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中琉交往的相关规定

明朝中琉交往的相关规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12 更新时间:2024/1/30 5:21:44

但是,从明朝开始,史书中关于琉球的记载已经明 确所指,即琉球群岛或建立在该岛的琉球国,洪武五年正月,太祖 朱元璋派遣杨载出使琉球,并宣传明朝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

告知琉球明朝建立的事实,表达愿与其 友好往来的意愿,这一怀柔举动,得到了琉球的善意回应,中山察度派遣其弟 泰期入明进贡,中琉自此建立起封贡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往 随之展开,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清光绪五年日本以武力吞并琉球, 历时508年。

在中琉往来中,为规范和约束双方的行为,作为宗主国,明朝制定了一系列 的管理规定,对琉球朝贡的贡期、贡道、规模、物品、会同馆和柔远驿交易、使 臣活动等有所限定,对本国官员、百姓与琉球的交往,对琉球使团的接待、护送, 册封使团的人数、贸易等也有相应的政策约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政治局势、 财政状况、外交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明廷对一些规定略微调整或删改,并在实施 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中琉关系在一种既定化、规范化的模式中顺 畅友好发展。

对琉球来华的规定

封贡体制下,明朝和琉球地位主次分明,形成一种一元化的上下关系。作为 宗主国,明朝地位至高无上,权威不容撼动,琉球必须接受明朝提出的条件,遵 照宗主国的规定来往,这是两国关系建立维系的基本前提。

洪武五年,太祖朱元瑋对高丽等国的来朝时间做出了“三年一 聘之礼或比年一来” 的限定,但琉球岛上的山南、山北、中山三国却不必受此 约束,享受着可以不时朝贡的优待。直到宣德五年统一的琉球王国 成立后,明朝廷才有了“二年一贡,每船百人,多不过百五十人” 的明确朝贡 规定。

但在朝贡贸易巨大利润的诱惑下,琉球仍不时来朝,有时甚至是一岁再贡、 三贡,建立不久的明王朝,为稳定自身统治,对此并没有严格追究,基本上持默 认的态度。可是,琉球每次来贡,明廷不仅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接待照顾,贡使回国时丰厚的赏賜也需要足够的财力支撑,长此以往,这种频繁的“厚 往薄来”也逐渐成为明政府的一个负担。

对此,朝廷官员也时有上书反映,可见,长期以来,明朝对琉球频频来贡的宽宥和包容, 不仅导致自身财政面临巨大压力,也助涨了琉球部分使者从人的不良行为,他们 嚣张放肆,甚至杀人放火,使明朝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琉球的约制问題。

两年 一贡、百人来朝及不能附带私货的限制对琉球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受自然条件限制,琉球土地贫瘠狭小、资源短缺,其之所以频繁来贡,主要是出于经济方而的考量一方面,可以从明王室获得丰厚的赏賜,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朝贡之机, 与中国贸易获利。

因此,在宪宗的谕令发出后,琉球屡次请求恢复旧制,仴都被 明廷严词拒绝,并且成化十八年(在礼部建议下对琉球的入京人数 加以限制,从这一时期开 始,为裁省冗费,也为了给琉球多种越轨行为一个惩戒,明朝对琉球的态度渐趋 强硬,对朝贡的规定做了些略微的调整,对各种规定的执行也更加严格。

但在与 邻为善的宗旨下,明朝对琉球还是较为关照和体恤的,弘治三年国 王尚真奏请增加入京人数,以便携带进贡方物,礼部覆议,同意“更增五人,以 顺其情” ,另外所在布政司随从的口粮也在原来百五十名的基础上“增给二十 名” 。

由于自正统开始,明廷就允许琉球使团将所携土产在闵境就地出售了, 因此,弘治三年的这条新规定,不仅解决了琉球进贡物多人少的问题,一百七十名随从的在闵贸易,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贡期延长后琉球所失去的部分经济利 益。

但随着明朝国力的日渐衰弱,这 种一年一贡并没有维持多久,这样又恢复了两 年一贡的规定,并一直严格执行。万历三十七年,萨摩入侵琉球, 这不仅成为琉球王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使中琉关系发生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由于琉球受到萨摩的控制,明朝心生防备,开始有意减少两国的封贡往来,十年一贡的建议被采纳,这对琉球来说是极大的打击,不但借人明威望来压制萨摩的希望落空,贸易机会 也因而大大减少。

所以,在此后的十年间,琉球先后四次派人來朝请求进贡,但 都被拒绝。天二年,十年期满,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丰派使臣来 朝请封、请贡,崇祯七年十一月,在册封琉球中山王尚丰之后,并经琉球的一再请求,恢复了两年一 贡的常规,自此至明朝 灭亡,这种规定没再调整变动。

