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霸占弟媳既是夷狄源流的表现也有好色之因

李世民霸占弟媳既是夷狄源流的表现也有好色之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88 更新时间:2024/1/20 1:00:37

理学家朱熹也有类似指责:“除害之志固善矣,而不免窃取宫人,私侍其父,其他乱伦逆理之事,往往皆身犯之。”朱熹等人非议唐太宗“乱伦”,不免偏颇。岂独太宗,前有其父兄、后有其子皆然。对此,不能以宋代道学家的伦理观念衡量之,这点恐与李唐的婚姻观念深受胡族影响有关。朱熹也察觉到:“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这种夷狄源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纳弟媳是李唐王室夷狄源流表现

从政治来看,李渊祖父李虎为西魏柱国,曾被鲜卑拓跋氏赐姓“大野氏”。李渊父亲李昞,仕鲜卑族宇文氏的北周为官;李渊仕鲜卑化的汉人杨隋政权为官。父祖几辈与鲜率的政治渊源不可能对唐太宗没有影响。

从地域来看,李唐发家陇西,陇西从秦、汉以来一直是胡、汉杂居地带,特别是北朝时期,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风俗习惯互相影响,既有鲜卑人的汉化,也有汉人的鲜卑化。

从婚姻来看,北朝以来,陇西李氏世为贵族,多与鲜卑上层联姻。如高祖母为独孤氏,太宗母为窦氏、即鲜卑贵族纥豆陵氏,高宗母为长孙氏,都是汉化的鲜卑族姓。而鲜卑婚制在其未汉化以前是比较自由的“以季春月大会饶乐水上,饮讌毕,然后配合。”

东汉时鲜卑人还停留在对偶婚阶段,魏晋南北朝时鲜卑族虽受到中原汉化的影响,然而对偶婚的残余仍然保留,这对陇西李氏不能没有影响。

李渊

再者,唐初与突厥关系密切,李渊曾称臣于突厥,李世民与突厥可汗有结拜兄弟之盟,他或多或少会受到突厥的“父兄死,子弟要其群母及嫂”的婚俗影响。他纳弟妃为己妃,在鲜卑化的汉人或汉化的鲜卑人以及突厥人看来是正常的,然而在具有正统的儒家思想的汉人看来是粗野的,特别是强调封建伦理的宋代理学家看来,就会大惊小怪了。

其实,这种落后的婚俗反映到带有胡族血统与胡族气质的唐太宗父子身上,是不足为奇的。故“乱伦”的指责不免夸大,顶多是行为不够检点。

纳弟媳是唐太宗好女色的行为表现

唐太宗逞其淫威,一生中罗致了不少美女与才女。贞观十一年(637年),武则天时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才女徐惠比武则天约少三岁,估计于稍后入宫。甚至有的已有婚约的美女,也被强选。贞观八年,唐太宗得悉隋代通事舍人郑仁基有一个“容色绝姝,当时莫及”的年轻貌美的女儿,动了占有之心,于是下诏礼聘郑女作为充华女官。

魏征闻讯郑女曾许配书生陆爽,如果强聘入宫,无异拆散郑女的美好姻缘。他乘册封使者未行之机马上进谏,具告原委。唐太宗得知,十分难堪,只得下诏自责,命令停发册使、收回成命。然而房玄龄等大臣揣测唐太宗意犹未尽,于是上疏迎合,借口“大礼既行,不可中止”。

李世民

陆爽在官方压力下,只得违背心愿上表否认这个婚约。唐太宗固然又动起脑筋来了,他故意询问魏征,陆爽为什么自言无有婚约?魏征逆旨解释;“彼以为陛下外虽舍之,或阴加罪谴,故不得不然。”在魏征的据理力争下,只得作罢。这说明唐太宗能虚心纳谏,比起隋炀帝来,不至在贪图女色方面走得过远。

唐太宗还接受了魏征谏阻外来的女子。贞观五年(631年)十一月“新罗献美女二人,魏征以为不宜受。”其理由是“蕃夷献女,诚不足怪,但今日受纳,实非其时,道路传闻,必生横议,若微亏圣德,悔不可追。”唐太宗高兴地遣还了新罗美女。

唐太宗虽然多方罗致美貌淑女,然而在忠直大臣的劝导下,晚年也有收敛。

更多文章

  • 古代男女均称丁并服徭役,唐中宗复辟后女性名义上不负担徭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徭役制度,古代女子服徭役,唐朝服徭役的时间

    唐制,男二十一服丁役。韩诗云,生一儿,实为国家添一丁役。宋陆游《卧病杂题》诗曰:“身叨乡祭酒,孙为国添丁。”沿用韩诗之典。唐初的百姓,有两个沉重负担——一是赋税;二是徭役。赋税之后,仍然须定期为官府服不给钱的徭役。其时,服役并不分男女。《旧唐书.职官志》户部职云:“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

  • 霍献可曾多次陷害狄仁杰,狄仁杰却举荐霍献可为御史中丞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献可如何评价狄仁杰,狄仁杰是怎样打败霍义的,狄仁杰御史

