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篡汉:匈奴受骗大举入塞,西夷内乱互相杀伐

王莽篡汉:匈奴受骗大举入塞,西夷内乱互相杀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864 更新时间:2024/2/8 22:49:20

匈奴单于不满受骗正伺隙入寇。警报到了长安,莽正欲耀武塞外,特改号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王莽生平无甚奇巧,不过,善改名目。简派立国将军孙建等募兵三十万人,约期大举进击匈奴。且分匈奴国土为十五部,饬立前单于呼韩邪子孙十五人,同为单于。呼韩邪子孙,散处朔漠,各有职使,哪个肯来应命?于是,王莽再遣中郎将蔺苞,副校尉戴级率兵万人,多带金帛出塞,招诱呼韩邪诸子前来听封。匈奴右犁汗王咸,居近中国,闻有金帛相赠,不免心动,因率子助、登二人,来会蔺苞、戴级,蔺、戴即传述王莽之命,拜咸为孝单于,赐给黄金千斤,杂缯千匹,助为顺单于,赐给黄金五百斤。咸受金后,便欲挈子同归,不意蔺苞、戴级将他二子截留,只准咸一人归廷,咸怏怏自去。蔺苞、戴级遂把助登传送长安,王莽大喜,封蔺苞为宣威公,拜虎牙将军;戴级为扬威公,拜虎贲将军。事为乌珠留单于所闻,顿时大怒道:“先单于受汉宣帝恩,原不可负,今天子非宣帝子孙,如得立!我岂肯从他伪命么?”当下,纵兵入塞,大杀吏民。王莽得知消息,更选出十二部统将,令分率募兵三十万众,各带三百日粮草,分道并出,为灭胡计。将军严尤,亦奉命与征,独上书谏王莽道: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如周秦汉征之,亦未闻有得上策者,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称明,是谓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谓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虽完,中国内竭,卒丧社稷,是谓无策。今天下遭阳九之厄,比年饥馑,西北边尤甚,若发三十万众,具三百日粮,必东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后乃备,计其道里,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师老械敝,势不可用,此一难也。边既空虚,不能奉军粮,内调郡国,不相及属,此二难也。计一人三百日食,须用粮十八斛,非牛力不能胜,牛又当自带食料,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卤,辄乏水草,以往事揆之,军出未满百日,牛必尽毙,余粮尚多,人不能负,此三难也。胡地秋冬甚寒,春夏多风,多赍釜鍑薪炭,重不可胜,兵士又不服水土,动有疾疫之忧,故前世伐胡,不过百日,非不欲久,势有不能,此四难也。辎重自随,则轻锐者少,不得疾行,虏徐逃遁,势不能及,幸而逢虏,又累辎重,如遇险阻,衔尾相随,虏要遮前后,危且不测,此五难也。大用民力,功不可必立,臣窃忧之,今既发兵,宜纵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击,但期创艾胡虏足矣。若必穷兵累日转饷经年,非臣之所敢闻也。严尤助逆,本不足取,但其言可采,故录之。