明朝,对琉球来朝入贡的地点也有相应的规定。泉州市舶司专管琉球朝贡接待及贸易事宜,又于永乐三年九月,设 来远驿,作为使团的安歇之所。按此来说,泉州成为琉球入境的唯一官定地点。但实际上,明初琉球贡船来朝的地点是比较随意的,主要有三处:福建、宁波和瑞安。福建的泉州和宁波设有市舶司,有相应的接待 人员和设施,但瑞安既无馆驿来供使团居住和存放物品,也无专门的机构来管控 贸易,因此,琉球泊船瑞安给当地社会造成了诸多不便,同时,礼部也注意到这一问题。

在这个时期,对于琉球随意停泊船只的行为,明廷并没有反对 和指责,礼部甚至还曾建议在瑞安设置馆驿来供贮贡物,可见明初还没有从制度 上将琉球进贡的地点加以明确固定。明中期,琉球贡使开始更多地从福州上岸,一方面由于从那霸直驶福州的航程更近,而且到达福州后可以直入闽江北上京 城,较为便捷;另一方面可能出于故土情结的驱使,琉球贡使随从中相当一部分 是明初下賜闵人三十六姓的后裔,他们的祖籍多是福州河口,因此更加倾向于从 福州入贡。

这样,就迫使明廷于成化八年将市舶司移至了福来远驿改名为柔远驿,福州也就取代了泉州,成了朝廷正式规定的进贡地点。

在朝贡的同时附搭大量的物品在中国贸易是琉球来华的主要活动。琉球地小 物贫,明初接受太祖朱元璋的招纳,遣使称臣进贡,除了能使自己获得一个强大 的政权依仗外,也可以趁朝贡的机会与明朝贸易,带回大量的中国物资,除了供 给本国使用外,将这些物品转口运至日本、东南亚等地区,与之交换象牙、香料 等中国稀有之物,再在朝贡时出售,从中获取中间利润。因此,每次来朝,除了 进贡方物外,使团还携带大量的附搭物品,对此,明政府一般以官给价钞的方式 收买入官,从而达到既能以有换无也能控制贸易的目的。

在怀柔政策下,明廷允许琉球在进贡的同时附带一些物品进行买卖,同时也 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规范这种贸易的规模、形式等,一则明朝很明确琉球借进贡 之名图通商之利的目的,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管控这种贸易, 以防过于泛滥而引发事端或纠纷;另外,这种限制实则也是海禁政策下的产物, 明廷担心百姓与琉球的过度经济往来,会导致更多走私行为的出现,所以对琉球 在华的整个经济活动严格督査、使中琉贸易在明廷规定的框架之内有序进行。

对本国的规定

在与琉球的交往中,明朝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约制本国官员、百姓、册 封使团的行为,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维系两国亲善友好的宗藩关系。琉球国使团到达福建后,先被安排在柔远驿稍作休整。然后,福建官府委派 人员护送贡使进京入贡,以保证沿途的安全和顺利。

不仅要求其遵行 法规、恪于职守,还要精通外国事务、熟悉朝贡章程,往返路途中不能扰害百姓, 无端生事。进京途中所经各馆驿需为琉球贡使提供食宿,并将接待情况登记清楚, 最后由伴送人员一齐上报给礼部,这样,中央不仅能够详细了解琉球使团进京途 中的一切情况,敦促贡使遵循规矩、在合乎礼法范围之内行事,也能对护送人员、 沿途各地方官员形成监督,保证琉球使节能够得到妥善照应,顺利进京入贡。

自洪武五年,中琉建立起封贡关系后,不同形式的贸易活动随 之展开,除了官方的纳贡赏賜外,每次册封、朝贡的同时,在政府许可范围内的 私人贸易也日趋频繁,对此,明廷出台了一系列的条例章程,严格规范双方的买 卖行为,限定交易物品的数童、结构,控制贸易的地点、时间等,将这种经济活 动规范在可控范围内。

结语

琉球贡使在京活动结束后,启程回闵,除了来京之时福建的伴送人员外,京 中也例派官员护送,以显示对使团的照顾和友好,实则也利用这些人严密管控贡 使在回闵途中的行为,因此护送官员必须以身作则、遵守规制。

从泊船上岸到由闵进京再到京城朝贡、受赏最后启程返航,琉球使团在中国 境内活动的整个过程,明廷都制定了妥善的接待和管理措施,并派相应官员来周全照顾,既保证了朝贡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暗含严密控制、规范贡使行为之意。

而对本国自身,明廷同样严格要求,制定条规法令来约束伴送官、通事、会同馆主事、沿途地方抚按等相关人员的行为,并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相互监督的严 密监控体系,促使相应人员各尽其职、严于律己,保证中琉关系在一定的秩序范 围内开展延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蓝玉侮辱皇妃、私养士兵都安然无恙,为何收了义子就被朱元璋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蓝玉威胁朱元璋,蓝玉收养义子的下场,蓝玉醉酒欺负皇妃

    朱元璋剧照英明神武的朱元璋在开创大明以后也遇到了武将目无国法的情况,同时这些劳苦功高的武将渐渐成为了威胁皇权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那些跟着朱元璋从淮西老家一路厮杀出来的旧部,这些人功比天高,但同样他们也是最目无法纪的一波人,这其中又以大将军蓝玉最为嚣张跋扈。蓝玉是朱元璋最为倚重的心腹爱将,而且与朱元璋