    时任宰相张光辅为诸军节度,被武则天任命率十万大军征讨叛乱,可他为了军功竟屠戮降人,还纵容部下杀烧抢掠,随意索要钱财。这时的狄仁杰为豫州刺史,也被张光辅的部下索要钱财,他断然拒绝,数落恶行,质问宰相,言说张光辅罪恶比李贞还甚。张光辅怀恨在心,回朝之后就污蔑狄仁杰对皇帝不尊敬,贬他做了复州刺史。“初,越

  • “辞职”的唐朝皇妃:拥有倾城之貌却不愿做贵妃,为爱情浪迹天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女子就是唐德宗李适的贵妃王珠。这位传奇的女子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1.年轻的太子邂逅绝妙佳人大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唐代宗李豫封长子李适为太子,这一年,李适22岁,正是意气奋发的年纪。这个时候,虽然大唐的土地上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战火,但长安城中的教坊乐司,依然繁盛如昔。大唐有诗风之盛,李

  • 古代最会抄袭的7位诗人,靠抄袭成就千古名作,连隋炀帝的诗都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诗人抄袭被批,历史上被抄袭的诗句,最会抄袭的十首诗

    我身为80后,当年就对一个同年龄段的人艳羡不已,虽然他写的文章并不出彩,也没什么营养,据说还是抄袭,但是人家红了,而且钞票赚得也不少。再有因《好莱坞往事》赚够话题性的昆汀·塔伦蒂诺,除了他黑李小龙,伤害了李小龙的粉丝还有我们的情绪之外,印象深刻的是,昆汀的经典语录:“我xx就是抄袭!”相比较既不表态

  • 贞观之治的另一面:晚年多疑的唐太宗,如何玩弄权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贞观名臣对唐太宗的态度,唐太宗与贞观盛世,唐太宗如何开创贞观之治

    这是《资治通鉴》之中对于初唐盛世“贞观之治”的记载。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数不尽的英雄豪杰在这段文明之中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封建时期曾诞生过无数朝代,其中最为鼎盛的当属盛唐时期,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唐朝社会在其的治理之下,逐渐走向繁荣富强,开启唐朝历史之中第一个盛世之景“贞观之治”。 一

  • 武则天临死才醒悟,最可怕的人一直就在身边,自己冤杀了李唐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真的杀绝李唐宗室了吗,李唐为什么不杀武则天,武则天真的将李唐宗室都屠尽了吗

    不过,一代女帝武则天心中也曾有着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百年之后该还位给李氏,还是将皇位传给武氏子孙,这个问题最终在宰相狄仁杰的帮助下得到答案,朝廷人心依旧向着李唐皇室。此时武则天才醒悟,原来自己最信任的大臣也是倾向于李唐的,只不过他隐藏得很深而已。 武则天夺权之路 武则天是大唐开国功臣武士彟之女,1

  • 初唐名将李勣自称年十二为杀人贼、十四为难当贼、二十为天下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绩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李绩简历,李绩是道士吗

    地点:东郡韦城县西南的一条偏僻山路上。人物:一条黑大汉跌跌撞撞的末路狂奔。他的衣衫是黑颜色的,面目是黑颜色的,皮肤也是黑颜色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青青十指黑!大家别误会,他不是卖炭翁,是原东郡公安局长兼法院院长翟让。刚刚完美地演绎了越狱第一季,从监狱出来。公安局长、坐牢、越狱……这些敏感的字眼通常

  • 武则天的军事策略只一招:增兵,当她黔驴技穷,狄仁杰适时献妙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狄仁杰武则天完整视频,武则天死后狄仁杰哪去了,武则天的铁腕手段

    武则天老羞成怒,祭出了她的杀手锏——给敌人起外号。她下诏改称默啜为“斩啜”,声称有能斩“斩啜”者必封王。这次,老天没有再次眷顾她,改称默啜为“斩啜”没能收到任何效果,而默啜的攻势更加凌厉,从定州杀至赵州,不但擒杀了赵州刺史高睿,还牢牢压制住了屯驻在赵州境内的沙吒忠义部。河北大地乱成了一锅粥,河北军民

  • 宰相写下“青鹅”两字被斩,百官疑惑,武则天:你们把字拆开来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读历史的时候,都会为历朝历代的各种事件演变而唏嘘。殊不知在古代社会,统治者们之间的斗争其实更为复杂,也更加的残酷无情。尤其,是上位者对待臣下的态度,更是复杂多变。在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为了能坐上至高无上的皇位,更是有无数的人在中间不断沉浮,最终变成了牺牲品。当时有一位宰相,因为给别人的传信中有“

  • 唐太宗送给唐僧四件宝物,为何取经结束后只带回一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和唐僧的故事流程图,唐太宗给唐僧的东西,唐太宗赠唐僧宝物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很显然这四件宝物即:通关文牒,紫金钵盂,随从,白马。为什么它们是宝物呢?因为在古代皇帝至高无上,出手也是最大方的,他赏赐的物品都是顶级的,尤其这次唐僧是带着任务去西天取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