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赐死甄宓,为何还要将她“以发掩面,口中塞糠”而葬?

曹丕赐死甄宓,为何还要将她“以发掩面,口中塞糠”而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55 更新时间:2023/12/12 12:28:35

导语:东汉时期的河北冀州一地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强劲的地区,当时冀州甄宓一家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家中资产过千万,甄家为了保证自己家族的延续,于是把甄宓嫁给袁绍的二公子袁熙做夫人,后来甄宓又被曹丕得到,而且还给曹丕生下了魏明帝曹睿。曹丕称帝不久后却赐死甄宓,而且死壮非常凄惨。历史上对这件事众说纷纭,但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线索发现原因。

袁绍统一河北之后亲率30万大军和曹操开官渡之战,尽管当时的曹操兵马不过5万人,但曹营谋臣如云武将如雨,军师郭嘉一针见血的道出“十胜十败论”,然后设计帮曹操以小胜换大胜。不仅在战场上斩杀了袁绍手下大将颜良文丑,而且还用一场大火烧毁了袁绍囤积在乌巢的全部粮草。袁绍军队没了军粮很快就溃散了,曹操也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战败后的袁绍没多久病死,曹操趁着这个机会发起反攻,袁绍的大本营邺城轻而易举被曹操攻破。当时曹丕年仅十八岁,他第一攻进了袁家,看见了美若天仙的甄宓之后直接强行霸占她,甄宓成为了曹家的儿媳。曹丕和甄宓成婚一年之后生下了曹睿,在古代那个母凭子贵的传统下,甄宓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曹丕称帝不久后就册封她为皇后。

司马懿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把自己的义妹郭照送给曹丕,郭照长得同样很漂亮而且很有手段,曹丕彻底沦陷在郭照的温柔乡中。而且随着流言蜚语四起,他越来越厌恶甄宓,最后将她赐死,而且还将她以发掩面,口中塞糠而葬。

甄宓遭到这种待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曹丕的弟弟曹植同样很喜欢甄宓,曹植面貌俊朗而且才高八斗,多次写信给甄宓,曹丕知道后心生怨念认为甄宓不忠。再加上当年曹植和他争夺继承人之位让曹丕心生厌恶,所以迁怒到甄宓身上。第二点是因为甄宓心生怨念,毕竟她是曹丕的正妻,而且还为曹丕生了儿子。但现在却受到了曹丕的冷落,特意写了一首闺怨诗,寄给了曹丕,曹丕一气之下赐死了她。而以发掩面,口中塞糠而葬的原因就是曹丕梦到一股青烟拔地升天,于是找人解梦。解梦人告诉他有一个尊贵的女人被冤死了。曹丕知道这个人是甄宓,迷信鬼神的曹丕担心她死后到阴间告状,于是下令将甄宓以发掩面,口中塞糠而葬,这样子甄宓就不能告状了。

??

结语:历史记载,甄宓年轻的时候看见天下大乱,于是劝说家里人要乐善好施,由此获得极好的名声。嫁给曹丕之后一直用心侍奉曹丕的母亲卞夫人,卞夫人都称赞甄宓非常孝顺。都说帝王家没有亲情,她和曹丕成亲十余年却得到了这种结局,实在是悲凉。

更多文章

  • 曹操就是一只狼,刚刚还温情脉脉,转眼就命人乱棒打死爱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英雄,真实曹操深度分析,曹操到底是不是乱世之奸雄

    曹操乱棒打死爱妾的事情就发生在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可以折射出一代奸雄“狼”一样的凶狠和残忍。曹操为了消灭自己最大的敌人袁绍,做了周密准备。他首先命令得力干将臧霸攻入青州,占领临淄、北海等地,巩固右翼;又命令于禁屯军黄河南岸,密切监视袁绍军队。曹操又通过种手段,先后殄灭了自己的宿敌

  • 大汉高祖刘邦:不作恶,不妥协,是人生的底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简历,王立群讲刘邦,汉高祖刘邦简介和评价

    刘家世代务农,家朝田亩,瓜果自开。老大,老二都很踏实,但是俗话说滑不过老三,刘季(那时候还没改名刘邦)简直就像一个混世魔王一样,不务正业。搁现在就是,捋上一头黄毛,屁股后面插一把西瓜刀,没事拉上几个地痞流氓,去饭馆吃霸王餐,去酒吧调戏小姐姐。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刘季这么浪荡,也没被家里嫌弃,还找了几本

  • 东汉墓中的一颗牙齿,辅助DNA技术,或许能揭开曹操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汉曹操,专家谈曹操墓出土的头骨,曹操墓发现幼年曹操尸骨

