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长子胤禔为什么被痛斥为“乱臣贼子”?结局也不是太好?

康熙长子胤禔为什么被痛斥为“乱臣贼子”?结局也不是太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61 更新时间:2024/1/29 7:17:28

其实他的结局在参与“九子夺嫡”中的兄弟中还算是好的一位了,虽然被圈禁26年,但是他至少是被圈禁在自己的王府之中,相比于老三胤祉被圈禁的景山永安亭还有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被圈禁在无名的小黑屋里,胤禔被圈禁在自己的王府中这环境比他们好太多了,所以老大还能在圈禁的26年中生下20个子女。

之所以说他下场不好,而是因为胤禔所作所为完全是咎由自取,他有了想杀弟弟废太子胤礽之心,所以老爹康熙骂他是乱臣贼子、无知蠢材,连老妈惠妃在最后都不替他说话,还跟康熙说这样的儿子就当我没生过,连弟弟雍正继位后都不待见他,同样和他都被老爹康熙下旨圈禁的废太子胤礽在雍正朝就得到了善待,连长子弘晳都被雍正封王,而雍正却对大哥胤禔不闻不问,胤禔死后雍正只以贝子礼将他安葬,而胤禔的儿子弘昉只承袭了镇国公爵位,可见雍正对待胤禔有多么刻薄。

乾隆即位后为诸多在“九子夺嫡”中被雍正迫害的叔伯平反,唯独没有胤禔,也算是对他不闻不问吧,而且弘昉还在乾隆年间因故连镇国公的爵位都被乾隆削除了。

这么一看胤禔真的是生前身后家族结局都不太好,但是在这只想说这都是他自己找的,下面就说一说为什么这都是胤禔自找的结果。

作为长子的胤禔始终对太子之位垂涎不已

胤禔生母是康熙四大妃之首的惠妃纳兰氏(也作叶赫那拉氏),但是惠妃家族出身并不高贵,且还是庶妃,因此胤禔没有资格成为太子。

惠妃的曾祖就是叶赫部落贝勒金台石,是努尔哈赤的大舅子,也是皇太极的亲舅舅,努尔哈赤带领建州女真攻灭了叶赫部,金台石被杀,金台石的后人都被努尔哈赤整编进入了正黄旗和正红旗。

所以说虽然惠妃出身正黄旗,是当年女真一大部落首领的后代,但是其家族早已衰败,但是好在纳兰氏家族出现了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权盛一时的重臣,他与惠妃并非像电视剧中演的乃是兄妹关系,其实明珠与惠妃的父亲索尔和都是金台石的孙子,所以说明珠是惠妃的堂叔,是胤禔的外叔公。

再说说废太子胤礽的出身,胤礽是康熙的嫡子,是康熙原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赫舍里氏家族出身高贵,是康熙初期首辅索尼长子噶布喇的女儿,所以康熙十分喜爱皇后赫舍里氏。

因为赫舍里氏在生育胤礽时难产而死,康熙悲痛万分,所以当即决定册封刚出生的胤礽为太子,这一下就注定了胤禔作为长子却失去了太子之位。

索尼第三子索额图在康熙朝时期也是和明珠并列的权臣,索额图就算是胤礽的外叔公,索额图和明珠两人互相不服气,长期搞党争明争暗斗。

因此来说胤禔因为与明珠有了这层亲戚关系,明珠就是全力支持胤禔与太子胤礽争夺太子之位。

但是康熙内心中最喜爱的儿子其实就是胤礽,在胤礽一出生就丧母之后,康熙就亲自抚养胤礽,康熙对胤礽可谓是异常溺爱,即便后期胤礽不成器,被两废太子之位,不过在康熙心目中依然最牵挂胤礽,康熙在临终前都一再叮嘱雍正要善待胤礽,封胤礽长子弘晳为王爵。

甚至康熙都很有可能是因为雍正在11岁之后有胤礽抚养长大,与二哥胤礽兄弟感情最为深厚,所以康熙相信雍正必定能在自己死后善待胤礽,才传位给雍正。

所以说即便有明珠扶持,胤禔论父亲宠爱度来说都比胤礽差太多了,明珠早早就怂恿胤禔参与争取太子之位,外加明珠处处针对胤礽的外叔公索额图,排挤构陷与索额图和胤礽亲近的太子派官员。

