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朝“铁齿铜牙”:骂救命恩人,因“毒舌”入狱,大义面前不含糊

晋朝“铁齿铜牙”:骂救命恩人,因“毒舌”入狱,大义面前不含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34 更新时间:2024/1/26 1:53:46

《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连续剧已经出了好多集,里面诙谐幽默的剧情广受观众们的欢迎。尤其在第一部中,纪昀凌厉的口才经常让同事们下不来台。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也确实有过这样一段口无遮拦的日子,但是和下面要说的人物相比,他却是收敛多了。

周嵩,一位并不出名的官员。

但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嘴臭",臭到连写史书的官员都不待见他。很少有人介绍完姓名之后马上跟着"人性的弱点",而周嵩就是。

史书说他清高自傲,还喜欢议论别人。

这种"议论"是内容十分刻薄的评论,言语中非常不给人面子,比如被他怼过的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当时,西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愍帝刚刚去世,身在建康的文武百官奏请司马睿登基。

按照古代的程序,第一次申请皇帝是不可以同意的,一般要谦让三次才行,这是必须要走的固定流程,一般人不会当真。

偏偏这个周嵩是个"二般人",他上书夸赞司马睿做的非常对,因为现在国家动荡,黎民没有方向,我们应该收复故土,洗刷国家的耻辱,现在称帝太没有责任心了。

这显然有点指桑骂槐,违背了司马睿的本意。准皇帝勃然大怒,下旨将其贬出京城,到地方任职。

周嵩也很郁闷,好友张嶷将周嵩带到戴邈家中做客,打算帮朋友排遣心中的积郁。

可没有想到,高谈阔论之余周嵩的嘴又收不住了,对朝中的大臣们挨个评论,话中全是对别人的刻薄批评。

而张嶷、戴邈都知道周嵩的毛病,两人一笑了之谁也没有当真。可说着说着,周嵩竟然直接对主人戴邈进行点评,话里话外都是嘲讽,一点颜面也不给。

戴邈的职务相当于宰相,远在周嵩之上,邀请周嵩做客本来就是为了让朋友高兴一下,于公于私周嵩都不应该这样做,让戴邈这个"宰相肚里也撑不了船"。

聚会一散,戴邈马上将官司打到了司马睿那里。

司马睿听了也很生气,新帐旧账一起算,也不用他去外地做官了,直接在京城下了大狱。

可能是"周大嘴"得罪的人太多了,他前脚刚进监狱,后脚便有人上奏要求朝廷以其攻击上司这一"大不敬"的罪名判处死刑。

不过由于周嵩的亲哥哥是当时朝廷的重臣,为了维护稳定,司马睿还是强忍着将其放了。由此可见周嵩的人缘有多差。

不过周嵩的行为可以说是"表里如一",因为他不仅对同事苛刻,甚至连自己的亲哥哥也是如此。

周嵩的哥哥周顗在尚书省值班,夜里突然发病,情况十分危急。

同在值班的刁协一边命人叫太医,一边实施急救,折腾到天亮周顗才脱离危险。

得知哥哥发病,周嵩急急忙忙赶来。一直在悉心照料的刁协,向亲属简单介绍了相关情况。

可是没有想到周嵩十分厌恶地摆摆手,将哥哥的救命恩人赶走了。

原来刁协一心热衷仕途,对于竞争对手的打击手段十分冷酷,这一点让很多当时的名士都十分不齿,其中也包括周嵩。

可是在这个当口,周嵩还是将喜恶摆在最先,压根就不管刁协刚刚挽救了自己哥哥的生命。

而且他看到哥哥之后,连病情都没有问,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哥,你也是个有名望的人,怎么能和小人交往呢?"说罢,甩手而去。

当然,弟弟敢如此说话也因为兄长的宽厚。

有一次兄弟二人喝酒,醉酒的周嵩拿着蜡烛扔自己的哥哥,说:"你的才气不如我,凭什么你有崇高的声望?"

周顗一边躲避飞来的蜡烛,一边说:"兄弟,你看你用的是'火攻',火攻可是下策啊。"

但如此刻薄之人在国家大义面前却也毫不含糊。

众所周知,东晋建立的大功臣便是王导。正是由于王导和其家族的积极奔走,才让司马睿得以在南方立足,因此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但外部局势稳定之后,身为皇帝的司马睿就越来越不舒服。他不想与王导"共天下"。

王氏家族对江南有多大的影响力,皇帝是亲眼看见的,他怕政治上被后者架空。尤其是王导有个叫王敦的堂兄,手握重兵对朝廷虎视眈眈。

因此司马睿逐渐疏远王导,态度变得不冷不热。

这一变化自然被朝臣们看到了,大家都开始有意与王导保持距离,生怕引火烧身。而王导也很苦闷,他根本无法为自己辩解。

这个时候周嵩站了出来,他对皇帝说:王导对晋朝有再造之功,等同于蜀汉的诸葛亮。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皇帝,这是您亲眼看见的。如果有如此大功的人皇帝都不信任,那么谁还敢尽忠?将来一定会招来祸患。

可惜的是,王导没造反,王导的堂兄却对朝廷刀兵相向,动乱中重臣周顗被杀害。王敦觉得自己太鲁莽了,又假惺惺到周家慰问。

面对刀兵,周家人噤若寒蝉,只有周嵩站出来愤怒地问:

"我哥为天下人请命,被天下人所杀,你来吊唁是什么意思?"王敦考虑到舆论,不仅没怪罪周嵩,还给他升了官。

但是这点伎俩显然不会让周嵩领情,他逢人便公开批评王敦,王敦可不是手无寸铁的文官,没多久就找个理由诬陷周嵩,把后者给杀了。

临刑前周嵩很淡定,口中诵咏着佛经。对他来说,是最悲壮的方式,却是最好的结局。

参考资料:《晋书》、《一次阅读知晋朝》、《晋朝那些事儿》、《乱世晋朝》

更多文章

  • 唐玄宗妹妹与李白、王维的三角关系?他为考取状元不惜假扮伶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维怎么称呼唐玄宗,王维与唐玄宗关系,唐玄宗的妹妹简介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们在考试之前,把平时写的一些最得意的诗赋文章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带到京师,呈送给朝廷权贵或者社会名流,请求他们向主考官推荐的一种考试方式。据记载,它在唐朝的考生中非常盛行。“相逢意气为君饮”的王维,20岁赴长安参加“高考”时,为了考中状元,拿着自己的“行卷”先投到唐玄宗的弟弟岐

  • 杜甫累世公卿,因朝政腐败屡试不第,唐肃宗罢其左拾遗后不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的父亲杜闲,三叔杜专,四叔杜登,祖父杜审言,曾祖杜依艺,高祖杜鱼石,天祖杜叔毗,都有出仕做官的履历。并且,杜甫的二叔杜并还是个大孝子。杜审言在吉州担任司户参军期间,遭到吉州司马周季童的诬陷而下大狱。杜并对此愤恨不已。为了替父雪耻,他在众目睽睽之下,顶着卫兵的砍杀,硬是单枪匹马刺死了周季童。事后,

  • 杜甫直到四十多岁才步入官场,一生始终穷困漂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甫简介及个人资料,杜甫晚年的处境,杜甫晚年心路历程

    甚至连王公、宰相们都争相排队去相亲,比如说唐朝宰相薛元超,这辈子“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由此可见,杜甫家族也算十分显赫了。如此富裕的杜甫,为何到了晚年,却成了一个为了屋上三重茅草,跟村里小孩儿吵架的凄凉老大爷呢?杜甫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挺自在的我们都知道,李

  • 隋唐为什么一定要灭高句丽?不灭的后果,后世验证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有没有灭掉高句丽,唐灭高句丽的历史,唐朝最后是怎么灭掉高句丽的

    在古代,中国地大物博,资源特别的丰富,要在这片土地上面发展肯定生活会更好。因为这个原因,有许多人都想来抢占我们的领土,古代的朝廷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制止这个现象。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件发生在隋唐时期的事情,那个时候为什么朝廷一定要灭掉高句丽。如果不灭的话,后果在后世已经验证过了。高句丽这个国家不知道大家

  • 隋朝有位名将,天生重瞳,曾一刀砍死李元霸,最后却被隋炀帝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第一猛将李元霸之死,李元霸拿下了隋朝吗,隋朝李元霸跟罗士信谁力气大

    鱼俱罗为冯翊下邽(陕西渭南县)人,是隋朝开国名将,开隋九老之一。鱼俱罗身高八尺,膂力过人,目有重瞳,声气洪亮,因此与常人有很大的不同。到了二十岁的时候,鱼俱罗加入了禁卫军,并因为表现突出而成为了大都督。在后面的日子里,鱼俱罗的表现也是令人赞叹的,曾经跟随随炀帝灭亡陈朝,随平沈玄懀、高智慧的叛乱,随军

  • 为消弭政变的恶劣影响,李世民做了大量工作,为何还要娶弟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政变,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李世民弟媳杨氏

    (李世民剧照)我们先来看看李世民做了哪些事情,来消弭“玄武门政变”带来的恶劣影响。其一,李世民选择宽宥敌对阵营。李世民在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有人建议他斩尽杀绝,斩草除根。也就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子儿女、亲朋好友,以及他们的亲信部下全部杀光。但是李世民最终并没有这么做。他除了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

  • 李渊内定的接班人是李建成,为何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权力,李渊喜欢李世民还是李建成,李渊和李建成关系好吗

    从太原到长安的过程中,李渊其实手底下并没有太多可信任的人,他只敢相信李家人,所以他把兵权交给了两个杰出的儿子,李世民和他的大哥李建成。还别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李渊的这两个儿子还真的特别的有能力,一路上横扫,打进了长安,尤其是二儿子,李世民更是展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一代天骄,唐太宗。这让李渊心中暗

  • 狄仁杰把七十老翁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临死才明白自己上了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何狄仁杰一死武则天就被逼退位,狄仁杰对武则天的感悟,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的功绩

    在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狄仁杰倍受重用,后来武则天让狄仁杰帮自己找一个有治国大才者帮自己治理王朝出谋划策。于是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了一位在当时已经70岁的老者,还和武则天说:“陛下别看他岁数大,他就是您找的大才。”这个人是谁?为什么已经年过古稀才被狄仁杰推荐过来?他有什么才?面对狄仁杰的推荐,武则天又做了

  • 威征八方,东突厥灭国,渭水之盟(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的长安城兵力空虚,如果突厥选择强攻,大概率是能够打下长安,而此时的唐朝高层又几乎全都在长安城内,一旦城破,大部分唐朝高层肯定会成为突厥的俘虏。再加上不久之前刚刚闹了一场玄武门之变,导致唐朝地方上人心浮动,一旦长安被攻破。唐朝极有可能会瞬间分崩离析,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

  • 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之间真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武则天是怎么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和婉儿的快乐,上官婉儿为什么被武则天处死,上官婉儿跟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上官婉儿是大唐御史,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近侍,更是唐朝著名的女政治家,大诗人,大作家。武则天在位期间,上官婉儿几乎代行使了一国宰相的职责,所以上官婉儿也有“巾帼宰相”的美誉。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笼罩了无数光环的神奇女子,却有着悲惨坎坷的一生。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外孙女,是上官庭芝的女儿。上官仪在唐高宗时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