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晋风度”真风流?东晋女子墓发现原因,专家感慨:太出格

“魏晋风度”真风流?东晋女子墓发现原因,专家感慨:太出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72 更新时间:2024/2/7 0:04:10

这句话是清朝名士王夫之对魏晋士大夫发展的评价,这两人在魏晋文化中不可谓是举足轻重。孔融的故事家喻户晓,曹操杀鸡儆猴确实效果显著。嵇康一曲《广陵散》成千古绝响,而魏晋风度一词更是成了他的代名词。其实,我们从历史课本中就能发掘,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唯独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内容相对较少,使得我们对魏晋风度的认识总是有些朦胧。其实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我们往往忽略了当时士族活跃的思想。从曹操杀孔融开始,随后一系列对士族的杀伐使得当时的士族门阀危如累卵。然而就在这压抑的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却刚好相反,他们自信风流、潇洒不羁、不滞于物、不拘于礼。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得魏晋风度影响深远,但也正是这种特立独行使得魏晋风度历来褒贬不一。

魏晋风度之所以毁誉参半,追根溯源,还是因为这些名士们饮酒服药,醉生梦死;随后更是丑态百出,其出格程度超乎想象,在人伦礼数上更是大悖常理,其次就是他们经常群聚而高谈阔论落得个清谈误国的不好名声。其中尤以饮酒服药后的癫狂状态最为世人所不忍,而关于这段往事大多数人都不甚明了甚至难以相信。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魏晋风度历来就是名士风度的典范,但为什么没有在文学教育中被人尊崇,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相传“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他狂出了一个新高度,喝酒的时候经常带着棺材,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喜欢一丝不挂的喝酒,人们骂他却反被骂到“天地为我屋,房屋为衣裤,汝等为何钻我裤裆”。另外还有一个成语叫“扪虱而谈”,看似文雅至极,说的正是这些名士崇尚炼丹求仙,宽衣大袖经久不洗,才有了一面捺着虱子,一面从容交谈的场面。虽然只是强调成语中主人公的从容和无畏,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很多人可能对此产生质疑,觉得这是子虚乌有的污蔑,其实不然。

现代科学发展迅速,各项科学仪器让考古发掘工作有了质的飞跃。1965考古专家在燕子矶幕府山西南麓象山也就是当地人称之为人台山的地方发现一座古墓,随后立即展开了抢救性挖掘,在经过一系列的查验后确定这是一座晋朝墓葬。在墓地内的墓志铭也证实了这是东晋尚书王彬的家族墓葬群,而王彬的儿子王兴之、王闽之等人与王羲之还是同一辈分的从兄弟。

墓葬中除了一些贵族常见的名贵陪葬品外,还有来自外国的两个玻璃杯,根据考证后得知竟然是古罗马的进口货,可见当时的外交还是比较频繁的。而众多墓葬群中有一座女子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墓中女子遗骸完整,在墓中角落还发现一物品让人大为惊讶,仔细查证后发现正是五石散,结合王丹虎这样特别的女子名字来看,足见当时的王家身为名门望族对这五石散也是没有抗拒。

五石散在很多史书及医书上都有被提及,其危害更是骇人听闻,不仅容易上瘾,还会使人燥热急痴,精神恍惚,不能控制,急躁之处难以想象,发狂痴呆,堪称当时的第一毒品了。专家对此物进行检验后发现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汞元素,而铅汞更是古代炼丹必不可少的原料,但人们往往为了短期达到目的而忽视其对人体的严重危害。

而王丹虎的墓室内却只有一具女尸可见其可能终身未嫁,根据墓志铭的记录,王丹虎去世时已经58岁,这在古代完全可以算作长寿了。如此长寿却未见子嗣,猜测可能正是因为长期食用五石散而影响了生育功能,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慨魏晋风度真是太出格了。

后世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大多都受魏晋风度中儒道互补的思想所影响,所以魏晋风度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是值得肯定的,但在过度压抑的环境中刻意风流未必就是真风流。那句“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单就真风流而言显然更为贴切。真正高雅的人物,用不着粉饰造作,言谈举止之间超俗洒脱自然流露。而在魏晋黑暗的制度下所压抑出的风流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嵇康、阮籍等人因为政治的黑暗而压抑沉重,故而癫狂以泻心中块垒,适当则称之为放达,过之则成了放纵,而大多数人都成了后者。更有甚者本无嵇康、阮籍之志,亦无其情怀,却为跟风,而学其放浪形骸,终究为魏晋风度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更多文章

  • 唐代官员游憩地营建活动的影响要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代官员的私宅,唐朝庄园制度的影响,唐代影响建筑的因素

    生气勃勃的社会气象游憩地能够在唐代得到更大的发展,其中很大的影响来源于社会上的安定统一。政治方面,中原和西域地区再一次出现了大一统的昌盛局面,使得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到达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唐朝前期,社会财富及其丰富,社会经济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其影响甚至波及到中亚、南亚、西亚等区域。农业方面,唐代

