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公子扶苏,没能被立为太子,竟与楚国外戚组织的一场叛乱有关

秦国公子扶苏,没能被立为太子,竟与楚国外戚组织的一场叛乱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47 更新时间:2024/1/21 16:07:22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与楚国可谓是相爱相杀的一对。春秋时期,秦国曾出兵相助楚国对抗吴国。而到了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之间不光有战争,更有联姻,更有甚者,秦国的一些丞相和大臣更是出自楚国,如秦昭襄王时期一生四任秦相的魏冉,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丞相昌平君等等。

由于秦楚长期联姻和楚国宗室在秦国长期掌权,故秦国存在一个势力非常强的楚国外戚集团,甚至能影响秦国国政。秦王政在消灭谬毐集团和吕不韦集团后,为了独掌秦国朝政,秦王政的目标自然放在了楚国外戚集团的身上。

终秦之世,秦国的政坛少不了其他六国外戚集团的影子,远的不说,就连秦王政同父异母的弟弟成蹻叛乱,都有赵国势力在背后操纵。

昌平君熊启,芈姓,熊氏,名启,楚考烈王之子。史书上对昌平君最早的记载,就是昌平君担任秦国相邦,至于之前的记载则无从考证。秦王政九年,长信君谬毐作乱,昌平君就与吕不韦一同发兵攻谬毐,平定谬毐的叛乱。而在谬毐之乱被平定一年后,也就是秦王政十年,受到谬毐集团叛变牵连,吕不韦被罢相,而昌平君则受到了秦王政的重用,继任相邦。这是继秦昭襄王魏冉任相邦之后,楚国外戚势力再一次进入了权力中心。而本文中的这次叛变的主角,就是秦始皇的表叔兼姑爷爷昌平君熊启。

[var1]

就在昌平君担任秦国相邦十一年后,原韩国新郑爆发反秦叛乱。由于当时秦军主力部队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在燕赵之地稳固局势,加强对新占区域的控制,一部分在关中平原固守根基,一部分在秦楚边境集结,随时准备攻楚,这样的军力布置,就导致了韩国旧都新郑附近,几乎没有秦军的存在。而且由于当时的魏国还没有灭亡,加上秦王政,灭韩之后在韩国采取不分封而设置郡县的方法。郡县制是有利于秦始皇集权的,可对于韩国的旧贵族来说,这却不是一桩好事,用不了多久,他们的权势就会不复存在。综合以上原因,在秦王政二十一年,韩国新郑爆发了叛乱。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可为了平定叛乱,将秦王政统一天下的战略部署给打乱了。

秦王政恼羞成怒之下,加上因为新郑叛乱的影响,秦王政开始注意到了稳定后方的重要性,以及对楚国人的不信任,于是秦王政决定罢免昌平君相邦职位,利用昌平君楚国人的身份,令其到楚国旧地郢陈安抚当地楚人。令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由于秦王政的这次命令,不仅没有成功安抚楚人,反而将楚人的反叛行动越发壮大,又一次拖延了秦王政统一六国的时间。

昌平君到郢陈之后,当时正值秦将李信伐楚之际,身为楚人的昌平君,自然不希望楚国被秦国灭亡,于是私下联系当时的楚王,称李信率军征战后方空虚之际,以楚国宗室的身份在郢陈之地起事叛乱。

[var1]

昌平君的此次叛乱,让李信的二十万大军损失惨重,一时间,楚国光复了不少国土。由于事发突然,秦将李信和秦始皇都没有防备,致使大片国土复归楚国,此举逼的秦王政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同意王翦必须统领六十万秦军才肯出征的请求。

之后,王翦在秦楚边境始终不理睬楚将项燕的多次挑衅,固守营垒坚壁不出达一年之久,由于项燕兵少且怀疑王翦之所以不出战,是因为秦军准备从北方入侵,遂决定挥师东进。正当项燕率军东进之际,王翦突然发兵打破楚军,擒获楚王。最终,昌平君在项燕的支持下,继位为楚王。可最终还是在秦军的攻击下,没能过国亡身死的命运。

而这一切又与扶苏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扶苏的母妃很有可能是楚国人,秦王政为人向来多疑,楚国贵族的叛乱,难免会让秦王政对有楚国血统的扶苏有疑心。

