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盛世四次阅兵:唐太宗大猎四方宾服,唐高宗讲武威极西海

大唐盛世四次阅兵:唐太宗大猎四方宾服,唐高宗讲武威极西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01 更新时间:2024/2/12 3:54:49

武德四年,李世民在虎牢关击败30万夏军,并且活捉了窦建德。李世民把窦建德押到洛阳城下,向王世充施加压力。李世民派长孙安世去洛阳劝降,许诺缴枪不杀。王世充迫于唐军强大的武力,不得不打开洛阳城门投降。

李世民在北方一战擒二王,李孝恭在南方也是势如破竹。大唐南北两线战场都是捷报频传,李渊眼看着就要一统中夏,自然是龙颜大悦。李渊下诏,待李世民凯旋归来,就在太庙举行献捷仪式。这次献捷,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武德四年六月,李渊在太庙检阅大唐将士。这次阅兵的受阅部队,由李世民和李世绩指挥。平定窦建德和王世充,李渊认为李世民功劳最大,李世绩的功劳仅次于李世民。李世绩原本姓徐,隋唐演义类小说里面的徐茂公,就是李世绩。

阅兵当天,李世民身穿黄金铠甲,李世绩一身戎装,指挥一万骑兵和三万甲士,接受李渊检阅。这件事情,《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新唐书》的原文是:“六月,凯旋,太宗被金甲,陈铁骑一万、介士三万,前后鼓吹,献俘于太庙。”

武德阅兵,标志着大唐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贞观五年,李世民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次阅兵发生在长安的昆明池。

贞观四年,李靖为主帅,李世绩等人为主将,率领十万大唐精兵北击草原十八部,活捉了颉利大可汗。困扰北周隋唐近百年的草原十八部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四方藩国纷纷入朝朝贡,给李世民上尊号曰“天可汗”。《资治通鉴》记载,高昌王鞠文泰等人,在贞观四年到中国朝贡,留在中国过年。

贞观五年正月十三日,李世民率领千军万马,带着鞠文泰等四方藩王酋长,在昆明池大猎。所谓的大猎,就是大规模围猎。围猎活动要先出动部队,把野兽赶到一起,再进行射猎活动。说到这里,也许就有人纳闷了:“李世民大猎,关阅兵啥事?”

古代的时候,阅兵的方式多种多样,大猎是非常主要的方式。把外国使节带出去,看本国千军万马驰猎,以此展示军威国威,也是阅兵的一种形式。大猎虽然没有阅兵的正式名称,但也是大国秀肌肉的主要方式。李世民这次带着四方藩王酋长去大猎,就是有阅兵的意图在里面。

李世民这次大猎非常成功,他带出去的部队,都是由刚刚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军人组成。围猎部队军容严整,展示了大唐的军威国威。李世民是马上得天下的天子,武艺箭法十分了得。李世民在四方蕃国面前展露高超武艺,亲手射杀一只非常罕见的飞禽。

大猎仪式结束之后,李世民用猎获的野物宴请四方藩王酋长。正月十六日,李世民把亲手射杀的珍禽献给太上皇李渊。此事典出《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三》,原文是:“癸酉,上大猎于昆明池,四夷君长咸从。甲戌,宴高昌王文泰及群臣。丙子,还宫,亲献禽于大安宫。”

李治登基之初,贺鲁不服,起兵造反。李治在显庆年间,两次用兵葱岭(今天的帕米尔高原),活捉了贺鲁。贺鲁就擒之后,都曼又不服大唐。苏定方万里远征,活捉了都曼。经过了三次万里远征,大唐的疆域到达了西海。

《新唐书》里的“唐之州县极西海矣”的西海,指的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大唐将士万里远征,为大唐开拓了万里国土。唐高宗决定去并州迎接凯旋将士,并且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此次阅兵,被史书称为“并州讲武”。

并州是李渊起兵的地方,是大唐龙兴之地。李治还没当太子的时候,封号就是晋王,并州就是李治的封地。李治选择在并州阅兵,也是颇有深意。

李治的这次阅兵,史书记载得比较详细:”五年三月己酉,讲武於并州城西。帝御龙飞阁,引群臣临观之。左卫大将军张延师为左军,左右骁武六卫、左羽林骑士属焉。建方为右军,领左右武侯六卫,右羽林骑士属焉。一鼓而誓众,再鼓而整列,三鼓而交前。左为曲直圆锐之阵,右为方锐直圆之阵。三挑而五变,步退而骑进,五合而各复其位。”

唐朝规模最大的阅兵,出现在唐玄宗先天年间。那个时候天下承平日久,中原臣民不闻兵戈之声久矣。唐玄宗为了加强臣民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一方面大力推行武举,一方面在先天年间举行了大阅兵。这次阅兵出动的兵力,高达二十几万。先天阅兵之后,就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开元之治”。

武德献捷,唐高祖奠定大唐盛世的基础。贞观大猎,天可汗威震万邦,是大唐盛世的起点。显庆庆功,唐高宗带领大唐盛世进入一个高峰。先天讲武,唐玄宗把大唐盛世推上了顶峰。唐朝的阅兵仪式有很多次,笔者认为这四次阅兵仪式的意义最重要,所以把它们写出来,传上网络与列位看官分享大唐盛世阅兵的豪迈气概。

