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自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以来便欣欣向荣,在朱元璋的励精图治下,大明王朝的政权和江山也逐渐稳固,唯一遗憾的就是朱元璋的儿子虽然出色但是英年早逝,没人继承父亲的皇位,于是便只能立自己的皇太孙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可是这样的决定,无疑引起了朱元璋其他儿子的不满,其中最为强大的势力,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逼迫自己的侄子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而燕王朱棣也和他的父亲朱元璋有着相似的命运,虽说有着聪明能干的儿子,但是寿命都不长,便只能传位于自己的孙子朱瞻基。
明朝时期的朱瞻基自幼就天资聪颖,才能过人,所以也是深得燕王朱棣的喜爱,自然在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死后,也继承了自己父亲的皇位,而朱瞻基在位期间也算是有所作为,南征北战,平定明朝的天下。
而他的儿子朱祁镇也如他父亲一般有能力,不过虽然有一定的才能,但险些葬送明朝的江山,这一对虎父犬子在明朝的历史上也算比较出名,唯一可惜的就是朱祁镇在位期间没能把握好政权,的确对不起他父亲朱瞻基对他的疼爱和培养。
久盼得子,悉心栽培
要说朱祁镇对于朱瞻基来说那是十分的重要,因为朱瞻基一直没能拥有子嗣来继承自己的皇位,甚至一直到了28岁才有朱祁镇这个儿子,所以盼望多年得子的朱瞻基终于如愿,那自然对于这个久盼而来的儿子那是百般的宠爱。
为何说朱瞻基是久盼得子呢?其实在古代男女生长发育要比现在的人要早很多,女子在及笄之年便可以嫁人,而男子在未到弱冠之年便有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朱瞻基直到28岁才有儿子。
可见他期盼了多少年,朱瞻基在这个年龄拥有儿子,说他中年得子都不足为过,因为古时候人的寿命平均在45岁左右,所以朱瞻基在这个年龄已经算是接近中年的样子,也正因如此,朱瞻基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相当重视。
而且朱瞻基所得的这个儿子还是他最爱的妃子孙贵妃所生,也正因这样注定了朱祁镇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也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待遇,所以在朱祁镇一出生便拥有着最奢华的一切,毕竟作为朱瞻基最爱的儿子,将来的他必然是皇位的继承人,所以朱祁镇自小便接受最好的教育,也拥有着最好的一切,那朱瞻基是如何溺爱自己的这个儿子的呢?
册封太子,母凭子贵成皇后
要说朱瞻基如何溺爱自己的这个儿子,主要从两大方面来说,像衣食住行等等一些其他方面给朱祁镇最好的暂且不论,这些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对于身为皇子的他,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稀奇的地方,真正体现朱瞻基对于自己儿子溺爱的地方,就是费劲周折册封他为太子。
前面讲到在朱祁镇易出生的时候,便已经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他被自己的父亲悉心培养着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这也意味着朱祁镇将来必然会继承自己父亲的皇位,成为这明朝的主人,朱瞻基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不仅照顾的无微不至,更是费尽周折像确立自己儿子至高无上的地位。
于是在自己儿子很小的时候便想册封他为太子,那时候的朱祁镇还在牙牙学语,太早设立他为太子太过暴露自己的心思,而且他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怎么能做这种丢失面子的事情。
于是朱瞻基变费劲周折旁敲侧击,让大臣来进谏,通过他们之口来封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就这样君臣之间演了一出好戏,在朱瞻基自导自演下,几经周折终于把自己的儿子朱祁镇册封为太子,这样的情况在历朝历代都极少发生,没有哪个帝王会为了册封一个太子如此大费周章,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就是朱祁镇有这样的待遇。
再册封完朱祁镇为太子后,朱瞻基就想既然已经册封了他为太子,那他母亲孙贵妃的地位也要与之相匹配,于是便想册封孙贵妃为皇后,但是此时朱瞻基有皇后了,这个人就是胡皇后,他之所以能成为皇后,完全是当时家中父母所安排的。
于是朱瞻基便故技重施,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胡皇后也是知趣之人,不能驳了帝王的面子,让自己陷于不义之地,虽然帝王薄情,但她也只能人气吞声,最终以称病无子的理由让出了皇后的位置,孙贵妃也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后。
可见朱瞻基为了自己的儿子当真是煞费苦心但是这个儿子虽然被自己的父亲悉心的培养,有着一定的才能,可后来在他继位时,险些葬送了大明的江山,实在对不起他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
土木之变,兵败被俘
要说朱祁镇为何对不起自己的父亲,还要从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说起,当时的朱祁镇,不顾朝中文武百官的反对,常年发动战争,导致明朝积攒下来的底蕴被挥霍一空,虽然在军事上有着可观的成就,但是战争必然总有失误的时候,而朱祁镇又相信身边奸佞之臣王振的一面之词,执意攻打蒙古瓦刺。
这场战争朱祁镇军队远不如蒙古瓦刺军队实力强大,因为他大部分的军队都在其他边境地区抵御外敌,手里的军队都是临时在京城拼凑出来的,所以既没有紧密的团队配合,也没有相映的作战能力,这也让朱祁镇很快陷入了困境,不敌蒙古军队的朱祁镇也最终兵败被俘,这件事情在历史上被称为土木之变。
因为这次变故,明朝险些被外族人进攻推翻政权,好在当时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稳住了局面,这才得以保留大明的江山,而明朝在这次土木之变后也由盛转衰,慢慢走向了灭亡,可以说这次事件对于明朝的灭亡有着很大的关联,而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朱祁镇的身上,虽然不得不承认朱祁镇有着一定的军事才能,但是他太过于喜欢征战导致国家财政亏空,社会秩序也比较混乱,这一点无疑是将明朝推向了灭亡,而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枉费了他父亲对他的疼爱,实在有些对不起他的父亲。
结语:
朱瞻基虽然悉心培养自己的儿子,希望他能够完全胜任明朝皇帝的这个位置,但是却没能想到自己的儿子,虽然有着一定的能力,但却没有将这个能力用在治国和发展民生上。
这也导致了明朝走向末路的结局,就像当时朱元璋悉心培养自己的皇太孙,却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夺得了政权一样,所以细心发现历史总是存在相似的地方,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既复杂又充满了一定的韵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