    曹操一生征战天下,一统北方更是差一点统一天下,提前结束乱世。但时运不济,终究只是止步于长江。历史上关于曹操的争论有很多,而关于其身世便是其中一个。《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的父亲是曹嵩,而曹嵩是东汉大太监曹腾的养子。但是没有记载曹嵩的生父是谁。关于曹嵩是曹腾从哪里抱来的,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来自曹腾的

  • 历史上客死他乡的名臣,刘邦逼着发小投奔了匈奴,李陵终身未能归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陵个人简历,李广和李陵,俄罗斯挖出李陵墓地在什么地方

    韩王信第一个韩王信,大家都听过韩信的很多,但是知道韩王信的人很少,韩王信的名字也叫韩信,因为他曾经是国外的王,大家为了区分开他和淮阴侯韩信,所以把他称为韩王信。韩王信很倒霉,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匈奴南下就包围了韩王信的底盘,韩王信的那点兵力哪够对付雪匈奴的啊,只能和匈奴周旋,刘邦带着人赶到,发现匈奴和

  • 董卓手下五位大将,吕布仅仅排名第五,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董卓和吕布是什么关系,董卓麾下十大猛将排行,董卓吕布貂蝉

    第一名:徐荣徐荣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与夏侯惇交马数回,便被斩于马下的小将,但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却是东汉末年一个杰出的将领。徐荣的一生主要有两大战绩:一是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董卓迁都长安,让徐荣断后,徐荣在汴水大败曹操,曹操险些丧命,还有便是在梁东之战中击败江东猛虎孙坚。在董卓死后,徐荣在与

  • 从关中到彭城,刘邦在“东进伐项”之路中,凭什么畅通无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彭城之战后刘邦怎么样,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逃向了哪里,刘邦彭城之战深度解析

    项羽将刘邦封于穷苦的巴蜀之地,对于这样的后果,刘邦是非常不满的。在韩信的鼓动下,刘邦整顿军队,准备一举夺回关中之地,然后以关中为大本营,向东争取天下。项羽顾头不顾尾按照楚怀王定下的怀王之约,刘邦本应该为“关中王”,但项羽依自己的喜好将关中一分为三,分别封给了章邯、董翳和司马欣。刘邦想要向东争取天下,

  • 刘秀的手下不乏狠角色,两大猛将斩杀州牧、郡守,夺得五万精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秀手下十大将军,刘秀手下最厉害的大将,刘秀手下的文臣武将

    然而,此时的更始政权,自身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实际统治的人口仅占当时的四分之一。当时,各地军阀割据,还在赤眉、铜马等大大小小的武装势力,不仅不听更始帝的号令,甚至还威胁到更始政权的稳定。刘玄名为皇帝,实际上,也仅是当时的一方诸侯而已。刘玄不擅长军事战略,从未带兵出征过。仅靠权谋难以服众,又如何能一统

  • 刘贺所作所为触碰霍光底线而被迅速废黜,汉宣帝仍命张敞对其监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光废掉不听话的刘贺,霍光废刘贺是阴谋,霍光废了刘贺的全过程

    为什么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宗室侯爵,他的薨逝却让皇帝如此安心,像“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一般如释重负?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就要从三十二年前说起了。征和二年(前91年),一代雄主汉武帝已经到了暮年之时,出于对皇权的排他性和对于衰老乃至死亡的恐惧,他开始怀疑周围的人都在用巫蛊之术诅咒于他,让他早日

  • 刘据虽被冤杀但其行为却实属谋反,故汉武帝未对其后代给予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武帝知道刘据是冤枉的,刘据之死,汉武帝儿子刘据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汉武帝的“戾太子”刘据之死,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父子间误会导致的偶然,本质上却是权力矛盾爆发的必然:皇帝与太子,前者是当下皇权的掌控者,后者是未来皇权的拥有者,看似应该很简单的继承关系,但却由于封建皇权的高度排他性,而变得相当复杂。两者之间既是父子关系,同时却也带了一丝对手的色彩。在

  • 刘安认为刘长因汉朝政府的过错才绝食而亡是其反抗汉武帝的根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西汉历史,这种矛盾持续很久,且爆发过不少冲突,文、景、武三朝都有过,似乎成了一块顽疾。正是缘此背景,汉武帝才不遗余力地搞“推恩令”,最终使得西瓜般大的诸侯国统统变成了一堆小芝麻。但是王族与皇族何尝不是一种共生关系,当王族势力被皇族消弭殆尽,当人们对“推恩令”之神奇津津乐道时,其实西汉已濒临灭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