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首富沈万三,为何被朱元璋流放,其家族又为何走向没落?

明朝首富沈万三,为何被朱元璋流放,其家族又为何走向没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88 更新时间:2023/12/13 8:49:55

沈万三是如何起家的?

有人说沈万三在地里挖到了金矿,有人说他学会了点金术,还有人说沈万三因行善救了一批青蛙,然后得到了聚宝盆……事实上沈万三荣登顶级富豪排行榜,最主要是靠海外贸易。元朝鼓励海外贸易,而沈万三则踩到了政策的关键点,从而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借此沈万三慢慢发家致富。

而金兔今天要聊的是沈万三是怎么死的,沈万三的家族又落了什么下场?

朱元璋其实没有直接杀死沈万三,而是把他流放到云南,但沈万三家族遭受打击,却和朱元璋脱不了关系。

公元1356年,张士诚攻占苏州。张士诚是私盐贩子出身,知晓外贸的重要性,便设立了市舶司,继承元朝的开放政策。而沈万三家族从财力上支持张士诚,试图通过财力来换取政治上的靠山,而这,则为朱元璋上台后沈万三家族遭受打击埋下了伏笔。

张士诚失败了,朱元璋最终赢得天下,而沈万三则在政治上站错队,他曾经支持朱元璋的死对头,这是严重的“政治问题”。沈万三是聪明人,当朱元璋赢得天下后,沈万三的第一反应是重新站队,为了朱元璋表示诚意,他试图用钱来博取一个政治正确。

可惜,沈万三用力太猛了。

沈万三曾组织江浙大户主动纳税交金,用于新朝的日常开支。而当朱元璋要修筑南京城的时候,沈万三以一家的财力承担了修建任务的一半(有说是三分之一)。

为了进一步表达诚意,沈万三主动向朱元璋提出,说自己要给朱元璋的军队发军饷。朱元璋反问他,我有百万大军,你能发得过来吗?沈万三回答,每人发一金,没问题!

在犒军上,沈万三犯了大忌。

皇帝的军队又不是什么国家足球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犒劳军队发军饷的!弄不好皇帝还以为你要造反。

更关键的是,朱元璋出身穷苦,有着天然的仇富心理;而且元末以来,江南士绅富豪都对明政权深怀芥蒂,以致当时江南的地主土豪宁愿拥护张士诚也不愿意支持朱元璋。再加上朱元璋气量狭小,而沈万三不管是主动承担建城任务还是主动犒劳军队,在朱元璋看来,都属于炫富行为。此外,沈万三有前科——曾拥护张士诚。

总之,朱元璋不喜欢沈万三。

后来朱元璋以沈万三乱民的名义,要把他拉出去砍了。幸得马皇后劝谏,说这个社会仇视富人的人太多了,不用您亲自动手,自然有人灭掉他。听了老婆大大的话,朱元璋没杀掉沈万三,而是把他流放到了云南,最终沈万三客死他乡。

沈万三出事,并不是沈万三家族财富传奇的终结。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沈万三的财富积累至少能让沈家享受三代以上的荣华富贵。奈何沈万三家族做生意了得,应付政治却十分马虎。

比如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官居三品的莫礼来沈家做客,一看沈家的日常生活器具都惊呆了,普通的暴发户用的是金银器皿,而沈家做宴席用刻丝(丝绸中的精品),用紫定器(定窑中的至尊),连筷搁都是用羊脂白玉做的。当时举国上下都在打击豪强,而沈万三家族竟如此不知收敛,恐怕就要惹祸上门了,后来果然受到了打击。

朱元璋因记恨江南士绅富豪拥护张士诚,建国后就以各种名义打击江南士绅富豪。

朱元璋对江南富豪的打击是逐步进行的,先让他们多交税,交完了再没收田地,然后是强制迁徙、流放,最后再利用“蓝党”“胡党”“空印案”等政治案件,借通党之名全力打击江南士绅富豪势力。而沈万三家族则是受“蓝党”牵连。

1393年,这年是洪武二十六年,“蓝党”案发,沈万三的儿子、女婿、婚亲等都受此案牵连,要么被抄家,要么被流放,要么被株连,总之,此次的打击对沈家而言是致命的,沈万三家族也因此走向了没落。

更多文章

  • 横跨1000多年——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之前自然观的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代宋应星,论宋应星的自然哲学思想,宋应星科学成就特点

    在当时盛行“心学”的中国封建社会,宋应星具有胆识才略,毅然反其道而行之,在总结我国传统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自然哲学的概括,提出了许多可贵的理论,尤其是“形气论”,与当时流行的“心学”形成了对立的哲学路线,对后世影响很大,同时也启发了后人要更加自觉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更好的改造自然。宋应星

  • 不是开国皇帝也敢称“祖”!明朝有一位,清朝两位,包括朱棣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棣大臣名单,朱棣是明朝最优秀的皇帝吗,明朝的十六位皇帝谁最厉害

