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刘备输得有多惨?看看阵亡名单便可知晓

夷陵之战:刘备输得有多惨?看看阵亡名单便可知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16 更新时间:2024/2/6 23:17:06

三国时期是一个令人向往却又令人惋惜的战乱年代,群雄割据、汉室衰微,涌现了数不胜数的时代风云人物。所谓“三国”指的便是魏、蜀、吴三个国家,在这三个政权之间爆发了无数的沙场厮杀与庙堂博弈,三国时期也发生了许多闻名历史的著名战役。

三国时期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便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以少胜多”的剧情充满了神秘色彩。相比较而言,夷陵之战发生的时间较晚,夷陵之战的失败不仅送走了“三国”之一蜀国的创立之主刘备,也标志着蜀国的国运衰微,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

刘皇叔的割据之路

“三国”魏、蜀、吴的创立之主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都是身负气运的雄主,放在任何朝代都可称为开国明君。但这三个人里边,当属刘备的起家之路最为艰难。刘备是汉室后裔,可他这一脉也是汉武帝“推恩令”的众多受害者之一。

推恩令削弱了众多诸侯王的势力,诸侯王们越往后,后代被分到的土地就越小。刘备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到了刘备这一代也只是一介织席贩履的平民。可是先贤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刘备正是那个被上天选中的人

刘备在汉末黄巾起义期间结识了关羽、张飞二人,并与之结为兄弟。三人招兵买马,在抵抗黄巾军的一系列战争中屡立战功,逐渐有了名气。可汉室衰弱,被董卓把持朝政,于是刘备便率领自己的亲信部众参与到讨伐董卓的起义军中。

董卓被推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在此过程中辗转于公孙瓒陶谦吕布的门下,逐渐积攒着自己的势力,也曾一度掌控徐州城成为小的割据势力。后被吕布击败,无奈投奔曹操,被认作汉献帝的皇叔,所以后来很多人称他为刘皇叔。

后来,刘备高举着抵抗曹贼的大旗,得到荆州太守刘表的公子刘琦的帮助,并在之后顺利夺取荆州城。值得一提的是,在占领荆州的过程中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卧龙诸葛亮的辅佐,一时间刘备逐渐站稳了脚跟。

根据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刘备以荆州为大本营,向西夺取了川蜀之地。川蜀之地是刘备得以建立政权的最大保障。一来,川蜀之地连绵险峻大山,使其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二来,川蜀之地土地宽广、沃野千里,使刘备得到了养兵的保障;最后,始皇嬴政和高祖刘邦都是以川蜀为本夺得天下的,所以这里是龙兴之地。

夺取西川的刘备手握益州(即川蜀)和荆州两地,有了自己割据天下的资本。曹操死后,继承人曹丕推翻汉献帝自立为帝,随后不久刘备便也自立为帝,成为了天下三分的主角之一。从织席贩履的平民到三分天下的皇帝,刘备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泥泞。但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能成为那个时代的主角便说明了刘备的天命所归!

夷陵一场大火烧掉了刘备的野心

其实夷陵之战的爆发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最开始荆州被魏蜀吴三家分别持有一部分城池,后来刘备以共抗曹魏为由,向吴国“借”来了荆州的大片城池,声称自己如果得到了川蜀则会立刻归还荆州。可是,刘备得到西川之后,面对吴国的索要却一直在搪塞,因此引来了吴国人的不满,为夷陵之战埋下了祸根。

占据西川、荆州两地的刘备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已经成为了三国中明面上最强的国家。于是刘备分西川、荆州两路出兵北击曹魏。曹魏刚经历了赤壁之战的大败仗,难以抵抗刘备的军队,先后在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被重创。眼见大势已去的曹操,随即煽动吴国孙权出兵攻打荆州。

就是因为刘备拒还荆州埋下了祸根,孙权决定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与曹魏作战时无法顾及后方,被吕蒙偷走了荆州,而且自身两面受敌,最后败走麦城,饮恨沙场。杀害关羽的东吴与蜀国结下了不可调解的梁子。