而康熙当时爱屋及乌,对胤礽十分喜爱,也十分放纵与胤礽亲近的索额图,因此明珠结党营私针对索额图引起了康熙的反感。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弹劾明珠贪腐、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明珠由此被罢官,后来虽然康熙爱惜明珠才能,又重新用,但是明珠已经彻底失势,不受康熙信任和重用。

胤禔出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虽然明珠失势时胤禔年纪还小,但是在明珠从小的怂恿下,胤禔内心中早就有了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这个想法并没有因为明珠失势而改变,胤禔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始,就处处留心观察太子胤礽身边的人和事,和有关胤礽的一切动向,他就想抓住胤礽把柄,好能除掉胤礽,等待时机夺取皇储之位这是胤禔自成年以后的最大志愿。

胤禔一直在处心积虑关注着胤礽的言行举止,他一心就想找到机会把胤礽从皇储之位上拽下来,在他心里一直认为康熙肯定是有无嫡立长的想法,所以只要胤礽垮了,自己才能当上太子。

其实胤禔不知道他越是这样处心积虑图谋太子之位约会引起康熙的反感,而且胤禔为人处世和情商都不高,所以他在爱新觉罗家族内部皇亲中非常不受待见,很多皇室成员都很反感胤禔,他在康熙诸子之中也就是众兄弟中威望也不高,很多弟弟都根本不服他。

胤禔人缘比较差,皇室成员很多都反感他,连伯父福全都不喜欢他

胤禔在皇室家族内部人员比较差,弟弟们不服他,连他的伯父、康熙的二哥福全也对这位侄子颇为不满。

福全是康熙的二哥,也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贤王,自幼就温和谦恭,素来以仁义宽厚以及温和谦恭名传于世,就是这么一位极好说话,在官场上都算得上是老好人的人,胤禔都能把他惹得对其不满。

康熙二十九年,准葛尔汗国的葛尔丹勾结沙俄企图制造分裂,葛尔丹开始进扰内蒙古一带,康熙决定予以葛尔丹和沙俄强烈反击,于是康熙派遣二哥福全为抚远大将军从古北口出击葛尔丹,派遣五弟常宁为安北大将军,从喜峰口出击葛尔丹。

当时已经年满十八岁的胤禔被父亲康熙派到军队历练,胤禔归伯父福全统领,从古北口出击葛尔丹。

胤禔在统军期间屡有过失,引起了统帅福全不满,但是福全为人宽厚温和,所以并没有对他发作,而是隐忍下来。再后来福全与胤禔在军事指挥中又发生冲突不和,主要就是福全在击溃葛尔丹之后,军中粮草殆尽,福全没有继续追歼葛尔丹,而是引军撤退了,胤禔主张乘胜将葛尔丹一举歼灭,伯父福全与侄子胤禔就此发生争执。

后来康熙也认为福全应该乘胜追歼葛尔丹,将其彻底歼灭,福全回京后受到了弟弟康熙严厉斥责,同时胤禔也出来作证,指证伯父福全没有按照康熙彻底歼灭葛尔丹的旨意行军进攻。

福全面对侄子胤禔的当面指责,宽厚温和的他并没有反击,更没有向康熙汇报胤禔在统军作战期间的过失,而是向弟弟康熙认错,默默承担了指挥失误的后果。

福全没有乘胜追击葛尔丹,也给了葛尔丹喘息之机,后来康熙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亲自带领哥哥福全和弟弟常宁以及长子胤禔亲征葛尔丹,终于击毙了葛尔丹。

第一次征讨葛尔丹,也让福全对侄子胤禔产生了不满,虽然福全为人宽厚温和,没有继续和侄子胤禔计较,但是福全与胤禔之间的感情也淡了很多。

由此可见胤禔在皇室之中不得人心,不过在一废太子之前,康熙还是比较器重这个长子胤禔,亲征葛尔丹也让康熙认识到了胤禔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所以康熙每次外出巡幸都会带上胤禔,留太子胤礽在北京监国,胤禔也因此有机会常伴康熙左右,可以时不时在康熙面前诋毁一下胤礽。

通过一废太子可以看出胤禔的愚蠢,最终引起了父亲康熙憎恶

胤礽是康熙典型的教育失败的产物,康熙为了培养胤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金钱,但是康熙也是典型的慈父多败儿。

