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王把楚国想得太好了,以为他们会遵守基本的礼义,结果呢?

魏王把楚国想得太好了,以为他们会遵守基本的礼义,结果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4/2/6 18:34:31

楚国、韩国、赵国、魏国、燕国五国联合讨伐秦国,战事不顺,魏惠想要与秦国讲和,派遣魏相惠施前往楚国。

因为楚怀王是本次合纵的主导,所以魏惠王希望由楚怀王带领着与秦国议和,摆脱兵祸。

楚王将要把惠施送到秦国去讲和。

楚臣杜赫对楚国重臣昭阳说:“这次讨伐秦国是楚国领头的。

现在惠施因为魏王而来,而您要送他到秦国,这是表明楚国领头侵伐秦国,让秦国相信魏国要讲和。

您不如不要采纳惠施的意见,但是暗地里派人去讲和拉拢秦国。”

眼看打不过秦国,楚国也想脚底抹油开溜。

直接把惠施送到秦国去讲和,无助于楚国摆脱兵祸。抢在魏国的前面与秦国讲和,对楚国十分有利。

昭阳说:“好。”于是对惠施说:“这次讨伐秦国是魏国领头的,现在您跟从楚国去讲和,楚国得利,而魏国会遭受怨恨。您回去,我将派人让魏国牵头议和。”

“凡为攻秦者魏也。”楚国不顾事实,颠倒黑白,出卖自己的跟随者,为了自己未来少受秦国的怨恨。

领头大哥就这种素质,合纵策略能成功吗?

[var1]

惠施回到魏国,魏王很不开心。

惠施没有完成外交任务,但是责任应该由谁承担呢?

杜赫对昭阳说:“魏国为了您抢先与秦国开战,减损了一半兵力,告诉您军力疲敝,您不理睬,请求讲和又没达成,魏国屈服而投奔齐国、秦国,您拿什么挽救局面呢?

东边有越国的威胁,北边没有魏国的帮助,而且还没有与齐国、秦国结交,这是楚国处于孤立,不如加紧讲和。”

看得出来,楚国目前对魏国除了利用还是利用。

楚国应该尽快与秦国讲和,然后让魏国与秦国讲和,免得魏国倒齐国、秦国。

“谋莫难于周密。”(《鬼谷子摩第八》)杜赫思维缜密,有远见卓识,他努力避免楚国陷于孤立环境。

昭阳说:“好。”因此命人告知魏国,请与秦国讲和。

由于杜赫的谋划,楚国可能抢占先机,减少战败的损失,取得战败后的主动。

魏国在这件事上缺少杜赫这样思路清晰的谋划。“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魏国主动告诉楚国要与秦国讲和,完全没有考虑到楚国的心思。

魏王把楚国想得太好了,以为他们会遵守基本的礼义,结果又上当一次。

更多文章

  • 春秋第一妖姬,杀3夫1君1子、亡1国2卿,9个男人因她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战国十大女将,春秋第一妖姬,春秋夏姬杀三夫一君

    人们说她“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九个男人因其而死”,她为何会被人如此称呼?她那悲惨多舛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var1]私通、远嫁、成为寡妇——夏姬夏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公主,出生于楚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40年),她的父亲是郑穆公,母亲是郑国公的少妃姚子。与夏姬一同出生的还有一个男孩,名叫貉

  • 秦国接连四代君王个个不忘强秦,但无此人,一统于秦无从谈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用了几代君王才能一统天下,秦国真的是暴秦吗,秦国由弱变强的历史事件

    秦孝公嬴渠梁剧照秦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是封建历史上的一个皇帝,但是秦国能够统一全靠秦始皇历代先王为他打下的基础,这其中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贡献最大,正是有了这四位先君的励精图治,宵衣旰食,才有了强大的秦国,才有了秦嬴政一统华夏的功绩。看到这里你肯定会想难道前面的君

  • 魏武侯英勇好武,为何错失吴起?并非只是中了小人奸计,而因这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武侯简介,吴起魏武侯最新消息,吴起与魏武侯的关系如何

