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契为何叫“商契”,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商朝重视鬼神

商契为何叫“商契”,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商朝重视鬼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49 更新时间:2024/2/7 11:42:11

商契之名的由来,史书上并未记载,但甲骨文重现天日之后,却揭示“商契”之名意义非凡,暗藏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与此同时,搞清楚“商契”之名的由来,再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就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商朝为何更重视鬼神。

首先,商朝为何大规模使用甲骨文?

以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唯有商周两朝使用过甲骨文,但周代主要是在建国前或初期使用过,比如周原甲骨,之后没有再用,且周代在甲骨上记录的多数也不是祭祀卜辞。那么,为何商代会大规模使用甲骨文,乃至超过15万块?

龟甲利于保存,兼之具有与鬼神沟通的神秘效应,材料上的特殊性暂且不谈,商人以甲骨记录卜辞其实与商契有关。

商契是商人第一代先公,虽然甲骨文中没有“高祖契”的记载,但却有契字。甲骨文上的契字(见下图),由“丰”与“刀”构成,其中“丰”中一竖代表木头,三横代表刻痕,因此契字本义代表“刻写文字”。后来,契字被引申为约定、契约,春秋战国时在下面加了一个“大”,于是契字具有“大的约定”之意。

商人为何要契刻文字,契字为何含有契约之意?欲要解开这个疑问,不妨先看一看甲骨文“典”字。

甲骨文典字(见下图),是由“一双手”与“册”字构成,其中“册”就是竹简或木简编成的书册。换言之,早在商朝时期,中国已经在竹简上写字,或者说中国的竹简文书历史还要往前推,乃至往前推到夏朝。

与此同时,在部分甲骨文上,研究者发现上面存在使用毛笔的痕迹。而在4000年的陶寺遗址、石峁遗址里,可以明确看到使用毛笔(或类似物)的痕迹,其中陶寺遗址残破陶器上用毛笔写了两个字,至今清晰可见。

也就是说,商代已有用毛笔书写的竹简文书,日常性文书大概都写在竹简上,可惜年代久远,商代竹简文书已经腐烂,如今已经无法见到。

竹简文书用毛笔书写,龟甲用刀契刻,两者谁更方便?答案一目了然!

既然商代已有竹简文书,为何还要在龟甲上刻字?原因很简单,竹简文书才是给活人看得,在龟甲刻字不是给活人看得,而是给鬼神看得,用于与鬼神沟通,并非世俗日常文献,这些文字相当于是与鬼神的契约,而商人非常重视鬼神。

也就是说,商契在商族首创契刻文字,用于与鬼神沟通,后人以此称呼他、纪念他,因此“商契”应该不是他的本名,而是对他功绩的认可。

可以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商契提出将文字契刻在某种物体上,才能实现与鬼神的沟通,起初可能只是刻在木块上,但木块很快腐烂,于是后人选择了骨块,最终选择代表长寿的、寓意深刻的乌龟甲。

其次,商朝为何比夏周三朝更信鬼神?

根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非常重视祭祀占卜,其中一段时间甚至每日一祭,轮流祭祀先公先王,上个世纪董作宾由此整理出了“周祭谱”。然后虞夏周三朝,虽说也有很多祭祀鬼神的活动,但无疑远不如商朝,那么为何商朝比其他三朝更信鬼神,乃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原因其实很简单,与四朝始祖的身份有关。

《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时史伯对郑桓公说:“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

所谓“协风”,《国语》中说是立春,“听协风”就是辨别春天的到来,一般是指辨别东风有没有到来。西周时期,天子举行隆重的籍田礼之前,需要听觉灵敏的乐师来听协风,了解季节。

大禹治水,或叫“单平水土”,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农业;周弃播种谷蔬,尤其是周弃又名周后稷,说明他与“稷”这种粮食有关。

也就是说,虞夏周三朝的始祖,都与农业生产有关,都非常务实,都非常现实,属于物质文明。

然而,商契却是“和合五教”,始创教化,即孟子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按照史伯与孟子的说法,商契似乎成了儒家始祖,但这无疑不可信,因为距今4000年前的社会比茹毛饮血好不到哪里去,不大可能达到“和合五教”的地步。史伯与孟子这么说,无疑是以他们所处时代的情况,去臆测上古时代,比如商契的“司徒”职位,明显不可能存在于尧舜时代,所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过,史伯与孟子对商契的描述,却透露出了商契的职业——大巫。

早在4000年前,当时中国的巫师身兼数职,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分工越来越精细化,逐渐分化为巫、祝、史、卜、教育等职业。以500年前的非洲、美洲土著部落来看,他们部落中掌握文字、教化、音乐舞蹈等的往往是大巫。

也就是说,商契的身份是大巫兼部落酋长,懂得文字、音乐舞蹈等,应当是以掌握与鬼神沟通的权力来维持统治,这与虞幕、夏禹、周弃大不相同。

总而言之,虞夏周三代的源头更重视农业生产,商代的源头商契重视鬼神,利用鬼神来维护统治,建立的是“政教合一”的王朝,于是商代比虞夏周更重视占卜祭祀鬼神,而契刻文字是与鬼神沟通、契约的重要方式,所以商代才会大规模出现甲骨文。

参考资料:《国语》、甲骨文、《史记》等

更多文章

  • 《夏小正》成书时间应该在东周甚至西汉,并非夏朝典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小正历史,夏小正是什么朝代,夏朝最详细讲解

