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攻打韩国,韩向秦求援,芈月的答复令韩使臣脸红,她说了啥?

楚国攻打韩国,韩向秦求援,芈月的答复令韩使臣脸红,她说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86 更新时间:2024/1/19 8:30:52

[var1]

宣太后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芈八子,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秦惠文王的妃子,秦昭襄王的母亲。芈八子的出身情况和成长经历,史书上并无记载,只知道她是楚国人,十三四岁的时候,嫁给了秦惠文王嬴驷,被封为“八子”。秦国后宫等级分为八级,八子是第五级,等级并不高。不过,秦惠文王还是很宠爱芈八子的,他有八个儿子,其中三个是芈八子生的。

[var1]

但是,公元前311年,芈八子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改变,45岁的秦惠文王吐血而亡,嫡长子太子嬴荡继位,即秦武王。秦武王身高体壮,喜欢与人比武角力。在一次与齐国的大力士蒙贲举鼎比赛中,因力气不够导致宝鼎脱落,砸断胫骨,伤重不治而亡,年仅二十三岁。

由于秦武王没有子嗣,继承人只能从他的兄弟们中选择,芈八子的大儿子嬴稷正在燕国当人质。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芈八子本无胜算,但是命运再一次垂怜了她——贵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赵武灵王,他派人将嬴稷从燕国先接到赵国,再派大军护送嬴稷回国继位。

[var1]

赵武灵王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想挑起秦国内乱,使赵国坐收渔翁之利,另一方面是嬴稷继位后,赵国因有恩于秦王,便可插手秦国内政。芈八子早已洞悉赵武灵王的图谋,虽感恩于他的辅助,但也不愿受制于人,她找了个借口,说嬴稷还小、还没有成年,朝政由她和四位贵族大臣共同主理。

公元前305年,在嬴稷继位的第二年,惠文后和武后欲推举秦武王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壮即位,便发动了“季君之乱”,芈八子和她的大弟弟魏冉迅速剿灭了叛乱,并自封“太后”,完全掌控了朝政。

[var1]

当韩国使臣希望秦国出兵支援的时候,宣太后打了一个比喻:“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 意思是,我服侍先王的时候,他把腿压在我身上,我觉得很累,但他把整个身体压在我身上时,我反而一点也不觉得重,为什么呢?因为那样我觉得很舒服。韩国使臣听完脸立刻红了,宣太后的言外之意是出兵救韩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这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但是身为太后,在大庭广众之下,在正式的外交场合中大谈私密之事,实在不妥,这也说明宣太后在感情方面是很开放的。

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并与他生了两个儿子。义渠位于秦国的西北方,与秦国时常发生边境冲突。为了秦西北方的稳固,宣太后与义渠王维持了34年的情人关系,秦的西北方也稳定了34年,在此期间,秦国加快东进、南下的脚步,逐渐在七国中独占鳌头,其他六国已无法与秦抗衡。公元前272年,宣太后邀请义渠王进宫,设计诱杀了他。她与义渠王之间,是爱情还是阴谋,任由后人评说。

[var1]

公元前265年,宣太后病逝,结束了她传奇而有争议的一生。历史该怎样评判她呢?我们还是应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她,从政治家的角度看,在她统治秦国的三十六年间,秦国国力日益强盛,当她把政权移交给她的儿子-秦昭襄王时,秦国国力已将其他六国远远甩在后面,也为她的玄孙嬴政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从个人的角度看,她的一生才多姿多彩,目光长远,意志坚定,为了国家利益不惜杀掉情人。她还有一项重大发明足以载入史册,创造了“太后”这个封号,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使用,因此,她也被称为“华夏第一太后,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惨烈仅次于“长平之战”的一仗,是谁跟谁打的?-读战国44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战国时期三大战役及胜负原因,战国长平之战纪实

    吴起要说战国里最容易搞混的名人,莫过于吴起与白起。吴起是战国初期名将,主要服务是魏国,搭档是魏文侯和魏武侯;而白起是战国中后期名将,一生服务秦国,搭档是秦昭襄王。两人活跃的时间差了约100年。吴起为魏国的强势崛起、独霸天下,做出了重大贡献。而白起则是重创六国、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有着“战国战神”和“

  • 齐桓公谋划发迹中,四种典型的行为会说明君主欲求成功的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桓公沉迷酒色,齐桓公的成功之道,齐桓公称霸成功的标志

    [var1] 第一、高度自信:不设目标即失道关,不设策略即失势。齐桓公骄傲自大、眼高手低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他事事都看高处,时刻都把自己拔得很高,他会把目标提升到比自己强,比同类人更加厉害。心理要接受失败的心理,不为个别人鼓掌而最喜自豪。紧跟自己直觉想的东西,而非世界上所有的智慧精华。坚持每一项目标达

