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笏板先秦时便已出现,天子也使用,后来成为臣子之物,清朝则被废弃

笏板先秦时便已出现,天子也使用,后来成为臣子之物,清朝则被废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08 更新时间:2024/2/3 21:30:00

而朝笏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礼记·玉藻》中对朝笏的记载比较详细:“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竹;士竹本,象可也。”“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

也就是说,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朝笏的使用制度,其材质更是各不相同,天子的朝笏用玉制成,诸侯的朝笏用象牙制成,而大夫士的朝笏则并非纯质,而是混质。所以,单从他们使用的朝笏就可以辨别其身份。

当然,朝笏的大小、长度、样式也都是确定的,而它的作用也是很简单的,即记事本的作用,臣子如果要在皇帝面前陈述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建议等时,就将要点写在朝笏上,这样不至于在陈述的时候忘词卡壳。而当皇帝下达某个指令或者说出某些观点的时候,臣子就要将这些内容记载在朝笏上。

而且先秦时期,天子也是要用朝笏的,其使用场所除去正的上朝外,还有参加射礼、进太庙参加祭礼等重大场合,都要带着朝笏,臣子在带着朝笏上朝的时候,要洗干净手,然后再带着朝笏进殿,面见天子。

笏板

当然,秦汉以来,朝笏的使用逐渐有了一些变化,天子一般不再使用朝笏,因此朝笏成为臣子的专用物,而且其作用也增加不少。在最开始,纸还没有发明出来,因此人们在记事的时候多使用结绳记事,后来又有竹简等,而纸张则是汉朝时期才出现。

纸张出现之后,朝笏的记事功能就减弱了一些,但是它的作用依旧是很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延伸出另一种功能,即避讳。皇帝是这个天下的主宰,掌握生杀大权,天下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子民,而这些子民是不能够直接与皇帝对视的。

在皇帝看来,臣子直接与其对视,这是在挑战他的权威,是万万使不得的,但是臣子又不能总是低着头或者面朝别的地方,那就是对皇帝的话不在意,所以这个朝笏就起了一个很好的作用,即在面朝皇帝的时候,臣子正好借由朝笏与皇帝形不成对视的局面。

所以,在朝的早朝上,朝笏就是一景,而且官员的品级决定了要带什么样的朝笏,比如四品以上的官员一般带的是牙笏,也叫做象笏,其材质是象牙。唐朝时期,六品以下的官员执木笏,木笏和象笏不仅材质不同,样式也不同,《新唐书·车服志》:“象笏,上圆下方,六品以竹木,上挫下方。”

朝笏在明朝时期还有使用,但到了清朝时期则逐渐被废弃,朝笏逐渐不再被使用,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朝笏也已经成为一种过去时。

十笏园

说到朝笏,潍坊市潍城区有一个十笏园,是潍坊的一个园林景点,有“鲁东明珠”之称,当然与那些著名的园林没法比,十笏园这个园林是一个袖珍园林。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十笏园是混杂了南方和北方的建筑特色,所建成的一座独具特色的园林。

它最开始的主人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但是还不叫十笏园,也没有园林建筑,后来几经易主,到了光绪年间,丁善宝重金买来,打造了十笏园,而之所以被叫作十笏园,就是因为其占地面积比较小,用夸张的说法就是,有十个朝笏那么大,所以就有了十笏园这个名字。

更多文章

  • 皇太极时期“八分”制度逐步出现,随后产生“不入八分”的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爵位,清朝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区别,皇太极时期的官制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辽东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自立称汗,建立金国(后金),改元天命,和大明开始分庭抗礼、对峙作战局面,努尔哈赤就是后来被子孙追尊为皇帝的清太祖。同年,努尔哈赤把下辖的军事力量编为固山、甲喇、牛录三种等级,并加以调整组织,重新改造,设立了八个旗分作为日后军政管理的最高机构,分别

  •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的原因史书并未明言,史学界有诸多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皇太极改国号,皇太极在北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对吗,皇太极改国号真实事件

    改“金”曰“清”,系皇太极所为。皇太极(1592年——1643年),即清太宗。努尔哈赤第八子。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继“后金”汗位。改年号为“天聪”,仿明官制,设立六部。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年),改“后金”曰“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改“女真”曰“满洲”。自

  • 皇太极忽视宁锦防线且内部矛盾不断导致宁津大战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绕过关宁防线,皇太极能打过宁锦吗,皇太极攻不破的宁锦防线