    也就是说,夏之是否存在是另外的事情,但起码不可以《夏小正》证明之。《夏小正》因载入戴德的《大戴礼》而流传。值得注意的是,《汉书·艺文志》里,将其收入属于先秦古文的《记》之中,为二百一十四篇之一。班固对于《记》之选择标准,是以为皆七十子后学者所“记”,而并非先秦“六经”典籍。郑玄稍晚于班固的郑玄,在其

  • 《夏小正》应流传于夏商,成书于西周甚至商朝,对研究夏朝有重要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夏朝与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夏朝历史推演,商朝与夏朝有何进步之处

    如今,通过考古发掘,中国上古的三个朝代——夏、商、周,商朝和周朝的历史脉络因为有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至少在王朝脉络等方面得到了比较一致的共识,但是,对于夏朝,却连其到底是否存在都要打上问号。所以《夏小正》这部书就有了更大的研究价值。《夏小正》的简单考释今天流传下来的《夏小正》正文最早见于汉朝时期戴德

  • 两千多年前的井田制,如果真的实现均等主义,庶民们或有余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井田制走向崩溃的原因,赵国井田制,井田制下有私田吗

    中国的两三千年前,因为有了“井田”,也才有了封建,封建本就是依托于“井田”而成的。周天子们正是把天下之土地划分为一块一块的,给了亲族和功臣们。这些亲族功臣们变成了地方诸侯,又把土地分封给了亲族和臣僚,如此层层分封,到最底层的庶人的时候,庶人就没有权力分封了,便只能耕种于田地之上,如同与天子诸侯签订了

  • 商纣王真是昏君?因为妲己仅60天就被灭国?专家:别再泼脏水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纣王与妲己真实历史,妲己历史上是真的把商纣王杀死吗,商纣王跟妲己有关系吗

    在中国,商纣王实在是一个“昏君”、“暴君”的标准模板。纵观史书上的记载,商纣王骄奢淫逸、残害忠良、不恤民力、统治残暴,基本属于是一点“拟人”的事都不干。而纣王这一通作死下来,自然就引发了“武王伐纣”,身死国灭,但是,如果我们捋一捋武王伐纣的时间轴,就会发现,武王从起兵到灭掉商朝,前后竟然只用了两个月

  • 周朝国都西岐,商朝国都朝歌,这两大名地都位于如今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朝的西岐是现在哪里,朝歌与西岐,朝歌和西岐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像如今的西安,古时候的长安,不仅好听还有着美满的寓意——“长治久安”。而在《封神榜》中也有两个极为美丽的都城名字,一个是周朝的西岐,另一个是商朝的朝歌。那要是从我们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这两座都城又是位于哪里呢?周朝西岐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古公)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

  • 历史上唯一的出身为奴隶的宰相,伊尹成就了殷商盛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宰相伊尹后代现状,商朝宰相伊尹真实事迹,中国第一位宰相伊尹图片

    商朝遗址在仲虺和伊尹的帮助下,在公元前1600年的时候,商汤打败了夏桀,消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伊尹在辅佐汤建立商王朝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汤原来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太丁过早就去世了。汤去世后,伊尹扶持汤的二儿子外丙做了商王,外丙即位三年后就去世了。伊尹又扶持外丙的弟弟仲壬(汤的三儿子)做了

  • 这几个祸国红颜胜过妲己,却罕被提起,不料其中竟有千古榜首狐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狐狸妲己,妲己历史故事,妲己祸国经典语录

    而除了妲己外,还有几位女人在“红颜祸水”上的造诣,可以说与妲己不分上下,却没有妲己如此出名。1、妹喜据传在夏桀执政期间,荒淫无道,残暴施虐。当时有施氏部族为了反对夏桀的压迫,奋起反抗,最后由于实力单薄,被夏桀所镇压。最后不得不再次俯首称臣,为了弥补,将妹喜献于夏桀,被召入皇宫的妹喜由于过于美貌的容颜

  • 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周朝800年,为啥不多背几步?因为他犯了个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文王背姜子牙,周文王与姜子牙是同朝关系吗,周文王为什么名垂青史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足足有着长达近800年的时间。而这个朝代的建立除了周武王姬昌以外还有两个人功不可没,而这两个人分别就是周文王和姜子牙。而传闻周朝江山之所以能够存在800年的时间,也正是因为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的原因。不过既然这件事情够影响到周朝的统治时间,为何姬昌又不多背

  •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为什么没有被封神?现在终于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封神英雄榜为啥姜子牙没封神呢,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最后怎么样了,封神榜姜子牙封神以后去哪了

    姜子牙为何下山直到长大一点,读了封神演义原著之后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姜子牙不能成就神位是早已经注定好的。他32岁上山拜在元始天尊门下修仙学道,修炼40年,直到72岁才下山。这次下山也是他的师傅元始天尊刻意安排的。而姜子牙呢,其实压根就不想参加什么封神榜,只想在昆仑山上混吃混喝,过着神仙般无忧

  • 姜子牙为什么又叫“吕望”?他的后人中有没有特别有名的大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姜子牙为什么叫吕望,吕望和姜子牙的关系,姜子牙吕望后人

    关于姜子牙,受明代许仲琳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很多人以为,他是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尊称太公。其实,在先秦典籍里,大家是找不到“姜尚”、“姜子牙”、“姜太公”这样的说法的,见到的只能是“吕望”、“吕尚”、“太公望”、“师望”、“尚父”、“师尚父”等。话说,姜姓始祖四岳当年辅佐大禹治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