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妹妹与李白、王维的三角关系?他为考取状元不惜假扮伶人?

唐玄宗妹妹与李白、王维的三角关系?他为考取状元不惜假扮伶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89 更新时间:2024/3/16 16:05:26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们在考试之前,把平时写的一些最得意的诗赋文章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带到京师,呈送给朝廷权贵或者社会名流,请求他们向主考官推荐的一种考试方式。据记载,它在唐朝的考生中非常盛行。

“相逢意气为君饮”的王维,20岁赴长安参加“高考”时,为了考中状元,拿着自己的“行卷”先投到唐玄宗的弟弟岐王门下。当得知太平公主已经将状元的头衔给了另一个文人张九皋时,王维知道自己没戏了,因为太平公主要比岐王的权势大得多。岐王就给王维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在太平公主举行的宴会上,装扮成伶人,给爱好音乐的太平公主弹奏琵琶,以此博取太平公主的赏识。

宴会那天,王维应手挥弦,意态潇洒,所弹的曲子哀婉凄切,动人心魄。太平公主听了,赞不绝口,又加上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太平公主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岐王趁机把王维推荐给公主,说:“此生非只通音律,至于问学,无出左右。”公主问王维:“子有所为文乎?”王维即献上怀中的诗卷,公主览诵未毕,就大惊道:“这些诗作都是我平素所喜爱的,以为是古人佳作,竟然都出于你之手!”于是急忙命王维换衣,待以上宾之礼。岐王便说王维希望此次“高考”能中状元,请公主多加关照。公主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立即派人把主考官召至府上,告诉他必须以第一名录取王维。王维就这样中了进士第一名。

白居易也曾因“行卷”受益匪浅。据唐代王谠《唐语林》记载:“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况睹姓名,熟视曰:‘米价方贵,居亦不易。’及披卷,首篇曰:‘咸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也。’因为之延誉,声名遂振。”

“行卷”当然要以精为要,切忌“臭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一般是几首出色的诗,几篇优秀的赋,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但也有连篇累牍,录入大量诗文的行卷。如杜牧的行卷,竟录了150首诗歌,皮日休更是惊人,十卷“行卷”里收录了200篇首诗文,真可谓是“赁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了。

“行卷”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病,为唐诗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它也存在着不少弊端,由于行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命运,不少人就在行卷上做起了手脚,偷窃抄袭、捉刀代笔之风一时盛行。武则天当政时期,曾下令用纸糊上考生姓名,但并没有形成制度。直到宋朝淳化年间,宋太宗才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糊住姓名、乡贯,决定所录取的试卷后,才拆开弥封,以“革考官窝私之弊”。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原文】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释⑴都督:唐时在全国部分州置大、中、下都督府,府各设都督一人,掌督诸州军事,并兼任所驻在之州刺史。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县。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规定一些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而赋,“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⑵天官:即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隋书·天文志》说,天上有十二个天将军星,主兵象;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⑶汉地:一作“汉上”。⑷刁斗:古代行军用具。斗形有柄,铜质;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 胡 ,而 广 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⑸三军:军队的通称。《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井陉:古关名,即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井隘北井隆山上。秦汉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肴、井陉、令疵、句注、居庸。”⑹凤阙:汉代宫阙名,在建章宫东,因为其上有铜凤凰而得名。《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此处借汉说唐,用以泛指宫廷。⑺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后汉书·窦宪传》:“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李贤注:“匈奴五月大会龙庭,祭其先、天地、鬼神。”⑻书生:读书人。古时多指儒生。《东观汉记·赵孝传》:“(孝)常白衣步担,尝从长安来过直,上邮亭,但称书生,寄止于亭门塾。”⑼间:一作“中”。老:一作“住”。

【作品鉴赏】《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一个“出”字,点出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相呼应首联“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写程。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以天上的将星喻指赵的出发。这一巧妙的联想、比喻,同时还拓展了诗作开阔的空间,令人想到赵都督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出发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时节是柳条发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惜别之情,深蕴其中。

颔联“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把军中用具刁斗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的生活情景。中间又以一个“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一路军声震天,外加“万里”二字修饰,更显得声势浩大,军威显赫。“万里”句由物见人,借助听觉渲染出征的气势,“三军”句则正面写人,诗人仿佛亲眼目睹这位将军率领三军正浩浩荡荡奔赴边陲。一个“出”字,点出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前后呼应。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借诗表达了对赵都督的赞扬首联“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写启程。首句介绍赵都督动身,以天上的将星喻指赵的出发。这一巧妙的联想、比喻,同时还拓展了诗作开阔的空间,令人想到赵都督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出发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时节是柳条发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惜别之情,深蕴其中。颔联“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把军中用具刁斗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的生活情景。中间又以一个“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一路军声震天,外加“万里”二字修饰,更显得声势浩大,军威显赫。“万里”句由物见人,借助听觉渲染出征的气势,“三军”句则正面写人,诗人仿佛亲眼目睹这位将军率领三军正浩浩荡荡奔赴边陲。一个“出”字,点出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前后呼应。【名家点评】《网师园唐诗笺》:一鼓作气,雄劲无前(“忘身”句下)。《瀛奎律髓汇评》:许印芳……按:前四句笔力雄大,右丞五律,每有此等篇什,如《送赵都督赴代州》。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本 名

王维

别 称

王右丞

字 号

字摩诘 号摩诘居士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市)

