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王公、宰相们都争相排队去相亲,比如说唐朝宰相薛元超,这辈子“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由此可见,杜甫家族也算十分显赫了。如此富裕的杜甫,为何到了晚年,却成了一个为了屋上三重茅草,跟村里小孩儿吵架的凄凉老大爷呢?
杜甫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挺自在的
我们都知道,李白作为唐朝最潇洒的才子,整天不工作,却还能吃喝玩乐。那么他的钱从哪儿来的呢?其实还不都是朋友们赞助的嘛!
李白人到中年,那点家底都被他败光了,从此就过上了吃百家饭的日子。而杜甫,就是李白众多朋友中的一个。
早年杜甫对李白别提多崇拜了,所以有幸认识李白以后,二话不说就掏钱请客,带着李白到处游玩。这笔开销可真不小,毕竟李白大吃大喝惯了,普通的酒他可看不上。
杜甫
除了跟李白出去外,杜甫本人年少的时候,也特别喜欢出去玩。比如说19岁那年他就去山西坐马车自驾游了一趟,20岁那年杜甫又到了江苏、浙江一带,在这里一玩就是好几年。
过了几年,杜甫又碰上了李白,于是又请李白大吃大喝了一阵子。甚至在李白的引导下,杜甫还加入了炼丹修仙的行业。这也是个不进账干烧钱的事情。
如此铺张浪费地搞了这么多年,杜甫他们家分给他的那点钱,还能够花吗?要知道,杜甫是原生家庭有钱,不是他本人有钱。
杜甫家里有钱,跟他似乎关系不太大
杜甫的原生家庭的确有钱,可问题是,这跟杜甫有多大关系呢?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作为宰相,家财万贯那是少不了的。
可是杜审言有4个儿子,杜甫的父亲杜闲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所以就算分家产的时候,杜闲也只能分到四分之一。
而杜闲的官职就比杜审言小得多了,他自己还有5个儿子。等于说,如果要分家产的时候,杜甫其实也只能分到杜闲家产的五分之一,也就是杜审言家产的二十分之一。
杜甫
这么一来落在杜甫手里的钱,又能有多少呢?而杜甫的母亲崔氏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她早就去世了,因此关照不到长大以后的杜甫。
杜甫的父亲后来续弦再娶,这家里的钱该由谁来支配,可就说不清楚了。大概率是杜闲娶的继室卢氏在家管钱。
而且杜甫长大以后,杜闲还没死呢!也就是说,轮不到杜甫来继承家产。除了杜闲每年给杜甫一些生活费外,长大成人的杜甫,从原生家庭压根就拿不到多少钱。
年少的时候,还能伸手朝家里要钱,等到30多岁的时候,谁还好意思干这事儿呢?杜甫必须要靠自己打拼才行。那么杜甫打拼得怎么样呢?
杜甫在京城做了10多年无业游民
24岁的杜甫,开始自己独自生活,他跑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结果落榜。落榜以后的杜甫,并没有继续努力参加科考,而是选择了吃喝玩乐的生活。
这期间杜甫陆续去了山东、河南等地游玩,也认识了不少朋友,可就是没有挣钱的门路。杜甫就是个读书人,也不会打工更不会做生意,自然是没有挣钱的营生了。
一直到了36岁的时候,杜甫才稍微收敛了一点,继续跑到长安参加考试,结果由于李林甫玩了一出“野无遗贤”的闹剧,导致所有人都没考上,杜甫自然也落选了。
这么搞下去不行啊,杜甫便打算开始走后门,他找了不少权贵相助,可惜没有一个能给他好消息的。
40岁那年,杜甫终于找到了机会,他写的《大礼赋》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有了做官的资格。可惜又是这个李林甫从中作梗,导致杜甫再次无缘当官。
杜甫就这么晃悠了十多年,这么多年一直在吃老本,还不忘娶媳妇生孩子,这一大家子全靠吃老本过日子,这日子能过得下去吗?
杜甫
44岁那年,杜甫被朝廷授予了河西尉的官职,杜甫心里很不爽,因此慨然写下了:“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随后其又被改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可算是把杜甫给伤透了,但是没办法啊,再这么混下去,一家人都要饿死!
44岁的杜甫终于不堪生活的重担,接受了这份工作。等到杜甫回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在这一年饿死了!杜甫内心十分自责,如果他能拉得下脸面,早点做个小官,也不至于把自己的儿子给饿死了!
前半生困顿,后半生漂泊
实话实说,年少的杜甫日子过得还是可以的,但是自打24岁以后,杜甫的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长达20年的时间,杜甫都没能找到一份差事做,完全在家吃老本,连儿子都被饿死了。这日子杜甫过得可谓是浑浑噩噩。
后半生的杜甫,几乎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因为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的工作时有时无,所以薪水就更别提了,常常发不出来。朝廷自身难保,杜甫又如何独善其身呢?漂泊中的杜甫过上了各种寄人篱下的生活,最终打算返回老家。
结果在湖南的时候,遭遇暴雨,杜甫连续5天都没饭吃!“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