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82岁被迫下台,失去权势后,为什么没人敢找她秋后算账?

武则天82岁被迫下台,失去权势后,为什么没人敢找她秋后算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45 更新时间:2024/1/20 19:16:41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不过武则天的晚年却过得并不怎么舒服,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的亲信遭到了全面的清洗。但有意思的是,武则天在这场政变中毫发无损,所有人都如往常一样的尊敬她。

要知道,武则天当政时,曾经一度想让武家来代替李氏皇族接手大唐。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武则天当政时期,大唐已经没有了,被改名为大周了,由此可见武则天心中的想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武则天可谓是用尽了一切手段,先是大肆杀戮李氏皇族,而后又使用了多名酷吏,镇压朝中反对她的大臣。

不管怎么看,李氏皇族重新取得权力后,都应该要对武则天进行清算,那么为什么没人敢找她秋后算账呢?

一、武则天的决定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再来看一看武则天在位期间做了些什么事。武则天正式登基的时候已经67岁。据历史记载,已经六七十岁高龄的武则天,保养的很好,相貌还如年轻女孩子一样,非常的美丽。不过虽然外表看上去不老,可身体还是老了。武则天晚年的身体,也如所有的老人一样,陷入了多病的状况。

在长期的病痛中,武则天感觉到自己恐怕来日不多了。这时她必须要考虑好一个问题:究竟要将这个帝国传给谁?当时武则天有两个选择,一是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二是传给武家的几个后辈,也就是武则天的侄子。

从感情上来说,她的儿子野心一个比一个大,武则天更喜欢武家的几个侄子。从理性上来说,如果让李氏皇族重新掌握权力,那么整个武家都要受到全面的清洗,这是武则天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武则天感情上要偏向于武家,但是从实力上来说,李氏皇族的实力,要远远强过于武家。而且武则天的那几个侄子能力也不强,如果让他们执掌帝国,那将是一场灾难。武则天陷入了极其矛盾的情绪之中。这时出场了一位重量级人物——狄仁杰。也正是因为狄仁杰的劝告,让武则天最终确立了继承人。

狄仁杰对武则天说:“自古以来,只有儿子祭奠父母的,从来没有侄子去祭奠姑母的。”这一番话彻底击中了武则天内心中最柔软的一块地方,终于下定了决心,立儿子李显为太子。

在确立了帝国的继承人后,武则天彻底放纵了自己,将手中的权力下发给了张氏兄弟后,开始沉迷于享乐之中。

同时,张氏兄弟也借此机会,窃取了大唐王朝的最高权力。

二、神龙政变

张氏兄弟长得很帅气,是武则天的面首,或者说是男宠。如果武则天的头脑正常,根本就不会让他们掌握大权。可人终究是会老的,82岁的武则天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这个时候张氏兄弟就出手窃取了权力。

有趣的是,当年武则天的权力也是来自于病重的李治。当时李治身体不好,就将所有的国事交给武则天打理,武则天就此掌握了大唐王朝的最高权力。现在又是一个轮回,因为武则天病重,被张氏兄弟窃取了权力。

那么,张氏兄弟权力最高达到什么程度了呢?

当时,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因为私下批判张氏兄弟把持朝政,就被张氏兄弟随便找了个借口给杖毙了。堂堂的皇孙就这样死了,尤其可见张氏兄弟的权势。

在武则天82岁的那年,因为严重的疾病,陷入了昏迷状态。这个时候,张氏兄弟和武家都极其的惊恐,他们很清楚,一旦让李氏皇族重新掌握权力,他们必死无疑,所以开始谋划着发动政变,推举武三思为皇帝,他们的想法是好的。

但是,有人比他们更快,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一群人,深夜带兵入宫,杀死了张氏兄弟和武则天的几个子侄,要求武则天还政于李氏皇族。

实际上,这就是历史上的神龙政变。

三、武则天的晚年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神龙政变从一开始就是针对的张氏兄弟和武则天的几个子侄。而不是针对的武则天,所以武则天没有受到清算也是正常之事。本来武则天就已经决定传位于儿子李显,如果那时她决定的是传位的是武家子弟,才会受到清洗。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登位。武则天被李显安排到向上阳宫生活,只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去世了,死因是因为生病太重。

虽然唐中宗李显上位靠的是政变,但他并没有对武则天有过虐待,因为武则天好歹是他的母亲。甚至还依旧让武则天保持了皇帝的名号,大唐王朝出现了唯一一次国有二主的情况。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武则天能够成功当上皇帝,和她的丈夫李治有极大的关系。李治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但又没有可以信任的大臣,于是就让妻子武则天来帮忙参与决策。到了晚年,李治的身体已经完全无法处理国事了。这时候的国家大事,全由武则天一个人决定。

在武则天登基前,她就已经掌握了唐王朝几十年了。再加上武则天登基后掌控唐王朝的十几年,她在朝中拥有极其高的威望,没有人敢违背她的旨意。神龙政变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当时的武则天已陷入了昏迷的状态。

如果当时武则天还能说话,一声令下,那些参与政变的臣子士兵,全部会站到她的身边来。

所以说,不管是出于对母亲的尊重也好,还是基于现实的考虑,武则天的晚年都过得很舒服。

结语

武则天,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奇女子。在一个男权社会,凭借一己之力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可谓是有勇有谋。在武则天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人不应该屈从于命运,要勇敢努力的奋斗,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参考资料:

