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比方孝孺还惨的明朝忠臣,因刺杀朱棣失败被灭族,连家乡都被屠灭

比方孝孺还惨的明朝忠臣,因刺杀朱棣失败被灭族,连家乡都被屠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31 更新时间:2024/1/29 10:15:23

在热播历史大剧《大明风华》中,孙若微、胡善祥姐妹的生父,是被明成祖朱棣灭族的大忠臣景清。其实,景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其下场比被“诛十族”的方孝孺还要惨。那么,景清到底是怎样得罪了朱棣,以至于得到残暴的惩罚?

景清生于元朝末年,原籍陕西邠州宜禄驿,在父母相继亡故后,被寄养在真宁县寨子村外祖父家中。据史书记载,景清自幼聪颖好学、过目成诵,因此小小年纪便熟读经史子集,成为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在父老乡亲的资助下,景清进入国子监读书,并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的殿试中高中榜眼,随即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务,不久又出任御史。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景清不仅博学多才,而且为人耿直,履行弹劾职能时不避权贵,因此博得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在皇帝的眷顾下,景清的仕途本来十分光明,但不久却因为一次低级工作失误,遭到给事中弹劾而入狱。侥幸的是,朱元璋因为爱才,不久便将景清释放出狱,随后又委派他到川、陕等地巡查私茶,旋即又任命其为金华知府。

建文帝登基后,忧虑诸王的权势过大,遂在大臣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下,推行削藩政策。当时,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勇武刚毅、志向远大,是朝廷最为忌惮的对象,所以建文帝便派景清出任北平参议,以监视朱棣的举动。景清到任后,经常拜访朱棣并告诫他要效忠朝廷,并为其剖析利害关系。因为景清口才极佳、言论明晰,所以朱棣对他极度欣赏,一度还将他视为知己。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景清深知朱棣刻意笼络他的真实用意,但出于忠君爱国的本分,他并没有就此投靠朱棣,而是在回京担任御史大夫后,与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一起加紧谋划削藩事宜。朝廷的步步紧逼最终迫使朱棣举兵造反,经过4年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后,最终竟能以小博大、以弱胜强,夺取侄儿的皇位,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自知得位不正,所以为了压制反对他的言论,让天下人闭口,便采取大屠戮的政策,将先前与他为敌的朝臣、名士全部杀死,由此开明朝初期又一段大恐怖时代。在此期间,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都被灭族,而景清却因为与朱棣有旧,加之有“自首”的情节,所以得到新皇帝的宽恕,并得以留任原职。

方孝孺画像

景清“变节”后饱受世人的鄙视,建文帝的遗臣们拿他曾跟方孝孺相约共同殉国一事来做文章(“燕师入,诸臣死者甚众。清素预密谋,且约孝孺等同殉国,至是独诣阙自归。”引文同上),暗地里骂景清卑鄙无耻,而新贵们则认为他不过是靠着跟皇帝的私人感情才谋得高位。对于铺天盖地的嘲讽、指责,景清每每都是付之一笑,从未进行辩解。

其实,景清“变节”是假,肆机刺杀朱棣为建文帝君臣报仇,才是他忍辱偷生的真实目的。因此,景清在明成祖面前经常献殷勤、表忠心,俨然已全身心地效忠于他,渐渐地便让朱棣对他解除戒心。景清为行刺朱棣等待将近1年时间,终于在某次早朝时付诸行动。

永乐元年(1403年)三月的某天,景清身着红色朝服、暗藏利刃来到朝堂,准备利用呈递奏章的机会刺杀朱棣,结果却因后者提前察觉而失败。原来,此前几日有天文官上奏,称有红色异星将侵犯帝座,恐是人臣意图谋害天子之象,朱棣听后不禁悚然。因此,当朱棣看到朝堂上唯有景清身着红袍,而且言行甚为诡秘时,心中不禁怀疑,于是派卫士对景清搜身,果然发现他深藏在衣服里面的利刃。

明成祖朱棣画像

朱棣自认为对景清恩重如山,如今却遭到后者的刺杀,心中不禁又气又恼,遂厉声质问他为何这样做,并命他供出同党。景清见事情败露,索性豁出命去,大声诟骂朱棣不忠不孝,并声称自己这样做,正是想为建文帝君臣报仇。朱棣在朝堂上被景清骂了个狗血淋头,不禁恼羞成怒,即刻下令将他凌迟处死,并将其灭族。

景家被灭门后,朱棣尤且不解恨,又将满腔怒火发泄到景清的亲友身上。很快,皇帝的圣旨传递到景清的老家真宁县,凡是跟他沾亲带故等人,全部被处死,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渠才作罢。经此浩劫,景清的家乡枕骸遍野,完全变成一片恐怖的废墟。(“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引文同上)。

景清不仅被凌迟、灭族,连家乡也被屠灭

根据正史的记载,方孝孺因为痛骂明成祖,从而落得被凌迟、灭族的下场(野史有方孝孺被灭十族一说,不可信),代价实在是过于惨重。然而跟方孝孺相比,景清的结局则更为凄惨,因为他不仅被凌迟、灭族,还连累乡亲们也全部被杀,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令读史之人悚然。朱棣之残忍狠毒,可谓亘古少见。

史料来源:《明史》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可怜的皇后,生性善良因无子被废,在《大明风华》中被黑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最惨的皇后,大明风华明朝皇后,明朝死得最惨的皇后和妃子