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梁建方传》

更多文章

  • 屈突通降唐,一个劲自责不能尽臣节,同样不能尽臣节的李渊巨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他常常跟裴寂这些手下说:“夜里睡不着觉,失眠了,我都是闭着眼睛数羊,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数不到一百,睡意上涌,打几个哈欠,就香香甜甜的睡着了,人家老屈突,好家伙,数马,一匹马,两匹马,三匹马,……天哪,数了两万匹!数完了两万匹马还能保持非常清醒头脑,这简直不是人做的事情啊!了不起,了不起!老屈

  • 杜甫一首20字名诗,全文没提任何人,他在赞誉谁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甫最有名的千古名句,杜甫最简短的一首诗,杜甫最经典的十句诗

    一位现代学者曾说过,人们只会记住为人民服务的人,既是在当世为人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类人。历史上名人有很多,尤其是那些妇孺皆知的历史名人们,往往人们只是通过一些只言片语就能一眼断定这是在说谁。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初到夔州时写下了一首赞誉历史名人的短诗,此诗没有提到任何人的姓名,通体虽

  • 五代十国的终结者为何是北宋?终结五代十国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五代十国的终结者为何是北宋?第一,之所以北宋是终结者,很大的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后周。五代并非同时出现的,基本上是前者被后者代替的一个过程,所以后周是最后一个了。后周在郭威和柴荣的带领下,十分强大。周边的政权已经不是对手了。第二,南方政权实力较弱,相比之下,南方虽然富庶,可是割据政权很多,长期的

  • 李隆基的晚年有多凄凉?女人和权力没了,最终连自由也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隆基晚年后悔吗,李隆基晚年为什么悲惨,李隆基晚年为啥夺不了权力

    说到李隆基的早年时代,那可是一位相当牛的人物。他仪表雄伟俊丽,性格英明果断,而且还是一位多才多艺之人。他不仅擅长书法,而且还颇通音律,当时朝廷由于韦后专权,朝纲极度混乱。公元710年7月,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彻底地铲除了韦氏集团的势力,并扶持他父亲李旦继位做了皇帝。可是,李旦继位后,

  • 秋雨阻行程,总部召开了一场自由辩论会,最终,李世民以啼哭取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与秋雨辩论会,李世民施政措施,李世民对边疆采取的措施

    这场绵绵的大雨连接下了十几天,还没有要停的意思,仿佛没完没了。士兵们的刀枪生锈、衣甲发霉、被褥湿润,营房内全是水,浑浊无比,肮脏不堪。更要命的是,军中的粮草已快耗尽了,后勤的补养和辎重车辆在泥泞小路中根本无法跟上。开始有人讲怪话,发牢骚了。“进又进不了,退又不愿退,呆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算什么事儿?

  • 正史中的隋唐好汉:武功第一的秦琼,在勇悍凶残两方面,都不如他的两个战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雄阔海左天成也有历史原型,只不过跟历史原型相差较大而无法考证,所以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不提,咱们今天只聊能轻松找到和勉强找到历史原型的九位好汉,并按照正史记载,给这九人搞一个综合排行榜,看看秦琼能位列第几。熟悉隋唐正史的读者诸君自然知道,秦琼是当世第一单挑悍将,他的老上级来护儿对他格外器重:“此人

  • 砍柴的小姑娘成了两位皇后的生母,卖柴的李渊成了唐朝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李渊的生母真实情况,李渊起兵反隋,经典传奇李渊

    古代的时候,砍柴更是人们主要的劳动之一。历史上和砍柴有关的故事,也是非常多。比如夏侯渊的亲侄女兼养女夏侯氏,就曾经是砍柴的小姑娘。夏侯渊家族一开始也不是很富裕,也是要靠体力劳动赚饭吃的家庭。夏侯渊的弟弟死了,留下了一个侄女。夏侯渊为了养活侄女,忍痛把亲儿子扔了。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夏侯氏年仅十几

  • 李白、高适、杜甫,曾经的三个好兄弟,为何安史之乱后形同陌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和杜甫与安史之乱的关系,杜甫安史之乱资料,安史之乱后杜甫写了哪些诗

    作为一个边塞诗人,高适自然也是一个好汉,喜欢结交天下英豪。在公元744年之时,高适偶遇了李白和杜甫,并与李白相谈甚欢,成为了好友。而这一年,李白43岁,高适40岁,杜甫32岁,因此三人之中,当属李白为大哥,同时李白还最出名,因此高适和杜甫经常跟李白混吃混喝。天宝三年秋天,李白、杜甫、高适这三位好友相

  • 不是一家人,却要“攀”关系,宋越战争越南为何要“碰瓷”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与越南,宋朝时期的对越反击战,唐朝灭亡和宋的建立

    秦朝时期这里被称之为象郡,受南越武王赵佗管辖。隋唐时期,又被称之为交趾。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便是王勃在前往越南探望为官的父亲时所作。那么在宋越战争时,越南为何要打着大唐的旗号作战呢? (一)、搬出旧主,以示正统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唐朝在古代的影响力非同小可,

  • 不愿杀人,却灭后蜀、平南唐,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上面一段介绍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有战功,有败仗,可就算是打了败仗后的他也可以继续升任。曹彬与许多大宋武将一样,传说远多于真相,历史对他的记载也并不多。 灭后蜀 乾德二年(964年)冬,攻伐后蜀,诏令任命刘光毅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曹彬为都监。峡中郡县都被攻下,诸将都想屠城来逞其杀欲,只有曹彬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