康熙对胤礽非常娇惯,他聘请名师教育胤礽,但是康熙却处处袒护胤礽,康熙从来不会认为胤礽做错事,胤礽犯错受罚的永远不会是胤礽,而是胤礽身边的人。因为康熙认为自己亲自栽培教育胤礽,而他之所以犯错都是他身边有一些奸佞小人教唆他,所以胤礽犯错康熙从来不处罚胤礽,只处罚胤礽东宫的服务人员。

这是典型的护犊子行为,除了护犊子,康熙还对胤礽有着无限的经济支持,康熙本人算是勤俭自律的皇帝,而胤礽的东宫花销每年都是康熙开支的三到四倍,可见康熙有多么溺爱胤礽,可以说康熙是勒紧裤腰带,满足儿子胤礽的一切要求。

因此在康熙如此护犊子溺爱的教育下,他把胤礽从前期得名师指点的贤能太子变成了骄横乖戾之徒。

胤礽越来越骄横乖戾,也就越让胤禔暗自高兴,只要胤礽做错的越多,胤禔就一定将他的错失添油加醋借着在外伴驾的机会,看似无意的在父亲康熙面前大肆渲传。

如果说外人挑拨离间康熙与胤礽的父子关系,康熙或许不会当回事,还会认为这是挑拨离间,这个人可能都会被康熙治罪,但是这个挑拨离间的人却恰恰是康熙另一个儿子胤禔,而且康熙当时还比较器重胤禔,所以久而久之康熙也确实觉得胤礽的人品有问题,尤其是随着康熙在位时间越长,他越觉得胤礽是不是当太子当久了不耐烦了想盼着自己死,有这种不孝的心理了。

康熙对胤礽的外叔公索额图动手,就代表着他已经对胤礽不满,但是他给了胤礽机会,他先收拾了索额图,希望能警醒胤礽。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为了敲山震虎,将索额图一党全部击垮,将索额图列为“清朝第一罪人”,把索额图圈禁到死。

康熙在这时还是一直都认为他的好儿子胤礽本质不坏,也没认识到胤礽其实是被康熙的溺爱宠坏了,而是认为被索额图这个奸臣带坏了,所以康熙对索额图和他的儿子们毫不留情。

索额图一党被击垮后,胤礽并没有警醒,仍然没有改变自己,而胤禔则更加趁陪伴康熙之机,在康熙面前一直给胤礽上眼药,最终康熙在四十七年(1708年),忍无可忍的康熙将胤礽的太子之位废除。

胤礽被废之后,胤禔以为自己的机会到来了,他开始指使自己的党羽上蹿下跳,准备图谋太子之位了,但是当胤礽被废除后,康熙也察觉到了胤禔的野心,所以这时期康熙也开始对胤禔产生了反感。

胤礽被废之后不久康熙甚至直接向群臣宣布,即使胤礽被废,他也不会考虑立胤禔为太子,宣布圈禁胤礽的同时,康熙就明谕百官:“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康熙这话说的很直白,相当于毫不客气的说胤禔是一个蠢材,这种人怎么配能继承皇位呢。所以胤禔这时才发现,父亲康熙是多么瞧不起自己,即便他扳倒了太子,这个位置在父亲心目中早就将他画出局了,他在康熙心目中永远都不能继承皇位。

所以这一场老大和老二之争,算是两败俱伤,老二被废,老大也没如愿以偿,老大和老二鹬蚌相争,最后其实便宜了老四胤禛也就是雍正,换个角度看,雍正还得感谢老大胤禔先替他扳倒了太子。

不过按照历史发展来看,雍正继位其实还真应该感谢老大胤禔,因为胤禔确实就像他老爹康熙所说,他就是个蠢材,他后来的一波骚操作,不止把自己毁了,还连带着把老八也毁了,最终成全了雍正,所以雍正还真得感谢大哥胤禔。下面再看看胤禔后来又来了哪些骚操作。

康熙向天下公布了不会把皇位传给胤禔这种蠢材,胤禔也只能死心了,既然自己继承不了皇位,得找一个能对自己好,自己能拥立他继承皇位的人,也有一场拥立之功啊,也能确保这个兄弟继承皇位之后,自己跟着沾光。

于是胤禔想到了扶持老八胤禩争夺皇位,为什么要选择老八胤禩呢?因为老八胤禩生母良妃出身辛者库罪籍,身份十分低贱,所以老八自幼是由胤禔生母惠妃抚养长大,因此来说胤禔与老八关系还是比较亲近。

