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的9个国君,前3个天天开疆拓土,后6个不断割地求和

魏国的9个国君,前3个天天开疆拓土,后6个不断割地求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72 更新时间:2024/1/19 12:21:17

[var1]

魏国和赵国、韩国之前都是晋国的家臣。晋阳之战之后,韩、赵、魏三家掌控了魏国的大权,把晋国的国土基本上瓜分殆尽。公元前403年,魏国和韩国、赵国一起被周王室承认为诸侯。至此,魏国出现在历史上。本文里面讲的魏国国君,也是从三家分晋的时候开始算起。当时魏国虽然还没立国,但是和诸侯也没区别。而且实力也远强于众多诸侯。

[var1]

魏国国君的祖先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封地在毕地,国号为毕国。后来毕国灭亡,毕公高的后代沦为了平民。到了毕万时期,毕万带兵灭了魏国,所以晋献公把魏地封给了毕万。这里的魏国是西周时分封的魏国,和后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至此之后,毕万开始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var1]

毕万去世后,传位给魏武子;魏武子去世后,传位给魏悼子;魏悼子去世后,传位给魏昭子;魏昭子去世后,传位给魏献子;魏献子去世后,传位给魏简子;魏简子去世后,传位给魏襄子;魏襄子去世后,传位给魏桓子 。魏桓子可以说是真正建立魏国的人,他在位期间为魏国立国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把魏桓子视为魏国第一代国君。

魏国第一代国君魏桓子。对于魏桓子,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多,都是在三家分晋的时候提到过他。大致就是说,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并且瓜分了智伯瑶的地盘。之后三家开始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魏氏实力大增。此时的魏氏虽然不是诸侯,但已经达到了诸侯的实力,因此才说魏桓子是开国之君。对于魏桓子,由于打败了智伯瑶,所以也算是扩张了很多地盘,对魏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var1]

魏国第二代国君魏文侯。魏文侯作为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对魏国成为霸主有着决定作用。魏文侯在位50年,而且又是明君。光是这两样就知道,他对魏国的贡献非同一般。魏文侯在位期间,任用法家的李悝进行变法。魏国成为战国时第一个率先变法的国家,这次变法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战国后面的变法大致都以李悝变法为蓝本。经过了李悝变法,魏国的实力大增。之后魏文侯用乐羊、吴起等为将,攻掠中山国、秦国、楚国,魏国的面积迅速扩大,实力也不断增强。对于魏文侯,史书上都说他是非常贤明的君主。

[var1]

公元前403年,周王室封魏文侯为诸侯,魏国建立。此时的魏国已经成为了中原霸主,魏国是出道即巅峰,而这一切都是魏文侯的功劳。

魏国的第三代国君魏武侯。魏武侯继位之后,由于继承了父亲时强大的国力,在进行了短暂休整之后,魏武侯开始四处征战。魏武侯在位期间,魏国进攻过郑国、秦国、齐国、楚国、卫国、赵国、韩国、中山国等,可以说当时的强国基本上被魏国打了一遍,而且他们基本上都不是魏国的对手。魏武侯在进攻他们的时候,得到了众多的土地。不过魏国的领土虽然得到了扩张,却也得罪了众多诸侯。这也为后来诸侯不断进攻魏国埋下了伏笔。

[var1]

这是魏国前三代的国君,在三位国君的带领下,魏国地盘不断扩充,实力也越来越强。不过魏武侯之后的魏国国君,是一个不如一个,他们主要就做一件事,割地求和。

魏国的第四代国君魏惠王。魏惠王在魏国的国君中是个特殊的存在,他执政前半期,魏国吊打别人。执政后半期,魏国被人吊打。魏惠王在位前期,魏国实力很强,再加上重用庞涓,魏国军事实力大增,此时的魏国没少攻打别国。不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后,魏国军事实力彻底衰落。诸侯国看到魏国衰落之后,都来报仇了。此时的魏国被诸侯国不断吊打,用魏惠王的话说“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徐州相王之后,魏国霸业彻底衰落。虽然魏惠王后期招贤纳士,邹衍淳于髡、孟轲等人都来到了大梁,但仍就没有拯救魏国的霸主。可以说,魏惠王开了魏国割地求和的历史。

[var1]

