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叔读东周列国志之燕国篇:燕穆侯与燕宣侯,谁在焦虑,谁在变革

海叔读东周列国志之燕国篇:燕穆侯与燕宣侯,谁在焦虑,谁在变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87 更新时间:2024/1/26 1:56:55

在东周列国志中,提及燕的有469个结果,提及秦的有2406个结果,提及楚的则有2185个结果,齐国有2369个结果,韩国的442个结果,赵国的1507,魏国的940个,大致跟战国后期的战力相当,即秦齐楚赵魏燕韩。燕国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第十一回,是鲁桓公郑厉公之嘱托,到宋国与宋庄公议事会盟,燕国不过是中途插进来,而且书中就连是哪一位燕国国君也是语焉不详,只说“燕伯见宋公,诉称:地邻于齐,尝被齐国侵伐,寡人愿邀君之灵,请成于齐,以保社稷。”可见燕国出场就是弱国。

要去探寻这位燕伯到底是谁?那就得从鲁桓公十二年的一段记载说起。鲁桓公到宋国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左传》载:“公欲平宋、郑。秋,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宋成未可知也,故又会于虚。冬,又会于龟。宋公辞平,故与郑伯盟于武父。遂帅师而伐宋,战焉,宋无信也。”这段记载来自于《左传》的“桓公十二年”,大约就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那么,这位燕伯会是谁呢?这段时间处于周平王晚期至周桓王时代,可谓是风雨飘摇之际,而活跃在燕国的国君大致有燕郑侯、燕穆侯、燕宣侯三位。

[var1]

而这段时间里,中原因为没了郑国的平衡,暂时陷入混乱之局。齐僖公、齐襄公两代国君趁动荡之机,大举发动对卫、鲁、郑的战争。而齐国当年受到北方的戎族进攻,对北方之地是相当敏感的,而且郑庄公在时,齐国齐僖公还曾与郑国结盟,共同抵御北方的戎族,齐僖公对中原的态度总体是亲善的,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北方,恰好燕国处于这个地区,齐国与燕国皆为天子封国,即有会盟攻战之时。《左传》载:“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说明齐僖公时代,齐国是可能利用与燕国结盟关系牵制北戎的。

那么燕国国君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越过齐国过境前往宋国,要与宋国人会盟来调合与齐国人的关系呢?事实上从宋殇公时代,宋国就频繁与齐国结盟,并且经常举行联合军事行动,尤其是在郑国衰败而后,宋国人更是频繁主动参与中原事务,试图与齐国结盟的方式来改变中原格局。那么燕国人选择到宋国去,显然所看重的正是宋国与齐国的友好外交关系。前面说的齐僖公很大可能性推行的是与燕国和睦政策,那么其后的齐襄公呢?这位齐襄公更是擅长征战之事,在国际交往上也非常野蛮,后来鲁桓公、郑国国君子亹皆因其而死,那么对更为弱小的燕国,齐襄公当然不会重视。所以齐国与燕国之间的矛盾,大致应从此始。

[var1]

那么,《东周列国志》中,第一次出现的燕伯的三位候选人燕郑侯、燕穆侯、燕宣侯,其中谁才会是最有可能的那一位呢?《史记》载:“哀侯二年卒,子郑侯立。郑侯三十六年卒,子缪侯立。”燕郑侯执政时间长达三十多年,跟周平王大致相当,时间也在相同时期,这段时期恰好处于齐僖公时代,齐国与燕国的关系友好,燕伯不至于远涉千里到宋国请援。其后即是燕穆侯、燕宣侯,史书中有段有趣的记载,即是说燕宣侯时代山戎越过燕国攻打齐国,可见齐僖公时代所建立的齐燕军事同盟可能破裂,否则燕国不会允许山戎越过国境。

燕宣侯既然敢于让山戎越过国境,至少在军事力量上还是有着相当自信的,那便是燕国力量对山戎力量还是具有优势的,即便山戎攻略齐国归来,燕国也不惧山戎。燕宣侯的自信可见于此,但《东周列国志》中有燕伯见宋公,有“邀君之灵,请成于齐,以保社稷”的说法,虽是客气的说法,但显然齐国在这个时期对燕国的攻战是相当激烈的,以至于社稷也存在危机之感。那么,不是燕宣侯,当然也即可能就是燕穆侯了。

更多文章

  • 子路:明明是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被杀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年少子路及拜师的经过仲由,字子路,公元前542年生,春秋时期鲁国卞州人。子路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对父母却是极孝顺,自己吃糟糠腌菜,也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在方圆百里之外有一家米卖得特别便宜,便不分昼夜地

  • 战国四大名将-“防守之神”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时期赵国廉颇图片,廉颇战国时期名将,战国时期大将军廉颇立下的战功