  • 明朝第一硬骨头:他死了,读书之种绝于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谁死得最惨,明朝最有骨气的一群人,明朝第一硬汉现状

    六月,南京城,乱如麻。方孝孺静坐家中,等待被捕的一刻。城内布满通缉令,举国正在追捕上榜的29个“奸臣”,排名前五的是:太常侍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文学博士方孝孺,御史大夫练子宁。方孝孺第一个被捕。准确地说,他是被“靖难之役”的胜利者朱棣派人“请”去的。3年前,朱棣在北京起兵,以“清君

  • 写出《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元朝诗人,你不知道他一生有多刚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山坡羊潼关怀古题材,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原文解译,山坡羊潼关怀古历代评价

    比官职,从白丁做到礼部尚书。说富贵,散尽家财救济贫困户。谈命运,五个儿子早夭于襁褓。看结局,最终累死在工作岗位。他就是张养浩,那个写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刚硬文人。死后被朝廷追谥为“文正”,却因蒙元的尴尬而被后人淡忘。广博浩瀚的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培养单科学霸的圣经。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熏陶中

  • 汤和不愿帮朱元璋猎杀黑熊,亲信们不解,汤和:熊字拆开看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汤和死了朱元璋什么反应,汤和对朱元璋有多重要,朱元璋与汤和大结局

    如果要说因为屠杀功臣最狠辣的皇帝,相比很多人都会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哪怕是自己的兄弟他都不放过,比如发小汤和...... 太祖皇帝的发展之路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的一户农户家中,从小经历了无尽的坎坷,在乞丐、和尚的经历中长大。元朝末年随着朝廷对天下的统治力不断下降,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许

  • 赵匡胤费尽心思谋划,在杯酒释兵权时还是漏掉一人,结果江山被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是怎么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如何做到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赵匡胤可以杯酒释兵权

    皇帝滥杀功臣的行为,在汉朝与明朝时期尤为明显,比如刘邦创立汉朝后,就将手中握有兵权的韩信、彭越等异姓王一一铲除,朱元璋晚年更是将功臣们屠戮殆尽,仅有寥寥几人得以存活。当然,也并非所有开国皇帝都对手下功臣们心狠手辣,赵匡胤在对待功臣们就十分“厚道”,他仅仅是将功臣们手中的兵权收回,然后赏赐给他们大量钱

  • 汉唐与两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与将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唐宋,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唐宋军队制度

    (梦归秋辰:第441期)当汉武帝准备反击匈奴时,他对将军们说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因此才有了卫青奇袭匈奴圣地龙城,霍去病更是走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唐代也是一样,当年大唐战神苏定方更是顺道灭掉平葱岭、夷百济、伐高丽时直接灭掉了三国。卫青而宋朝更多是皇帝安排战术,然后你按照战术去执行就行了。如果皇

  • 明朝奇人王世宁:高寿128岁,每天只吃2种食物,如今少有人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古今,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有着无穷尽的故事,有些故事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有些让我们大开眼界。但是,不管怎样的历史故事,其背后都有一定的道理。明朝时期有一位奇人,其名字叫做王世宁。他活了128岁,声称自己每天只吃两种食物,而这两种食物是如今很少人会吃的。那这位长寿奇人到底吃了什么呢?这两种食物,是

  • 湖北挖掘明代“宝藏”,出土2块金砖,文物专家:估价至少1亿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农民一铁锹挖出中国最大黄金文物,考古发掘中国明代文物,湖北挖掘明代宝藏

    要说明朝最宏伟的古墓,非明十三陵莫属,尽管现代的考古家很想挖掘十三陵,但由于古墓基本没有被破坏,不需要抢救性挖掘保护,因此国家仅批准了挖掘定陵。明定陵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被列为国宝级文物的凤冠。除了明定陵之外,我国考古家还在湖北挖掘了一座堪称“宝藏”的明墓,这便是“梁庄王墓”。 梁庄王墓的墓主

  • 湖北找到疑李自成“大顺藏宝”,考古专家赶来调查,发现更大疑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自成大顺宝藏之谜,江西修水发现大顺李自成,李自成宝藏发掘

    人类能够发展出现代这样伟大的文明,正是由于人类的自私之心。在最初的时候,人类依靠团结的力量发展壮大,成功的在社会当中生存了下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的私心也就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私人占有。这种私人占有是一种永久性的占有,重生到死那些拥有这财富的人,巴不得将自己的财富永远的放在自己的身边。也正因为如

  • 宋朝大清官包拯的年收入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包拯年收入,宋朝包拯是几品官,宋朝包拯时期工资

    答案当然是—宋朝。宋朝是当时世界上头号超级大国,人口有2千万户、1亿多人,耕地面积达7.2亿亩。据历史记载,宋神宗熙宁十年,也就是公元1077年,宋朝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曾达到1.6亿贯。即便到了南宋,失去了半壁江山,国库一年收入也高达1亿贯,由此可见,宋朝国家之富裕是后面历朝历代都无法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