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一个出生优秀的家伙,最后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最后也是郁郁而终。那么袁绍是怎么从出生即巅峰的状态,走到如此落魄的田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
袁绍,字本初汝南郡人,汉末军阀之一,在当时的各路军阀中,袁绍的出生应该算是他们的天花板了。三国志里用“势倾天下”来形容袁绍的家族实力,但是他们家里祖祖辈辈却在以廉正博爱、礼节下士的品格传承闻名东汉。虽然家族是家大业大,但是其实袁绍在家庭的出生并不算太好,因为他是他父亲和家里的仆女所生,所以在家里的地位一直也处在相对低下的位置。
袁绍出生没多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有着俊俏潇洒外表的袁绍使得他的叔叔很是喜欢。在还不到20岁的年纪袁绍就出任濮阳长一职了,做官的时候倒是也为官清廉,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后来母亲去世后,袁绍按规守孝三年后又补服父亲守孝三年,前后六年时间,对于出生名门贵族的公子哥来说已经实属不易,这在民间也传为了一段佳话。
袁绍有个坚持了很久的习惯,那就是礼贤下士对品行贤德的人他都是以礼相待,也因此招来了不少的能人志士依附于他。就连当时被称为乱世枭雄的曹操都对他非常敬重。
按照以往惯例,宦官家庭出生的曹操(这里该说明一下曹操的父亲是宦官收养的义子),与朝臣势力圈层应该是势不两立的态势才对。但是曹操年幼的时候跟袁绍的关系就很好,曹操还曾经在袁绍帐下做过事,跟袁绍共同讨伐董卓。汉末动乱中,袁绍先后讨伐兼并了冀幽并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当时的袁绍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
东汉末年,宦官专政现象很严重,袁绍觉得这个世界不该这样的,就找来自己的好队友何进来配合他消灭宦官集团。不曾想这大事儿是没干成,何进自己是先领了盒饭了。袁绍见此状随机领军进宫,斩杀了十常侍以及他的幕僚近千人,使得当时宫中宦官集团人人自危。
对于袁绍来说这次杀乱意义非凡,此后袁绍几乎独揽了朝中大权。没曾想好日子没过几天,西凉的董卓率领20万凉州兵杀进都城洛阳,也从此开启了东汉末年乱世纷争的大戏,袁绍后来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袁绍也自然而然的被推选为这个联盟的盟主了。这些路诸侯中,当有2个天团格外耀眼,就是曹操和袁绍了,论当时的战斗实力曹操肯定远远不能和袁绍相比,但是在战略和战术素养方面曹操坑定要比袁绍高明很多了。
在曹操准备迎回汉献帝的时候,袁术帐下谋士纷纷上奏要袁绍先下手把汉献帝搞到手,以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但是袁绍当时并没有那么做。后来征讨河北等地以后,袁绍又把自己的几个儿子派往各地区分封驻扎,这也是后期他的几个儿子互相厮杀的导火索。
官渡之战时期,袁绍军中又出了个叛徒投奔曹操,还把自己知道的袁绍的军事秘密一字不漏的透露给了曹操,导致曹操开局就占据了上风,后期手下的大将也分崩离析的走的走散的散,袁绍的势力一路下滑,最后只得以失败收场,但是即使这场史上知名的战争失败了,袁绍的大本营基本毫发无损,曹操也只得在北方逐渐占领袁绍的地盘,直到后来袁绍死后,曹操才实现他蓄谋已久的统一北方的梦想。
一个能让天下能人都相附于他的人,一定是拥有某种人格魅力,但是历史的游戏规则一直就是成王败寇,作为贵族子弟的袁绍能败在宦官家庭出身的曹操手中,世事无常世事难料,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只是借鉴于历史的传说,谁都是历史的过客,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他该有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