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汉末第一猛将,斩华雄,败吕布,让董卓闻风丧胆,不是关羽

此人是汉末第一猛将,斩华雄,败吕布,让董卓闻风丧胆,不是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79 更新时间:2024/2/3 17:11:22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坚复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意思是说,真实历史上,阵斩华雄之人并非关羽,而是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而且,在真实历史上,孙坚的表现,要比演义中出彩的多。抛开他十七岁斩杀海盗,之后剿灭过所谓的“阳明皇帝”,并曾两度受到朝廷征召等事不提,单说他在讨伐董卓时的表现,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一、吓退董卓大军

在诸侯聚义之初,孙坚屯兵鲁阳,有一天他派长史公仇称率军去督促军粮,正在城门外摆宴为其送行的时候,董卓大军突然杀到。面对这一变故,孙坚没有惊慌,他先是喝令所有人不得妄动,然后有秩序的引兵入城。结果“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他的从容不迫,以及治军严整,吓退了董卓的大军,避免了一次巨大的损失。

二、两败吕布

当然了,仅凭一次吓退敌军,并不能结束战争,孙坚和董卓还是开战了。《后汉书》记载:“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坚追击之,轸、布败走。”意思是说,孙坚在面对董卓大军的时候,虽然先败一场,却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很快收拢残卒,组织反击,大败吕布与胡轸的军队,迫得对方主动退走。

后来,董卓被迫退出洛阳,让吕布率兵断后,结果吕布再一次败在了孙坚手中——“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真实历史上的吕布,并非真的有勇无谋,他能策反袁术的盟友,并在袁术占据淮南的时候虎步江淮,在刘备和袁术交战时,看出这一战对自己的影响,并通过辕门射戟进行调停,可以看出他并非庸人,而孙坚两度将其击败,可见其能。

三、让董卓忌惮

在董卓退出洛阳之前,曾说讨伐自己的诸侯中,他最忌惮的只有孙坚,并派李傕为使者,主动向孙坚求和,不但提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孙坚的儿子,与孙坚结为亲家,还提出了各地的官职,只要孙氏的子弟想要,他全部都会满足。通过董卓提出的条件,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孙坚的忌惮之深。

只可惜,孙坚骁勇一世,却不幸一语成谶,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在拒绝董卓的求和时,曾大骂“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意思是说董卓祸乱朝纲,是逆臣贼子,他只想夷灭董卓三族,绝不会与董卓结亲,并提出不杀董卓,自己死不瞑目。可是就算他打进了洛阳,迫走了董卓,最终却未能做到诛灭董卓——就在他追击董卓的时候,袁绍突然率兵攻打他的地盘,他得到消息之后,无奈退兵,加入了争雄的行死。

第二年,他作为袁术的盟友,替袁术攻打刘表,就在他大获全胜的时候,有一次单枪匹马巡视岘山,被一个无名小卒射杀了,终年仅三十七岁,算是英年早逝,而这个时候,他的事业才刚刚起步,的确可谓死不瞑目。也就是说,他为表明剿贼的决心,创下了这个成语,结果真的应验在了自己的身上,实在可悲。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更多文章

  • 三国中四大谋臣的死,谁于格局影响最大?并非周瑜亦非郭嘉和法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嘉和法正谁更强,三国历史周瑜之死,法正不死打得过陆逊吗

    郭嘉、周瑜、法正和庞统并称为三国时期的四大谋臣,而他们四个恰好都是英年早逝,那么这四个谋臣里面谁的死对三国局势影响最大呢?无疑是在伐蜀之战中死在落凤坡的庞统。或许很多人认为应该是能使曹操成大业的郭嘉,毕竟俗话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的能力无疑是很强的,但这句话就有点牵强附会之嫌了。毕竟二者的

  • 诸葛亮摆空城计,为啥要让人在城门前扫地?只有司马懿看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能成功,诸葛亮为什么大摆空城计,诸葛亮空城计和司马懿的对白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各个方面都出现过惊才艳艳的人,军事奇才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所用的兵法计谋也被后人修订成册,汇成众多的兵书。比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太公兵法》等,里面的每一个计谋都诠释着这些军事奇才的谋略与智慧。《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便是出自诸葛武侯之手。司马懿带领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摆

