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玄宗即位之初,可以说是励精图治,对当时的唐王朝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以此为基础将唐王朝的国势推上了顶峰。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爆发前的盛唐时期,四方宾服八方来朝,对内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则对各边疆地区相对稳定。以至于,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唐人的风貌都是意气风发的,而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多被后世称为具有“盛唐气象”。但随着“安史之乱”的来到,这一切最终都成为了南柯一梦。而当我们回顾历史,便能发现历史上盛唐时代的终结,实际上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的危机便已经在酝酿之中。那么,“安史之乱”爆发前的盛唐背景下,危机为何已经初现端倪?
首先,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立,作为盛唐时期的产物有着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着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在于,对于唐王朝庞大的版图来说,节度使职位的设立有助于对边患问题的更好解决。但这个节度使职位的设立,于天宝年间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也就是天宝年间武人权重的情况,而这一情况实际上也影响到了唐朝此后一百多年的历史。
同时,在盛唐背景下,唐朝以往的府兵制最终也在盛唐时期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则是募兵制。兵制的变革所催生的则是职业军人的出现,这个群体的出现,在当时极大地缓解了唐朝兵员匮乏的情况,但当时的募兵制的危害也正在酝酿之中。因为,募兵制下的唐朝士兵多为长期驻守与终生服役,而当这一情况同节度使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之后,最终形成了一个危害严重的利益群体。盛唐时期,唐朝国力强盛尚能做到压制这一情况,可当唐朝国力稍有衰微,则势必会招致其强力反弹。而中晚唐历史中遗祸唐朝百年之久的“牙兵集团”,实际上在盛唐时期便已经初现端倪。
然而,除了军事上的危机以外,唐朝因经济发展而日益严重的奢靡之风也为日后唐朝的风雨飘摇埋下了伏笔。唐朝玄宗天宝年间,虽然所承的是此前开元年间的发展成果。但天宝年间的民间,实际上已经远不如开元年间的盛世稳定,而造成这一原因的无疑是自上而下的奢靡之风。当时,天宝年间的唐玄宗,认为天下已经太平,从而倦怠政务,开始追求起奢靡的宫廷生活。而当时唐朝的臣子见到皇帝都已经开始追求奢靡,以至于上行下效,各级官吏都开始追求奢靡生活。
这样的情况,对盛唐的历史进程起到了不小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是多方面的。先是奢靡之风的盛行,加重了民间百姓的负担,而土地兼并的严重也于天宝年间造成了大量的流民。再者,宫廷追求安逸享乐的氛围,使得唐朝君臣上下降低了对时局的警惕性,并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历史上的盛唐时期,于中国历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因为这一时期的文化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不仅对中国文化,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当我们回首这一时期,便能发现在盛唐末期的背景下,唐王朝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使得盛唐时代在一场叛乱后被彻底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