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第一忠臣蒙冤被杀,锦衣卫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自杀谢罪

明朝第一忠臣蒙冤被杀,锦衣卫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自杀谢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03 更新时间:2024/2/7 8:29:47

于谦的出身还算是比较不错,其曾祖父担任过杭州路大总管,太祖也曾为官。尽管如此,于谦并未成为纨绔子弟,而是非常刻苦读书,并且志向高远,他非常敬佩和仰慕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气节,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文天祥这样的人,报效国家。最终,于谦成功进入仕途,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公元1421年,于谦考取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在古代官场上,畏惧权贵的大有人在,而于谦却是谁都敢说。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时,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后来朱高煦投降,于谦毫不避讳数落他的罪行,朱高煦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之下,被骂得抬不起头来,并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自称罪该万死。明宣宗朱瞻基非常高兴,当即下令派于谦巡按江西。

明宣宗时期,每次朱瞻基遇到难题,便让于谦前往处理,对他是非常信任,并且还经常越级提拔,于谦也从未辜负皇帝对他的信任,每次办事都是非常认真。在古代王朝,位高权重者常有贪污之人,而于谦则为官清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期间,对于谦格外重视,可三人去世之后,太监王振开始掌权,并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当时进京见王振的官员,必须献纳白银百两,甚至上千两。

唯独于谦是一个“异类”,他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当时还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为此,于谦甚至还写了一首诗《入京》:

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秧。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如此清廉之人,也难免遭人陷害,当时于谦推荐两人入朝为官,通政使李锡得到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没有得到晋升而心生不满,于是擅自推荐人代替自己,昏庸的朝廷竟然真的把于谦关在监狱之中,甚至被判处死刑,后来还是百姓听说于谦被判处死刑,一时间群民共愤,迫于压力,王振不得不把于谦释放。

于谦的性格很刚强,每遇到不痛快的事情,他总会拍着胸脯感叹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哪里!”他从来都看不起那些懦弱无能的大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于谦的人也有很多。明代宗对于谦是格外的宠爱,可在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明代宗病重,石亨曹吉祥等人迎接明英宗复辟,然后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并诬陷于谦制造不轨的言论。明英宗认为于谦还是有功劳的,可徐有贞进言劝阻,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明英宗听到这样的话,便同意了斩杀于谦的请求。

明朝第一忠臣竟然被人陷害致死,于谦蒙冤被判处死刑,也不想再争辩什么,而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不久后,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极为讽刺的是,他竟然死在这座曾经拼死保卫的城池前,连刽子手都不忍心行刑,可最终于谦还是被处死。史书记载:天下冤之!

处死于谦的刽子手在事后寝食难安,受百姓爱戴的于谦就这么死于自己的刀下,怎奈君命不可违,此时唯有自尽才可谢罪,不久后,刽子手便自杀谢罪。后来,朝廷派锦衣卫去抄于谦的家,在抄家时,人们发现于谦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的非常严实,打开看后,在场之人无不落泪,原来屋中只有明代宗赐给他的蟒袍、剑器。连抄家的人都看不下去,也无心再抄,忠臣下场如此,国何愁不亡?

于谦被杀那天,全国百姓都认为他是蒙冤被害,许多人前来祭奠于谦。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为于谦的忠义写下匾额“丹心抗节”,连清朝的皇帝都认为于谦是一个大忠臣,为国为民,可惜蒙冤被杀,一生忠心耿耿,却落得如此下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宫剧有很多,为何基本没人拍有关元朝的电视剧?导演: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十大经典电视剧,清宫电视剧大全,元朝题材电视剧有哪些

    中国的古装剧年年都会有,《甄嬛传》、《红楼梦》、《神雕侠侣》等等,太多太多的题材被拍摄成了电影、电视剧。环顾之前的古装剧,大都以历史题材为主,譬如《康熙微服私访记》、《雍正王朝》等等,这类题材的影视剧深受观众们的喜爱。记得有一部影视剧叫《射雕英雄传》,堪称经典之作,是不少人成长中的回忆,里面叙述的是

  • 朱元璋说“元以宽失天下”,那么元朝的政策到底有多“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为啥朱元璋说元朝宽仁失天下,朱元璋为什么要推翻元朝统治,朱元璋为何推翻元朝一统天下

    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这些话都是在《明太祖宝训》里记载的,是朱元璋本人亲口所说。身为统治阶级的核心,朱元璋本人都没有起到抹黑前朝的带头作用,臣子们自然也不会再

