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忽必烈之后元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本应中兴帝国,却因除恶不尽被杀

忽必烈之后元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本应中兴帝国,却因除恶不尽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79 更新时间:2024/1/26 2:57:56

自元世祖忽必烈驾崩后,元朝的国势便如“王小二过年”一般,一年不如一年,仅过了74年时间便走向覆灭。实际上,元世祖之后的皇帝们也并非都是庸碌无能、得过且过之辈,其中也有奋发图强、孜孜求治的君主,而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便是典型代表。

元仁宗画像

硕德八剌,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嫡长子,蒙古汗国第九任大汗,元朝第五任皇帝, 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祐三年(1316年)被立为太子,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时年18岁。英宗即位之初,朝政被祖母弘吉剌·答己和权相铁木迭儿掌控,其施政处处受到掣肘,很难有大作为。好在,答己和铁木迭儿在两年后(1322年)相继病死,英宗才得以亲掌朝政。

元英宗虽然是一位少年天子,但性格早熟、胸怀大志,因为对国势日渐衰微的现实非常忧心,所以在即位之初便有心匡救,但碍于祖母和铁木迭儿的掣肘,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元英宗亲政后,便任命名臣拜住为中书右丞相,并从至治三年(1323年)二月开始,推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意在重振元朝的国势。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元英宗画像

首先,推行“以儒治国”的策略,将大量的汉族官僚和士人召入朝廷,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其中的佼佼者,包括张珪、王结、王约、吴险、集等人。被征召拔擢的汉族士大夫皆是一时之选,这些人愿意进入朝堂做官,不仅意味着元朝统治基础的扩大,而且有利于缓和蒙、汉之间尖锐的民族矛盾。

其次,推行“津助赋役法”,以减轻普通人民的差役负担。该法的核心要点,是各地官府按照一定的比率,从农田中划出一部分当做“官田”,分配给承当差役的各人户,以其收益抵充当役补贴,官府不得征税。比如,在苏湖地区,“凡民田百亩,令以三亩入官,为受役者之助”。如此一来,承当差役的各人户可以安心工作,而普通民众则不需要再服劳役,对于稳定社会秩序裨益良多。

《大元通制》部分内容

再次,编纂法典。元英宗即位后,参考元仁宗在位时编纂的历朝格例(即规则、条例),并将延祐二年之后新颁格例类集增补入内,从而汇编为《大元通制》,并颁行天下。《大元通制》是一部具有法典特性的法律集成,其具体内容继承了唐、宋两朝法律的思想,对于元朝统一政制法程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显示出元英宗向天下宣示元朝乃是中原正统的良苦用心。

最后,肃清答己、铁木迭儿集团的遗毒,整饬吏治。答己死后仅2个月,元英宗便下诏裁撤徽政院,“减罢徽政院断事官、江淮财赋之属六十余署”,真可谓雷厉风行。紧接着,元英宗指使拜住穷究“诳取官币”案,借此诛杀铁木迭儿之子八里吉思及其党羽刘夔、囊加台等人,罢黜八里吉思的兄弟锁南,并追夺铁木迭儿的官爵及封赠制书。由此,答己、铁木迭儿的党羽被剪除殆,可谓大快人心。

铁木迭儿剧照

除此之外,元英宗还想把征东行省改设为三韩行省,使其与元朝其他行省完全享受同等待遇。换句话说,就是将高丽直接并入中国版图,设置州府郡县进行管理,而不再保留半独立的王国。然而,元英宗的设想遭到集贤院学士王约的反对,后者以高丽“去京师四千里,地瘠民贫,夷俗杂尚”为由,劝说皇帝维持现状,并被元英宗接纳。由此,高丽逃脱亡国之忧。

元英宗实施的各项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至治新政”,各项改革要点均获得朝野内外的一致好评,甫一推行便收到不错的效果,使得先前日趋衰微的国势大有起色,假以时日必定会中兴元朝。然而,改革触及到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尤其是铁木迭儿集团余孽铁失等人,更是对新政充满刻骨的仇恨。正因如此,一场密谋杀害元英宗、拜住的行动,便在暗中开始筹划。

铁失弑杀元英宗

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初四,英宗结束每年一度的避暑生活后,从上都回返大都,并在当晚住宿在上都以南30里的南坡店。铁失得知消息后,便纠集了一批对元英宗心怀怨恨的守旧贵族发动政变,他们先是冲进拜住的营帐将他乱刀砍死,随后,铁失又率众闯进元英宗的幄殿将其弑杀,史称“南坡之变”。元英宗遇害时年仅21岁,此时距他推行新政还不到半年时间。

元英宗剧照

元英宗遇害后,铁失等人携带玉玺北上,拥戴晋王也孙铁木耳(元英宗的堂叔)称帝。同年九月,也孙铁木耳匆匆即位于龙居河,随即改元为泰定,史称泰定帝。正是从泰定帝开始,元朝的政局再度陷入无休止的混乱、动荡中,再没有任何一位皇帝能提出并实施切合实际的改革,国势遂呈自由落体式下滑态势,仅用了45年时间便走向灭亡。

史料来源:《元史》、《新元史》

更多文章

  • 比方孝孺还惨的明朝忠臣,因刺杀朱棣失败被灭族,连家乡都被屠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1-46集电视剧,朱棣和蒙古公主,朱棣最惨无人道的一件事