  • 皇帝送去一仓棉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都不发,11年后发现他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临死前4个字遗言,司马懿宁可将士冻死也不发棉衣,司马懿收到诏书

    祖国繁荣昌盛,社会安宁和乐,一片祥和之状。但古时的人们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不论何时何地,争权夺利都是统治者稳固统治,实现野心的手段。然而战场何其凶险,稍有不慎便会丧命他乡。这种凶险不仅是敌人所带来的战力和武器威胁,还是天寒地冻的作战条件和上级指示的准确程度。因此,统治者往往会派出相对可靠的将领,并敕

  • 他是刘邦的长子却无缘皇位,为避祸尊妹为母,九个儿子里八个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一开始是村里的无赖地痞,好吃懒做,恳蒙拐骗,无所不为。在沛县,刘邦的名声是很臭的,那个时候一个男人如果没本事,可能不影响娶妻,但如果名声差,那就很难解决对象问题。但刘邦有自己的办法,他会勾搭妇女,曹姬就是他勾搭的一个妇女,在刘邦和吕雉成亲前,两人常常发生关系,并生下一个儿子——刘肥。谁曾想

  • 地位仅低于诸葛亮的蜀汉大臣,却因殴打妻子判罪,最终被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杀害的四位重臣,诸葛亮错杀的两位猛将,蜀汉最厉害叛将

    “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生性多疑之辈,每每遇可疑之事,又不知自寻真相,却总是胡乱猜测,进而信以为真,认为真相便是自己猜的那样,殊不知全是自己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蜀汉重臣车骑将军刘琰正是因这样的疑心病,竟然丢了自己的性命。三国时

  • 乾隆是袁崇焕的伸冤者?浅谈乾隆皇帝对文件密级的处理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英雄,以及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英雄当中,最令人唏嘘的并不是他们在对敌作战中英勇捐躯,而是被自己人所杀害。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了明朝末年,出现了一位被誉为“东莞岳飞”的英雄,此人便是袁崇焕。他在抗击后金入侵的过程中建立卓越的功勋,却被朝廷当成叛徒冤杀,

  • 北洋政府时期国家预算的编制与运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洋政府财政部,北洋时期的山东财政,北洋新军编制

    国家预算是北洋政府则一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洋政府时期出现过两部通过立法机关审议的正式国家预算,六部已由行政机关编成、但未完成立法审议的国家预算案,三部由政府委托机构编出的国家预算参考册。它们多不能反映则一政实情,于约束政府开支为一面作用亦有限。即使是在被认为预算执行较好的1915年,预算数字也仅

  • 为了节约,康熙每顿只吃2个窝窝头,连着吃了7天,御膳房:没钱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的日常作息,康熙平日用膳,康熙用茶棚吃馒头

    古代讲究礼仪和规矩,在百姓上尚且需要磕头叩拜,更不用说皇宫了。皇宫是一个连吃饭都讲究的地方,桌上的食物有十几二十种,每样不能重复,皇帝吃饭“食不过三”,每道菜必须经过试菜才可以品尝。清朝康熙皇帝为了让国库充盈起来,决定缩减御膳房用度,没想到差点把国库吃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

  • 一代名臣曾国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代名臣曾国藩小说,历史名臣曾国藩,曾国藩的前世今生

    曾国藩,于1811年出身于湖南长沙,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他的一生最辉煌的一笔职业生涯中,就是一手打造湖南湘军剿灭了威胁清王朝的太平天国政权。作为一个书香门第出生的他,从小饱读诗书,精通四书五经,能在军事上有如此成就,确实是个奇迹。湘勇1864年7月21日,曾国藩呕心沥血经历了13年,到如今,时

  • 难怪雍正到死都没有把黄带子扯断,这是他最后保护甄嬛的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为何不杀甄嬛,雍正死前抓黄带子视频,皇帝临死前扯断黄带子

    既然如此,他为何不把黄色的丝带摘下来?有人说这是乾隆为了维护甄嬛,所以我们来看一看,雍正为何不把那条黄色的腰带摘下来。事故的发生在康熙去世之前,甄嬛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他,甄嬛这个天真的丫头已经去世了,而他现在也不是以前的她了,所以他有些愧疚,因为年羹尧的权势,他对华妃的宠爱实在是太大了,华妃也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