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的三句“甩锅语录”:一句比一句荒诞,一个比一个可笑!

宋朝的三句“甩锅语录”:一句比一句荒诞,一个比一个可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83 更新时间:2024/1/20 8:18:23

(梦归秋辰:第370期)

宋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爱历史的都骂它,说历史的都夸它,同时它又是第一个向少数民族政权赔款的王朝。这也是唯一一个从来不曾拥有幽云十六州的大一统王朝,当然北宋的建立得益于周世祖的英年早逝,这才留下孤儿寡母任赵匡胤欺凌。

赵匡胤

从历史上来说,北宋的江山来的是最容易的,因为它是篡夺了后周的成果,尤其是周世祖柴荣的功绩。我们反观刘邦李世民等都是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而赵匡胤就轻松多了,陈桥驿一个黄马褂就搞定了。

按理来说这样的王朝元气最足的,但事实却是:与汉唐相比,宋朝是最弱的。你要说打不过契丹、女真我还可以理解,但你连西夏都打不过就很丢人了。要知道在周世祖柴荣时期,契丹都不敢小觑后周。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朝代那么受文人青睐,很多文人更是给宋朝编出来了三条“甩锅语录”。

后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宋朝的“甩锅语录”:

一、北宋缺将,南宋缺相。

我想问一句:北宋真的缺将么?那种师道、狄青这些人算什么,把他们拿在哪一个朝代不是一代名将?当然,如果你要像宋太宗一样,把杨业这样的北汉名将用来做偏师,然后任用自己的亲信,那么北宋确实缺将。我们要知道,杨业可是在北汉让赵匡胤头疼的将领,但却在潘美的手下做了助手,难道杨业的才能不如潘美吗?

杨业

而南宋缺相又是另外一个笑话,难道虞允文不足以担当此任?难道能文能武的辛弃疾不足以担当此任吗?在我看来,他们不是缺将,更不是缺相,而是缺一个清廉公正的时代和一个天下雄主,碰见宋高宗完颜构这样的庸主,就是谁也扶不起来。

二、北周没有收回幽云十六州。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观点:他们认为北宋太弱是由于后周没有收回幽云十六州,因此才导致他们无险可守。这个观点不能说独出心裁,但起码可以说荒诞至极。那是不是刘邦要怨恨秦始皇没有击败匈奴,你从别人手里篡夺果实反而指责别人,着实可笑。

幽云十六州

汉武帝能从匈奴手里夺取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从而让汉军有了大批的马场培养骑兵,这才为漠北之战奠定了基础。难道汉武帝的境遇比宋太宗好,要知道汉朝诸侯各怀鬼胎,而宋朝起码是统一的。所以一个王朝的无能甩锅在上一个王朝身上,只能说滑稽。

三、宋朝经济很发达。

很多人用宋朝交子、瓦子来形容经济很发达,交子也可以说明北宋通过膨胀或者白银作为岁币外流导致金属货币短缺。瓦子等娱乐场所,只能证明官僚阶层很富有,宋朝也是文人爱财并以权谋私的开始。

钟相、杨幺起义

一个国家的富有和发达应该是百姓的富足,如果北宋很富足就不会有方腊起义,更不会有钟相、杨幺起义。难道他们是吃饱了没事干,然后通过起义活动一下身心健康吗?北宋文人评价高,那是因为他们对文人待遇优厚,再大的刑罚也不会杀一个文人。

但这种优待的背后却是对其他人的冷遇,难道这些优待的钱财不是来自普通百姓的税收吗?所以说不能不佩服宋朝君主,牢牢抓着文人的舆论权为自己歌功颂德,但他却忘了给明清甚至后来文人的“封口费”了。记得以前看一个电影里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用一个瓶盖去盖两个瓶口,怎么能盖得住呢?那么,你如何评宋朝呢?

北宋风月场所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高考真的能改变命运么:鲤鱼跃龙门的背后,却是诗圣李白的感叹!

更多文章

  • 五分钟揭秘赤壁之战这场实力悬殊的著名之战究竟隐藏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赤壁之战历史讲解,揭秘赤壁之战的过程,赤壁之战是如何爆发的

    在历史书上,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描写,双方开战,某一方的将军运筹帷幄,轻轻松松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拿赤壁之战为例子好了,赤壁之战的大概过程,是这样的,曹操统一北方后,很快就带大军南下,刘备和孙权组成联军,和曹操隔江相对。曹操的军队由于容易晕船,用铁索把大船全部连起来了,联军主帅周瑜就用火攻,烧掉曹操的

  • 三国三位武将,大战一流猛将,不落下风,却未进二十四猛将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100名猛将排名,三国被埋没的三大猛将李进,三国十大未上榜的武将

