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尼姑状告和尚非礼,朱元璋闻了一下尼姑,冷笑着说:把她凌迟处死

尼姑状告和尚非礼,朱元璋闻了一下尼姑,冷笑着说:把她凌迟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97 更新时间:2024/2/21 0:37:25

出身贫寒的朱元璋,一跃成为大明天子,放眼整个历史几乎都未有这样的人物出现,即便同样是“布艺”出身的刘邦,在当时也是一个身居要职的亭长。

如此励志的人生,人们也不难理解“朱哥”会有众多的“粉丝”。

在一统天下之前,朱元璋还曾有过较为特殊的身份——和尚,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

当时的寺庙并不像现在这般行善功德的贵人,许多人连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哪来的其他心思?

既然做和尚没能填饱肚子,朱元璋只得沦落街头当起了乞丐。

抛开其他的事情不言,朱元璋做过和尚,内心自然会有一些情感,可这两个字在他面前却是那样的敏感,难道心中还有无法被人们揭开的伤疤?

虽然自己有些反感,但他们也是人,出格办事儿必然会激起怨言,有人却不这么认为。

据相关野史记载,朱元璋在位时,有尼姑状告和尚非礼,朱元璋没有过多的言语,闻了一下尼姑后,便下令“凌迟”了一位尼姑,这未免过于唐突?

状告和尚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朱元璋将这句真理展现到淋漓尽致。

自己出身在农民家庭,知道百姓们最需要什么,可心里总是感觉做得不够好。平时若是有时间,朱元璋便会亲自来到民间视察,绝不能让大明亡于某些奸臣的嘴中。

后来有个地方经常有百姓被抢夺的消息传来,朱元璋决定亲自去“会一会”。

大明刚刚建立,有这些人是正常的,亲自到来一方面是精神上的震慑,另一方面也会派出重兵进行镇守。

走到最后一个小巷时,朱元璋发现这里聚集着众多百姓,随即上前查看。

原来是一位尼姑正在告状,称旁边的那位和尚非礼她。自己清心寡欲一生,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他,县衙大人生在台上听其哭诉。

这要是常人,朱元璋估计都不会当回事儿,毕竟是和尚,那就得好好看看真相。

一同前往的还有大明军师刘伯温,旁边跟着几位身强力壮的“保镖”。

鉴于尼姑的身份,县衙大人并没有过多的思考,随即一张“斩令”往地上一扔,士兵随即将他拖去进行斩首。

刘伯温和朱元璋都觉得此事有些蹊跷,随即走上前去。

看到天下国君来到这里,县衙大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万岁万万岁”,然后还在一旁责备下人怎么都不通知自己。

这恰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若是当地方官得知自己的行程,呈现在眼前的必然是“假象”,所以朱元璋经常会“微服私访”。

朱元璋下令将和尚带回,此时绝不能就这样潦草结束,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他真的做了这样的事情?

“皇上,尼姑这个身份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么一说朱元璋可来气了,难道和尚就不能证明吗?那我倒要好好盘问一番。

结局反转

此时的尼姑已经有些许慌张,但为了故作镇定,她开始在原地打坐念经。

朱元璋早已察觉到这一点,将县令叫到自己的身边说了几句悄悄话。诸位不用过多怀疑,只不过是在县令传递一些“审讯技巧”罢了。

“台下之人,请再说一下自己所遭受的冤情”。

“小女子是出家之人,要前往另一个寺庙讲经。因为路途遥远,路过此地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寺庙,决定上前讨杯水喝,然后由他带路,后来……”

话还没说完,尼姑就开始哭泣。

小和尚成打坐状态,没有任何的神态变化,表示“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言外之意很明显,人因为心生爱意才会变得有仇,人因为有了爱意才会变得恐怖。当然,这里说的是“七情六欲”,朱元璋自然是深有了解的。

朱元璋表示:“若你有冤情,请申辩”。

和尚摇了摇头,表示“世俗之事不必过多纠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今遇此事,不过是命中劫难罢了”。

旁人或许看不出来,但在朱元璋眼里,这一定是潜心修行之人,自己一定要为他主持公道。

她走到尼姑的旁边,用手轻轻地扇了扇,浓浓的胭脂味扑鼻而来。除此之外,尼姑的耳朵上还有耳洞,这早已打破了修行的约束。

朱元璋走到刘伯温跟前,正准备向其诉说此事,突然听到一位士兵大喊:大人不好了,有座寺庙里发现了许多……

话还没说话,尼姑直接跪在地上喊“冤枉”。

“他话都还没说完,你冤枉什么?”朱元璋回答,此时的尼姑早已露出破绽。

后来和尚表示:自己奉师傅之命前往别的寺庙,一路上都没有化到斋饭,因为身体上是在虚弱,所以在路过这座寺庙时,就想讨碗水喝,没想到被她们在水中下了毒。

原来这些尼姑都为假的,很多人路过寺庙时都会烧香,她们借此机会下毒然后抢夺钱财,但和尚却身无分

因为怕自己的计划败露,所以恶人先告状,对和尚进行了诬陷。

话罢,朱元璋当即下令,将她和这里寺庙中所有的尼姑全部凌迟,潜心修行的和尚清白也得以正名。

笑侃人世间

说到底,还是归功于朱元璋的缜密心思。

有人说这是因为朱元璋与和尚是同道中人,也有人说朱元璋是在上演“门界斗争”,不管是什么样的初心,最终能将真相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就已经足够了。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心存善念,口吐善言,身行善事。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你自己的付出终有一天都会得到回报。善念在心,善行于身,才能心安理得,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亦不例外。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的子孙哪里最多?看看蒙古帝国4大汗国的延续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吉思汗缔造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子孙统治蒙古了多少年,成吉思汗有没有建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了四个汗国,领土几乎涵盖整个亚洲和部分欧洲地区。成吉思汗的子孙后裔在这些地方称王称汗,自然会留下很多后裔。所以,要比较成吉思汗的后裔哪里最多,就要看他的子孙统治哪里时间最长最久。首先看看蒙古帝国四大汗国延续的时间。从延续时间最短的国家说起。伊尔汗国。范围主要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富汗