    在历史热播大剧《大明风华》中,“女二号”胡善祥被塑造为一个阴险毒辣的坏女人形象,不仅与汉王狼狈为奸,而且还嫉妒、陷害姐姐孙若微,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发指。其实,胡善祥在史上确有其人,不过她的真实形象却跟影视剧中完全相反。那么,历史上的胡善祥究竟是个怎样传奇的女性?她最终的结局如何?胡善祥,山东济宁人,锦

  • 水浒传中的柴进,在朝廷有免死金牌,为什么上了梁山后却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水浒传柴进怎么上的梁山,柴进上梁山前经历,柴进为什么有免死金牌

    没想到却给自己带来了大祸,柴进的叔叔柴皇城家里的花园,被高唐州知府的妻舅殷天锡抢占,李逵陪柴进一起去处理,结果李逵一怒之下打死了殷天锡。柴进让李逵逃走,他以为自己有丹书铁券,高廉不敢把他怎么样。谁知道,高廉以“抗拒官府”的罪名将柴进打了个半死,投入了死囚牢。后来宋江亲自带了二十多个头领,又找来公孙胜

  • 水浒传中,为什么宋江不敢惹鲁智深和公孙胜?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鲁智深与宋江对比,宋江为啥要害鲁智深,宋江和鲁智深关系好吗

    宋江不论在武功和智谋方面,没有过硬的本领。虽然靠假仁假义,收买人心,在晁盖归天后窃得寨主之位。但其中也只有花荣拿得出手;李逵则武功平平,心智欠缺,匹夫之勇而已!至于吴用,是元老派中投降过来的,并没真心归附。当时,梁山派系复杂。除了宋江派系,还有最早占据梁山的原始派系(林冲为首);真正使梁山形成規模的

  • 水浒传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梁山新的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突然死亡,如果情况紧急,那肯定是卢俊义临时名义上承担首领职责,因为本身卢俊义就是副寨主,这个义不容辞。但是卢俊义本身领导能力有限,发号施令应该是吴用全权负责。在卢俊义石秀被困大名府,宋江因背疮无法领兵的时候,就是吴用单独领兵出征,指挥若定,成功将卢俊义和石秀救出。这次出征显示了吴用除了会害人之外

  • 此人因说错话要被朱元璋杀头,拼命想出一计脱险,知道的人都想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佳姐说历史朱元璋,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朱元璋免费高清完整版

    明太祖朱元璋生性多疑、果于杀戮,在他手底下做官需要怀揣十二万分小心,稍有不慎,轻则在朝堂上被打屁股,重则被杀头灭族,结局都没得好。出于避祸就福的天性,闯祸的臣子们大都想尽办法求生,而所用的手段却各不相同,其中以监察御史袁凯的策略最奇葩,也最“重口味”。那么袁凯用了什么办法来求生呢?他最终能否达到目的

  • 水浒故事:双鞭将擒敌,霹雳火暴击,宋江第二次摆九宫八卦阵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水浒传宋江排九宫八卦阵,水浒传宋江故事带图,水浒中的双鞭是谁

    这让兀颜光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的儿子兀颜延寿从小受到父亲的培养,已经长成一名出色的战将,因此他主动请令担当先锋官,兀颜光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儿子,增长些经验,另一方面更是相信自己这位虎父无犬子,自然同意,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宋江很快就得到消息,立刻作迎敌准备,梁山好汉在进攻上当然是充分展示自身的神

  • 北宋最牛将领:屡次违反圣令,皇帝却不敢杀,还加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宋著名的军事将领,北宋十大隐藏名将,北宋四大猛将谁最厉害

    在北宋初期,赵匡胤夺得中原政权之后,在宋朝周围围绕着的,还有大大小小将近十个政权,在太祖,太宗两朝都被一一的攻破而降服于大宋。宋太宗时期,还进行了两次北伐,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在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进行了第一次北伐战争,在高粱河兵败之后,辽军南侵,与宋军在满城会战。太宗命各个将领进行布阵

  • 将清明上河图放大,看出一尴尬场景,树下睡觉小伙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明上河图隐藏秘密,清明上河图上的隐藏小细节,在清明上河图中最可能看到的事情

    中国发展至今,更换了许多朝代。其中,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代表的一项工艺。所以,如今我们的博物馆中放置着许多知名的瓷器与画作等一系列物品。说起画作,就不得不提《清明上河图》,它出自宋朝最繁荣的时期,作者是宋朝著名画家张择端。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幅画作的诞生是作者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而这幅《清明上河图》更是将人

  • 假如朱元璋迁都成功,或许明朝不会那么快灭亡,满清铁骑很难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多数人应该听过“天子守国门”这句话,这是朱棣迁都之后才有的事情,在这之前,明朝的都城是南京,据说当时在选择哪里定都时,朝臣们一直争论不休。明朝建立前,朱元璋并不知道将哪里定为国都才好,当时元朝的残余势力在北方很猖獗,江南相对而言,经济基础要比北方好很多,朱元璋经过反复思考就将大明的国都定为了南京。在

  • 朱元璋带儿子拜师,老师: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的回答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拜师三个建议,朱元璋拜师完整版视频,朱元璋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给儿子“找老师”他深知言传身教的道理,多次亲自给儿子们上课,教授他们政治和军事上的知识,还时不时让皇子亲自带兵“演习”。可涉及到文化课,朱元璋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在培养长子朱标时,他决定找一个学问渊博的人来做老师。身边有能力的文臣却寥寥无几,因此朱元璋也在想办法招徕谋士。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两人,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