魏国的第五代国君魏襄王。魏襄王在位23年,在这23年的时间里,魏国一直被别人吊打,而且从之前的霸主,现在沦为大国的随从。魏襄王在位初期,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过没胜利就结束了。之后齐国进攻魏国,算是报仇的。秦国进攻魏国就更加频繁了,公元前314年,秦派樗里子攻取魏国的曲沃;公元前307年,秦国来进攻魏国的皮氏;公元前303年,秦军攻下魏国城池。除了这几次秦国进攻魏国外,魏国还被迫和齐国一起进攻楚国、齐国。可以说魏国在此时沦为秦国的小弟。

[var1]

魏国的第六代国君魏昭王。魏昭王时期,秦国进攻魏国就更加频繁了,魏国和秦国的战争中损失越来越大。公元前295年、公元前294年、公元前293年,连续三年秦国都在进攻魏国。公元前290年,魏国向秦国割地求和。不过魏国的求和并没有实现。公元前289年、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83年,秦国又继续进攻魏国。秦国每一次进攻都让魏国损兵折将,而且还丧失众多城池。可以说魏国前三代拼搏的国土,现在被割让得越来越少。

[var1]

魏国的第七代国君魏安釐王。魏安釐王在位时期,秦国在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75年、公元前274年三年都不断进攻魏国,占领魏国一些城池,魏国也割地求和。不过之后由于信陵君的掌权,一度改变了魏国的现状。魏国在和别国的战争中也获得了一些胜利。史书上记载“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得河东;攻尽陶、卫之地;加兵于齐,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釐王死而魏以亡。”就是说,魏国在魏安釐王期间开始出现中兴,魏安釐王虽然割地,但把魏国治理得还不错。他也是魏国最后一个明君了。

[var1]

魏国的第八代国君魏景湣王。魏景湣王在位期间,丢失的土地就更多了。公元七年242年,秦国进攻魏国,占领魏国20座城池;公元前241年,五国攻秦失败,之后秦军夺取魏国的朝歌;公元前240年,秦军夺取魏国的;公元前238年,秦军夺取魏国的垣邑、蒲阳 、衍邑;公元前231年,魏国为了讨好秦国,魏景湣王向秦国献地,秦国设置丽邑。总的来说,君魏景湣王时期,魏国领土丧失的越来越快,实力更是飞速下降。

[var1]

魏国的第九代国君魏王假,这也是魏国的末代君主。对于魏王假这个人,史书上记载的不多。只是说他投降之后,被嬴政带到了秦国。魏王假在位三年,秦国灭亡魏国。可以说魏王假成为亡国之君还是比较亏的,他即位之前的魏国已经败得差不多了。此时不管换成谁当国君,魏国灭亡都在所难免。

[var1]

这就是魏国九位国君的大致状况。可以说魏国前期的国君都还不错,一直在开疆拓土,国家实力不断上升。但后面的国君是一个不如一个。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割地求和,魏国在他们的手里是一天不如一天,面积越来越小,实力越来越弱。这样的魏国能坚持到秦灭六国确实不容易。前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了后人这直接拱手相送,真不知道他们知道这种状况会有何感想。

参考资料:

《史记》、《东周列国志》

更多文章

  • 春秋和战国是有着本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和战国是怎么区分的,春秋和战国的时代特点,春秋和战国相似吗

    战争在春秋是荣耀的事、是君子的事,可谓有血性无血腥。所以春秋的霸业,往往是一场盟约得来。而战国,一场战争打几个月,死几万人,稀松平常。并且,战国充满了尔虞我诈,可谓人心不古。战国时的周天子徒有其名,而战国七雄,则都是领土国家,全部自立为王。但大家都称王,就等于没有王,于是各国频繁发动战争,最后打出的

  • 从挨打弱国到无敌强国,《大秦帝国》告诉你秦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秦帝国中秦国的地位,大秦帝国兴衰史,大秦帝国秦国后期的变化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秦帝国同样如此。秦国自秦孝公开始,延续到秦始皇,历经500多年,七代君王。各代君王都为秦国后来的统一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做出了贡献。秦国统一六国,如果片面地把丰功伟绩归功于秦始皇,这是错误的。秦为何物?为了将秦帝国说道清楚,现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文明史研究院院长,中国