扶苏,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长子,其素有贤名,且为人宽和。因为反对秦始皇坑杀儒生术士,在上书直谏后,令秦始皇大怒,遂下旨将扶苏发配至北疆,以协助监督大将军蒙恬,修筑长城和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入寇。秦始皇发配扶苏,表面原因是扶苏上书直谏,惹恼了秦始皇,其实还另有原由。

在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详细记录了秦朝的各种情况,可谓是祥之又祥,可唯独没有记载秦始皇的皇后妃子,就连扶苏胡亥的生母都没有记录,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只字片语。后世只能通过其他史料推测秦始皇的皇后和妃子的身份了。有人说是楚国人,有人说是赵国人,有人说是魏国人,更有甚者,有人说秦始皇的皇后竟然是当时已经亡国的郑国人。在这些说法中,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其实最可信的当属秦始皇皇后、扶苏的生母是楚国人的说法。

[var1]

秦楚两国虽有世仇,两国之间也互相攻伐,可两国之间一直联姻不断,秦昭襄王之母秦宣太后,秦昭襄王的正室也是楚国宗室女,秦孝文王的王后也是楚国人,芈姓熊氏。不仅如此,秦国的宗室女,也曾嫁给楚王。

秦楚之所以联姻,根本原因还是出于政治目的,楚国想通过将宗室女嫁给秦王的方法,改变秦国的国策,将祸水东引,从秦国的进攻方向从攻改为秦攻三晋,以争取喘息时机,而三晋之一的魏国也有此想法,秦惠文王的王后就是魏国人。

扶苏在到达北疆之后,与当时统帅三十万北疆大军的蒙恬交好,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才间接导致扶苏没法继承皇位。

秦始皇在沙丘驾崩前,曾下御旨让公子扶苏继位,可为何最终却是胡亥继位了呢?

首先因为当时秦始皇的诸多公子中,只有胡亥随驾在侧。第一个知道秦始皇的驾崩的,当时公车府令赵高,而由于赵高之前因为触犯秦法,当时主管刑罚的蒙恬不敢违背秦法,要依秦律判赵高死刑。后赵高巧言令色说动了秦始皇,免去了死刑并官复原职,此举导致了赵高对蒙恬的恨之入骨,自然不肯希望有蒙恬支持的扶苏继位。

[var1]

可即使赵高打算隐瞒真相,难道就不会被其他人发现秦始皇驾崩的真相了吗?其实当时还有一人发现了真相,那就是丞相李斯。李斯作为秦国丞相,甚受秦始皇信任,在得知秦始皇驾崩并得知秦始皇准备让扶苏继承皇位的,可最终就因为赵高的一句话,断送了扶苏继承皇位的可能。

赵高作为宦官,很是懂得利用掌控人心,他知道李斯是个把权力看的很重的人。所以赵高就以此为突破口,对李斯说:“如果扶苏继位,那么丞相就不会是你的了,而是蒙恬的了。”赵高和李斯都是聪明人,当然话不在多而在精,此话一出,李斯就知道该如何做了。正是由于此举,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扶苏继位,将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史书记载扶苏看重儒生,不喜父亲的执政方针,遂在扶苏登基后,很有可能会重用儒生,改良秦法,这样做或许会缓和矛盾,可六国的余孽依然会寻找机会复国,而儒生们的理念也不会和秦国的法治理念相符,最终扶苏的改革难免会陷入死胡同,可即使这样,恐怕也会比胡亥和赵高掌控权柄要好的多吧。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录》:为何独眼的夏侯惇,仍然被认为是魏国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说说三国独眼将军夏侯惇,夏侯惇独眼,三国十大猛将夏侯惇

    [var1]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回到了家乡,开始招兵买马寻求天下豪杰帮助,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曹嵩本来也是夏侯一族的人,因为某种原因过继给了曹家,所以曹操和夏侯惇本来就是兄弟。夏侯惇和弟弟夏侯渊就带着一千多人赶来了,然后是曹氏兄弟,曹仁曹洪赶来会和。这也就组成了曹操的嫡系军队。[var1]在十八路诸侯结

  • 海叔读东周列国志之燕国篇:燕穆侯与燕宣侯,谁在焦虑,谁在变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周列国志燕国篇,海叔说春秋,战国燕国燕宣侯

    在东周列国志中,提及燕的有469个结果,提及秦的有2406个结果,提及楚的则有2185个结果,齐国有2369个结果,韩国的442个结果,赵国的1507,魏国的940个,大致跟战国后期的战力相当,即秦齐楚赵魏燕韩。燕国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第十一回,是鲁桓公受郑厉公之嘱托,到宋国与宋庄公议事会盟,燕国不过