    魏武侯名魏击,是魏文侯的嫡长子,很小就被确立为太子。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出落的刚武有勇,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var1]公元前412年,太子魏击便受命为统帅,亲自率军攻打秦国的繁、庞二地,此时的魏击大约只有二十余岁。年少英武的魏击不负父亲的重托,一举拿下了秦国二城,奏响了魏国进军秦国河西地

  • 平原君杀妾留客,是重友轻色,这是礼贤下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平原君家的高楼靠近一户老百姓家。这家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美妾看到这情景,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不远千里来这里,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鄙视姬妾啊。我不幸有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讥笑我,我希望得到讥笑我的人的脑袋。

  • 秦武王嬴荡殒命后,赵国和燕国为什么要保护嬴稷回秦国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武王嬴荡与嬴稷差几岁,秦武王嬴荡临终遗言,嬴荡和嬴稷最后的对话

    [var1]在秦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为的国君,就连在位仅有三年的秦武王嬴荡也是为秦国的东出做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天不假命,秦武王嬴荡在周天子居住的洛阳因举鼎而亡。年纪轻轻的就因此而亡,不能不说是秦国的损失。如此早亡,却是让列国感觉到了有利可图,为什么这样说呢?做了三年的国君,竟然没有孩子可以继承王位

  • 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秦国的崛起,更没有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变法和秦始皇有关系吗,如何评价商鞅和秦始皇,商鞅变法与秦国强盛

    [var1]前言读了孙皓晖教授的《大秦帝国》,感觉写得很好,不愧为历时十六年的呕心沥血之作,虽然说内容删减了很多,但是主线却更紧凑了,称之为精华版,尤为贴切。看到商鞅变法这章节,可以说它是秦国的转折一点不为过!书中对商鞅的刻画甚为精彩![var1]1君莫过于孝公,臣莫过于商君。对于商鞅,历史上褒贬不

  • 晋文公为何那么重视赵衰,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穆公与赵衰的关系,赵衰墓,晋文公和赵衰谁厉害

    晋国人赵衰的复杂人际关系晋文公身边“有士五人”,其中以赵衰最为低调,但赵衰得到的信任又是最重。当年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带领赵衰等随臣流落狄国的时候,狄国人把叔隗、季隗两姐妹分别嫁给了重耳和赵衰,后来重耳归国又把女儿嫁给了赵衰。即便在流亡路上,重耳身边的臣子们也能看清这种关系。秦穆公设宴款待重耳,狐偃

  • 关于屈原和端午,你只了解粽子?这个悲剧背后还有白起的灌城焚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屈原与粽子的关系,白起和屈原,往河里扔粽子纪念屈原吗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一位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所作诗词,甚至对宋朝唐朝诗人都有很大影响。屈原之所以受世人追捧,不仅因为他擅长做诗,还与他强烈爱国之心有关。早年屈原主张对内举贤能,对外联齐抗秦,可他却因贵族诽谤不受重用,等到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后,屈原投汨罗江,以身殉国。端午节由此而来。端午节这天,家

  • 荆轲刺秦是为了名流青史,还是一时意气用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荆轲刺秦有那么重要吗,荆轲刺秦成功了吗,刺秦荆轲简介

    [var1]首先,社会环境的影响,让荆轲在选择的时候有无所顾忌。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了游侠,这类人靠的是武艺行走江湖,但是能在江湖上名声响当当的都是因为义气,这一点在古代的游侠中很是注重。高渐离和荆轲就是因此结缘的,他们之间的这种义气并不能简简单单的认为就是大义,而是他们心中自认为的义。如果谁要是背叛

  • 秦赵长平之战:赵孝成王是怎样亲自为赵国兵卒挖的深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孝成王时期赵国国力,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赵长平之战中的赵国

    [var1]长平之战先来看看长平之战的起因?这场战事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前后,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上党郡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可以说是韩国的上党郡太守冯亭借刀杀人,也可以说是冯亭的借刀杀人给了秦国出兵赵国的理由。不管从哪个方面说,秦国想要东出和赵国这一仗是避免不了的。秦昭襄王逐鹿中原的野心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