王莽得书,不肯听从,仍饬照前旨办理。试想,这三十万兵士三百日粮草,岂是容易所能办到?百姓又最怕当兵,最怕输粮,地方官刑驱势迫,东敲西逼,招若干壮丁,备好若干刍粟,还要陆续转运出去,不是雇船,就是装车,舟子车夫,又没有多少工资,统皆畏缩不前,眼见得有年无月,不能成事。严尤所言,还多从塞外立说,其实内地已不堪征求,民皆疲命,始终总是一死,不如去做盗贼,还可劫掠为生。国家之乱,大率如此。王莽待了数月闻得兵粮尚未办齐,更遣中郎绣衣执法各官,四面督促勒定严限,一班似虎似狼的奸吏,乐得依势作威,压迫州郡,于是法令愈苛,地方愈乱。那匈奴却屡为边寇,外患日甚一日,王莽所遣派各将帅都因兵饷未集,不敢出击,一听胡骑纵横边境,饱掠而去。从前北方一带,自汉宣帝后,好几代不见兵革,户口浸繁,牛马满野。至王莽与匈奴构衅,人畜不及迁避多被掠夺,又害得尸骸盈路,朔漠一空。王莽还指望孝单于咸,肯为效力,牵制匈奴,所以咸子助、登,入都以后,还是好生看待,优赐廪饩。助不幸病死,王莽令登代为顺单于,哪知孝单于咸,前次出塞归廷,自恨为王莽将所欺,便去告诉乌珠留单于,涕泣谢罪。乌珠留单于贬咸为于粟置支侯,且令他入寇中国,将功补过。咸乃令子角出没塞上,会同匈奴部众,骚扰不休。王莽将陈钦、王巡出屯云中,分兵防堵,捕得匈奴游骑,讯知为咸之子角的部下,忙即报达王莽。王莽当然发怒,立将顺单于登拿下,枭首市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夷钩町王之弟承,起兵攻杀牂牁大尹周钦,扰乱西陲。钩町与牂牁相近,汉武帝时征服西南,建置郡县,但蛮夷部酋,往往仍使王号。钩町王亡波,曾助汉兵平乱得受册封,传至王莽时候,被王莽派出五威将帅,传达朝命,硬要他贬王为侯。钩町王邯系亡波支裔,自思未曾得罪,何故遭贬?免不得与五威将帅略有违言。偏王莽得了五威将帅报告,遽使牂牁大尹周钦,诱杀钩町王邯,邯之弟承为兄报仇,倾国大举,攻入牂牁,把周钦击死。牂牁附近诸州郡,慌忙连合拒守,飞章上闻。王莽正想专力灭胡,不防西夷也这般厉害,只好另派冯茂为平蛮将军,往讨钩町。冯茂方起行,又得益州警耗,乃是蛮夷部落,响应钩町,攻杀益州大尹程隆。王莽闻蛮夷迭叛,恐冯茂兵少势孤不足平蛮,乃令茂大发巴蜀犍为吏士,就地征饷,分讨蛮夷。这消息传到西域,各国亦皆有贰心。车师先叛降入匈奴。戊己校尉刁护遣吏属陈良、终带,扼守要害,免得匈奴车师串同入寇。陈良、终带潜怀反侧,竟将刁护刺死,胁掠吏士二千余人也去投降匈奴。匈奴收纳陈良终带,使为乌贲都尉。王莽方想扫平匈奴,谁料到变端百出,连西域也是生乱,边吏胆敢刺死校尉,去做胡奴,那时无名火高起三丈,更派使至高句骊国,征发兵民,要他速渡辽河,夹攻匈奴。高句骊为汉武帝所灭夷作郡县,虽遗种尚受侯封却没有甚么兵甲,急切如何成行?偏王莽一再催逼,恼动高句骊遗众索性拒绝王莽使臣,也为寇盗。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在古代,像项羽一类的猛将真能以一敌百?为此日本人专门做了实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比项羽厉害的猛将,后世有比项羽还勇猛的武将吗,历史上比项羽还厉害的猛将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后人提及项羽的时候,多充满惋惜之情。 如此英雄豪迈的一位将军,最终竟然落败于垓下、自刎于乌江,这实在令人唏嘘感慨。 尤其是李清照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更是说明大家对项羽的敬重。或许换一个时间节点,项羽未必不能成就

  • 刘备为什么能够成大事,秘诀有三缺一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为什么成不了大事,刘备能成功的秘诀,刘备做过哪些大事

    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混战中,各路军阀借此机会招兵买马扩大自己势力范围,如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 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 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

  • 三国蜀汉如果街亭之战胜利了,是不是有实力打败曹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巅峰时期的蜀汉能打得过曹魏吗,街亭之战蜀汉的损失,街亭之战没有动摇蜀汉的国本

