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开国称帝后,对历史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老曹家的江山之所以能被自己家抢过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曹家没人。为了确保自己家的江山日后不会被后来者如法炮制,他开始大封藩王,并授予实权。重用自家人的确可以防止江山被外人夺取,但也架不住自家人窝里斗。如果司马炎能看到西汉“七国之乱”的历史,一定会明白自己的这项举措是多么的愚蠢。
汉末时,盘踞黄河以北的袁绍、割据荆襄九郡的刘表,都因为废长立幼而满盘皆输。司马炎自诩聪明一世,自然不可能让这种事情毁了自家的江山。但他并不知灵活变通,因为自己的嫡长子是个智力低下的傻子。更加讽刺的是,这么一个傻子皇帝的谥号居然是“惠”,晋惠帝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何不食肉糜”?皇帝的无能必然会引来藩王对权力的觊觎,“八王之乱”因此爆发。
由于“八王之乱”实在是太乱了,司马杀司马的事情重复了太多次,所以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只需要知道,东海王司马越是“八王之乱”中的最后一个王。司马越以一己之力先后击败了长沙王、成都王、河间王等3位藩王,达成了“三杀”成就。即便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人,司马越也并没有自己当皇帝,而是在晋惠帝驾崩后立太弟司马炽为皇帝,这便是晋怀帝。司马越则以太傅的身份,独揽大权。
司马越以藩王之身入朝掌权,本就不合规矩。但乱世需要用拳头说话,司马越的军队强,也就掌握了话语权。时间一长,反对他的人一个个的冒了出来。司马越大行杀伐,却适得其反。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司马越决定用自己的军队去立军功。因为“八王之乱”的原因,自西汉便陆续内迁的少数民族也开始躁动起来。司马越选择攻打的对象是后来的后赵明帝石勒,这梁子就算结下了。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晋怀帝历数司马越的罪状,下诏让各方讨伐。司马越得知自己立的皇帝“背叛”了自己,急火攻心,直接死在了项城。司马越的死标志着持续15年的“八王之乱”结束,但历史却永远不会结束。司马越死后,将领们便护送他的棺材返回大本营徐州。早在7年前,也就是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以复汉为名,建立汉国。司马越死的前一年,刘渊庶子刘聪杀兄自立。
为了获得声望,刘聪立即派兵攻击吊丧的晋军,也就是护送司马越灵柩的部队。领头的是征东大将军石勒,《晋书》对此战有详细记载:“石勒追及于苦县宁平城,将军钱端出兵距勒,战死,军溃”。石勒的精锐骑兵面对一支刚刚死了主帅、群龙无首的部队,好似猛虎进了羊群。这支大军一路保护的这口棺材,也被石勒一把火烧了:“勒命焚越柩曰‘此人乱天下,吾为天下报之,故烧其骨以告天地’”。
对于晋朝的生力军,石勒自然不会放过“于是数十万众,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除了士兵,随军的众多王公贵族也一并被杀,“死者十馀万”。直到此时,司马越的封号还是东海王,此次全军覆没后,“帝发诏贬越为县王”。这支大军帮助过司马越夺取西晋权柄,也是历经了“八王之乱”后,西晋仅存的一支主力部队。其他小打小闹的晋军部队,无论是规模还是战斗力,都远远不如这支队伍。
因为国防力量的薄弱,刘聪开始了大规模进攻西晋。司马越全军覆没的两个月后,无兵可用的晋怀帝司马炽被俘,西晋迎来了没有皇帝在位的一年。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享国51年。自灭东吴始,统一天下37年。
参考史料:
《晋书》
免责声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