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能否预测靖难之役和建文出家?看这四个人的履历就知道了

刘伯温能否预测靖难之役和建文出家?看这四个人的履历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41 更新时间:2024/2/1 13:31:39

但是我们读史不是看故事,研究史料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要把人物的年龄履历搞清楚。这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个疑问:刘伯温是否如此神通广大?如果刘伯温真的预测到了燕王朱棣造反发动靖难之役,也算出了建文帝朱允炆只有出逃才能保命,并且给朱元璋出了这个主意,会不会被当场诛杀——推出午门、立斩不饶?

闲话少叙,咱们还是来看这段故事。

话说当年(有些明人笔记这点很不好,不说明是哪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问刘伯温:“我这个大孙子朱允炆要是当了皇帝,能在位几年?”刘伯温回答:“皇太孙根骨非凡,可不是一般的人间富贵能拘束得了的!”朱元璋听出了弦外之音,就再三追问,刘伯温高深莫测摇头不答。

看着朱老爷子要急眼了,刘伯温这才不敢卖关子:“皇太孙最后一定会出家为僧,一定能修成正果,但是若继位为君,恐怕四五年后会动刀兵!”朱元璋傻眼了:“既然如此,那我还不如现在就让他出家,把皇位直接传给燕王朱棣得了!”刘伯温还是摇头:“春秋古制,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传位给四王爷,于理不合,恐怕会招致天下人耻笑。而且皇太孙有几年帝王之命,命中注定,违命不详,那时候皇太孙再遇到什么坎儿,可就过不去了!”

朱元璋急得直挠头:“那你说该咋办?”刘伯温密授机宜:“你做一个箱子,里面装好度牒、僧衣、剃刀,让他在紧急关头打开,应该能渡过此劫。”最后刘伯温下了断言:“得天下者,必燕王也。燕王才度既雄,而北地常有王气。”朱元璋依计行事,朱允炆逃出生天,朱棣秋后算账收拾了刘基一家:“燕王登位,削去刘诚意伯爵。”

刘伯温果真如此神机妙算,早早就预测到了燕王朱棣会发动靖难之役了吗?咱们还是来看看正史的记载。

根据《明史》《明实录》《天潢玉牒》的记载,咱们还是来理顺一下懿文太子朱标、朱棣、朱允炆和刘伯温这四个人的简历。

咱们先来看曾经的懿文太子、后来被追封为兴宗孝康皇帝的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从洪武十年开始把权利逐渐移交给朱标(令自今政事并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朱标奉命巡抚陕西(实际是为新帝都考察选址),第二年四月,考察归来的朱标薨逝于京城。

接下来再看曾经的燕王后来的永乐大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洪武三年,被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到燕地上任(就国、之藩)……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建文元年秋七月朱棣揭竿而起,“自署官属,称其师曰‘靖难’”。

建文帝朱允炆,生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懿文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他还有个哥哥叫朱雄英。朱雄英生于洪武七年,夭折于洪武十五年。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最后再来看诚意伯刘基刘伯温,此公是否神机妙算暂且不论,咱们就看看他见没见过朱雄英和朱允炆。洪武八年三月,刘伯温彻底退休返乡,一个月后病逝(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可能有的读者还没看明白,咱们就复述并对照一下这几人的生卒时间,以刘基刘伯温病逝那一年为准:洪武八年(1375年),皇太子朱标身体健康,还处于实习阶段,没有正式介入朝政。时年二十的太子朱标已经有了一个刚满周岁的长子朱雄英,此子七年后夭折。朱棣时年仅十五岁,还在京城读书而没有就藩。至于建文帝朱允炆,不好意思,他还没有出生。

看到这里大家想必都已经明白了,即使按照刘基刘伯温病故那年计算,太子很年轻硬朗,朱允炆还没有出生,刘伯温就是再怎么神机妙算,也算不到未来将会有一个叫朱允炆的皇太孙出生,更不会预测到朱标会早死,如果他真预测到并且跟朱元璋说了,那么他的下场只有一个——被老朱头子下令推出午门斩首:你这不是咒我宝贝大儿子朱标早死吗?这就是自己找死了……

更多文章

  • 海口有一座墓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埋葬的人一生都饱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海口有几大墓园,海口十大陵园排名,海南省十大名墓

    有人说,海口不像西安、洛阳或者北京,没有太多历史沉淀,因此并不是一个适合寻古的城市,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比如五公祠,比如海瑞墓,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海瑞墓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滨涯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在当时可是皇帝派专人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而成。据说当海瑞灵柩运至现墓地时,抬灵柩的绳子突然

  • 明朝十六位皇帝,超过六十岁的只有两位,却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明朝16位皇帝的特点,明朝的十六位皇帝谁最厉害