  • 亚历山大东征止步印度,时值中国战国内乱,若持续推进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亚历山大东征真实历程,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作用,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评价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由于亚历山大杰出的领导才能,以及军队出色的战斗力,其远征一路势如破竹,从欧洲打到了亚洲,征服了当时统治印度的王国波拉斯。然而,亚历山大的脚步就此停止,并没有再继续往前。时至今日,亚历山大的征程在网上引起了舆论热议。许多人都在探讨和思考这个问题:假如亚历山大东征的脚步

  •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田氏代姜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时代的齐国田氏,战国时期田氏齐国国君列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史

    与东周命运相似的是,很多诸侯国也没能摆脱被取代的命运,三家分晋、田氏代姜,让周礼不复存在,天下由春秋时期转入战国时期,开始了相互攻伐的时代,而与三家分晋一样,田氏代姜也成为颠覆周礼的"力作"之一。田氏代姜整个过程历经田氏八代人,从田完到田和,田氏族人温水煮青蛙,先是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然后逐渐取代齐

  • 古之遗爱慕容恪是如何成为战无不胜的十六国第一名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慕容恪简历,慕容恪真实图片,如何评价慕容恪

    作者:陈华他是五胡十六国中凤毛麟角的异类,为人谨慎大度,谦恭仁和,妥妥一个穿着鲜卑服饰的大贤人。别人慈不掌兵,他却如同菩萨加持一样将胜利进行到底,一路将自己刷成了十六国第一名将。十七岁初阵的他,凭着二千人追杀后赵的三十万大军,生生斩俘三万敌人,为慕容家坐稳辽东霸主的地位贡献良多。之后,他统兵入关,创

  • 四川挖出千年汉墓,墓中出土失传已久的扁鹊医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四川出土9部扁鹊医书内容,工地出土的扁鹊医书,扁鹊医书在四川哪里发现的

    据《元和姓纂》记载,景姓是由楚大夫景差而来的姓氏。相传,景差是楚国贵族,入仕后官至大夫,子孙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名字为姓,成为最早的一批景姓人。秦亡汉兴之后,这些掌握着知识的楚国贵族后裔纷纷出世,从木牍的官府文书来看,1号墓的主人应该就是一位从楚地宦游成都的景氏后人。这个景氏,逐渐发现我们在这个三

  • 秦一统天下的奠基人,却因作法而自毙-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秦国可否一统天下,秦国商鞅秦孝公能否一统天下,商鞅是如何让秦国变强大的

    今天的主角还是史上最出名的变法者,秦一统六国的奠基人——商鞅[var1]上回说到,秦孝公在帝道、王道、霸道中选择了见效快的霸道,并由商鞅主持变法。(秦并天下的霸道之术,奋六世之余烈第一世——商鞅变法)在通过商鞅的霸道之术后,秦国国力大增。那么在这么长的变法时间里就没有其他国家来干预吗?其实还真没有,

  • 战国七雄外第八强国,雄踞河南800年,因太狂妄被齐楚魏联手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是个无比辉煌的时代,这期间不仅涌现了无数的思想家,政治家。在群雄割据间涌现了不少的霸主。[var1]除了我们熟知的战国七雄,曾经的春秋五霸也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三家分晋是开启战国的钥匙。曾经晋文公创下的基业付之东流。作为除战国七雄外的第八个强国,让人嗟叹的是宋国有着和晋国同样的命运,被齐楚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下场,令人哀叹悲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会说些什么,廉颇如何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荆请罪廉颇对蔺相如的态度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一次王上的夸奖,让一文一武两个大臣反目成仇,多次的劳苦功高成为其他臣子的眼中钉。在个人利益面前,国家利益取得了胜利,一场负荆请罪成为流芳千古的佳话。可人们只看到书本中流传的美好故事,却不知道二人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泪目。[var1]一代名相蔺相如的机敏说到负荆请罪,这

  • 陈继志尚未判刑,唐山又有醉汉打老人,他们都不会按商鞅方式受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的思想,诸葛亮也比较赞同,他曾跟法正和李严都探讨过这个问题,并坚持“用重典”才是“治乱之道”。一个作奸犯科者不能及时有效地受到重罚,就会有十个、百个豪猾者心存侥幸而无有恃无恐,这一点商鞅有过预言,而且还分析过其中深层次的原因。[var1]陈继志等八九个人围殴无辜女子的事件过去近百天,目前好像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