《女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晋最后一支主力:10万大军因一口棺材被全歼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晋十大重要事件,西晋最强部队,西晋最后势力被谁控制

    司马炎开国称帝后,对历史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老曹家的江山之所以能被自己家抢过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曹家没人。为了确保自己家的江山日后不会被后来者如法炮制,他开始大封藩王,并授予实权。重用自家人的确可以防止江山被外人夺取,但也架不住自家人窝里斗。如果司马炎能看到西汉“七国之乱”的历史,一定会明白自己的

  • 唐朝时期儿童的服饰是怎样的?其中大有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服饰常见的花纹,唐朝男童服饰名称,唐朝服饰纹样有什么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衣服也是一个标志,不同的职业可能会有不同的衣服,护士是有护士服,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有专门的服装,我们可以轻易的通过衣服来辨别一个人的职业;从历史上看,不同的朝代也是有不同的衣服,汉朝的汉服,清朝的骑装,民国的汉服都是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个疑问,我们在看一些

  • 武则天真容有多美?复原图神似某女星,难怪李治为她废弃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最霸气的一张图片,武则天最真实的样貌,经典传奇李治武则天

    武则天自小便很有才华,在当时的名气很响,当时,40岁的唐太宗听说了这个小女子的名气,觉着这才貌双全之人甚是中自己的心意,于是,便将才14岁的武氏纳入了后宫,还将其封为了五品的“才人”,赐封号为“媚娘”。武氏并不是那等娇弱女子,她就像是个男儿般,在很多事情上毫不畏惧。据说,有一次唐太宗驯马之时,有一匹

  • 武则天死前,为何没把江山留给“娘家人”?因为她察觉出1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临死前给天下女人的忠告,武则天临死前三件事件,武则天死前为什么把帝位给李家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足以名垂千古的皇帝,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之辈,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能力正如她的历史功绩一样,完全不亚于那些男人们。但是,再完美的人也不可避免受到非议,武则天作为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之一,她的才能也遭到了自古以来诸多质疑,赞同她的人认为她是“千

  • 唐朝监察机构的职责是什么?包括了哪些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监察体制的作用,唐朝监察最高长官叫什么,唐朝负责监察的官职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朝代,没有之一。在唐朝之时,我国无论是科技、经济、制度、文化,都稳居世界第一,因此而达成了“万国来朝”的成就。而唐朝之所以能够如此强盛,跟唐朝清明的法度是不无关系的。而在唐朝法律之中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唐朝的监察制度。唐朝监察制度的组成唐朝监察制度主要由两个部

  • 历史上哪一盛世最有含金量?不是“贞观之治”,而是这个短命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谁创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哪个是顶峰,贞观之治从哪一年开始的

    帝制时代被公认的第一个盛世是西汉的“文景之治”,它是由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开创的。经过秦末的农名起义、楚汉之争、西汉初年的剪除异姓王等战争,西汉初年民生凋敝,急需轻徭薄赋和发展生产。汉文帝采用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得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后继者汉景帝也延续这一政策。但此时的西

  • 唐太宗放390名囚犯回家探亲,约定秋后回来问斩,第二年无人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与死囚生死约定,唐太宗放了360名死囚犯回家,唐太宗重罪轻判

    他在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杀兄逼父的这些行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很难让人接受,他自己更加清楚,为此做了不少好事来消除心中的罪恶感。白居易的《七德舞》:里就记载了李世民做过的好事,“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627年是李世民刚当上皇帝不久的日子,民间却

  • 御史五十多岁无后, 随崇祯殉国前让小妾为他留后, 小妾说了这番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陪崇祯一起殉国的大臣,崇祯的死可以说是殉国吗,崇祯末年战死的大臣

    据史料记载,甲申之变(1644年)时,为崇祯皇帝和大明王朝殉国的文臣有名有姓的共二十多人,监察御史陈良谟就是其中一位。 陈良谟像? 陈良谟,今浙江宁波人,崇祯四年中进士,后历任推官、御史等职,崇祯十二年(1639年)出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在任上为官清廉,留下了很好的名声,1644年回京,不久就遇上了李

  • 张献忠杀人如麻却怕这支明军, 但这支明军见到李自成就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末战争形势图 张献忠自从造反以来,一直都以杀人如麻而著称,根据清朝的史书记载,张献忠曾经屠杀了整个四川,被屠杀的百姓多达数千万之众,不过这样的数据实在是不可信,当年整个四川恐怕也没有几千万人口。虽然这些记载不太可信,但是张献忠确实有杀人的爱好,死在其手中的百姓也不在少数。他的大西军数量众多,四大

  • 张献忠明里接受招安, 暗地里却做了几件事, 结局让崇祯头痛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皇帝招安李自成会怎么样,崇祯为什么不招安李自成去打清朝,崇祯皇帝招安李自成

    张献忠 崇祯十一年,张献忠因为与左良玉作战不利,而且明朝又集结了大军准备剿灭农民军,于是他再一次选择了投降——接受朝廷的招抚,朝廷将他安置在谷城县外(今属湖北襄阳市)。张献忠这次投降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大概一年零两个月时间,从崇祯十一年三月到崇祯十二年五月,在这段时间里,张献忠做了好几件大事,使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