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朝的秘密特工,如此隐秘,只有皇帝一人知道

大清朝的秘密特工,如此隐秘,只有皇帝一人知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97 更新时间:2024/2/11 11:53:16

大明朝的皇帝选择了“锦衣卫”这个特务组织来为自己服务,但是随着锦衣卫制度的发展,皇帝们发现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锦衣卫等特务组织会对朝政造成混乱,而且这种制度由于特务机构的权力过大,还容易引火烧身,危机自身的安全。所以在清朝时,像明朝的这种特务机构不再延用,而且对宦官干政的事情进行了严格的制度管理,避免了历朝历代出现的宦官干政现象。但是,作为皇帝,还是对掌控朝臣的真实动态有着迫切的需要,而清朝的皇帝们又该如去做呢?

清朝初期,虽然大清取得了政权,但内部还未完全安定。不仅有三大汉人藩盘踞在南方,各路权臣也是互相勾结,蠢蠢欲动,再加上民间还有很多前朝遗老遗少组成的反清组织,使得整个大清不敢轻易设置这种会激化社会矛盾的特务机构。但是皇帝还是需要这样的特务机构来为自己提供真实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清朝发明了一种不必公开的秘密政治。

政治密探

对于清朝的政治密探可能很多人都不曾听说过,但这从康熙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康熙时期,南方的汉人官员和士绅仍然有反清的可能。因此康熙皇帝开始设立政治密探,但是选用密探的人需要对皇帝绝对的忠诚,又不能像以前的朝代那些选择外戚或者是宦官,因为这两种人相对而言是皇帝可以信任的力量,但在利益面前也难免出现背叛,这从历代的历史中就可以知道。因此,在清朝时皇帝们选择了包衣。

所谓包衣其实就是家奴的意思,女真的贵族阶层都有自己的包衣。相对而言,这些人是皇帝比较信任的对象。皇帝将上三旗的包衣们设立为政治密探,自己汇报各路大臣的动态,这让皇帝对大臣们拥有了比较好的控制方式。比如曹雪芹的爷爷就是康熙的包衣,加之康熙的奶妈也是曹家人,因此曹家曾经备受恩宠。

秘密奏折制度

虽然政治密探能起到一定的监视效果,但让大清朝的皇帝们真正能掌握群臣的秘密武器,而是“秘密奏折制度”。

雍正之前的时期,官员向皇帝上书的奏章都是对大部分官员公开的。像一些内阁的成员一般都会先看奏章的内容,再向皇帝上奏,所以一些对内阁官员不利的信息,就很难传达到皇帝那里。因此,在雍正时期皇帝除了继续使用公开的奏章外,还让官员们用秘密“奏折”的方式传达信息。

而这个奏折是只有皇帝一个人可以看的报告,其他人都不能偷看。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可以向不同的大臣们询问同一件事情,而大臣也不知道别人会如何报告,所以只能向皇帝说实话。这样皇帝就可以比较有效的控制朝臣。这种方式使得皇帝能控制中上层的所有大臣,避免他们出现异心。

清朝的奏折制度,使得皇帝可以进行扁平化管理大臣,因为之前的朝代,皇帝下达命令后,一般都是一级一级进行向下传递的,这就使得很多事情都是公开的。而在奏折制度出现之后,皇帝下达的命令就很可能会绕开其他官员,使得其他的部门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完成皇帝的意愿,这大大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相对于皇帝把所有的大臣都变成了自己的特务,这种掌控力也使得清朝没有出现大的内部反叛。

所以,在清朝皇帝的权力是高度集中的。这种秘密的政治制度保证了皇帝的个人欲望不再受官体系的制约。所以,在大清时,存在于我国千年的文人们集体失声。因为这种秘密政治制度,文官们不可能知道皇帝的真实想法和他做了那些事情,所以也就不可能像以前的朝代那样发挥文官们的舆论监督。所以,在清朝时皇帝的意志就决定了一切,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于皇帝,若是谁敢违背皇帝的旨意将会被清除出去。在这种制度之下所有人都变成了奴才,也变成了哑巴。

而大清的皇帝们,也因为在身边失去了真正的谏臣,在一群奴才的唯唯诺诺中失去了对世界形势的准确判断,在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中被英国人打开了大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红楼梦:贾环有意烫伤宝玉,袭人为何还送给他一个大风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红楼梦贾宝玉烫伤贾环,贾环烫伤贾宝玉后贾宝玉的态度,红楼梦贾环和贾宝玉的关系

    赵姨娘私下请马道婆做法陷害宝玉,贾环则故意推倒灯油烫伤宝玉,金钏儿死后更是污蔑宝玉强迫丫环,为此贾政对宝玉狠命暴打。贾环与宝玉之间势同水火,袭人作为宝玉的身边人,对此自然一清二楚,为何竟然偷偷的送给贾环一个大风筝?她对贾环主动示好的背后有何企图?1.袭人送给贾环一个大风筝,是她对待人维护人的一贯做法

  • 乾隆王朝:领导问你想不想升职,你该如何回答?你该跟和珅学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是怎么升职的,和珅嘉庆乾隆,纪晓岚和珅乾隆坐囚车