听闻二弟被吕蒙偷袭而亡,刘备悲痛欲绝又无比愤怒。刘备放弃了与曹魏之间的作战,调转兵马,集全国之力打算与东吴决一死战。刘备军威正盛,势如破竹,很快便一路打入了吴国境内腹地。

孙权眼见抵挡不住,便遣使者请求曹魏支援,可是曹魏哪顾得上他们,巴不得看见他们两败俱伤。无奈之下,孙权只好封陆逊为都督,抵抗刘备大军。陆逊对刘备军采取步步为营、步步防守的战略,期望等待那个能逆转局势的胜负点出现。

刘备这边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在攻破几处东吴营寨之后因为天气炎热、补给困难,刘备选择将营地连成一片在山地阴凉处结营。陆逊一看,战局的翻盘点来了!陆逊迅速制定了火攻的战术,一场大火烧到了刘备营地。

因为刘备军营地一个连一个,且在易燃的树林边扎营,火一烧起来很快便弥漫了整个大军,导致刘备军大败,数万军队损失殆尽,在部将的保护下逃往白帝城。此战是刘备一意孤行、怒火冲昏头脑的结果,失败也仿佛在所难免。逃到白帝城的刘备也已是油尽灯枯,托孤诸葛亮之后便去世了。一代人杰草草落幕,引人悲伤。

夷陵之战有多惨

一把火烧掉了刘备野心的同时,烧掉的也是蜀国和汉室的未来。经过此战,刘备积蓄多年的兵力损失殆尽,手下众多武将战死的战死、逃亡的逃亡,蜀汉失去了兴复汉室的最好机会。

在《三国志》中对夷陵之战的惨重程度有比较详细的记录。

在夷陵之战中,蜀汉参与其中的将领多达二十余人,这些将领是蜀汉的中坚力量,几乎全被刘备带到了夷陵战场。其中,战死的有傅肜、沙摩柯等人,投降东吴的有杜路、刘宁等人,投降曹魏的有黄权等人。

对于傅肜、沙摩柯、黄权这几位将军,相信读过三国的都有所了解,这些都是蜀汉的重要将领,可惜却被带上了绝路。将领死的死、降的降,兵卒也损失过万。而且跟随刘备大军的名士马良也被吴军击杀。可以说,夷陵之战直接断送了蜀国的未来!

总结

刘备是一代英雄豪杰,是一个时代的主角。可惜却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不顾众人反对踏上复仇之路,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未来。可换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刘备同样是许多人喜爱的历史人物,就是因为他身上的那种浪漫主义色彩。

虽然一意孤行让自己和国家陷入绝地,但却愿意举全国之力为自己结拜的二弟关羽报仇,将自身的仁义和对结拜兄弟的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试问,我们谁不想有一个这样爱我们的兄长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楚汉相争时项羽为何会败?韩信总结了8个字,郭嘉1个字点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为什么输掉楚汉,楚汉争霸时项羽走错了哪一步,楚汉之争中项羽为啥输了

    在古代历史上,以勇武著称的武将很多,但是没有一个能够胜过项羽,哪怕是勇冠三国的吕布,也不见得是项羽的对手。虽然项羽并不是统一天下的开国皇帝,但是历史上的那些文人墨客无不对项羽推崇备至,就连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时候,也将项羽列入本纪之中。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一般只有帝王才会被列入本

  •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你也不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打成一锅粥却为何没外族入侵,三国开局镇守边疆十年,三国为何没有外族入侵中原

    在冷兵器时代,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在战斗方面远比农耕文明更具有优势。历史上不少雄才大略的皇帝,都曾经在游牧民族手中吃过亏。例如汉高祖刘邦,虽然击败了被誉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楚霸王项羽,可是却在匈奴手中吃过大亏。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起兵造反,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

  • 三国美女,红颜薄命,下场凄惨:最惨的一位被老公做成肉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英雄爱美人,历史上著名的美女,数不胜数。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三国演义》里几个下场比较惨的美女。他们有的被上层当物品一样转手来转手去,换了好几任老公、有的跳井而亡、最可怕的是有一位居然被丈夫杀死做成了食物。这些美女无一例外,全部都没有很好的结局。这也反映出在当时男权社会里,女性地位非常低下。《三国演