  • 子路:明明是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被杀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年少子路及拜师的经过仲由,字子路,公元前542年生,春秋时期鲁国卞州人。子路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对父母却是极孝顺,自己吃糟糠腌菜,也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在方圆百里之外有一家米卖得特别便宜,便不分昼夜地

  • 战国四大名将-“防守之神”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时期赵国廉颇图片,廉颇战国时期名将,战国时期大将军廉颇立下的战功

    [var1]相比前两位名将,白起,李牧辉煌战绩,廉颇的战绩较少,有的在历史上也乏善可陈,没有太多像白起或者李牧那样很著名的战例。但是每当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候,总能站出来力挽狂澜,堪称国家的中流砥柱。我个人认为他不是那种出奇制胜,类似于白起、韩信那种总有奇谋的名将,而更像是一个老老实实“求稳”的名将,不

  • 纪伯姬之死的丧礼外交以及《春秋》之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纪伯姬鲁庄公四年,《春秋》隆重记载了一个女人的去世。她就是纪伯姬,三月份去世,六月份下葬,而且特别注明“齐侯葬纪伯姬”。尤为特别的是,下葬日期都记载得很清楚,六月二十三日!这样的记载,在《春秋》上是非常罕见的!比如,就在上一年下葬的宋庄公、周桓王,也只是分别记载到四月、五月这样的大致日期。即使鲁隐公

  • 秦国为什么配备“落后”的青铜武器?还征服了六国,关键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靠什么武器横扫六国,秦国最强的武器,秦国用什么兵器

    在春秋战国时期,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为什么最终是秦国一统天下?有虎狼之师称号的秦国军队是如何让赵边骑、齐技击、魏武卒都难以抵挡其锋利的?这么厉害的秦国军队因何而强,难道仅仅是因为军功爵制吗?这里就不得不提秦国在青铜武器冶炼、形制、加工技术方面所作出的改进,并对秦国军事装备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v

  • 楚国攻打韩国,韩向秦求援,芈月的答复令韩使臣脸红,她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芈月是楚国人为什么还要伐楚,芈月和楚国使臣对话,芈月对秦国做了哪些贡献

    [var1]宣太后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芈八子,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秦惠文王的妃子,秦昭襄王的母亲。芈八子的出身情况和成长经历,史书上并无记载,只知道她是楚国人,十三四岁的时候,嫁给了秦惠文王嬴驷,被封为“八子”。秦国后宫等级分为八级,八子是第五级,等级并不高。不过,秦惠文王还是很宠爱芈八子的,他有

  • 战国时惨烈仅次于“长平之战”的一仗,是谁跟谁打的?-读战国44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战国时期三大战役及胜负原因,战国长平之战纪实

    吴起要说战国里最容易搞混的名人,莫过于吴起与白起。吴起是战国初期名将,主要服务是魏国,搭档是魏文侯和魏武侯;而白起是战国中后期名将,一生服务秦国,搭档是秦昭襄王。两人活跃的时间差了约100年。吴起为魏国的强势崛起、独霸天下,做出了重大贡献。而白起则是重创六国、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有着“战国战神”和“

  • 齐桓公谋划发迹中,四种典型的行为会说明君主欲求成功的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桓公沉迷酒色,齐桓公的成功之道,齐桓公称霸成功的标志

    [var1] 第一、高度自信:不设目标即失道关,不设策略即失势。齐桓公骄傲自大、眼高手低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他事事都看高处,时刻都把自己拔得很高,他会把目标提升到比自己强,比同类人更加厉害。心理要接受失败的心理,不为个别人鼓掌而最喜自豪。紧跟自己直觉想的东西,而非世界上所有的智慧精华。坚持每一项目标达

  •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代霸主,为什么之后齐国成了春秋的配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桓公时的齐国有多大,齐桓公九合诸侯怎么回事,齐桓公九合诸侯原因

    [var1] 齐桓公身后“五公子争位” 这个事还是要从管仲去世说起。管仲帮助齐国从一个要巴结郑庄公,畏惧鲁国的一般国家变成了春秋第一强国,估计自是不用说。但是,人都是会死的。可能由于事太多,过于劳累,管仲先齐桓公而去。去世时候,齐桓公问管仲谁可托付,这就是著名的《管仲论相》。《史记》记载:管仲病,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