康熙在一废太子之后不久,他就有些后悔,想复立胤礽为太子,但是康熙都不好自己推翻自己的说法,于是康熙想到把这件事交给朝廷群臣,于是康熙便下旨让群臣推举太子人选,其实康熙是希望群臣都能重新推举复立胤礽为太子,这样他就可以借坡下驴重新让胤礽当太子了。

结果由于老八胤禩人望比较高,这道旨意一下来之后,群臣以重臣佟国维和马齐为首都推举了老八为太子人选,这一下让康熙大失所望,康熙也由此认为老八有结党营私之嫌疑,从最初喜爱老八变成了反感老八。

而胤禔真的是个蠢材,他一点没看出康熙对群臣保举老八为太子这件事不满,他还以为老八是众望所归,于是他又赶紧想为老八锦上添花。

于是胤禔向康熙进言:“胤礽所行卑劣,失人心。术士张明德尝相于胤禩必大贵。如诛胤礽,不必父皇出手。”——《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

这件事就是历史上的“张明德相面”事件,这句话主要是两个意思,一个是胤禔向康熙说明相士张明德给胤禩相面,认为胤禩未来有大贵之相,胤禔认为胤礽已经丧失人心,应该予以诛戮,他可以替父亲康熙行万难之事杀掉胤礽。

这是最能说明胤禔是蠢材的行为,这就表明了胤禔之前给胤礽上眼药全是为了扳倒胤礽而进言,引起了康熙对胤禔动机的怀疑,而且胤禔心狠手辣还想杀害弟弟胤礽,这都是康熙所不能容忍。

清代自努尔哈赤以来就规定兄弟、宗室之间不可自相残杀,所以当初多尔衮与豪格争多位时期,当多尔衮大权在握操控顺治时,多尔衮也没有敢诛杀侄子豪格,而只是将他圈禁起来。即便后来雍正继位后,对待老八和老九这些政敌弟弟,也没敢将他们公然以罪名杀害,而是圈禁折磨致死。

胤禔现在居然敢违背祖训对康熙说出杀弟弟这种话,康熙如何能不反感他,康熙当场将胤禔骂了出去,大骂他是畜生,派人将他看管起来。

后来忠于太子胤礽的老三胤祉认为胤礽是被胤禔所陷害,于是他开始私下调查胤禔,调查之后胤祉发现胤禔还勾结蒙古喇嘛镇魇胤礽,于是胤祉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康熙,这一下康熙震怒,抓了蒙古喇嘛,还抓了相士张明德。

在拷问张明德之后,康熙才知道,胤禔还曾经企图派张明德为刺客去刺杀胤礽,这一下康熙震怒,康熙痛斥胤禔为“不谙君臣大义,不念兄弟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这时连胤禔的母亲惠妃都觉得自己怎么生了个这么蠢的儿子,惠妃都不敢袒护儿子胤禔,请康熙按国法处置胤禔。康熙不忍杀子,于是下旨将胤禔终身圈禁。

这件事连带着老八胤禩都被康熙恨起来了,康熙认为胤禩与胤禔勾结有异志,于是康熙下旨将胤禔终身圈禁起来同时,胤禩也被圈禁起来。

这就是历史上的“张明德相面事件”,这件事完全看都像是胤禔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一样,毁了自己也毁了胤禩。

至此三十七岁的胤禔就开始了被圈禁生涯,胤禔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腊月被圈禁起来,于雍正十二年(1735)去世,从37岁一直被圈禁到63岁去世,整整被圈禁了26年多。

这件事之后搞笑的在后面,胤禔被圈禁后,很快胤礽就被复位为太子,合着胤禔折腾了半天把自己先折腾了进去,要不康熙都觉得胤禔这个儿子蠢笨到家了,这么看来胤禔确实是智商不够啊。

胤禔这波骚操作彻底毁了自己,也毁了胤禩在康熙心目中的形象,虽然胤禩被圈禁不久就被康熙放了出来,但是康熙内心已经对胤禩比较反感,并且开始出处压制胤禩。

二废太子之后,胤禩因为有了猪队友胤禔的一波骚操作奠定了康熙对他的反感,外加后来“毙鹰事件”,康熙都说出了与胤禩断绝父子之情的话,胤禩也意味着彻底与皇位无缘了。

最终老四雍正以不争的态度坐收渔翁之利,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雍正登基还真得感谢这位大哥胤禔,没有他最开始上蹿下跳,一顿猛如虎的骚操作,一波骚操作帮胤禛清除了太子胤礽、老八胤禩和自己在内的三个皇位竞争对手,否则这皇位最后都不一定能到胤禛手里。