  • 秦始皇是第一个皇帝,却一生都没册封皇后,真是因为巴清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这个皇帝好吗,巴清与秦始皇,秦始皇为何不册封皇后

    秦始皇登基称帝之后干了很多事。一方面他继续执行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另一方面,他废除分封制,以郡县制和官僚制取代旧贵族的世袭制。除此之外,秦始皇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使“书同文,车同轨”,促进了文明的发展。秦始皇虽然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举措,做了许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情,但是有

  • 刘备为何没有统一三国?如果谋臣庞统没死有可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庞统要是不死刘备可以统一天下吗,庞统投靠刘备完整版,刘备与庞统是什么关系

    水镜先生是一个著名的隐士,自己有很大的本事,具备杰出的才能,却并不出世只是指引刘备去找“凤雏”与“卧龙”,也就是庞统与诸葛亮,说只要得到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就能够得到天下。根据历史事实来看,水镜先生当时显然是在吹牛,毕竟刘备后来不仅请到了庞统,而且还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但是他最终并没有统一三国,尽管

  • 华佗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清华教授陈寅恪晒出3个“铁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寅恪华佗,陈寅恪为什么当上教授,民国最牛教授陈寅恪

    华佗,沛国谯县人,大致出生于公元145年,东汉末期著名医学家。华佗小的时候,就一直在外游学,他一心钻研医学,从未想过步入仕途,对他来说,治病救人,使病人摆脱痛苦才是第一位的。东汉末年,天下英雄趁势崛起,为夺天下互相征伐,百姓民不聊生。就在这个时候,华佗横空出世,他依仗多年来的行医实践经验,救治了一个

  • 清朝胆子最小的大臣,儿子参加科考中了探花,他:请降成二甲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二甲第五名进士和探花,清朝最后一个探花,清朝探花江雨霖

    清朝的时候就有一位非常谨慎的官员,甚至可以说他胆子非常小。在一次科考当中他的儿子考中了探花,但是为了避嫌,他特意让监考把自己儿子的成绩降成了二甲头名。能够谨慎到这种程度,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这位官员就是清朝的张廷玉。张廷玉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祖上好几代人都是做官的。在1700年,也就是康熙年间的

  • 顺治喊多尔衮皇父,皇父是指父亲吗?专家:孝庄下嫁并非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治叫了多尔衮一声父亲,多尔衮的皇父是谁,孝庄太后下嫁是真的吗

    顺治五年(1648年)十一月初八日,多尔衮以小皇帝名义瑜示院部诸大臣:“皇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宜增加殊礼,以崇功德。及妃、世子应得封号,院部大臣集议具奏。”院部大臣经过商议,决定将“皇叔父摄政王”改称“皇父摄政王”,往后凡进本章旨意,都书写“皇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是一个奇怪的称谓。多

  • 慈禧年轻时有多美?第五世外孙女露面,网友表示:这是同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年轻真实照片,唐丽华是慈禧的孙女吗,慈禧孙女徐丽华

    1835年,慈禧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作为满族贵族的她在1852年进入了皇宫,封为了兰贵人。四年后,她生下了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她迅速地从贵人爬到了贵妃的位置上。等咸丰帝驾崩后,她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垂帘听政的太后。由于活了很多年,再加上当权的时候正处于国家动乱,慈禧的一生发生了

  • 他是太平天国叛将,死后爱女被洋人掳走,生下一子祸害中国百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将领李秀成带领着军队直入天京,且将自己的属下谭绍关留在苏州进行镇守。而作为清王朝的代表,当时的领军人是李鸿章。李鸿章一方对于攻打苏州是铁定了心的,虽说李秀成在离开苏州之前,对苏州的城墙都进行了一遍加固,并且在苏州的各个城门都安放了很多的大炮,这表面上看起来是难以攻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