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抬来三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剧变:有人要死了啊

朱元璋抬来三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剧变:有人要死了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4/1/23 23:38:09

在历史上,刘伯温和朱元璋是一对很有趣的组合,在初遇的时候,两人一个倒追一个装清高,结果需要刀架在脖子上才强行组合。在打天下的时候,两人通力合作,将对手耍的团团转。但是打下天下以后,刘伯温成为朱元璋的救火队长,但却时常恐惧的不敢乱说话。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只是因为朱元璋身份的变化,从当年破落的和尚,到后来的皇帝,刘伯温越来越感受到朱元璋的帝王之威。所以很多时候,刘伯温都知道朱元璋暗藏杀机,偏偏又只能袖手旁观。

例如,在大明王朝开国的第一场科举之中,这本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所有人都在欢庆,只有刘伯温在恐惧,因为他知道又要杀人了。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很多官方史书以及民间小说中,刘伯温在朱元璋当皇帝以后,成为了一个救火队长。例如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就找他算国运,又例如,在面对天气和国家行政变迁的时候,又找刘伯温来运筹帷幄。

所以民间和官方史料中有很多刘伯温的传奇故事,这也让我们误以为刘伯温与朱元璋是一对无话不说的组合。但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关系一直都很尴尬,刘伯温的确很聪明,能够看破很多事情,但他同时也因为看破很多事情而苦恼,他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朱元璋的杀意。

当然,这并不是说朱元璋就是一个天生喜欢杀戮的人,只是因为他成为了皇帝,针对一些事情必须要杀伐果断,只是刘伯温总是能够看破而已。

例如,在大明王朝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就立刻组织了一场科举考试。应该说,这场科举考试对于大明王朝非常具有纪念意义,所以满朝文武都非常高兴,就连那些来参加考试的学子们,虽然有些紧张,但也无不透露着自豪。

可是,就在那些学生准备进来参加考试时,朱元璋却提前命人送来了三筐稻谷。众人对这一幕非常不理解,例如,当时颇得圣宠的杨宪,他还以为,朱元璋是想要以稻谷为题材进行考试,表达人才和粮食的重要性。所以,这个聪明的年轻官员还表现得洋洋自得,直呼圣上英明。

但没想到,旁边的刘伯温却是脸色突变,而且变得十分苍白。作为朝里的百晓生,杨宪自然感觉情况有些不对劲,于是赶紧就悄悄地向刘伯温使眼色,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见刘伯温冷冷的说,今天不是个喜庆的日子,因为今天要见鲜血,大家都各自注意点。

这话一说完,杨宪整个人都傻了,今天可是科举的大日子,而且稻谷也代表着吉祥,怎么可能代表着杀戮呢?

带着疑惑,没过多久,考生都走进了大门,大家都乎呼皇帝万岁,然后默默的等待朱元璋出考题。

朱元璋自然如往常一般,表面笑嘻嘻,并且向大家指出了那三筐稻谷,让所有的考生去观察这些稻谷的不同,并且以此为题目进行内容创作。

周围的人虽然有些困惑,但也是比较了得的人,所以快速进入角色,围着这些稻谷进行思考。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要求自己身边的官员去看一看这些稻谷,刘伯温自然是脸色不善,杨宪依旧是满头问号。不过等到皇帝提问的时候,众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唯有刘伯温直接表示,自己看不出有任何区别,皇帝对此嘿嘿一笑,直接略过。

杨宪对此更加困惑了,刘伯温这么聪明,为什么要装糊涂呢?难道今天真的会出事?

果不其然,朱元璋在大家一团和气之下,突然转变了脸色,他默默的说出这三筐稻谷来自于三个不同的地方,分别是扬州,太仓和军仓。而且这些稻谷分为上等,中等和劣等,分别对应这三个地方。

等朱元璋说完这些话以后,包括杨宪在内,所有的官员脸色惨白,赶紧跪下直呼有罪。

原来,当时杨宪正在管理扬州,所以,扬州的稻谷产量最好。但是太仓的官员可就要出事了,他们玩忽职守导致稻谷产量极差,在这上下对比之中,朱元璋可能要爆发雷霆之怒。而且如果仅仅只是如此,今天不过是罢官免职,但是偏偏涉及到了军粮,而且龟粮是最劣等的粮食,里面不仅有陈粮而且还有空壳。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开国的头一天,而且是在科举的日子里,这些官员就已经集体腐败了,而且还是顶风作案。

杨宪这时候才明白,原来朱元璋已经动了杀心了,如果不是刘伯温提醒了一句,他还被蒙在鼓里。那些之前在一旁指手画脚喜气洋洋的官员全都被骂了一顿,唯有刘伯温和杨宪得到了嘉奖。

当然了,在旁边看戏的考生们也被吓得涩涩发抖,直呼饶命。朱元璋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打骂,直接以几十位官员人头落地的指令,当场给他们上了一课,然后告诉他们这是大明王朝的第一场科举,他们也是未来的明朝官员,希望在座的各位不要在将来也被拉出去砍头。

所有的考生集体恐慌,他们在无限惶恐之中开始了自己的考试,写出了印象深刻的文章。

这是当年刘伯温和朱元璋之间发生的一个小插曲,但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朱元璋这个皇帝非常凶狠,对于贪官污吏,对于那些考生们,他从来都是用鲜血和恐吓来敦促他们。

当然了,作为百晓生的刘伯温自然明白这一切,不过明白归明白,每一次都看得心惊肉跳。所以,历史上的刘伯温与朱元璋的组合,没有小说中的那么和谐,伴君如伴虎,从来都是名言至理,即使如刘伯温这样的人物,也难免落入其中的怪圈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选了并非是第一继承人的朱允炆为皇位新的继任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啥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朱允炆,朱元璋料到朱允炆的下场了吗