    第一,称谥号,如汉高祖;第二,称庙号;第三,称年号。约定成俗的规律,汉隋谥号,唐宋庙号,明清年号。有人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些朝代竟然有两个祖,甚至达到三个。说祖的,或者称宗的,都说的是庙号。所谓庙号,是皇帝死后所评定的,这是将皇帝供奉在庙里祭祀时用的名号。如唐太宗!庙号起源于商朝,但在周朝被废除

  • 村里发现明代“禁碑”,稻麦两季,这些人是不能进入粮田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初屯田政策,明清农业稻麦轮作,中国最古老的稻类文化遗址

    《天下粮田》热播中,其实不止是清代,我国自古对于粮食生产就十分重视,对于良田管理的各种规定也有不少!黄山脚下的郭村,古名谷城,村史可追溯至三千年前商纣时期。相传郭村林姓系殷商纣王之叔比干的后裔,周武王因其生于长林遂赐以林姓。林姓原籍福建莆田,后迁居江西婺源,为躲避战乱,南宋宝佑年间又由婺源迁居于此繁

  • 朱元璋为何非要分封藩王?因为不给儿子兵权就要给武将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在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北伐,打破了不能由南自北统一的魔咒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成功开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之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以后,其他作为上可能有争议,可以讨论讨论,但是分封藩王这件事上,被大众一致认为是一大败笔,是明朝的一大弊端。身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并非是有勇无谋之人,不然怎

  • 李自成死后其妻高桂英等人率军投靠南明,后高桂英不知所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夫人高桂英之死,李自成与高桂英的后代,李自成投降南明

    当时高桂英的哥哥高立功是监狱里的狱卒,和李自成本就交好,所以每天给李自成送茶送饭。高立功觉得李自成定不是普通之人,便助他逃离了监狱,并带他回家。李自成就是在高立功的家里遇到了高桂英,高桂英和弟弟高一功都对行侠仗义的李自成敬佩有加。高桂英十分照顾李自成,直到李自成痊愈。二人在期间也建立了感情基础,成婚

  • 忽必烈善于笼络汉族地主知识分子故能创立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辅佐忽必烈的汉人,忽必烈何时统一元朝,忽必烈的执政特点

    忽必烈之所以能从一位普通王爷脱颖而出成为元王朝的奠基者,除其自身能力与韬略外,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善于笼络并重用汉族知识分子。早在漠北潜伏爪牙、韬光养晦之时,年轻的忽必烈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长远眼光,与大批中原汉人士大夫取得了密切联系。彼时由于战乱不息,有很多汉族士大夫北上躲避兵灾,又加上忽必烈有意征召汉

  • 朱元璋的女婿们,史上最惨连襟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的女婿有100多个小妾,明朝朱元璋有几个女婿,朱元璋女婿最后的下场

    如果说生育方面太祖还逊色于这几位皇帝(太祖共26子16女),那么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这几位皇帝就望尘莫及了。太祖不但早早地就给他们和他们的后世子孙定下高爵厚禄,还以祖训的方式要求后世对待宗室要“宽之以宽”。 虽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因来朝面谕其非。或遣官谕以祸福,使之自新。

  • 元朝被后世尊为“三仁”之首的淮安王伯颜(第四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书接上回,伯颜率兵进攻太平州,宋军知州孟之缙及知无为军刘权、知镇万军曹旺等将,一并以开城投降元军。元朝大军攻至建康城前的龙湾镇修整劳师三军将士,南宋沿江制置使赵溍遁,都统徐之荣、翁福、茅世雄等纷纷开城投降,伯颜命招讨使唆都镇守。镇江府管军总管石祖忠开城投降,一时间江东及淮西滁州等诸郡纷纷开城投

  • 晁盖的死是必然的,即便不被“史文恭”杀死,也会被宋江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晁盖真的是被史文恭杀死的吗,史文恭承认射杀晁盖了吗,宋江史文恭

    晁盖当了梁山带头大哥后,为梁山众兄弟立下规矩,劫过往商人可以,但是不能伤了人家的性命。相比之前,梁山众兄弟已经从土匪恶霸转型为由规矩的好汉了。晁盖的打算也很明确,就是和朝廷对着干,对于贪官污吏,绝不放过。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已经明白了,晁盖的主张和宋江截然相反。宋江是以梁山为暂居之地,最后的目的是接

  • 金国大军灭掉辽国,两年后又灭亡北宋 南宋为何却能力抗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国灭掉辽国的原因,宋朝辽国和金国,金国辽国宋国的关系

    宋朝的建立可谓是危机重重,上承五代时期的宋朝因为历史原因,并不想其他大一统的王朝那样强盛,甚至比较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还十分的孱弱,北宋建立之初就和契丹不断地打仗,北宋胜少败多,最终签订了檀渊之盟才算是解决契丹的危机。但是一个比契丹更加强大,更加凶狠的民族崛起了,那就是由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国。金国仅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