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大圣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为何同时出现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三大圣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为何同时出现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00 更新时间:2024/2/12 23:48:41

难道这是一种巧合吗?这么多哲学家,从东方到西方,集体投胎传播高深的哲学思想?不会是哪位大仙故意这么安排的吧?

其实用一句话,就能阐述其中的道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件事,道理是一样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又会对客观环境造成影响。

[var1]

一、那个时代,中西方的客观环境基本一致。

咱们先聊聊东方的事情,大家比较熟悉。孔子老子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春秋晚期。这是一个什么时代呢?

再过几年,中国历史就进入到战国时代了,战国七雄轮番争霸的历史,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才完成了统一六国的目标。

这个时代再往前推,那就是西周时期,这段时期,周朝的江山稳固,虽说诸侯林立,但是大家都听从周天子的调遣。直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后,局势才失去了控制。

也就是说,孔子、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恰好就是周朝分崩离析的那段时间。当时天下诸侯若干,谁都想要做霸主,陆续出现了春秋五霸,以及后来的战国七雄。

正是在这种客观环境下,才诞生了孔子、老子这样的哲学家。其实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很多厉害的人物出现在这个时代,比如说孟子荀子鬼谷子、墨子等等。

为啥这么多人才集中在诸侯割据的战乱年代呢?因为竞争。百家争鸣的时代,说到底,就是比拼哪家的思想更适合时代的潮流。

[var1]

你说自己行还是不行,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潮流是否认可你。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大放异彩,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好了!

了解了这个时代背景,我们再看看释迦牟尼所处的时代。当时的天竺,和当时的中国其实一模一样,也是诸侯林立的状态。

比如说释迦牟尼本人,其实是迦毗罗卫国的一位王子。他为了得道、传道,放弃了王位,成为了一名正儿八经的修行者。论修仙,释迦牟尼绝对是巅峰级别的高手。

再看看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所处的时代,那正好就是古希腊文明最为发达的时代。古希腊是城邦制的文明,大大小小的城邦,组成了古希腊文明。

这些城邦,其实都是相对独立的。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一样,只能说有实力比较强大的诸侯,比如斯巴达、雅典,但他们并没有兼并其他城邦。

[var1]

二、霸主情怀,似乎更容易催生出高深的哲学。

项羽攻入咸阳城,灭了秦国以后,势必要选择一种新的国家体制。很多人劝他登基称帝,成为另一个秦始皇,可项羽一生以反秦为己任,以恢复楚国大业为目标,因此他放弃了称帝的机会。

那么他选择了什么?不称帝,自然就是称霸了!楚霸王项羽的诞生,其实是一种霸主情怀的延续。

孔子、老子所处的时代,不是没有实力强劲的诸侯。春秋五霸,每一个拉出来,那都是有统一天下的实力的。

但是,这帮人为何没有这么干呢?很多人说是因为上面有个周天子,拉不开脸面。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拥有霸主情怀。

强大的诸侯,急切地希望天下诸侯,都承认自身的实力。让自己从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这就够了。至于非要兼并这些诸侯,他们是没有这方面考虑的。

霸主情怀下,对小诸侯是利好的。因为他们暂时不需要担心被兼并的危险,如果能够好好任用一些人才,说不定能后来居上,成为新任霸主。

[var1]

所以说在霸主情怀的大环境下,各种人才层出不穷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绞尽脑汁,希望用自己的学识,让自己辅佐的君王成为新一任霸主。即使不能成为霸主,至少也能让他们在乱世中得到存活之法。

同样的道理,当时的天竺以及古希腊,也充斥着霸主的情怀。总是有那么一两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在关键时刻可以出来主持大局。

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其实就是两个实力强劲的城邦。他们在面对波斯帝国的入侵时,同仇敌忾,击退了对手。

但是在波斯帝国退却后,他们却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大打出手。争夺霸主地位的过程,也就是各种思想文化迸发的过程。

除此以外,其实欧洲为何近现代还能出现不少伟大的人才呢?比如说文艺复兴时期、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诸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伏尔泰等等,数不胜数。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一种充斥着霸主情怀的环境。各国人才轮番登场,不知不觉中,就能促进本国争夺欧洲霸主的地位。

[var1]

三、一点猜想:人类历史,或许是一部平行史。

仔细研究东西方历史,我们会发现,即使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但是在发展上,很多时期几乎处于平行状态。我们单纯从一些强大的文明来看就知道。

中国处于秦汉大一统时期的时候,欧洲处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同样也是强大的大一统状态,也有十分灿烂的文明。

紧接着,中国由三国进入晋朝以后,遭遇了千年难见的五胡乱华时期。胡人们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了20多个割据政权。

同样的时期,西罗马被北方的蛮族日耳曼人所灭。日耳曼人也在欧洲大陆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比如东哥特王国、西哥特王国、法兰克王国等等。

[var1]

同样是野蛮战争了文明,同样是大一统遭到了破坏,历史进入诸侯割据的时代。所以说又进入了一个平行时期。

到了近代,那东西方的沟通可就更多了。明成祖朱棣让郑和七下西洋,打造了东方最强大的舰队。没过多久,欧洲就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所以说,其实东西方的发展历程,在很多时候几乎处于平行状态。那么同时期的东西方,诞生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哲学家,也就不奇怪了。毕竟人类文化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更多文章