    在热播历史大剧《大明风华》中,孙若微、胡善祥姐妹的生父,是被明成祖朱棣灭族的大忠臣景清。其实,景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其下场比被“诛十族”的方孝孺还要惨。那么,景清到底是怎样得罪了朱棣,以至于得到残暴的惩罚?景清生于元朝末年,原籍陕西邠州宜禄驿,在父母相继亡故后,被寄养在真宁县寨子村外祖父家中。据

  • 明朝最可怜的皇后,生性善良因无子被废,在《大明风华》中被黑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最惨的皇后,大明风华明朝皇后,明朝死得最惨的皇后和妃子

    在历史热播大剧《大明风华》中,“女二号”胡善祥被塑造为一个阴险毒辣的坏女人形象,不仅与汉王狼狈为奸,而且还嫉妒、陷害姐姐孙若微,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发指。其实,胡善祥在史上确有其人,不过她的真实形象却跟影视剧中完全相反。那么,历史上的胡善祥究竟是个怎样传奇的女性?她最终的结局如何?胡善祥,山东济宁人,锦

  • 水浒传中的柴进,在朝廷有免死金牌,为什么上了梁山后却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水浒传柴进怎么上的梁山,柴进上梁山前经历,柴进为什么有免死金牌

    没想到却给自己带来了大祸,柴进的叔叔柴皇城家里的花园,被高唐州知府的妻舅殷天锡抢占,李逵陪柴进一起去处理,结果李逵一怒之下打死了殷天锡。柴进让李逵逃走,他以为自己有丹书铁券,高廉不敢把他怎么样。谁知道,高廉以“抗拒官府”的罪名将柴进打了个半死,投入了死囚牢。后来宋江亲自带了二十多个头领,又找来公孙胜

  • 水浒传中,为什么宋江不敢惹鲁智深和公孙胜?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鲁智深与宋江对比,宋江为啥要害鲁智深,宋江和鲁智深关系好吗

    宋江不论在武功和智谋方面,没有过硬的本领。虽然靠假仁假义,收买人心,在晁盖归天后窃得寨主之位。但其中也只有花荣拿得出手;李逵则武功平平,心智欠缺,匹夫之勇而已!至于吴用,是元老派中投降过来的,并没真心归附。当时,梁山派系复杂。除了宋江派系,还有最早占据梁山的原始派系(林冲为首);真正使梁山形成規模的

  • 水浒传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梁山新的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突然死亡,如果情况紧急,那肯定是卢俊义临时名义上承担首领职责,因为本身卢俊义就是副寨主,这个义不容辞。但是卢俊义本身领导能力有限,发号施令应该是吴用全权负责。在卢俊义石秀被困大名府,宋江因背疮无法领兵的时候,就是吴用单独领兵出征,指挥若定,成功将卢俊义和石秀救出。这次出征显示了吴用除了会害人之外

  • 此人因说错话要被朱元璋杀头,拼命想出一计脱险,知道的人都想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佳姐说历史朱元璋,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朱元璋免费高清完整版

    明太祖朱元璋生性多疑、果于杀戮,在他手底下做官需要怀揣十二万分小心,稍有不慎,轻则在朝堂上被打屁股,重则被杀头灭族,结局都没得好。出于避祸就福的天性,闯祸的臣子们大都想尽办法求生,而所用的手段却各不相同,其中以监察御史袁凯的策略最奇葩,也最“重口味”。那么袁凯用了什么办法来求生呢?他最终能否达到目的

  • 水浒故事:双鞭将擒敌,霹雳火暴击,宋江第二次摆九宫八卦阵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水浒传宋江排九宫八卦阵,水浒传宋江故事带图,水浒中的双鞭是谁

    这让兀颜光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的儿子兀颜延寿从小受到父亲的培养,已经长成一名出色的战将,因此他主动请令担当先锋官,兀颜光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儿子,增长些经验,另一方面更是相信自己这位虎父无犬子,自然同意,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宋江很快就得到消息,立刻作迎敌准备,梁山好汉在进攻上当然是充分展示自身的神

  • 北宋最牛将领:屡次违反圣令,皇帝却不敢杀,还加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宋著名的军事将领,北宋十大隐藏名将,北宋四大猛将谁最厉害

    在北宋初期,赵匡胤夺得中原政权之后,在宋朝周围围绕着的,还有大大小小将近十个政权,在太祖,太宗两朝都被一一的攻破而降服于大宋。宋太宗时期,还进行了两次北伐,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在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进行了第一次北伐战争,在高粱河兵败之后,辽军南侵,与宋军在满城会战。太宗命各个将领进行布阵

  • 将清明上河图放大,看出一尴尬场景,树下睡觉小伙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明上河图隐藏秘密,清明上河图上的隐藏小细节,在清明上河图中最可能看到的事情

    中国发展至今,更换了许多朝代。其中,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代表的一项工艺。所以,如今我们的博物馆中放置着许多知名的瓷器与画作等一系列物品。说起画作,就不得不提《清明上河图》,它出自宋朝最繁荣的时期,作者是宋朝著名画家张择端。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幅画作的诞生是作者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而这幅《清明上河图》更是将人

  • 假如朱元璋迁都成功,或许明朝不会那么快灭亡,满清铁骑很难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多数人应该听过“天子守国门”这句话,这是朱棣迁都之后才有的事情,在这之前,明朝的都城是南京,据说当时在选择哪里定都时,朝臣们一直争论不休。明朝建立前,朱元璋并不知道将哪里定为国都才好,当时元朝的残余势力在北方很猖獗,江南相对而言,经济基础要比北方好很多,朱元璋经过反复思考就将大明的国都定为了南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