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日之间的战斗,除了近代的大战之外,其实早在1400多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是中日之间的第一次军事战争,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唐朝时期,正是国力最为强盛的巅峰时刻。
公元663年,中日双方在朝鲜半岛的熊津江口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海战,日本大将阿倍比罗夫率领1000多艘战船,在数万陆军的掩护在,与唐朝军队在白江口展开大战,唐朝数千精兵,大将刘仁轨的指挥下,以少胜多,日本大将阿倍比罗夫战死,无数士兵投降,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白江口之战”,也是中日之间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中日两国之间的第二次大规模的冲突发生在大明王朝时期,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更是名传千古。16世纪前中期,日本人屡屡侵犯明明朝的东南边境,明朝统治者数次派遣大军出征剿灭倭寇,那时的日本人被中国人称为“倭寇”,意思是个子矮小的强盗,在明朝的数次剿灭下,岛国的倭寇屡屡战败,后来抗倭名将戚继光领兵出征,一举荡平了倭寇祸患,这是中日之间的第二次大规模战争。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中日之间爆发了第三次的大战,19世纪末期,中日甲午海战爆发,清政府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却付出了难以承受的代价。
从唐朝开始,中日之间进行了三次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但是与前两次的大胜相比而言,民国时期的抗日战争无疑是最惨的,三次大战的结局一致,过程却有天壤之别。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