    袁崇焕针对皇太极暂缓攻明,先派兵征服李朝的意图,提出了“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的战略,以议和作为缓兵之计,乘机进行积极防御的部署。天聪元年(明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后金战败朝鲜之后,即向明朝提出以山海关为疆界,并索取重金,于是议和谈判破裂。五月初六日,皇太极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今辽宁

  • 海兰珠极为受到皇太极宠幸,职权如同皇后,但并未也无必要打压孝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啥孝庄打压海兰珠,孝庄海兰珠的关系,海兰珠和皇太极的关系

    三人之中,哲哲嫁给皇太极的时间最早,且能力强有内涵,受到皇太极的敬重,因此她地位最高,几乎无人可以撼动,虽然她并不那么受宠。布木布泰十六岁的时候嫁给皇太极,而比她大四岁的姐姐海兰珠却比她晚九年才嫁给皇太极,并且海兰珠出嫁的时候已经二十六岁了,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那么,皇太极为什么会取一个已经

  •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前曾有婚事,去世时皇太极不顾战事与疾病而赶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海兰珠与皇太极,海兰珠和皇太极历史故事,大玉儿传奇海兰珠皇太极

    哲哲并不是皇太极的原配妻子,不过两人年龄只相差7岁,算得上是同龄人。科尔沁是蒙古部落,为了缔结盟约而嫁女合亲是部落之间的常态。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15岁的哲哲嫁给了22岁的皇太极做大福晋,皇太极对她始终抱有一份敬重之情,崇祯九年(1636年)改元称帝后,封哲哲为正宫皇后。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有

  • 乾隆去世嘉庆继位,嘉庆如此对待五十位遗妃,你看得体不得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传奇安嫔与嘉庆,乾隆死后嘉庆怎么对待乾隆的妃子,乾隆死后留下的妃子嘉庆怎么处理

    乾隆皇帝活了如此之久,那他的那五十多位妃子当中,就没有几个能够活得比他长了。而且清朝的律法是比较严重的,比较讲究人伦正理,不像唐朝之前那样的随意。父亲乾隆皇帝留下的几位貌美妃子也是嘉庆皇帝的庶母的,所以嘉庆皇帝是绝对不可能将他们纳入自己的后宫的。下面就简单介绍几位妃子。1、惇妃——汪氏惇妃进宫时只有

  • 黄海海战关系国家生死存亡,北洋水师为何要避战自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海海战北洋海军战术,北洋黄海海战时间,黄海海战详细资料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两国在海上和陆地上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在黄海海域,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了巅峰对决。不过在大东沟海战后,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政策,龟缩到港内不再出战,日军因此掌握了海上的主导权,北洋水师最终也全军覆没。那么北洋水师为何要避战自保?第一,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创办的,可以说是

  • 活了九个帝王朝代后才称帝,史上最长寿皇帝,比乾隆都多活20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全部朝代最长寿的皇帝,中国古代活得最久的十位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几百位之多,而最长寿者我们普遍认为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一共活了89岁高龄,还做了许多年的太上皇。但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却还有一位皇帝比乾隆活的更久得多,并且撑过了九个朝代!这个人就是南越武王赵佗。赵佗是从战国开始当兵的,恰逢天下诸侯刚刚被秦始皇统一,大秦帝国兴起,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到

  • 洪秀全半辈子考不上个秀才,一首“天王诗”反应出了他的真实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秀全考中秀才了吗,洪秀全三次科举连个秀才都没中,洪秀全霸气的诗

    洪秀不是权贵出身,父亲是一位管着几个村子的保正,家境十分殷实。所以,洪秀全从小能进私塾读书。但就是学文化把洪秀全毁了,他这个人书没读多好,却自命不凡,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典型的眼高手低。于是,洪秀全参加了四次科举,监视了二十来年,结果连个秀才都中不了。期间,他不止一次坐馆当私塾先生,想来也没少坑害良家

  • 曾国藩叹息:京城的妇女没裤子穿 幕僚预测:清朝不出五十年准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曾国藩简历个人资料,曾国藩晚年生活照,曾国藩真实年轻照片

    曾国藩这个人有两大爱好,一个是下棋,另一个就是跟下属摆龙门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聊天。1867年7月21日晚上,曾国藩闲着没事,在八九点钟的时候溜溜达达就跑到幕僚赵烈文家去了。这时候正当着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愁眉不展,让赵烈文很是不解:“中堂(当时曾国藩已经当上体仁阁大学士)大人这是怎么了?”曾国藩长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