    1、命时任“闽浙总督”陈辉祖查抄王亶望浙江祖籍家产,运送进京;2、命和珅将王亶望等一干人犯押送回京,严加审讯;那道晋升王亶望署理陕甘总督、赏戴三眼花翎的谕旨墨迹未干,“冒赈欺君案”就被实锤了,这等于直接打了乾隆皇帝的老脸。不用想也知道,乾隆皇帝需要召开一次朝会,撇清责任、重塑形象。王亶望守着甘肃那么

  • 雍正为何非要杀掉年羹尧?你看雍正在私人印章上,都刻了些什么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印章大集合,雍正为何必杀年羹尧,雍正为什么在杀不杀年羹尧上纠结

    皆知清朝,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的,自然就存在着一套,有别于汉、唐、明等朝代的运作规则。而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传承制度——这就是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因为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女真族就是一种部落联盟的集团制。到了皇太极时期,虽他成了皇上大哥,可不论正规还是私人场合,皇太极还是要跟三位哥哥平起平坐的,没有啥特

  • 雍正继位后,众皇子下场凄惨,为何只有废太子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皇帝真的谋权篡位吗,雍正继位后阿哥们的下场,雍正继位的历史记载

    九子夺嫡让胤禛即雍正皇帝心寒不已,他继位以后仍然心有余悸。所以,对在九子夺嫡中粉墨登场的王爷们都没有手软,这里除了对皇十三子胤祥和废太子胤礽———十三爷胤祥本身和雍正的关系就不错,雍正上位十三爷也助了一臂之力,对胤祥好理所当然。那为什么雍正 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甚至关怀倍至呢?爱新觉罗·胤礽(16

  • 乾隆王朝:国泰获罪入狱,和珅为何命人送去一坛酒?杀人不见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王朝和珅查办国泰,和珅为什么没被满门抄斩,和珅真人照片

    只是,国泰到底出身勋贵,又是封疆大吏,自恃身份贵重;再加上其久历官场,反侦经验丰富;抱着“沉默到底”的原则,坚决抵抗朝廷钦差。作为“钦差正使”,和珅自然希望尽快查清国泰贪腐情状;再加上这个差事本就是和珅主动申请,万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几乎等于直接打了自己的脸;更何况,本就靠着查处贪官迅速起家的和珅,

  •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靠两招打败霍元甲,名字大家一听就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状元”这个词大家都不会陌生,大家最快想到的可能就是文质彬彬、手拿毛笔,右手一挥,造就一篇绝世文章的“文状元”。其实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状元,叫作“武状元”,由于古装剧里很少有这类题材,所以大家都并不是很熟悉。在清朝就有一位被记录在册的武状元,提起他大家可能都会很熟悉,他曾两招打败霍元甲,这个人就是张三

  • 清朝末年的九大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九大总督都去哪了,清朝九大总督排行,清末的九大总督照片

    总督还有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等专职的总督,本文就不专门介绍了。总督是妥妥的二品以上大员,封疆大吏,实权在握。比如八国联军进京城时,东南几大总督弄个“东南互保”,慈禧也无可奈何。总督,自明朝始,清朝沿用。康熙收复台湾后,清政府逐步完善了八大总督制,一直延续到清末。清末,乱世,为保卫龙兴之地——东北。第九

  • 清末老照片:光绪唯一的照片、荡秋千的老宫女、七位妻妾的老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光绪老照片100张,清末老照片三位女子合影,清末时期的老照片

    清朝的女人封建思想极其严重,认为大家闺秀就应该在家里窝着,不能见生人。那他们无聊的时候就会在自家厢房里吸食大麻来打发时间。图为1903年的乐队,据说还曾被召入宫中为慈禧演奏过呢。街边卖艺的艺人,他正在表演口吞宝剑,从他痛苦的表情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绝活。他身边的搭档在为他卖力解说,希望可以获

  • 康熙把一水果名叫错,老百姓跟着叫错了300年,如今你叫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念错了一个水果名字,康熙读错水果名字,康熙把水果叫错300年

    在封建社会里,王权为大。谁不想拥有这至高无上的权利。在秦朝,秦二世在位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故事,赵高贪恋权利,即使身居高位,依然不知道满足,为了验证群臣是否与他一心,在大庭广众之下,指鹿为马。妄图使群臣听令,到达权力巅峰。也便于铲除不顺于自己的人。可见皇权在那时是多么鼎盛,让人深陷其中,为之疯

  • 乾隆出巡路边吃瓜,对瓜农赞不绝口,回宫路上却突然下令: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出巡路边吃瓜回宫路上杀了他,乾隆回宫完整版视频,乾隆路边吃瓜处死瓜农

    在古代中国,皇帝代表着权力的最高者,不只是掌握着国家的所有财产和事务,连其余人的生命也在皇帝的手里,生杀大权说杀就杀,于是就催生了帝王心术这个词。中国古代历史几千年,朝代的更替,皇帝数量竟有四百多位。这四百多位皇帝中掌握实权的占多数,但无论哪朝哪代,这些皇帝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