出生时间

701年,一说699年

去世时间

761年

主要作品

《王摩诘文集》等

主要成就

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

更多文章

  • 杜甫累世公卿,因朝政腐败屡试不第,唐肃宗罢其左拾遗后不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的父亲杜闲,三叔杜专,四叔杜登,祖父杜审言,曾祖杜依艺,高祖杜鱼石,天祖杜叔毗,都有出仕做官的履历。并且,杜甫的二叔杜并还是个大孝子。杜审言在吉州担任司户参军期间,遭到吉州司马周季童的诬陷而下大狱。杜并对此愤恨不已。为了替父雪耻,他在众目睽睽之下,顶着卫兵的砍杀,硬是单枪匹马刺死了周季童。事后,

  • 杜甫直到四十多岁才步入官场,一生始终穷困漂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甫简介及个人资料,杜甫晚年的处境,杜甫晚年心路历程

    甚至连王公、宰相们都争相排队去相亲,比如说唐朝宰相薛元超,这辈子“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由此可见,杜甫家族也算十分显赫了。如此富裕的杜甫,为何到了晚年,却成了一个为了屋上三重茅草,跟村里小孩儿吵架的凄凉老大爷呢?杜甫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挺自在的我们都知道,李

  • 隋唐为什么一定要灭高句丽?不灭的后果,后世验证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有没有灭掉高句丽,唐灭高句丽的历史,唐朝最后是怎么灭掉高句丽的

    在古代,中国地大物博,资源特别的丰富,要在这片土地上面发展肯定生活会更好。因为这个原因,有许多人都想来抢占我们的领土,古代的朝廷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制止这个现象。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件发生在隋唐时期的事情,那个时候为什么朝廷一定要灭掉高句丽。如果不灭的话,后果在后世已经验证过了。高句丽这个国家不知道大家

  • 隋朝有位名将,天生重瞳,曾一刀砍死李元霸,最后却被隋炀帝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第一猛将李元霸之死,李元霸拿下了隋朝吗,隋朝李元霸跟罗士信谁力气大

    鱼俱罗为冯翊下邽(陕西渭南县)人,是隋朝开国名将,开隋九老之一。鱼俱罗身高八尺,膂力过人,目有重瞳,声气洪亮,因此与常人有很大的不同。到了二十岁的时候,鱼俱罗加入了禁卫军,并因为表现突出而成为了大都督。在后面的日子里,鱼俱罗的表现也是令人赞叹的,曾经跟随随炀帝灭亡陈朝,随平沈玄懀、高智慧的叛乱,随军

  • 为消弭政变的恶劣影响,李世民做了大量工作,为何还要娶弟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政变,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李世民弟媳杨氏

    (李世民剧照)我们先来看看李世民做了哪些事情,来消弭“玄武门政变”带来的恶劣影响。其一,李世民选择宽宥敌对阵营。李世民在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有人建议他斩尽杀绝,斩草除根。也就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子儿女、亲朋好友,以及他们的亲信部下全部杀光。但是李世民最终并没有这么做。他除了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

  • 李渊内定的接班人是李建成,为何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权力,李渊喜欢李世民还是李建成,李渊和李建成关系好吗

    从太原到长安的过程中,李渊其实手底下并没有太多可信任的人,他只敢相信李家人,所以他把兵权交给了两个杰出的儿子,李世民和他的大哥李建成。还别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李渊的这两个儿子还真的特别的有能力,一路上横扫,打进了长安,尤其是二儿子,李世民更是展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一代天骄,唐太宗。这让李渊心中暗

  • 狄仁杰把七十老翁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临死才明白自己上了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何狄仁杰一死武则天就被逼退位,狄仁杰对武则天的感悟,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的功绩

    在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狄仁杰倍受重用,后来武则天让狄仁杰帮自己找一个有治国大才者帮自己治理王朝出谋划策。于是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了一位在当时已经70岁的老者,还和武则天说:“陛下别看他岁数大,他就是您找的大才。”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已经年过古稀才被狄仁杰推荐过来?他有什么才?面对狄仁杰的推荐,武则天又做了

  • 威征八方,东突厥灭国,渭水之盟(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的长安城兵力空虚,如果突厥选择强攻,大概率是能够打下长安,而此时的唐朝高层又几乎全都在长安城内,一旦城破,大部分唐朝高层肯定会成为突厥的俘虏。再加上不久之前刚刚闹了一场玄武门之变,导致唐朝地方上人心浮动,一旦长安被攻破。唐朝极有可能会瞬间分崩离析,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

  • 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之间真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武则天是怎么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和婉儿的快乐,上官婉儿为什么被武则天处死,上官婉儿跟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上官婉儿是大唐御史,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近侍,更是唐朝著名的女政治家,大诗人,大作家。武则天在位期间,上官婉儿几乎代行使了一国宰相的职责,所以上官婉儿也有“巾帼宰相”的美誉。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笼罩了无数光环的神奇女子,却有着悲惨坎坷的一生。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外孙女,是上官庭芝的女儿。上官仪在唐高宗时任宰

  • 长孙无忌、诸遂良、李世勣,到底谁是顾命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谁厉害,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哪个官大

    很多人觉得这个顾命大臣肯定是孩子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啊,另外诸遂良与长孙无忌关系最佳,可以说是唯其马首是瞻,所以诸遂良也是顾命大臣,甚至有人说李世民去世前曾经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还在李治面前对长孙无忌与诸遂良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然而也有人对此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