以会禁酒,与洪秀全本人有很大关系,早在他还在花县闭门搞创作时,就曾经在《原道救世歌》中写道:“即如好酒亦非正,成家宜戒败家汤;请观桀纣君天下,铁统江山为酒亡。”说白

  • 和珅因贪官被斩杀,唯一的儿子没有受牵连,他后期的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按道理来说和氏后子应该姓“和”才对,可没想到和珅之子却叫丰绅殷德,而实际上和大臣本姓为钮钴禄氏,当初和家长子之名也是由弘历御赐的,当时皇上借用“富裕”之意,为自己的后女以求好运。我们也都了解,乾隆的在六十五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个小女儿。因此后来皇帝都非常宠爱这一公主,尤其再加上当年和珅是朝中最受帝王看重

  • 和珅制造的谜案:乾隆不提刘墉纪晓岚就不敢问,当事人也莫名其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和珅刘墉纪晓岚的真实关系,和珅评价刘墉和纪晓岚,纪晓岚和珅刘墉什么关系

    我们细看清朝史料,就会发现和珅不但从政经商的本事一流,就是智慧也远超刘墉纪晓岚,比如和珅制造的一桩谜案,乾隆不提,刘墉纪晓岚就不敢问,连谜案的当事人也莫名其妙,至死也没参透其中玄机。不但刘墉纪晓岚和谜案当事人莫名其妙却不敢深究,就是乾隆皇帝,也被和珅耍了——正所谓狐假虎威,和珅这头小狐狸,利用蠢老虎

  • 红楼梦:那个卖衣度日的女孩,才是林黛玉寄居贾府的真实写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红楼梦林黛玉第一次进入贾府,红楼梦幼年林黛玉,红楼梦林黛玉在贾府住的地方

    首先,和黛玉的“先天不足”之症有关,黛玉从一生下来就带了病根子,补品和药品也没有停过,父亲还为她请了各方名医都不管用,黛玉的身子还是不见好。其次,和寄人篱下有关,黛玉母亲早逝,父亲身子又不大好,贾母疼惜黛玉才把她接入贾府居住,自从黛玉入住贾府后,身子愈发虚弱了,咳疾也越来越严重。黛玉生性多愁善感,寄

  • 河南巡抚送了个最大的谷穗,乾隆写了一首诗,看看水平咋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御题作品欣赏,乾隆做的最愚蠢的一件事是什么,乾隆河南巡抚

    乾隆小编近日无事乱翻闲书,偶尔翻到乾隆诗一首,今天就说道说道这首诗吧。话说这是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这年的夏天,时在六月,担任河南巡抚的雅尔图给乾隆进呈了一样祥瑞物件。按说,乾隆不喜各地官员报祥瑞,因为送上来的奇葩东西太多,所以乾隆曾下旨免进祥瑞。可是这次这东西送来,乾隆挺高兴,因为送来的是一个

  • 和绅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想过“乾隆死了我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是怎么被乾隆发现的,和珅死前才明白自己是乾隆的棋子,纪晓岚和珅乾隆坐囚车

    凡是有这种特殊亲密关系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不然,就是“正常”的,也就是“普通”的、不远不近的关系了。两方面只要缺少一方面的因素,这种亲密的关系就不可能形成;如果中途失去一方面的某些因素,已经形成的紧密关系,也会逐渐松懈,进而消失,甚至反目成仇。纵观乾隆皇帝与和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无疑属于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