  • 与丈夫差39岁 成姐姐的婆婆 守寡半世纪 第一个死后不火葬的妃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22岁守寡的皇后,死后20年不腐的妃子,死后七年未葬的妃子

    [var1]努尔哈赤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建功立业,为了这个目标他牺牲很多,自己的婚姻,自己的女儿,自己儿子的婚姻,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对努尔哈赤来讲,婚姻的意义就看能否给自己换得更大的利益,若不能,这场婚姻就没有任何意义,若能就是意义重大,这个女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不重要,最重要

  • 《山海经》中,大禹治水的神器“息壤”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山海经》中,“息壤”被描绘成一种有着神奇作用的土壤,因为它“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也就是说,这个叫”息壤“的土,它本身是可以自动无限生长的,所以用来堵塞洪水,是最好不过的。我们都知道,鲧治理洪水,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采取了”堵“的方法,而“大禹”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用的是疏

  • 《山海经》是神书吗?里面的黑齿国、周题国、丁玲国,真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世界屋脊一、先秦时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战国以前,由于华夏民族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包括海河)和江、淮、河、汉之间,虽然同其他地区有一定的交往,但总的说来地理视野是比较狭小的。当时人把海看作世界的边际。[var1]从人们对东方“海隅”和“海表”的认识开始,然后扩大为四方皆有海的设想。《诗•大雅

  • “窃符救赵”背后:魏王是赢家,信陵君只能算半个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前257年,秦军围攻邯郸,赵国向魏国发出求援信,魏王让晋鄙挂帅,率10万精兵出征,救援邯郸。但是,秦昭襄放下狠话,谁若敢救援赵国,下一个收拾对象就是他,秦军纷纷教他学会做人。魏王害怕秦军,便下令晋鄙屯兵观望,在边境溜达,坐视邯郸被围而不顾。信陵君非常着急,他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更想救

  • 古今奇谈之盥洗:屈原的圣女,齐景公的浴堂和曹共公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之前的一篇关于春秋战国的清明节的章节中,我曾经为大家提到过一个叫舞雩礼的礼节,其大致的过程就是通过在河水里洗澡来禳除灾凶。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会不禁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春秋时期的人们都怎么洗澡呢?他们的洗澡过程和我们的洗澡过程有相同之处吗?其实啊,早在比春秋战国更要早的夏商两代,当时的人们

  • 楚国人的创造力,你有没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国灭亡真正原因,楚国人是个怎么样的人,楚国人聪明吗

    楚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强创造力呢?首先是信仰!历史上的楚人,认为自己是祝融的后裔。传说祝融是上古时代的火神,掌管着火的秘密。火天然带有美感,有木有,所以楚国人是追求完美的。火又代表着发明创造力,所以楚国人的创造力可能和这个有关。在古代中原人崇拜的图腾是龙,而楚国人崇拜的图腾是凤凰,认为凤凰才是最有神性的

  • 楚国感人皇族!战数倍秦军断一臂,城破时做一决定感动后人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抗击楚国的50万秦军,秦军灭楚国真实视频,60万秦军灭亡楚国

    [var1]楚国怀王统治前期,楚国与齐国仍旧处于同盟状态,楚、齐两国同盟严重威胁到了秦国扫灭六国的虎狼之心。此时的楚国处于楚怀王的统治下,怀王的父亲楚威王留给他的还是一个比较强大的楚国,实力强劲正是秦国的敌手;齐国是中原的强国,实力虽不及秦国、楚国,但是却依然算得上是威胁秦国统一的障碍;因此秦国不破

  • 《大秦赋》毛遂好酒,赵偃娶倡女为妻,两者助推了赵国的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国毛遂之死,毛遂时代赵国国君,赵国公子赵偃

    1、赵偃从小喜欢欺负在赵国为质的嬴政,还差点杀死嬴政,是申越先生舍命才救下了嬴政母子。所以当赵偃听到嬴政已经在秦国当了亲王以后,他心理上很不平衡,也要当赵国的王。可是哥哥赵佾是太子,而且父王喜欢赵佾,不喜欢他。赵偃就挖空心思想门路了,喜欢拍他马屁的小跟班郭开鬼点子很多。2、赵偃娶倡女为妻,赵王是很恼

  • 《史记》中你没发现的那些事:孙膑所引起的思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史记孙膑简介,读史记说说对孙膑的看法,史记里面的孙膑在哪一页

    [var1] 三家分晋后的赵魏韩 1、城濮之战奠定了春秋时期的基本格局。2、晋阳之战奠定了战国时期的基本格局。3、马陵之战意味着三晋的衰落。4、长平之战扫清了秦国统一的最后一块绊脚石。整个春秋战国,就是围绕着中原地区而进行的一场兼并战争。晋国之所以能够取得霸权,那得感谢晋献公的心狠手辣。他把叔伯兄弟

  • 抵御外族,平定边患,燕国的这位猛将秦开,曾在东胡当人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开为燕国夺地了吗,名将秦开大破东胡,燕国派谁攻伐东胡

    战国时,七雄称霸中原,年年征战的同时。处于中原北部的边界并不安宁,那时候,趁着诸侯无暇,匈奴、义渠、东胡等游牧民族渐渐强大,族群人口众多,他们这时候不再满足于边疆的恶劣环境。狼子野心开始显露出来,常常骚扰列国。特别是地处北地的秦、赵、燕三国,成为了东胡的主要骚扰对象。他们抢夺牲畜,屠杀百姓。[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