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相貌,大多还是好的,比如汉高祖刘邦,虽然生性风流,可是长得帅,刘邦也是靠着自己外表才娶了当时大户人家的女儿吕雉,如今我们看到的刘邦画像也是威武十足的美男子。还有像后来的唐太宗,赵匡胤,在其画像中都是一副雍容富贵的模样。
而唯独明太祖朱元璋的样貌在民间却有着两极分化,有的画像上朱元璋英气十足,有的画像上则就是一副鞋拔子脸。有人说朱元璋的鞋拔子脸是清朝人画的,其实并不是,这是后来的画师根据朱棣的要求画的,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让父亲看起来这么丑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朱元璋的长相到底如何,就算不能具体知道长什么模样,那是美呢?还是丑呢?据说当时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军,他刚从皇觉寺来到濠州城,所以还是和尚的打扮,而当他进入城内之后立刻就被抓了起来。
因为当时元军正在围困濠州,士兵们以为这个和尚是元军派来的奸细,所以控制了朱元璋之后立刻通报了首领郭子兴,郭子兴来之后,汤和解释说这是自己的伙伴来投军的,并非奸细。而郭子兴看了朱元璋的样貌之后就决定让他给自己当警卫员。
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郭子兴应该是会一点相面之类的东西,可是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二十五岁时朱元璋长什么样,所以有人猜测说朱元璋长得奇丑无比,甚至有点吓人,因此郭子兴让他跟着自己,就可以唬住一些来者不善之人,当然这种猜测是没有证据支持的。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有些反动的人就到处散播消息说朱元璋多丑多丑,而这时有一位进宫见过朱元璋的大臣将自己见到的朱元璋记录了下来,他叫张瀚,他在书中这样描述:太祖之容,眉秀如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
他见到的朱元璋并非鞋拔子脸,而是眉清目秀的大圆脸,胡子也很整齐。这妥妥的大帅哥一枚啊。除了张瀚的记载,在正史《明史》中,朱元璋的样貌是这样的:资貌雄杰,奇骨贯顶。说明还是个大帅哥。而且我们可以从朱元璋的儿子孙子辈看出来,老朱家的传统就是大圆脸,长胡子,英姿挺拔,如果朱元璋真的奇丑无比,后代肯定不会好看到哪去。
因此,我们可以说朱元璋的真实样貌并不丑,甚至是有点小帅了,而且到了中年之后越来越充满着一种王者之气,那么朱元璋那些鞋拔子脸的画像哪来的?是不是清朝人画的呢?
要说清朝对明朝没有一点抹黑,那是不现实的,努尔哈赤从起兵到去世,一生都在和大明对抗,所以清朝统治者对明朝还是保留意见的,这也使得一部《明史》成了我国历史上修订时间最长的一部正史,也成了二十四史中最不可信的一部。
顺治皇帝就是朱元璋的铁杆粉丝,当时他读历代史书期间,有一次和大臣们讨论谁才是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大臣们拍完马屁之后,顺治皇帝说自己最崇拜的就是朱元璋,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崇敬之情,称其为“圣明之君最优者”。
顺治对朱元璋的崇拜也延续到了自己的儿子康熙皇帝身上,康熙对朱元璋的感情和顺治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知道康熙皇帝曾经“六下江南”,而他这六次南下,每次都有一个重要项目,那就是到南京祭拜明孝陵,也就是朱元璋的陵墓。
康熙此举一来是为了拉拢江南士人的人心,二来也真实地表现出了自己对朱元璋的崇拜,每次的跪拜大礼就是最好的证明。并且康熙皇帝曾为孝陵写下“治隆唐宋”,意思就是朱元璋的治理可以和繁荣昌盛的唐宋相提并论。
所以,康熙作为整个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待朱元璋尚且如此,那么清朝人是肯定不会对朱元璋的样貌进行攻击的,如果要抹黑明朝,清朝人也只会在修编《明史》的时候加入一点春秋笔法罢了。那么朱元璋的丑画到底从何而来呢?
民间流传的朱元璋鞋拔子脸画像不少,第一幅竟然是出自朱棣的授意,朱棣为什么要给朱元璋“毁容”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类似的刘邦的样貌,《史记》中这样描述刘邦的外貌:“隆准而龙颜”,所谓“龙颜”,就是就是额头很高,所以刘邦的额头比常人高。
再来看另一位皇帝,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广,史书中这样记载:“为人龙颌,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我们不难发现,杨广和刘邦都是高额头,而且杨广的下巴很长,眼窝很深。
这两人正好都是开国皇帝,那么他们的脸型也自然成了标准的“龙颜”,那就是:高额头,深眼窝,长下巴。所以,朱棣因此吸取了以前开国皇帝的“优点”,给父亲朱元璋继续加了一些元素,朱元璋这才有了我们如今看到了那副鞋拔子脸。其实朱棣是为了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作为开国皇帝的父亲,只是没想到有点过了头。
明太祖朱元璋的功绩已经板上钉钉,如今人们都痴迷于研究他的长相,在紫禁城武英殿的画像中,朱元璋的画像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人,标准的大圆脸,一看就是有福之人。
可是儿子朱棣为了给显示让父亲变得更加传奇,于是结合历朝历代开国皇帝的奇特相貌,给朱元璋来了个大杂烩,不成想却意外地让后人以为朱元璋是个奇丑无比之人,所以一切事情还是实事求是的好,不然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