写在最后

胤禔就像他老爹康熙说的蠢材一样,他折腾到最后,自己什么也没捞到,而且还因为他支持过老八胤禩,雍正继位后对他也很是一般,不过这只是相对于雍正善待废太子胤礽父子来说,相对比胤礽,那雍正对待胤禔就差远了。

但是胤禔要是相对老三胤祉、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这三个兄弟来说,雍正对他还算是不错了。毕竟胤禔一直是按照康熙时期圈禁地址被圈禁在他原来的直郡王府之中,环境和待遇还都算是可以,只是没有自由和政治权力而已。

所以说胤禔也是蠢人不忧心,因此活的寿命还比较长,活了63岁,并且在圈禁的26年期间还生了20个子女,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心也是够大的,从胤禔的寿命和生育子女的数量来看,他都算是康熙诸子之中结局非常好的了,除了没有自由和政治权力,他基本享受到了比一般老百姓还要好的多的生活待遇。

但是胤礽在死后都得到了雍正宽恕,雍正下旨废除了康熙加在胤礽身上的一切罪名,并被雍正追谥为理密亲王。

而胤禔死后并没有得到雍正的宽恕,雍正也像在胤礽死后那样下旨废除康熙加在胤禔身上的罪名,要知道雍正当初废除康熙加在胤礽身上罪名时说的可是非常好听,雍正说胤礽生前获罪于皇父康熙,死后已经把罪孽赎清,所以仍是自己的好哥哥。

那么为什么胤禔死后雍正不来这一套话,把康熙加在胤禔身上的罪名废除呢?

首先胤禔曾经支持过雍正最恨的政敌老八胤禩,所以雍正继位后没整死他就算是很够意思了,其次胤禔的罪名比胤礽厉害多了,胤禔有想杀弟之心且已有行动,这是清朝皇室最为忌讳且最不能容忍的罪名,因此雍正不可能废除胤禔身上的罪名。

所以乾隆即位之后也是如此,乾隆能给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平反,能释放出老十胤和老十四胤禵,能给三伯父胤祉追尊谥号,却唯独不能给胤禔平反,因为没法平,胤禔是铁打的事实,既有杀弟之心,也有杀弟之行为,再外加胤禔在皇室成员中人缘极差,也没人会去在意他的身后之名,因此乾隆对胤禔就是不管不顾就不错了。

胤禔的后代也很惨,除了三子弘昉承袭了镇国公爵位,其他十四个儿子在乾隆时期大多是闲散宗室或者侍卫。

所以胤禔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更多文章

  • 康熙生前最喜爱的宜妃为什么敢在祭奠康熙时挑衅雍正母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见第二个宜妃,雍正王朝宜妃,历史上的康熙和宜妃

    因此才有了宜妃在雍正登基后,已经尊生母德妃为皇太后时,宜妃还敢在祭奠康熙时抢先在雍正生母德妃前面祭奠康熙。宜妃在康熙生前后宫地位极高清代后宫之中向来以皇后居首位,统领后宫,但是康熙很克媳妇儿,他生前先后有三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这三位皇后都是很早就香消玉殒了。尤其是孝懿仁

  • 孝庄去世以后,她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处境怎样?康熙待她又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孝庄和苏麻喇姑,苏麻喇姑与孝庄有什么关系,孝庄死后苏麻喇姑活了多少年

    苏麻喇姑本名叫作苏茉儿,她是蒙古人,出身于普通的蒙古牧民家庭,自幼进入宰桑布和贝勒府服侍宰桑贝勒的女儿布木布泰也就是孝庄,后来又跟随孝庄远嫁皇太极,是孝庄从蒙古带来的陪嫁丫头。苏茉儿的名字是蒙古名字,翻译成汉语是口袋的意思,后来苏麻喇姑在康熙时期人到中年之后改满语名字为苏麻喇,这个词翻译成汉语就是半

  • 岳飞的后人在清朝被判斩刑,为何雍正将其斩刑改为斩监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被什么刑罚处死的,岳飞抗金跟清朝什么关系,岳飞和雍正关系怎么样

