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冷子兴的嘴,我们知道了:贾政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娶妻生子,一病死了。
贾珠,是一个活在别人嘴里的人。连生平不过数语,甚至更多的是无人提及。只要在叫贾宝玉宝二爷的时候,才能知道,原来,贾宝玉是有个哥哥的。
至于贾珠因何早死,为何早逝,只能自己在文中探寻。
(一)王夫人唯一的念想
在没有贾宝玉的那些年,想来贾母也不会太过偏心二房,只能说更喜欢规矩小儿子,而不是放纵的大儿子。
王夫人嫁给贾政,也过了一段时间蜜里调油的生活,再加上头胎就是儿子,算是坐稳了贾府二少奶奶的位置。没办法,这就是母以子贵。
只是贾政虽然规矩,喜欢的女人却不是王夫人这般的闺阁小姐,而是赵姨娘这般有情调的。所以在有了贾珠后,贾政和王夫人的感情急转直下,有了赵姨娘的插足。
好在此时王夫人生下了长女元春,也算得上儿女双全,只是贾政的心,却一早不在王夫人的身上。
笼络不住丈夫,就只能催促儿子成长。所以在贾珠幼年,就承载着贾政的政治希望,他希望儿子做官。承载着王夫人的望子成龙,她希望儿子比爹强。承载着贾母的家族希望,她希望孙子带领贾府走向辉煌。
所以自小的贾珠,是非常优秀的,在学业上,成为了贾府的骄傲。以此对于大房的贾琏,贾珠就是贾府的未来,贾珠就是贾府的后继有人。
(二)贾珠之死,与教育有关?
倾全贾府之力,培育了贾珠,而贾珠也自然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所以也从不让人失望。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些压力,放在一个少年身上,是否太过沉重?或者说,不是放在一个少年的身上,而是一个童年的身上。
14岁的贾珠就已经中了秀才,这在富贵之家,就是天降紫微星。可想14岁之前的贾珠,该是多么努力地学习。
考完秀才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进士。在此期间,贾珠从不曾松懈学习,但是随着年纪长大,成婚被提上了日程。
贾家给贾珠的妻子选择,也是煞费苦心。给他选择了书香传家的李家,李纨自幼熟读诗书,在谈话上,夫妻也算有共同语言。
贾珠娶妻,下一步就是生子。与此同时一起进行的还有学业。
少年时期,身子还没有完全长成,不仅需要熬夜早起学习,还要生子留下子嗣。
而李纨也说过,贾珠成婚后,不止李纨一个女人,房中还有其他红袖添香的女子。一个少年,要同时面对三四个女人,同时还要不忘了学习。
距离中秀才的14岁,已经过去了6年,但是贾珠却再没有好消息,内心的焦急可想而知。
古时候的科举,不像是现在这么人性化,需要自己带足衣服被褥粮食,一考就是三天。有些身体不好的,直接就倒在了考场里。这在历史上,案例非常多。
想来贾珠也是如此,撑着考完了科举,倒在了回贾府的路上,自此一病不起。
(三)李纨背锅
此时的李纨却也传兰好消息,有了身孕。王夫人不会高兴,只会嫉恨,认为是李纨贪玩,一直索求,所以才会伤了儿子的身子。
李纨无法辩解,所以在书中才成了一个边缘人,因为王夫人无法原谅她。
再好的药,也救不回作死的人。贾珠的生活作息,就是作死的生活作息。贾珠的死,才换来了贾宝玉后面的幸福生活,没有人催促他成长,只要快乐就好。
而贾府后面出现的所有晚辈,都能够成为贾珠的对照,才体现出贾珠的优秀。所以直到最后,还是贾珠的孩子,扛起了贾府的门楣。
贾珠之死,其实是必然,因为贾珠不死,贾府不倒,整本书,如何悲剧结尾?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