    依照常理,嫡长子去世当选嫡次子也就是朱标的弟弟为新的继承人,这也就是所谓的“兄终弟及”。历史上,汉武帝的继承人太子刘据因为涉及谋反自杀,所以汉武帝只能从刘据的弟弟中挑选。最终,当时年龄最小的刘弗陵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朱标有2个同父同母的弟弟: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按古代宗法制度的继承顺序来说,继承人应

  • 自古重农抑商,为何在宋朝时期,工商业得到了繁荣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吗,宋朝重农抑商严重吗,重农抑商的目的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所有实现大一统的王朝中,宋朝的国土面积是最小的,但其却是最有钱的,并且在当时,宋朝还是城镇最多的。在唐朝,拥有十万户及十万户以上居民的城市只有十个左右,但是在宋朝却有四十多个,还出现了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例如汴梁和临安。宋朝如此有钱是因为其和其他王朝不同,在所有封建王朝中,宋朝是

  •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氏,下令男的世代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最恨的9个姓氏,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是什么姓

    宋朝末期,社会动荡,元朝军队来势汹汹,攻向宋朝城池。在这一危急时刻,作为宋朝的百姓,有这样一位无耻的奸商,为了金钱和利益,居然大开城门,让元朝士兵进攻。虽然后来元朝建立,这位奸商也获得了荣誉与地位。但是他的做法却令人诟病,以至于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后,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下令将这位奸商的尸体挖出来鞭尸

  • 76岁的李善长在家养老,每天耕田种地,为何还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王朝的统治者朱元璋就是农民起义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能够确立统治者的地位,一方面依赖于他出色的领导能力,而另一方面也与他身边的能臣武将有着绝大的关系。韩国公李善长在76岁的时候每天耕田种地,为什么朱元璋还要下令将他满门抄斩呢?元朝末年,由于苛捐杂税比较严重,所以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现象,朱元璋当时仅仅

  • 宋江征讨方腊有功,被朝廷封为楚州安抚使,究竟是个多大的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江平定方腊起义,宋江的楚州安抚使是什么级别,方腊宋江对话完整版

    《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便是人称“及时雨”的宋江。宋江,字公明,他原本是郓县县城的一名官吏,他面相黝黑,个子又矮又瘦,但是他为人仗义,平常喜欢结交朋友,所以人缘一直很好。后来因为晁盖智取生辰纲,朝廷下令追捕,宋江得知消息后悄悄告知了晁盖,晁盖便带领人马杀上梁山做了土匪头子,躲过了朝廷的追捕。反观宋江却

  • 南明灭亡后,郑成功为何不扶逃往台湾的宗室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成功与台湾的资料,南明史对郑成功的评价,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

    单纯从这一件事情来看,郑成功这个民族英雄的身份已经足够坐实,不过我觉得仅仅是这一件事,其实还远远不足以说明郑成功的雄才大略,因为在郑成功和明朝宗室一起退居台湾之后,郑成功对待明朝宗室的态度,才是其真正的雄才大略,为何这样说呢?且听我继续为你娓娓道来。宗室成员号召力严重不足很多人都比较好奇,郑成功这么

  •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办?朱元璋只改了一字巧妙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朱元璋改什么字百姓才能杀猪,朱元璋杀猪禁忌,朱元璋做过哪些为老百姓着想的事

    老百姓的衣着打扮,甚至服饰颜色都有一定的制度。甚至有些日常所需和谋生行当都要避开当权者的忌讳,不然的话,可能会大祸临头。“楚王爱细腰,国人多饿死”这个典故就是讽刺这一现象的。更有甚者,在宋徽宗年间,一个叫范致虚的人就借用这种天子忌讳给当时正当权的宋徽宗拍马屁。范致虚这人听闻宋徽宗出生那年是狗年,于是

  • 靖康之耻中的宋徽宗:虽然生下19个儿女,最后却连尸骨都没有留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靖康之耻宋徽宗死得有多惨,宋徽宗如何一步步走向靖康之耻,靖康之变发生前宋徽宗做了什么

    一、靖康之耻中的宋徽宗1127年,金国攻克北宋都城汴京,并且俘虏了宋徽宗以及宋钦宗,带着他们的妻女以及妃子宫女一起前往金国上京,途中金人对北宋的宫女,甚至宋徽宗的妻子韦贤妃和宋钦宗的朱皇后都被金人猥琐,到了金国更是要求她们去金太祖阿骨打庙行“牵羊礼”,手段十分残忍龌龊。牵羊礼结束后,更是将这些宫女分

  • 大明王朝的帝国巨骗:以人头数目衡量战功,却总能无中生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明王朝十大隐藏细节,大明皇帝的战功,大明王朝的雄厚实力

    明朝在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当然他们也存在很多特殊的事情,比如大明朝存在一些帝国巨骗,最明显的就是一个以人头数目衡量战功的制度,这个制度的产生,总是能将军功无中生有,导致很多人啥也没干,却还平步青云,这些问题的出现,也预示着明朝的衰亡。明朝最初的时候,尤其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胜利登基称帝的永乐年

  • 中国也曾有个东京,乃北宋都城,但为什么后来这一地名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的东京是今天的哪里,北宋首都东京现在是哪里,北宋东京汴梁

    实际上,日本的东京和我们的东京完全是两个概念,日本也是存在东京和西京的,现在的东京之所以被命名为东京,也是因为曾经的日本都城在西面,日本迁都,由西京转入东京,这是日本的历史情况决定的。另外,日本之所以也和中国一样用东南西北的方式来命名都城,也是因为日本当时向中国学习的缘故。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为什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