    [var1]相比前两位名将,白起,李牧辉煌战绩,廉颇的战绩较少,有的在历史上也乏善可陈,没有太多像白起或者李牧那样很著名的战例。但是每当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候,总能站出来力挽狂澜,堪称国家的中流砥柱。我个人认为他不是那种出奇制胜,类似于白起、韩信那种总有奇谋的名将,而更像是一个老老实实“求稳”的名将,不

  • 纪伯姬之死的丧礼外交以及《春秋》之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纪伯姬鲁庄公四年,《春秋》隆重记载了一个女人的去世。她就是纪伯姬,三月份去世,六月份下葬,而且特别注明“齐侯葬纪伯姬”。尤为特别的是,下葬日期都记载得很清楚,六月二十三日!这样的记载,在《春秋》上是非常罕见的!比如,就在上一年下葬的宋庄公、周桓王,也只是分别记载到四月、五月这样的大致日期。即使鲁隐公

  • 秦国为什么配备“落后”的青铜武器?还征服了六国,关键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靠什么武器横扫六国,秦国最强的武器,秦国用什么兵器

    在春秋战国时期,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为什么最终是秦国一统天下?有虎狼之师称号的秦国军队是如何让赵边骑、齐技击、魏武卒都难以抵挡其锋利的?这么厉害的秦国军队因何而强,难道仅仅是因为军功爵制吗?这里就不得不提秦国在青铜武器冶炼、形制、加工技术方面所作出的改进,并对秦国军事装备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v

  • 楚国攻打韩国,韩向秦求援,芈月的答复令韩使臣脸红,她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芈月是楚国人为什么还要伐楚,芈月和楚国使臣对话,芈月对秦国做了哪些贡献

    [var1]宣太后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芈八子,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秦惠文王的妃子,秦昭襄王的母亲。芈八子的出身情况和成长经历,史书上并无记载,只知道她是楚国人,十三四岁的时候,嫁给了秦惠文王嬴驷,被封为“八子”。秦国后宫等级分为八级,八子是第五级,等级并不高。不过,秦惠文王还是很宠爱芈八子的,他有

  • 战国时惨烈仅次于“长平之战”的一仗,是谁跟谁打的?-读战国44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战国时期三大战役及胜负原因,战国长平之战纪实

    吴起要说战国里最容易搞混的名人,莫过于吴起与白起。吴起是战国初期名将,主要服务是魏国,搭档是魏文侯和魏武侯;而白起是战国中后期名将,一生服务秦国,搭档是秦昭襄王。两人活跃的时间差了约100年。吴起为魏国的强势崛起、独霸天下,做出了重大贡献。而白起则是重创六国、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有着“战国战神”和“

  • 齐桓公谋划发迹中,四种典型的行为会说明君主欲求成功的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桓公沉迷酒色,齐桓公的成功之道,齐桓公称霸成功的标志

    [var1] 第一、高度自信:不设目标即失道关,不设策略即失势。齐桓公骄傲自大、眼高手低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他事事都看高处,时刻都把自己拔得很高,他会把目标提升到比自己强,比同类人更加厉害。心理要接受失败的心理,不为个别人鼓掌而最喜自豪。紧跟自己直觉想的东西,而非世界上所有的智慧精华。坚持每一项目标达

  •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代霸主,为什么之后齐国成了春秋的配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桓公时的齐国有多大,齐桓公九合诸侯怎么回事,齐桓公九合诸侯原因

    [var1] 齐桓公身后“五公子争位” 这个事还是要从管仲去世说起。管仲帮助齐国从一个要巴结郑庄公,畏惧鲁国的一般国家变成了春秋第一强国,估计自是不用说。但是,人都是会死的。可能由于事太多,过于劳累,管仲先齐桓公而去。去世时候,齐桓公问管仲谁可托付,这就是著名的《管仲论相》。《史记》记载:管仲病,桓

  • 齐国和鲁国,一个田氏代齐,一个一脉而终,到底哪个治国理念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齐国被田氏代齐后旧主的命运如何,齐国和鲁国实力对比,齐国与鲁国谁厉害

    只不过不同的是,齐国最初的国君,是姜子牙以及他的后人。后来齐国大夫田和取代齐康公,成为齐国国君,自此姜子牙一脉断绝。而同时期的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此后鲁国一直都是伯禽的后代继承国君之位,直到楚考烈王灭鲁为止。[var1] 齐国讲究任人唯贤,所以寒士也可以当政。 1、姜太公讲究不拘一

  • 齐国为何不愿合纵,选择中立呢?齐湣王:我的死你们不要负责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合纵攻齐为啥成功,合纵伐齐,合纵伐齐后齐国灭了吗

    周朝建立伊始,齐国便是东方大国,有海盐鱼利,土地平坦沃野千里,背靠大海东边没有敌人。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动摇国本一事发生,国势衰弱,却依旧不减东方大国的风采。秦国自商鞅变法崛起,天下人将秦军视作虎狼之师,秦国视为虎狼之国,各诸侯国纷纷选择合纵抗秦,欲重创秦