  •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代霸主,为什么之后齐国成了春秋的配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桓公时的齐国有多大,齐桓公九合诸侯怎么回事,齐桓公九合诸侯原因

    [var1] 齐桓公身后“五公子争位” 这个事还是要从管仲去世说起。管仲帮助齐国从一个要巴结郑庄公,畏惧鲁国的一般国家变成了春秋第一强国,估计自是不用说。但是,人都是会死的。可能由于事太多,过于劳累,管仲先齐桓公而去。去世时候,齐桓公问管仲谁可托付,这就是著名的《管仲论相》。《史记》记载:管仲病,桓

  • 齐国和鲁国,一个田氏代齐,一个一脉而终,到底哪个治国理念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齐国被田氏代齐后旧主的命运如何,齐国和鲁国实力对比,齐国与鲁国谁厉害

    只不过不同的是,齐国最初的国君,是姜子牙以及他的后人。后来齐国大夫田和取代齐康公,成为齐国国君,自此姜子牙一脉断绝。而同时期的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此后鲁国一直都是伯禽的后代继承国君之位,直到楚考烈王灭鲁为止。[var1] 齐国讲究任人唯贤,所以寒士也可以当政。 1、姜太公讲究不拘一

  • 齐国为何不愿合纵,选择中立呢?齐湣王:我的死你们不要负责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合纵攻齐为啥成功,合纵伐齐,合纵伐齐后齐国灭了吗

    周朝建立伊始,齐国便是东方大国,有海盐鱼利,土地平坦沃野千里,背靠大海东边没有敌人。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动摇国本一事发生,国势衰弱,却依旧不减东方大国的风采。秦国自商鞅变法崛起,天下人将秦军视作虎狼之师,秦国视为虎狼之国,各诸侯国纷纷选择合纵抗秦,欲重创秦

  • 3000多个学生,孔子为什么单单宠他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子总共有多少个学生,孔子有几个厉害的学生,孔子一生培养了多少个弟子

    [var1]“差学生”子路孔子学生中能够被历史留下名字的也就几十位,但是最让孔子牵肠挂肚的无疑是学生子路,子路性格很像历史上的李逵,性格暴虐,而且有粗犷的侠客精神,但是不会像李逵一样滥杀无辜,和孔子所教大部分学生都“格格不入”。[var1]子路第一次见到孔子的时候,孔子问他有什么爱好,子路就说:“我

  • 宋襄公“仁义之师”败亡的根源探析-基于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时宋仁公的仁义之战,仁义之师宋襄公简介,宋襄公的失败之谜

    宋襄公,指的是东周春秋时期诸多诸侯国之一的宋国君主,此人在位14年,一直推崇“仁义”治国,是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位诸侯国主。其实作为君主以“仁义”治国是很好的一个政治理念,但是宋国当时处于中国社会的大变革阶段,因此拥有很多的变数,同时还在不断地产生诸多不同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政治环境阻碍着“仁义

  • 《风云战国》之燕国:等待28年的复仇,这才是真正的慷慨悲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战国赵国篇,风云战国赵国剧情详解,战国风云之赵国与秦国

    这个典故我们都知道,战国时吴越两国交战,战败的越王勾践为复仇,卧柴薪、尝苦胆,俯低隐忍多年,终于东山再起。可是,在暑假陪娃看历史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时,讲到战国时极具个性的七大雄国,讲到极为鲜明的国民性格,讲到燕国这个历史存在感并不强的小国时,我才又一次被深深打动了:[var1]原来,这种隐忍,

  • 回溯千年,历史重现?合纵抗秦,终败于秦之连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合纵抗秦与连横亲秦,秦始皇连横合纵,历史上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成功了吗

    回溯千年,历史重现?合纵抗秦,终败于秦之连横!作者|杏花核金[var1]回溯千年,历史重现?当年,楚、燕、赵、韩、魏、齐和周王室共七方,逆历史潮流而苟延残喘,反对秦国崛起和中国统一,合纵抗秦,终败于秦之连横策略。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却如此惊人的相似。[var1]春秋战国时期,地球仪经线即南北方向为“

  • 与楚国旗鼓相当,晋文公为何要退避三舍?人情世故在博弈中也好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文公为什么攻打楚国,晋文公为什么对楚成王退避三舍,晋文公与楚国之战

    从遭遇到楚军的那一刻起,晋文公重耳便感受到一股沉沉的压迫感。开战前一夜,他做了个梦,梦见楚成王把他打倒在地,像喝椰汁那样,趴他身上吸他的脑子。这仗的确不好打。输了不必说,晋文公搞不好就得继续流浪列国。赢了,哪怕是惨胜也不行,齐国和秦国两个大国正一旁吃瓜呢,他们可不是什么善茬,输惨了他们可是会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