  • 西湖三杰中岳飞、张煌言死于杭州, 于谦死于北京为何也会葬在杭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于谦张苍水遗言,岳飞于谦同列西湖三杰,于谦张煌言

    西湖美景 岳飞,大家很熟悉,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率领“岳家军”为南宋朝廷抵抗金军南下,是整个南宋王朝的定海神针,而且岳飞还率领军队北伐,打到离故都开封只有几十里的朱仙镇,大败金兵,正欲收复开封时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后来岳飞被秦桧等奸臣诬陷,被宋高宗下令打入大牢,后岳飞被杀害在风波亭。岳飞死后,狱卒

  • 都说明朝亡于满清之手,其实都错了,明朝是亡于一大批残疾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灭亡是因为满清强大吗,明朝是被满清灭亡的吗,明朝为什么毁在太监手里

    那么,为何会造成这样的现象?这其实是政权制衡带来的“病毒”。有人整理过,东汉后期,唐朝后期,以及王振当权到明朝被清取代,这三个宦官当政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最为黑暗的时代。论势力和“凶残”,明代的宦官,其实,还比不过东汉和唐朝的宦官,他们甚至能控制皇帝的上位和生死。明朝时期,从永乐王朝开始,宦官就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单单忘记此人,结果在15年后被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

    然而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病变”,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派遣心腹士兵,到处去散布传言“契丹与北汉一起打过来啦,我们快逃命吧”,正所谓三人成虎,一句谎言说很多遍就会有人相信,何况是很多人一起说呢?以至于当时后周的宰相范质等一帮文官也人心惶惶,在没有收到准确情报的情况下,就请命皇帝派遣赵匡胤

  • 北方风大不适合火绳枪?明代北军为何钟爱三眼铳,排斥鸟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眼铳是火绳枪吗,明军三眼铳对战火绳枪,鸟铳与三眼铳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字数:4203,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一直以来,许多人依据何汝宾《兵录》中“鸟嘴宜南而不宜北”的论断,认为明代北军不推广鸟铳,是因为地理气候原因以及北军面对的敌人与南军不同。但这个观点可以说相当荒谬。若是由一个未经战阵的文人提出来倒也正常,可这偏偏是由何汝宾这位久

  • 宋孝宗给岳飞平反,纠正宋高宗的做法,当时宋高宗为何不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岳飞这一位历史人物,相信大家就算不是非常的熟悉也至少是有所耳闻。而每当我们提到岳飞之时,便会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个害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的秦桧。然而实际上秦桧可能只是当时被统治者所利用的棋子罢了。被认为是秦桧杀害岳飞父子的背后原凶的人,是宋高宗赵构,他是宋朝的第十个皇帝,同时南宋的第一个皇帝。这位活到了

  • 告发朱元璋,为何那么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谁告发朱元璋,朱元璋为何三次屠山东,为什么告发朱元璋那么难

    我这到底是留还是走?是漫无目的地再次化缘,还是去投军?签抽数次,留与走皆不吉,唯投军乃吉。但此时的朱元璋,觉得投军太危险啊,一个不小心,命都没了。稳当人办稳当事,《太祖实录》记载:尽管上天的指示已很明确了,朱元璋仍未能下定决心,仍在“固守以待”,直到收到了一封信。(朱元璋剧照)有人说,这信是汤和写来

  • 武则天和朱元璋 谁才是汉字大写数字的发明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朱元璋关系,武则天与朱元璋挺像的,武则天自创的18个汉字

    一项发明专利,两个皇帝,该给谁呢?要想断好这桩官司,其实很简单。朱元璋是明朝的创始人,在这家公司成立前,他忙着要饭造反,不可能考虑反贪的事。如果在明朝之前出现汉字大写数字,那即可说明这些大写数字不是朱元璋发明的。鉴于目前声明这项专利的只有两人,结果就很明显了。其实,关于汉字大写数字是不是朱元璋发明的

  • 治理官员贪污腐败,光杀一儆百根本行不通,不信看朱元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可见,它的诞生绝不是偶然,有时代的影响,也有朱元璋个人的烙印。明朝建立之初,社会动荡,刚刚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片百废待兴的景象。为了尽快稳固政权,恢复国家各地的生产秩序,朱元璋以无情的大规模屠杀、严苛的法令和严酷的刑罚,来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地方豪强。之所以采取如此铁血的手段,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