    即便是后来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也不及当初的岳钟琪权势大,岳钟琪在权力顶峰时期出任川陕总督兼署兵部尚书,节制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军政大权,以及还负责中央军事大权,可以调遣八旗军队。岳钟琪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出任川陕总督的汉人,虽然岳钟琪前任年羹尧也是汉人,但年羹尧有汉八旗旗籍以当时身份来说算是旗

  • 乾隆退位后当太上皇当的怎么样?他在三年太上皇时期都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做了几年太上皇,乾隆退位后都干什么,乾隆为什么要当太上皇

    乾隆退位后通过和珅独揽大权并扼制儿子嘉庆乾隆这一生最崇拜的人不是老爹雍正,而是爷爷康熙。乾隆曾经对外说过自己如果寿命足够长的话,在位时间绝对不能超过爷爷康熙,要成全爷爷康熙千古一帝的名声,但是乾隆说这话时他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能活89岁。所以乾隆在位六十年的时候,为了兑现诺言只能选择退位。但其实乾隆当皇

  • 乾隆长子永璜为何毫无存在感且失去继承皇位资格?他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长子永璜世系,乾隆大儿子永璜后代,乾隆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永璜是乾隆长子,只不过他是乾隆的庶长子,他的生母富察氏还是乾隆当皇子时期的妾侍,永璜的生母也姓富察氏,不过她与乾隆一生挚爱的富察皇后并非一个家族,富察皇后家族是沙济富察氏,而永璜生母富察氏家族是噶哈里富察氏,富察皇后家族向来是清朝的政治贵族,而永璜生母家族却是地位比较低下的八旗包衣。雍正三年(172

  • 乾隆长子永璜20岁就被父亲整成抑郁症英年早逝,后代很繁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大儿子永璜,乾隆大阿哥永璜哪一年出生,乾隆的儿子永璜活了多久

    永璜生母出身低微永璜生母是死后被追封为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看到富察氏很多人都可能会想到乾隆的原配皇后富察氏,但是永璜的生母富察氏可非此富察氏,永璜的生母是噶哈里富察氏,而乾隆的原配皇后富察氏是沙济富察氏,虽然都是富察氏,按照女真人的归属地来说却并非来自同一个部落,所以永璜生母的富察氏家族身份地位比皇后

  • 财富背后的历史与真相:中国古代的理财达人-姜太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理财高手,中国古代理财达人,古人都怎么理财

    (姜太公垂钓图/图片源自网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说到姜太公,大家脱口而出:姜太公垂钓,愿者上钩。除开歇后语本身的意思,我们不禁思考:姜太公是真的傻吗?姜太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姜太公钓到鱼了吗?用今天的思维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姜太公大智若愚背后其实是一位营销大师。(一)造势:逆向思维姜子牙胸怀梦想

  • 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考古揭开夏朝的神秘面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朝真实的未解之谜,夏朝有没有考古发现,揭开夏朝的神秘面纱

    夏朝,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个王朝,也是人们在学习历史时,翻开书本首次接触到的王朝。而被记录在史书中的夏朝,却存在着许多争议。夏朝存在的真实性有待考察夏朝,一个公认的王朝,早已扎根在人们的脑海中,但是经过考古发掘,学者们却并未发现有关夏朝存在的器具,就连紧接着夏朝出现的殷商时代。其出土的文物中也没有任何证

  • 考古界证实:周武王灭商用的是“下三滥”手段,后来却被孟子洗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王灭商的意义,武王灭商的真正原因,武王灭商有力证据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王朝更迭的主旨无外乎是上一个王朝苛责严酷,就顺理成章地由新一任王朝的接替。新来的那一任君王,永远是仁义的一方,他们是代表着正义来打败邪恶的。可殊不知,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那些所谓的正义之士也很有可能是用了下三滥的手段才取得了王朝的政权。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周武王用下三滥的手段

  • 先秦王朝四大妖姬,如何迷惑君王,祸乱朝纲?都敌不过妲己的凶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妲己为何是千古妖姬,春秋四大妖姬,魅惑妖姬妲己

    夏朝妺喜——酒池肉林妺喜是为了部落的太平,而被进献给夏桀的。妺喜究竟有多美,书中有记载“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夏桀初见妺喜就被其美貌迷得神魂颠倒,立即放弃攻打有施部落。妺喜有三大癖好:(1)喜欢看众人在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作乐。为了满足惊喜,夏桀命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