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贾环有意烫伤宝玉,袭人为何还送给他一个大风筝?

红楼梦:贾环有意烫伤宝玉,袭人为何还送给他一个大风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4/1/25 18:17:47

赵姨娘私下请马道婆做法陷害宝玉,贾环则故意推倒灯油烫伤宝玉,金钏儿死后更是污蔑宝玉强迫丫环,为此贾政对宝玉狠命暴打。

贾环与宝玉之间势同水火,袭人作为宝玉的身边人,对此自然一清二楚,为何竟然偷偷的送给贾环一个大风筝?她对贾环主动示好的背后有何企图?

1.袭人送给贾环一个大风筝,是她对待人维护人的一贯做法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袭人的为人处事是薛宝钗的“翻版”。

薛宝钗对贾环与他人不同。

春节期间,薛宝钗带着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执意参加。

“薛宝钗素习看他亦如宝玉,并没他意,今儿听他要玩,让他上来坐了一处。”(《红楼梦》第二十回)

贾环为人下贱,玩棋输钱之后与莺儿发生了争吵,宝玉前来询问情况时,薛宝钗担心贾环受到训斥,急忙替他遮掩开脱。

薛蟠南下做生意返回,给薛宝钗带来一箱子礼物,薛宝钗分配礼物时没忘记给贾环送去一份。为此,赵姨娘还亲自到王夫人面前表扬薛宝钗。

薛宝钗的做法在现代社会看来,充分彰显出一个识大体、顾大局、会说话、会办事的好女人形象。

袭人素有薛宝钗的品行,平时做事也是从全局着眼,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

贾宝玉房里的风筝很多,贾环是宝玉的兄弟,送一个风筝给他,维护兄弟之间的情谊,做法如宝玉钗做事如出一辙。

2.袭人送给贾环一个大风筝,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在怡红院的地位

众人张罗放风筝,宝玉打发个小丫头回家去取风筝时明确说道:“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又让人回家取大螃蟹风筝时,丫头去后扛回一个美人风筝,并解释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红楼梦》第七十回)

由此可知,晴雯私放风筝在前,袭人送风筝在后,两人都是未经宝玉允许偷偷处置。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两人的处境有关。

宝玉身边有四个大丫头,分别是袭人、晴雯、麝月和秋纹。

四个人当中,袭人和晴雯之间是竞争关系。

两人都是贾母房里的丫头,贾母将两人安排到宝玉身边,是为将来当姨娘做准备。

两人相比,贾母更看重晴雯。

王夫人撵走晴雯后,趁贾母高兴之际汇报情况,贾母听后说出自己的打算:

“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对于自己和晴雯的处境,袭人心知肚明,为了能占据优势,她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当天晚上,追问警幻之事,并趁机与宝玉偷试云雨,使自己站稳脚根,从此成为怡红院里的第一人。

晴雯被王夫人撵走后,她曾经直言不讳地对宝玉说过:

“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她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次序排在晴雯前面,但是在放风筝之事上,晴雯却做在她前面,面对这种情况,她必须有所动作,于是送给贾环一个大风筝,彰显自己在怡红院的地位。

3.袭人送给贾环一个大风筝,表达的是姨娘之间的交往,目的是拉近与赵姨娘之间的关系

袭人为何不给别人送风筝,偏偏送给贾环呢?

主要与赵姨娘有关。

王夫人身边的丫环金钏儿死后,王熙凤想为她补充一个丫环。

王夫人借机将袭人从贾母房里调整到自己房里,并当众对王熙凤说道:

“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王夫人的安排使袭人正式进入姨娘行列。

荣国府中,赵姨娘是姨娘群体中的佼佼者。

一是她深受贾政的宠爱,晚上安歇时,贾政往往到赵姨娘房里。

二是她的女儿贾探春,深受贾母的喜爱,不仅当众表扬,还在刘姥姥面前夸奖;王夫人也非常器重贾探春,王熙凤病重期间,让她与李纨一起管理荣国府。

三是赵姨娘的娘家势力强大,有一个哥哥跟在贾环身边当差,还有一个哥哥在荣国府当账房先生。(《红楼梦》第六十回,柳五儿的母亲将玫瑰露送给兄弟的儿子,遇到了钱槐,“钱槐者,乃系赵姨娘之内侄,他父母现在库上管账,他本身又派跟贾环上学。”)

袭人作为“准姨娘”,属于姨娘这一群体,平时自然要想办法与赵姨娘结交。送给贾环一个风筝,拉近与赵姨娘之间的关系,合情合理。

4.结语

袭人给贾环风筝,事情虽小,背后的内涵丰富。

她送给贾环风筝符合自己做人做事品行,维护了良好形象;又巧妙地在怡红院内彰显出自己的地位,碾压了晴雯的作法;更有效地拉近与赵姨娘之间的关系,方法效果都远胜于晴雯私放风筝,值得效仿、值得学习。

人生在世,做事的方式千种万种,做人的方法千条万条,袭人的所作所为示我们:只有着眼于自己品行,着眼于全局,着眼于个人身份,才能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式,才是做的最好!