    诸葛亮率领北伐大军进入关中地区进行作战,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粮草问题,粮食如果供应不上,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将会活活饿死在关中平原上,所以为了缩短粮食的供应距离,也为了增加属国内的人口,当时诸葛亮选出了一招战略包抄的计划。部队北上进取陇西三郡进而攻取西凉,这样一方面可以将陇西三郡作为以后的前进基地,在这个

  • 东汉时期刘秀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谁才是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秀的手下云台28将都有谁呢,刘秀手下最厉害的大将,东汉刘秀身边的谋士

    刘秀手下最厉害的武将是谁呢?按照《后汉书》的结论,该是岑彭、冯异二人!“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惟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矣。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克成远业,终其全庆也。”岑彭与冯异都在“云台二十八将”之列,一个排名第六,拜舞阳侯,征南

  • 秦始皇想吃公鸡下的蛋,大臣急得想自杀,小孩儿一句话解决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二十六年谁投降,秦始皇与大臣谈话,秦始皇大臣图片大全

    秦始皇除了醉心于长生不老之外,对于的权力的欲望也是很大的,总不能为了长生不老让满朝文武什么事儿都不干,都去为自己找鸡蛋吧。于是这件事就落在了一个叫做甘茂的大臣身上,秦王对甘茂说,只给他三天时间,要是三天之后没有找到公鸡下的蛋,就杀他全家。公鸡是不会下蛋的,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当然是找不到的。因此

  • 古代的“匈奴”,现在到底属于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的匈奴是现在的哪个民族,匈奴是当时的什么民族,古代的匈奴到底是什么民族

    匈奴是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兴起于内蒙古的阴山山麓,匈奴在秦末汉初的时候是非常强大的,所以当时匈奴对秦朝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匈奴这个民族是非常善于骑射的,而我们在骑射方面算是一个弱项,所以面对匈奴的时候总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秦朝在匈奴方面就吃了不少亏,而秦始皇之所以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来修建长城,其中

  • 曹操宛城之变绝处逢生,织田信长本能寺之变却没能逃出来,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宛城之战,曹操与织田信长有哪些共同之处,曹操与织田信长的关系

    枭雄曹操几次绝处逢生,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宛城之变,当时典韦拼死护下了曹操。日本战国时代的枭雄织田信长就没有这么好,本能寺之变他就没能逃出来,这是为什么呢?织田信长没料到明智光秀会谋反织田信长在得知有人包围本能寺之时,第一直觉是秋田城介,也就是他的长男织田信忠,因为信忠此时就在离本能寺600余米的妙觉寺

  • 大秦帝国最艰难的一仗:五十万秦军南征百越,主帅直接阵亡于战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南征百越,大秦帝国秦军大战魏军,大秦帝国征百越之战纪实

    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百越”这个称谓可以追溯到战国以前,这些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还落后于中原的华夏民族,多以部族的形式出现,而且各部族之间发展程度也不相同,其耕作方式仍比较落后,他们与中原的华夏民族在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有其独特的传统,比如

  • 霍去病敢于封禅除性格因素外还有彰显国威和其它政治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卫青和霍去病的籍贯,历代君王评价霍去病

    封的意思是祭天,禅的意思是祭地,封禅自古就是天子的专属,只有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的时候才可封禅,并且对天子的文治武功要求很高,没有哪个天子敢轻易封禅,因为担心自己不够资格,遭到天下人唾骂。在历史上,有记载可查的封禅过的天子只有六位,第一位是秦始皇,而第二位就是汉武帝了。不过,汉武帝是在元封元年(前1

  • 霍去病的葬礼规格与诸侯无异,但《史记》对其去世却使用“卒”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死后葬在哪,正史关于霍去病的记载

    其实先不说《史记》怎么记载,在葬礼规格上,霍去病也是“薨”的规格,也就是“诸侯”的标准。在历史上,汉代的史书有两部,一部叫《汉书》,一部叫《史记》。可《史记》严格来讲,又不仅是汉代的史书,只能说是汉代著书,而作者司马迁和霍去病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关于霍去病的记载,司马迁理论上是最有发言权的,可就是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