  • 恶犬咬人是主人的指使,酷吏凶残是武则天的纵容,但酷吏末日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重用酷吏,古代恶犬故事,恶犬咬人忠犬护主

    狄仁杰等人被贬出朝廷不出半年,酷吏们的末日也就渐渐来临了。霍献可命好,没有遭到清算,他是自己得病死的。不过,有幸目睹了他死状的人都说他死得并不快乐——全身蜷缩,膝盖顶着下巴,眼珠暴突,嘴角歪曲,面目可怖,像是受到了勾魂使者的剜心剐胆。报应啊!听了目击者绘声绘色的叙述,人们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阵欢呼。

  • 东吴有八位“骠骑将军”,两位被逼自尽,两位归降西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晋灭东吴的将领,历史中的东吴将军,历史上东吴有哪些将领

    一、孙权孙权的籍贯为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于东汉光和五年(182年)出生,为孙坚的第二子。孙氏世代在吴地为官,而孙权出生时,孙坚正担任下邳县(今江苏邳州)县丞之职。初平二年(191年),孙坚因奉袁术之命征讨荆州刺史刘表,不幸阵亡。孙坚去世后,全家迁往广陵郡江都县。孙权九岁丧父,受到其母

  • 武则天老了,设计一系列举措,天真地以为:武李两家的仇恨化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全部生活照片,武则天全肉出装,武则天高清免费完整版

    为此,接下来的工作,武则天总在想方设法地调和李、武两家的矛盾,让他们和睦相处。庐陵王得顺利还都,宰相吉顼也出了不少力。吉顼为人孟浪、高调,自恃功高,洋洋自得,招致了不少人的忌恨。吉顼不但不有所收敛,反而表现得更加抢眼。他甚至在武则天面前与武懿宗争拗在赵州和突厥作战的功劳。吉顼体格魁梧能言善辩,武懿宗

  • “安史之乱”爆发前的盛唐背景下,危机为何已经初现倪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唐玄宗即位之初,可以说是励精图治,对当时的唐王朝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以此为基础将唐王朝的国势推上了顶峰。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爆发前的盛唐时期,四方宾服八方来朝,对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则对各边疆地区相对稳定。以至于,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唐人的风貌都是意气风发的,而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多

  • 唐代状元卢肇,写诗挖苦势利眼,一不小心惊艳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比之下,唐代的许多状元,反而默默无闻,没有什么名气。比如,唐代状元卢肇,知道的网友就不太多。当然,可能一些江西的朋友会记得卢肇,因为卢肇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卢肇是江西宜春人,是唐武宗会昌三年的状元,也是大唐名相李德裕的门生。后来卢肇担任过宣州、池州、吉州等地的刺史,主要在地方上当官,远离当时的

  • “甘露之变”后的唐王朝,为何再也无法剪除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甘露,唐后期为什么宦官权力那么大,甘露之变对唐朝的影响

    晚唐朝历史中,“甘露之变”所造成的历史影响,实际上丝毫不亚于发生于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因为,“甘露之变”的发生,意味着的是唐朝皇帝被宦官挟持的情况,已经到了无法逆转的地步。后来的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直到唐昭宗时期朱温入长安大杀宦官,才彻底地解决了祸乱中晚唐百年时间之久的宦官。历史上,唐朝宦官势力

  • 杜甫写诗讽谏,骂人不带脏字,后两句妇孺皆知,如今却被用来夸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无论是小说还是传奇,让不熟知历史的普通人,记住了历史上许多“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比如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包文拯之类的半神人杰,再有千古无二楚霸王、义薄云天关云长、双锏无敌秦叔宝之类的诸路豪杰,还有花木兰、穆桂英、罗成、薛丁山之类的虚拟英雄,无不为人津津乐

  • “五胡乱华”乱到什么程度?这段时间汉人锐减2000万,历史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胡乱华残忍到什么程度,五胡乱华前后历史,五胡乱华后汉人怎么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会发生“五胡乱华”这个事情?这要从东汉末年说起了。在那个时候,出现了三国鼎立的格局。经过几年的战争后,司马家最终统一了华夏,建立了西晋。但是没有让人想到的是西晋王朝居然发生了“八王之乱”。所谓的八王之乱,就是指一些人为了争夺皇权而引发的内乱,其中由皇后贾南风引起的。这里的“八王”指汝南王司马亮

  • “隋唐大运河”对古代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唐大运河的意义,隋唐大运河有哪几段,隋唐大运河的具体构成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隋炀帝耗费巨资修建隋唐大运河一直被认为是隋朝的亡国之因。大运河修成之后隋炀帝又造出举世罕见、奢华异常的“龙舟水殿”供自己在运河上游宴享乐。修建运河和“水殿龙舟”前后呼应,仿佛大运河的开凿只为满足隋炀帝一己之私,以至现在很少有人知道隋唐大运河到底对古代中国意味着什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