作者:小涵读书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

更多文章

  • 乾隆王朝:领导问你想不想升职,你该如何回答?你该跟和珅学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是怎么升职的,和珅嘉庆乾隆,纪晓岚和珅乾隆坐囚车

    1、命时任“闽浙总督”陈辉祖查抄王亶望浙江祖籍家产,运送进京;2、命和珅将王亶望等一干人犯押送回京,严加审讯;那道晋升王亶望署理陕甘总督、赏戴三眼花翎的谕旨墨迹未干,“冒赈欺君案”就被实锤了,这等于直接打了乾隆皇帝的老脸。不用想也知道,乾隆皇帝需要召开一次朝会,撇清责任、重塑形象。王亶望守着甘肃那么

  • 雍正为何非要杀掉年羹尧?你看雍正在私人印章上,都刻了些什么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印章大集合,雍正为何必杀年羹尧,雍正为什么在杀不杀年羹尧上纠结

    皆知清朝,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的,自然就存在着一套,有别于汉、唐、明等朝代的运作规则。而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传承制度——这就是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因为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女真族就是一种部落联盟的集团制。到了皇太极时期,虽他成了皇上大哥,可不论正规还是私人场合,皇太极还是要跟三位哥哥平起平坐的,没有啥特

  • 雍正继位后,众皇子下场凄惨,为何只有废太子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皇帝真的谋权篡位吗,雍正继位后阿哥们的下场,雍正继位的历史记载

    九子夺嫡让胤禛即雍正皇帝心寒不已,他继位以后仍然心有余悸。所以,对在九子夺嫡中粉墨登场的王爷们都没有手软,这里除了对皇十三子胤祥和废太子胤礽———十三爷胤祥本身和雍正的关系就不错,雍正上位十三爷也助了一臂之力,对胤祥好理所当然。那为什么雍正 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甚至关怀倍至呢?爱新觉罗·胤礽(16

  • 乾隆王朝:国泰获罪入狱,和珅为何命人送去一坛酒?杀人不见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王朝和珅查办国泰,和珅为什么没被满门抄斩,和珅真人照片

    只是,国泰到底出身勋贵,又是封疆大吏,自恃身份贵重;再加上其久历官场,反侦经验丰富;抱着“沉默到底”的原则,坚决抵抗朝廷钦差。作为“钦差正使”,和珅自然希望尽快查清国泰贪腐情状;再加上这个差事本就是和珅主动申请,万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几乎等于直接打了自己的脸;更何况,本就靠着查处贪官迅速起家的和珅,

  •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靠两招打败霍元甲,名字大家一听就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状元”这个词大家都不会陌生,大家最快想到的可能就是文质彬彬、手拿毛笔,右手一挥,造就一篇绝世文章的“文状元”。其实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状元,叫作“武状元”,由于古装剧里很少有这类题材,所以大家都并不是很熟悉。在清朝就有一位被记录在册的武状元,提起他大家可能都会很熟悉,他曾两招打败霍元甲,这个人就是张三

  • 清朝末年的九大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九大总督都去哪了,清朝九大总督排行,清末的九大总督照片

    总督还有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等专职的总督,本文就不专门介绍了。总督是妥妥的二品以上大员,封疆大吏,实权在握。比如八国联军进京城时,东南几大总督弄个“东南互保”,慈禧也无可奈何。总督,自明朝始,清朝沿用。康熙收复台湾后,清政府逐步完善了八大总督制,一直延续到清末。清末,乱世,为保卫龙兴之地——东北。第九

  • 清末老照片:光绪唯一的照片、荡秋千的老宫女、七位妻妾的老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光绪老照片100张,清末老照片三位女子合影,清末时期的老照片

    清朝的女人封建思想极其严重,认为大家闺秀就应该在家里窝着,不能见生人。那他们无聊的时候就会在自家厢房里吸食大麻来打发时间。图为1903年的乐队,据说还曾被召入宫中为慈禧演奏过呢。街边卖艺的艺人,他正在表演口吞宝剑,从他痛苦的表情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绝活。他身边的搭档在为他卖力解说,希望可以获

  • 康熙把一水果名叫错,老百姓跟着叫错了300年,如今你叫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念错了一个水果名字,康熙读错水果名字,康熙把水果叫错300年

    在封建社会里,王权为大。谁不想拥有这至高无上的权利。在秦朝,秦二世在位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故事,赵高贪恋权利,即使身居高位,依然不知道满足,为了验证群臣是否与他一心,在大庭广众之下,指鹿为马。妄图使群臣听令,到达权力巅峰。也便于铲除不顺于自己的人。可见皇权在那时是多么鼎盛,让人深陷其中,为之疯

  • 乾隆出巡路边吃瓜,对瓜农赞不绝口,回宫路上却突然下令: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出巡路边吃瓜回宫路上杀了他,乾隆回宫完整版视频,乾隆路边吃瓜处死瓜农

    在古代中国,皇帝代表着权力的最高者,不只是掌握着国家的所有财产和事务,连其余人的生命也在皇帝的手里,生杀大权说杀就杀,于是就催生了帝王心术这个词。中国古代历史几千年,朝代的更替,皇帝数量竟有四百多位。这四百多位皇帝中掌握实权的占多数,但无论哪朝哪代,这些皇帝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伴君如伴虎”

  • 乾隆问武将想要何赏赐,一个要官位,一个要美人,结局却天壤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皇帝问武将要何赏赐,乾隆有赏赐过日本人东西吗,乾隆官位排名

    这是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无数的君王和臣子共同诠释出的一条铁律,无人敢反对,也无人能反对,无论功劳再大,能力再高,只要惹了皇帝不高兴,那么下场便好不到哪去。当然也有些开明的君主,能听得见去逆耳的忠言,也能在当上皇帝之后,依然重用功臣,可是这样的帝王毕竟是太少了。纵观封建帝制时期,没杀过功臣,能与臣子同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