    这里面,能上榜的,武力基本都是非常厉害的,属于超一流和一流猛将,基本没有二流猛将。值得注意的是,在演义中,有三位猛将,都挑战过一流猛将,毫不逊色,不落下风,但是,却没有进入这二十四猛将榜,这三个人分别是谁呢?按照演义中单挑的顺序排列。第一位,文聘。文聘是刘表手下大将,刘备携民渡江,败走襄阳时,曾想让

  •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真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了吗,司马懿对诸葛亮摆的空城计,司马懿怎么识破诸葛亮空城计

    有人说空城计是虚构的。而据明代兵书《百战奇略》引用战例。却是真有的。只是当时城中并非仅有弱兵二千,而是有驻军一万余。兵书非野史,凡兵书引用战例,皆是有可信度的。而根据军事常识,凡主帅,则必有精锐亲军护卫。所以,兵弱是不可能的。同时主帅驻地,必亦是大军辎重屯集地。那么真实情况就是,城内有甲兵一万,军械

  • “赤壁之战”中,兵力占优的曹操,是如何败给孙刘联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赤壁之战曹操和孙刘联军兵力分析,赤壁之战曹操真的有百万大军吗,赤壁之战曹操的军队与孙刘的军队

    曹操兵力虽然占优,但却并非占据绝对优势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提到“赤壁之战”双方兵力时,我们总会想到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从而认为曹操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然而,真实情况却是,曹操虽然在兵力上占优,但却并非占有绝对优势。所谓“八十万大军”,出自于《江表传》曹操写给孙权的信,其中提到“今(曹操)治水

  • 2000多年前,秦始皇射杀的“大蛟鱼”,到底是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十大巨鲨,秦始皇杀鲛鱼,秦始皇真实杀过人鱼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并且开创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先河,被学者李贽赞誉为“千古一帝”。只是,在人生晚年,秦始皇做了许多的“糊涂事”,比如寻找长生不老药,而在寻找不死药的过程中,他还曾斩杀过一条“蛟鱼”。那么,这条蛟鱼是“蛟”吗?如果不是,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千古一帝秦始皇

  • 偷袭荆州之后,到夷陵之战前,孙权在谋划什么?别小看了他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夷陵之战孙权真的只有十万兵吗,夷陵之战孙权损失多大,夷陵之战孙权损失了多少兵马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这一年很热闹。上半年,刘备在汉中跟曹操死磕,然后孙权又趁机进攻合肥,形成了刘备跟孙权轮番上场打曹操的局面。到了下半年,关羽发现樊城空虚,趁机发动北伐,一度打得曹操想迁都。随后,曹操不停调派军队援救樊城,并在司马懿等人的建议下,联手孙权打关羽。孙权觊觎荆州久矣,既然关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反遭诸侯攻击,那“挟天子”好处到底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实际作用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讲了什么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好还是坏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时代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指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9月,曹操“请”汉献帝迁都许昌,把皇帝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历史背景是这样的:董卓被杀后,政局混乱,中央最高权力频繁更迭,董卓旧将郭汜、李傕作乱,汉献帝仓皇出逃。后来几经周折,皇帝勉强回到洛阳,但洛阳已经被彻底破坏了,

  • 吕后一向刚硬,有仇必报,为何她会默默忍受匈奴单于的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后为什么被匈奴羞辱,吕后临终前犯了巨大的错误,吕后为什么那么凶狠残酷

    (冒顿剧照)冒顿单于的这个话,充满了挑衅和侮辱。说挑衅,是有“数至边境,愿游中国”这话。显然,冒顿单于并不是真的要到汉朝来旅游,而是有吞并汉朝的意思。说侮辱,表达的地方就更多了,比如“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比如“愿以所有,易其所无”等等。尤其是最后一句,不仅仅是侮辱,简直就是耍流氓了。吕后当然读懂了

  • 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46岁追杀孙权,这位猛将是何方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曹操追杀刘备全过程,曹操杀刘备的历史故事

    然而,在三国时期同样还有一位骑兵猛将,他不仅曾追杀过曹操,甚至刘备、孙权也遭到过他的追杀,他就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前将军张辽。追杀乱世枭雄张辽,字文远,在他的辉煌一生中,曾经跟随过多位英雄好汉。张辽出生于东汉末年,从小在边境长大,饱受战乱之苦,张辽在战乱的环境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练就了一

  • 姜维为避祸黄皓而屯兵沓中,沓中究竟是什么地方?司马昭一招破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维把司马昭困在铁笼山上,司马昭杀姜维片段,内不能制黄皓外不能制姜维

    尽管如此,姜维经常领兵北伐,所以在朝中也没啥人脉关系。同时,刘禅加紧提高尚书令和平尚书事的地位来制衡姜维,为啥呢?因为姜维在担任大将军的时候还兼任录尚书事,有一定的内政决策权。费祎死后,陈祗、董厥、诸葛瞻相继担任尚书令和平尚书事,执掌全国机要,把姜维排挤出决策圈子。这样一来,刘禅就通过玩权术,完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