    在这十六位皇帝当中,长寿的不多,大都非常短命,其中,超过六十岁的皇帝,只有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朱元璋活得最长,七十一岁,在位三十一年,朱棣活了六十四岁,在位二十三年。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朱元璋能活七十一岁,算长寿了,而朱棣活了六十四岁,虽然不是太长,但是,在古代医学技术不是很发达,

  • 五品知州呵斥三品指挥使,牟平县志中的明代文武关系体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的知州是几品,五品知州是多大的官,知府与知州

    这一原则的直观体现是:在文武官员级别相仿甚至武将官衔更高的情况下,决策权通常掌握在文官手中。明清史料当中,可以找到大量的相关记载。且不说二品的巡抚可以节制一品的提督和二品的总兵,就连五品的知州,在三品的卫指挥使面前,也相当有底气。在《牟平县志》当中,就记载了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按照明代区划,牟平既是宁

  • “此生不再立后”,徐妙云能得朱棣如此誓言,足见她的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第一次见徐妙云,朱棣徐妙云关系,朱棣徐妙云婚后真正在一起

    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着青质九翟衣的徐妙云在经过隆重的典礼之后见到了姿貌秀杰、目重瞳子、龙行虎步、声若洪钟的朱棣,她一见倾心。徐妙云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幼时便展现出过人的学习能力。她喜欢安静、喜欢读书、爱好兵书,凡是所看所学皆能过目不忘。因为研究兵书,她在排兵布阵上也颇在行,世人称她“女诸生”。声

  •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有多可爱,读完这首词,你就都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清照少女情怀,李清照十首必背词,李清照雨打芭蕉的词

    十六七岁的李清照,是一名朝气蓬勃,青春袭人的少女。昨晚刮风下雨,李清照睡不着,看看书、写写字,依旧没有睡意。她一眼望到了桌子上的酒杯,就想着喝点酒解解愁吧,于是起身坐在桌前开始饮酒。对于爱喝酒的她来说,这一喝就控制不住。也不知喝了多少杯,她借着酒劲沉沉睡去,第二天醒来已是晌午。宿醉后的头疼让李清照很

  • 朱元璋曾是张无忌手下,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张无忌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是张无忌手下吗,朱元璋和张无忌到底有关系没,历史上张无忌与朱元璋什么关系

    有多少人曾经迷恋在《倚天屠龙记》中的侠客情谊之中难以自拔的呢?又有多少人曾经拜倒在英俊潇洒的张无忌脚下呢?不得不说张无忌这号人物在作品中的塑造还是相当的成功的,他肝胆相照的英雄情怀以及仁爱的品性打动了无数为之痴狂的影迷和书迷。这是一个发生在元末明初的小说,时值乱世,遍地狼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明英宗朱祁镇为什么要废除殉葬制?他真的不是好皇帝只是好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祁镇为什么终止殉葬,明英宗朱祁镇是好是坏,明英宗朱祁镇传奇一生

    这是某位著名畅销书作家对于明英宗朱祁镇的评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着“土木堡战神”、“明堡宗”、“瓦剌留学生”、“蒙古导游”等一系列头衔的朱祁镇做皇帝十分失败。无数的明军精锐葬送在他手里,挽狂澜于既倒的民族英雄于谦死在他手里。这样一个人,自然不是个好皇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平庸的皇帝,在生命的最后一

  • 明朝义军女首领唐赛儿,起义失败下场如何?正史三个字让朱棣难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赛儿个人简介,唐赛儿起义,侠女唐赛儿是怎样死的

    近年来世界兴起了女权运动,其运动初衷也许是好的,但在国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以至于退化为女拳疯狗。真正的女权应该是什么样的?明代以农民起义立国,但明初就发生了农民起义,而且此次起义还是由女性领导的,这在农民起义史上并不多见。而这位领导起义的女性,也被后世史学家、文学家披上了种种神怪的外衣,她就是唐赛

  • 明朝首富沈万三,为何被朱元璋流放,其家族又为何走向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首富沈万三为何惨遭朱元璋流放,历史上朱元璋和沈万三有关系吗,明朝首富沈万三怎么起家的

    沈万三是如何起家的?有人说沈万三在地里挖到了金矿,有人说他学会了点金术,还有人说沈万三因行善救了一批青蛙,然后得到了聚宝盆……事实上沈万三荣登顶级富豪排行榜,最主要是靠海外贸易。元朝鼓励海外贸易,而沈万三则踩到了政策的关键点,从而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借此沈万三慢慢发家致富。而金兔今天要聊的是沈万三是怎

  • 横跨1000多年——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之前自然观的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代宋应星,论宋应星的自然哲学思想,宋应星科学成就特点

    在当时盛行“心学”的中国封建社会,宋应星具有胆识才略,毅然反其道而行之,在总结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自然哲学的概括,提出了许多可贵的理论,尤其是“形气论”,与当时流行的“心学”形成了对立的哲学路线,对后世影响很大,同时也启发了后人要更加自觉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更好的改造自然。宋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