  • 是谁把朱元璋画得这么丑?并非清朝人,而是他的儿子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炮轰朱元璋的画像,朱元璋的绘画水平,朱元璋真实皇帝画像

    说起历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相貌,大多还是好的,比如汉高祖刘邦,虽然生性风流,可是长得帅,刘邦也是靠着自己外表才娶了当时大户人家的女儿吕雉,如今我们看到的刘邦画像也是威武十足的美男子。还有像后来的唐太宗,赵匡胤,在其画像中都是一副雍容富贵的模样。而唯独明太祖朱元璋的样貌在民间却有着两极分化,有的画像上

  • 包拯的官职有多大?是什么级别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包拯最大的官职是几品,包拯的官职及特点,包拯相当于现在的官职

    提到“廉洁”,大家就会联想到狄仁杰、明朝的“海瑞”。不过,在中国人里,也有一个很有名的官员,他的案子很好,被称为“青天”,因为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朝廷才会给他几次升迁。这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和现在的自己相比,是一个怎样的层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龙图阁御史京剧里唱道:“开封王府包龙图。”这是他的姓

  • 在位不足一年,朱高炽为何能获史书赞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而暴毙,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死了,正史中的朱高炽

    597年前的今天(1425年5月29日)明仁宗朱高炽病逝,他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就获得“仁宗”的庙号,可以说评价非常之高。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不善骑射,早年,他的父亲朱棣常有换嫡之心,但是因为喜欢皇长孙才没有更换,所以,有人戏称,朱高炽是因为沾儿子的光,才当上了皇帝。接下来,我们用4

  • 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历经八朝,八十二岁戴上皇后凤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含山公主,朱元璋一生的三个女儿,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活了多少岁

    在众多儿子中,最为出色的要数朱标和朱棣,朱元璋的女儿也是个个落得出彩,其中含山公主的经历让人津津乐道,她幼年经历坎坷,却是朱元璋儿女中活得最久的,改朝换代经历了八朝七位皇帝,含山公主直到八十二岁才寿终正寝,离开人世,可以说是见证明朝历史更迭的活化石。虽然含山公主寿命很长,但是她一生经历坎坷,让人唏嘘

  • 明朝分封在山西的三位藩王,三个藩国都被李自成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末藩王有多少位被李自成杀,明末三次从李自成手下逃脱的藩王,李自成攻打明朝藩王

    明太祖一共有26个儿子,除了皇太子朱标和皇子朱楠早逝外,其余24个儿子全部封王。其中分封到山西的有三个藩王,晋王朱棡,明太祖嫡三子,母为马皇后,洪武三年封,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代王朱桂,明太祖第十三子,母为郭惠妃,洪武十一年年封为豫王,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代王,同年就藩大同;沈王朱模,明太祖第二十一子,

  • 锦衣卫的“前世今生”,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锦衣卫是什么样的组织,历代锦衣卫有多强,锦衣卫的历史事件

    明朝的锦衣卫,是皇帝的贴身心腹武官,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进行着各种神秘的任务。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只要皇上一声令下,再厉害的人,也插翅难逃。所以,不论是朝臣还是百姓,对于锦衣卫都没有什么好感。锦衣卫的最高职务是指挥使,纵观整个大明朝,能称得上是忠臣的锦衣卫指挥使寥寥无几,而明英宗身边的袁彬,是

  • 郑和七下西洋,按风水不能带女子上船,但为何带一船老妇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详细,郑和下西洋神秘事件,郑和为什么杀了妻子和儿子

    说起朱棣,很多人或许对他褒贬不一,但其实不论他是否因为夺取政权被人们诟病,都无法掩盖他的丰功伟绩,甚至可以说他的丰功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比如,在他的时期,不论是在历史文化还是在科学发展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如此,他还发展远洋舰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加强了与其他沿海国家的

  • “狸猫换太子”的宋仁宗当得起一代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仁宗是不是一代明君,宋仁宗为何被称为明君,宋仁宗是天下第一明君吗

    1012年前的今天(1010年5月30日),宋仁宗赵祯出生,他十三岁即位,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当时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为庙号是对皇帝的最高评价,《大学》有言:“为人君,止于仁”。史家将其在位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接下来,我们用4个清单看看宋仁宗如

  • 宋朝宗赵顼时期的“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王安石变法涉及了哪些方面,宋朝王安石变法是为了什么,王安石变法和宋朝的兴衰

    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皇帝周世宗郭荣病逝以后,带领自己手下亲信,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了新的宋王朝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起来宋王朝以后,立马就“杯酒释兵权”,削弱了武将们的权力。这同时也让宋王朝变成了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随着时间的发展,宋王朝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